《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第1章(1)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50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教学大纲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20153课程名称: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英文名称:Advanced theory of concrete structures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开课学期:春课内学时:54 教学方式:讲课适用专业:结构工程考核方式:考试预修课程:本科混凝土结构,结构力学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讲授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注重研究生混凝土结构知识的深化、扩展,并结合内容分析相关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研究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1.1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1.2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1.3混凝土结构研究的主要成就 1.4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向。
第二章混凝土的材料结构与性能(2学时)2.1普通混凝土的材料结构 2.2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结构2.3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第三章混凝土受力本构关系(4学时)3.1概述3.2经验物理模型——混凝土单轴受力本构关系3.3理论物理模型——混凝土多轴受力本构关系3.4随机物理模型——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
第四章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特性(5学时)4.1 受弯截面的分析 4.2 T形梁和剪力滞4.3 结构的延性设计 4.4 轴压截面的分析4.5 压弯截面的分析 4.6 双向压弯截面的简化设计4.7 长柱特性第五章混凝土构件受剪特性(6学时)5.1 经验事实的积累和解释 5.2 理论模型第六章混凝土构件受扭特性(4学时)6.1 素混凝土构件受扭 6.2 无腹筋梁受弯扭6.3无腹筋梁受剪扭 6.4 有腹筋梁的扭转6.5 有箍筋梁受剪扭 6.5 有箍筋梁受弯扭第七章预应力混凝土(6学时)7.1 引言—发展和特点 7.2 静定梁的分析和设计7.3 荷载平衡法 7.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7.5 无粘结预应力构件 7.6 超静定梁的分析和设计7.7 极限承载力第八章混凝土板的受弯特性(6学时)8.1 板的弹性分析 8.2 混凝土板的抗弯强度8.3 板的使用性能 8.4 板承载力的下限分析8.5 板承载力的上限分析第九章混凝土板的受冲切特性(3学时)9.1 冲切概述和破坏机理 9.2 影响冲切承载力的因素9.3 冲切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 9.4 特殊的冲切问题第十章粘结和锚固(3学时)10.1 基本概念 10.2 粘结抗力的特性10.3 可用粘结强度的确定 10.4 钢筋的锚固第十一章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3学时)11.1 地震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 11.2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征1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 11.4 基于承载力的构件抗震设计11.5 钢筋混凝土结构延性分析第十二章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3学时)12.1 裂缝的类型 12.2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全过程试验12.3 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 12.4 裂缝的控制12.5 受弯构件的变形与刚度第十三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3学时)13.1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13.2 混凝土材料的劣化13.3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 13.4 钢筋的锈蚀13.5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 13.6 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13.7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措施三、主要参考书o江见鲸,李杰,金伟良主编,“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o R. Park and T. Paule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John Wiley & Son.New York, 1975o R·派克,W·L·根勃尔著,黄国桢成源华译,“钢筋混凝土板”,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o T.Y.Lin(林同炎),N.H.Burns(伯恩斯)著,路湛沁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1983o王传志,滕智明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o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o James G. MacGregor.. “Fundamentals of Reinforced Concrete:Mechanics and Design”,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8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英)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20461课程名称: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英)英文名称:Advanced theor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English)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开课学期:秋课内学时:54 教学方式:英语讲课适用专业:结构工程考核方式:考试预修课程:本科混凝土结构,结构力学一。
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第一章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1.钢筋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金相学解释。
OA弹性变形:金属内部原子间距改变。
取决于晶体阵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塑性变形:沿某些结晶面,施加的剪应力超过晶体临界切应力,金属晶体沿结晶面发生滑移。
实际,晶体临界切应力远小于理论值,原因:晶体中缺陷——位错: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并非十分整齐,塑性变形时,滑移面不是整排原子一起移动,而是位错移动造成晶面间相对滑动。
B屈服上限:钢中杂质原子或离子处于位错中心,起“钉扎”作用,增加位错运动阻力,宏观形成“上限”。
B’屈服下限:位错运动后,杂质原子滞后,位错脱锚,发生低应力下滑动。
CD强化阶段:晶面滑移时,晶粒变形、位错繁殖。
位错密度大量增加,发生交割,加大运动阻力,出现强化现象。
D点为钢筋的极限强度。
2.钢筋经冷拉和冷拔后物理力学性能有何改变?(1)冷拉:在常温下将钢筋拉过屈服强度、至强化阶段的某一应力水平。
(下图左)冷拉后,钢材产生形变强化,抗拉屈服强度提高,延伸率下降,冷拉后的性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屈服强度提高程度与钢筋强度有关;2)屈服点随时效时间增加,钢种级别越高,变化越小;3)钢筋强度高时,达控制冷拉应力,所需冷拉率小,冷拉率大将影响冷拉后的延伸率;4)冷拉后由静力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下降,经人工时效几乎恢复原值。
(2)冷拔:将钢筋拉过比其直径小的硬质合金模,使受侧压力,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
(上图右)1、随冷拔拉力和横向挤压力的增加,钢筋强度提高,延伸率急剧下降。
2、截面压缩率小于20-30%,主要是位错密度增加提高钢筋强度;大于50%,不仅晶粒滑移,而且滑移面转动,产生各向异性,二者使抗拉、压强度提高。
3、除原材料强度外,冷拔后截面总压缩率大,强度高,延伸率降低;总压缩率相同时,冷拔次数对钢丝强度影响不大,但延伸率随冷拔次数增加而减小。
3.钢筋的徐变与松弛及其影响因素。
徐变:在高应力下,钢筋应变随时间增长。
研究生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吕西林、蒋欢军、李培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和本构关系(6学时)第三章: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特性和分析(6学时)第四章:混凝土构件斜截面特性和分析(6学时)第五章:混凝土构件受扭的特性和分析(3学时)第六章:粘结和锚固的特性和分析(3学时)第七章:钢筋混凝土板的特性和分析(6学时)第八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和分析(3学时)第九章: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6学时)第十章:混凝土结构抵抗地震、火灾等灾害的性能(6学时)主要教材及参考书R. Park and T. Paule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John-Wiley & Sons, 1975. (或中译本: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庆大学出版社,1985)派克, 根勃尔著, 黄国桢, 成源华译. 钢筋混凝土板.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2.林同炎, Ned H. Burns著, 路湛沁, 黄棠, 马誉美译.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3.江见鲸, 李杰, 金伟良主编.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顾祥林主编.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赵国藩主编.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主要教材及参考书(c.)James G. MacGregor, Reinforced Concrete --- Mechanics & Design, 2nd Edition, 1992, Prentice-hall •18 Chapters•Basic theory and bending (5 chapters)•Shear, torsion and anchorage (3 chapters) •Serviceability (1 chapter)•Slabs: one-way and two-way (4 chapters) •Columns: combined axial load & bending, slender columns (2 chapters)•Seismic design, footing & others (3 chapters)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学习内容的区别:内容深化和扩展:机理---设计---问题与改进基本构件 --- 结构体系简单受力状态 --- 复杂受力状态,例如灾害作用等;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拓展,例如预应力材料,纤维增强材料等;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的介绍各种学术观点和设计理论的介绍,不局限于理解和应用中国规范学习方式:自学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第一章绪论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种类定义: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工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