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相关于心理学、生物力学、解剖学、工业设计、人因工程、人体生理学等学科领域,它主要研究人类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下的人机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产品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评估,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那么,人体工程学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人体工程学的三个主要内容。
一、工作场所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工作场所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的身体形态、生理学、神经学、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研究,了解员工的工作需求和限制,最终设计出适合的工作设备、工作空间、工作程序等工作条件。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身体负担和保证工作安全、舒适。
二、使用产品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产品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到用户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和需求,使产品设计具有人性化和人机适配性。
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手臂长度、腿长、肩宽、手指粗细等因素,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人群。
三、人体工程学的评价方法人体工程学的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对工作环境或产品的人机适配性进行评估。
评价方法可以是主观的,例如让用户填写问卷或提供反馈意见,也可以是客观的,例如通过生物力学测量、神经心理学测试、生物特征测定来评估人机适配性。
总结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涉及领域广泛,其中包括工作环境、产品设计、安全管理和人机交互等。
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工业、家居、游戏等领域。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舒适和安全,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又称人类工程学,人类功效学,人际工程学,宜人学等。
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技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门研究人与机(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人体工程学的目的人体工程学主要是研究科技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实际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中,人体工程学者应用这些学科知识进行设计,以达到人类安全,舒适,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人体工程学的源流与发展人体工程学一词的概念,是1857年由波兰著名教授雅斯特莱鲍夫斯基提出的。
4.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了人体工程的研究受伤的士兵并非都是在战场上被对方击伤,而是以自伤的居多。
其原因是当时步枪的枪托设计是直的,没有考虑到与人的肩锁骨相吻合。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人体工程的应用更趋向成熟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不仅从人的生理结构去考虑,更着重从人体测量,人的心理学,仿生物学,环境生理感受等学科去分析研究“人的因素”,使兵器操纵起来更便捷,更加减轻疲劳感,威力更大,从而工作效率更高。
6.人体结构尺寸人体结构尺寸(静态尺寸)指静态下的人体尺寸,它是人处于一个固定,静止状态下的标准测量尺寸。
7.人体功能尺寸人体功能尺寸(动态尺寸)指人在进行功能活动时,通过人体多部位的关节肌肉伸屈,转动,推拉与人的肢体协调,共同完成功能活动所产生的范围尺寸。
8.人体比例成人身高常在1700mm,而膝关节内在高在380~420mm之间。
9.重心重心是人体全部重量集中的点。
例如栏杆高度的设计,应该高于人的重心,这样才会使人具有安全感。
10.人体尺寸的差异种族差异,时代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障碍差异,人的心理空间尺度,百分位数11.人的空间尺度领域性与人际关系,私密性和尽端趋向,依托与安全感,从众与趋光心理12.人体工程在室内设计中应用,就是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根据人的生理结构,心理形态和活动需求等综合因素,充分运用其科学条件和方法,通过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和各种设施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室内生活活动,以达到高效,安全,健康,舒适的设计目的。
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又称工效学或人机学,是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效率,提高人们的工作舒适度和安全性。
起源和发展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当时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尽量使工作适应工人”的理念。
然而,真正系统地研究人体工程学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开始对士兵的工作环境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效率和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体工程学逐渐从军事领域延伸到了工业、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
人体工程学原理人体工程学基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体工程学原理:1.人体姿势:人体姿势对工作效率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肌肉疲劳和不适感,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正确调整椅子和桌面的高度可以使人脊椎保持自然曲线,减少长时间坐姿造成的不适。
2.手臂和手的运动:手和手臂的运动对于某些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工作台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可以减少手臂和手的负荷,减轻肌肉疲劳和关节压力。
3.眼睛和头部的位置:正确调整屏幕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减少眼睛的疲劳和颈部的压力。
目前,很多人在办公室里长时间盯着计算机屏幕工作,不合理的屏幕设置可能导致眼睛干涩、视力下降和颈椎疼痛等问题。
4.工作环境设计:工作环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的需求。
例如,在生产线上布置标有符号的控制面板和工具箱,可以减少操作员的操作错误和工作压力。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人体工程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办公环境在办公环境中,人体工程学研究主要关注人的坐姿、工作台高度、键盘和鼠标布局等方面。
合理调整办公家具的高度和角度可以减少颈椎、腰椎和手腕的压力,改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2. 交通工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人体工程学因素。
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里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2.人体工程学的称谓:西欧---工效学、人类工程学,美国---人类因素学、人类因素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程学,中国---人机工程学、功效学、人机学、人体工程学。
3.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体现在哪些方面?1. 以工具的“可用性”为设计目的,工具要适应认得胜利能力、视听能力和身体尺寸,应当把操作者看成是有价值观念和有行动目的;2. 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健康,把设计思想和设计标准从机器技术中心论转换向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3. 减少造成人的精神压力的紧张源,使人机界面的操作符合人的行为习惯方式,改进设计中的隐性错误,同时增加界面的审美性,达到人与机器应当相互补充的一个目标; 4.注意特殊人群的研究。
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用具符合其特点,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公共生活设施中应该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在设计中渗透人文属性;5.更为人性化的材料技术的研发;6. 智能产品的人性化服务。
4.什么是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分的尺寸和人体的体积、重量等其它物理特征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特点和差异,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为设计提供测量数据。
5.人体尺寸是指:用专用的仪器在人体上的特定起点、止点或经过点,沿特定测量方向测得的尺寸。
6.人体测量的数据中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尺寸和小于或等于该尺寸的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7.静态人体测量:是指被测者静止地站着或坐着进行的一种测量方式。
动态人体测量:是指被测者处于动作状态下所进行的测量,重点是测量人在执行某种动作时的形态特征。
8.设计门:第九十五百分位紧急出口:九十九百分位门铃电灯开关:五十百分位柜台高度:五十百分位座椅高度:五百分位9.人体尺度的差异有哪些:1.因年龄引起的差异。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体疲劳和工伤,促进健康和安全。
它的核心理念是将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相结合,使人体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舒适和高效地运动。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工作环境,使其适应人体的特征。
这包括工作台、椅子、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工作设备的设计,以及工作空间的布局和照明条件的调整。
例如,工作台的高度应该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椅子的设计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键盘和鼠标的位置应该能够减少手腕和手臂的疲劳,显示器的高度和角度应该能够减少眼睛的疲劳。
人体工程学也关注工作方式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它研究人体在不同工作任务下的姿势、动作和力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节奏,可以减少工作中的重复动作和姿势,降低肌肉和关节的负荷,避免劳损和伤害的发生。
人体工程学还研究人体的感知和认知特征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它考虑人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注意力的分配、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界面和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的发生。
例如,对于需要频繁操作的任务,可以设计简单直观、易于记忆的界面和操作流程,减少操作的复杂性和错误的发生。
在工业和生产环境中,人体工程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研究人体与机械设备、工具和材料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安装机械设备,使其与人体的动作和力量相匹配,可以减少工人的体力劳动和工伤的发生。
同时,人体工程学也关注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如防止机械设备的意外启动、提供紧急停机装置等。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
它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也在办公室、医疗机构、运输工具、家庭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通过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伤和疲劳,改善工作者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 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的生理结构、功能和反应机制,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
2. 劳动生理学:研究工作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工作负荷、疲劳、应激等。
3. 人体生物力学:研究人体的运动和力学特性,包括姿势、动作、力量和能量等。
4.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人机界面设计、人机交互技术等。
5. 工作环境设计:研究工作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工作站、工具、照明、温湿度等。
6. 人因工程学:研究人的行为、能力和限制对工作系统的影响,包括人的认知、决策、注意力等。
7. 人体测量技术:研究测量和评估人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生物传感器、心理测量等。
8. 工作安全与健康:研究工作环境对人体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包括
职业病、事故预防、工作安全管理等。
通过研究人体工程学,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人体工程学名词解释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身体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姿势、动作和力学特性,通过分析和优化人体与工具、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预防职业病和意外伤害。
人体工程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 人体动力学:研究人体在各种活动中所受力学特点和影响,如站立、走路、举重、工作等。
通过研究人体动作的力学要求,提高人体的运动效率,减少肌肉疲劳和损伤。
2. 力学工程学:研究人体与工具、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具和设备,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减少使用者的体力和认知负荷。
3. 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形态和尺寸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体测量数据,为产品设计和工作环境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4. 人机工效学:研究人类在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时的认知、操作和反应过程。
通过改善用户界面设计、减少操作步骤和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5. 人体生物力学:研究人体组织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在力学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化。
通过研究人体生物力学特性,设计符合人体解剖学要求的座椅、床垫等产品,提高舒适度和防止褥疮等身体损伤。
6. 人体心理学:研究人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类心理特征,在产品设计和工作环境的优化中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人体工程学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和职业病的发生。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军事防务等领域,为人们创造了更舒适、安全和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又称人工工程学或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理解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设计出对人类来说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产品和系统。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人体活动与工作负荷的研究、人体感觉与知觉的研究、人机界面的设计与评估、人类行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等。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人体工程学可以为产品设计、工作环境改善、交通运输安全、医疗设备设计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产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确定产品的尺寸、形状和布局,以保证用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座椅时,人体工程学可以研究人体的姿势、骨骼结构和压力分布,从而确定座椅的形状、材料和支撑结构,以减少用户长时间坐姿所带来的不适感和身体损伤。
人体工程学也在工作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体活动和工作负荷,可以优化工作站的布局和工作流程,减少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和疲劳程度。
例如,在工厂生产线的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研究操作员的工作动作和姿势,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台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舒适度。
人体工程学对交通运输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体感觉和知觉,可以设计出符合驾驶员习惯和反应能力的汽车控制系统和交通信号系统,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例如,人体工程学可以研究驾驶员对车辆控制的反应时间和精确度,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方向盘、踏板和仪表盘,提高驾驶员的操控感和驾驶安全性。
人体工程学还在医疗设备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机界面的设计和评估,可以使医疗设备更加易于操作和安全可靠。
例如,在手术机器人的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研究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和精细度,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肘部高度: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
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时,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
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它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
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它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很有用。
种族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人体尺寸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正态分布:大部分属于中间值,只有一小部分属于过大和过小的值,它们分布在范围的两端。
身高:指人身体直立、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正常坐高:是指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眼高(站立):是指人身体直立、眼睛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
眼高:是指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
肩高:是指从座椅表面到脖子与肩峰之间的肩中部位置的垂直距离。
肩宽:是指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两肘宽:是指两肋屈曲、自然靠近身体、前臂平伸时两肋外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肘高:是指从座椅表面到肘部尖端的垂直距离。
大腿厚度:是指从座椅表面到大腿与腹部交接处的大腿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膝盖高度:是指从地面到膝盖骨中点的垂直距离。
膝腘高度:是指人挺直身体坐着时,从地面到膝盖背后(腿弯)的垂直距离。
测量时膝盖与髁骨垂直方向对正,赤裸的大腿底面与膝盖背面(褪弯)接触座椅表面。
臀部-膝腿部长度:是由臀部最后面到小腿背面的水平距离。
臀部-膝盖长度:是从臀部最后面到膝盖骨前面的水平距离。
臀部-足尖长度:是从臀部最后面到脚趾尖端的水平距离。
人体工程学定义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应性、效率和安全性的科学,旨在优化人机系统的设计和组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的健康与舒适度。
人体工程学综合了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和设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工作环境、工具和任务的设计,以适应人类的能力、需求和限制。
人体工程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机界面:研究人与各类机械、电子和软件界面的交互方式,包括人机交互、人机接口设计、人机操作等,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果和体验。
2. 工作环境设计:研究工作场所的布局、照明、温度、气流、噪音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和员工健康的影响,以创造舒适、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3. 工具和设备设计:研究各种工具、设备、机械和器材的设计和使用方式,以确保其符合人的人体特征和运动能力,减少劳动强度和姿
势不良带来的不适与损伤风险。
4. 工作任务设计:研究和优化工作任务的组织方式、工作流程以及
工作时限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和疲劳,实现良好的工作质量。
5. 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工作环境对人员健康和安全的影响,预防
和管理与工作相关的职业病、事故和伤害,提升工作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状况。
通过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改善人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身体负担,增强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
简介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
人体工程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定义按照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起源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编辑本段研究内容早期的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和工程机械的关系,即人机关系。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
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早期的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和工程机械的关系,即人机关系。
其内容有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操作装置,控制盘的视觉显示,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人体解剖学和人体测量学等,继而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即人-环境关系,这有涉及到了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
至今,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仍在发展,并不统一。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人体测量学创立于1940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资料无法被设计者使用,因为他们的资料是以美为目的的。
是典型化的、抽象的,而设计需要的是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国家、民族、职业)的准确数据。
要得到这些数据,就要进行大量的调查,要对不同背景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细致的测量和分析,以得到他们的特征尺寸、人体差异和尺寸分布的规律。
进行这样的大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想要得到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资料是非常困难的。
大多数已有的资料来源于军事部门,因为他们可以集中进行调查,但他们常常代表不了普通人状况,因为军人的身体素质水平高于一般人,年龄和性别有局限性。
国外这方面进行的比较早,早在1919年,美国就对十万退役军人进行了测量,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门还在市民中进行全国范围的测量,包括18-79岁不同的年龄、不同职业的人。
我国在这一领域比较落后。
在我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体尺寸随年龄、性别、地区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同时,随着时代的向前,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体的尺度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要有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人体各部位尺寸的平均测定值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
根据1962年建筑科学研究院发表的《人体尺度的研究》中,有关我国人体的测量值,可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人体工程学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开课单位:建筑规划与环境艺术系学分:3 学时:48(其中实验12学时)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
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选用教材:《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刘盛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1日概述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今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
课程的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
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学简介及发展)[课时] 4课时[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理解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我们生活的要求。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工程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的理解,人体工程学与人的关系,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及在设计时要遵循人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要求掌握的内容]对人体工程学概念的认识,理解。
1. 简要讲解课程的目的与学习方法,“以人为本”是该课程的核心理论,以及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2. 人体工程学简介及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学说。
3.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人、机、环境三个要素。
〈2〉“系统”是人体工程学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
〈3〉“人的效能”主要是指人的作业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作业时所表现出的效率和成绩。
〈4〉“人的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和安全。
4.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方面:〈1〉工作系统中的人:〈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
〈3〉环境控制,如何适应于人的使用。
5. 人体工程学与人性化设计。
〈1〉以工具的“可用性”为设计目的,工具要适应人的生理能力、视听能力和身体尺寸,应当把操作者看成是有价值观念和有行动目的。
〈2〉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健康,把设计思想和设计标准从机器技术中心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3〉减少造成人的精神压力的紧张源,使人机界面的操作符合人的行为习惯方式,改进设计中的隐性错误,同时增加界面的审美性,达到人与机器应当相互补充的一个目标。
〈4〉注意特殊人群的研究,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用具符合其特点。
〈5〉更为人性化的材料技术的研发。
〈6〉智能产品的人性化服务。
第二章人体与室内[课时] 8课时[教学重点]对人体尺寸进行认识学习,深入了解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常用的人体尺寸,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及人体与室内的关系。
[教学难点]1、尺寸数据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对平均人及百分位概念的理解。
2、人体尺寸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的选择、百分位的运用、可调节性、在设计中应分别考虑各项人体尺寸、衡量标准)[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要求掌握的内容]第一节人体尺寸1. 人体活动及主要尺寸数据,尺寸的分类,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
人体尺寸的概念:人体尺寸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通过测量各个部分的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尺寸上的差别。
数据的来源:进行大量的调查,对不同背景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细致的测量和分析,以得到它们的特征尺寸、人体差异和尺寸分布的规律。
尺寸的分类:主要分为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
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成年人的人体尺寸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对比例关系的研究,可以简化人体测量的复杂过程,只要量出身高,就可推算出其他的尺寸。
2.尺寸的差异分类:种族差异、世代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残疾人。
3.常用人体尺寸身高、眼睛高度、肘部高度、挺直坐高、正常坐高、眼睛高度、两肘宽度、大腿厚度、膝盖高度、臀部-膝腿部长度、臀部-膝盖长度等。
第二节人体活动1. 人的动作的分类。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人休处于静态时的肢体的活动范围(作业域);二是人体处于动态时的全身的动作空间(作业空间)。
2、肢体活动范围与作业域人体尺寸无论是结构尺寸或功能尺寸,都是相对静止的某一方向的尺寸,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他总是处在空间的一定范围内。
包括的内容有肢体活动角度、肢体的活动范围、手脚的作业域(水平作业域、垂直作业域)、3.人体的活动空间人体空间的研究对于工业生产、军事设施中的作业活动空间确定很有用,因此也叫“作业空间”。
人体活动大体可分为静态的手足活动、姿态变化和人体的移动。
还有与活动相关的物体。
4. 重心问题5.人体作业效率第三章人体与家具[课时] 12课时[教学重点]主要使学生了解人体与家具的关系、工作面的高度、座位的设计及家具设计的合理数据。
[教学难点]人体尺寸数据在家具中的合理运用。
[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
[要求掌握的内容]第一节工作面的高度作业区设计主要依据人体尺寸的测量数据,而作业性质、生理和心理诸因素也会作业区的设计。
工作面的高度是决定人工作时身体姿势的重要因素。
本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站立作业。
〈2〉坐姿作业。
〈3〉坐立交替式作业。
〈4〉斜作业面。
第二节座位的设计座椅对人有以下益处:〈1〉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2〉防止不自然的躯体姿势;〈3〉降低人的耗能量;〈4〉减轻血液系统的负担。
不正确的坐姿也会影响健康,长期坐着的人,腹部肌肉松弛,脊柱变形弯曲,进而影响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
一般的座位设计原理:设计时注意重量的分布、座椅高度的适中、座位的深度和宽度和身躯的稳定性。
第三节卧具的设计睡眠的生理:睡眠是每个人每天都进行的一种生理过程。
每个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而睡眠又是人为了更好的、有更充沛精力去进行人生活动的基本休息方式,因而与睡眠直接相关的卧具的设计――我们一般也主要是指床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了。
就象椅子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人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一样,床的好坏也同样会产生这些问题。
床的尺寸:到底多大的尺寸合适,在床的设计中,并不能象其他家具那样以人体的外廓尺寸为准,其一是,人是睡眠时的躯体活动空间大于身体本身。
其二,科学家们进行了不同尺寸的床与睡眠深度的相关实验,在宽度上表现出了不同宽度与睡眠深度的对应关系。
在长度上,考虑到人在躺下时的肢体的伸展,所以实际比站立的尺寸要长一点,再加上头顶和脚下要留出部分空间,所以床的长度比人体的最大高度要多些。
第四章人的知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人的感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课时] 8课时[教学重点]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掌握视觉与视觉环境设计、听觉与视觉环境设计、触觉与触觉环境设计。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人与居住空间、人与办公空间、人与酒店餐饮空间、人与商业娱乐空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的知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2、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的感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启发式引导。
[要求掌握的内容]1.视觉与视觉环境设计视觉特征:视觉是光进入眼睛才产生的,由于有了视觉,我们才能知道各种物体的形状、色彩、明度,一般来说,人类所获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的。
视觉要素〈1〉视野:包括主视野、余视野,不同色彩的视野〈2〉光感:包括绝对亮度,相对亮度,光亮范围,辨别值。
〈3〉视力:是眼睛测小物体和分辨细节的能力,它随着被观察物体的大小、光谱、相对亮度和观察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视力在眼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部分视力最佳,只有1度的视角内看得最清楚。
超过这个范围则只能看到运动和对比明显的物体,这与人的主观感觉不同是因为眼球运动的关系。
〈4〉色彩:包括色彩的知觉范围,色彩与亮度,〈5〉眼的调节:包括眼的调节主要有三方面:眼球的运动、远近调节、双眼的聚焦。
眼球的运动是水平比垂直快,所以显示应以水平方向为好。
2.听觉与听觉环境设计听觉的两个基本的机能:传递声音信息和引起警觉、即警报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噪声与作业效能、噪声的生理作用、噪声适应、噪声防护、听力与噪声等。
3. 触觉与触觉环境设计皮肤的感觉即为触觉,皮肤能反应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电击、温度和压力等。
触觉包括:痛觉、压力感、温感、冷感等,它们是由皮肤上遍布的感觉点来感受的。
主要研究的内容为:触觉、触觉环境、选择体感好的材料、在家中滑到很危险、冬天经常出现的静电恶作剧等。
4、人与居住空间、人与办公空间、人与酒店餐饮空间、人与商业娱乐空间的关系5、流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6、生态的环境理念设计第五章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课时] 4课时[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了解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对不同的空间进行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
[要求掌握的内容]人的行为特征因人类社会的复杂多样,受其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文化、社会制度、民族、地区等,因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行为特征。
1.心理空间:包括个人空间,领域性,人际距离。
2. 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即使是偶然地观察在公共场合等待的人们,你也会人们确实在可能占据的整个空间中均匀地散布着,他们不一定在最适合上车的或干其他事的地方等待。
3. 空间环境与人际交流:人类的行为模式与空间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这类研究中最早的是由费思汀格等进行的。
4. 捷径效应;幽闭恐惧;恐高症作业设计:利用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家具设计(12学时)设计要求:根据自己选定的环境空间定位的设计风格和用途,再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剧本要求进行设计。
要求绘制在A4绘图纸上,要体现出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
在平面图,立面图上要标出各部分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创意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