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中考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44
沪教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相反数与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了解整式、分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1.实数及其分类实数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分类:实数还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分类:要点诠释: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要点诠释: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数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3.相反数实数a和-a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一般地,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并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运算特征是它们的和等于零,即如果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反过来,如果a+b=0,那么a和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如果a>0,那么|a|=a;如果a<0,那么|a|=-a;如果a=0,那么|a|=0.要点诠释:从绝对值的定义可以知道,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5.实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6.有理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略).(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分配律 a(b+c)=ab+ac.(3)运算顺序: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这六种运算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开方是第三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首先进行第三级运算,然后进行第二级运算,最后进行第一级运算,也就是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运算.7.平方根如果x2=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要点诠释: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8.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要点诠释: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可以知道,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9.近似数及有效数字近似地表示某一个量准确值的数,叫做这个量准确值的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10.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记成±a×的形式(其中n是整数,a是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10的数),称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考点二、二次根式、分式的相关概念及性质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 (a≥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要点诠释: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分式的值不变,叫做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1)互为有理化因式;(2)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地互为有理化因式;(3)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地互为有理化因式.3.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1);(2);(3);(4)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5)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4.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分别合并.(2)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相乘除,把被开方数相乘除,根指数不变.要点诠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明确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2.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原来学过的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仍然适用;3.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代数式的有关概念(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分类:(2)有理式: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包含数字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3)整式:没有除法运算或者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里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4)分式: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分式的分母取值如果为零,分式没有意义.6.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2)整式的乘法:①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a≠0,m>n).其中m、n都是正整数.②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单项式,用它们的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积里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乘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乘法公式:;.④零和负整数指数:在 (a≠0,m,n都是正整数)中,当m=n时,规定;当m<n时,如m-n=-p(p是正整数),规定.7.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在因式分解时,应注意:①在指定数(有理数、实数)的范围内进行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题目中没有指定数的范围,一般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②因式分解以后,如果有相同的因式,应写成幂的形式,并且要把各个因式化简.(2)因式分解的方法①提公因式法:ma+mb+mc=m(a+b+c).②运用公式法:;;③十字相乘法:.(3)因式分解的步骤①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时,应先提取公因式;②考虑所给多项式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要点诠释:因式分解时应注意:①在指定数(有理数、实数)的范围内进行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若题目中没有指定数的范围,一般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②因式分解后,如果有相同因式,应写成幂的形式,并且要把各个因式化简,同时每个因式的首项不含负号;③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8.分式(1)分式的概念形如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和B均为整式,B中含有字母,注意B的值不能为零.(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3)分式的运算①加减法:,.②乘法:.③除法:.④乘方:(n为正整数).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的注意事项:(1)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时不要与通分运算混淆;(2)解完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验根的方法是将所得的根带入到最简公分母中,看它是否为0,如果为0,即为增根,不为0,就是原方程的解.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1)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2)设——合理设未知数;(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出方程;(5)验——检验增根;(6)答——答题.【典型例题】类型一、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1.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 B.3 C.4 D.5【思路点拨】常见的无理数有以下几种形式:(1)字母型:如π是无理数,等都是无理数,而不是分数;(2)构造型:如2.10100100010000…(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3)根式型:…都是一些开方开不尽的数;(4)三角函数型:sin35°、tan27°、cos29°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共有2个无理数.【总结升华】无理数通常有以下几类: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含的数;③看似循环但实际不循环的小数;④三角函数型:sin35°、tan27°、cos29°等.抓住这几类无理数特征,则可以轻松解决有关无理数的相关试题.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数与式综合复习高清ID号:402392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1—2】【变式】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A.B.- C.D.【答案】A.2.计算:(1); (2) .【思路点拨】注意在第(1)题中,与的不同运算顺序和的运算顺序.【答案与解析】(1).(2).【总结升华】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的顺序,要有灵活运用运算律、运算法则和相反数、倒数、0、1的运算特性的意识,寻求简捷的运算途径.举一反三:【变式】;【答案】.3.若,计算.【思路点拨】几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必定同时为0,进而求出x、y的值.【答案与解析】依题意得解得∴【总结升华】这三个非负数中任意几个相加得0,则每一个都得0.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则.【答案】本题考查绝对值与算数平方根的非负性,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所以这两数都为0.因为,所以a=-1,b=8.﹣9.类型二、分式的有关运算4.对于分式,当x取何值时,(1)分式有意义? (2)分式的值等于零?【思路点拨】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此外,分式都有意义;当分子等于零,并且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的值等于零.【答案与解析】(1)由分母x+1=0,得x=-1.∴当x≠-1时,分式有意义.(2)由分子,得或.而当x=-1时,分母x+1=0;当x=1时,分母.∴当x=l时,分式的值等于零.【总结升华】讨论分式有无意义时,一定要对原分式进行讨论,而不能讨论化简后的分式.类型三、二次根式的运算5.(2014春•平泉县校级期中)已知a=,求﹣的值.【思路点拨】先利用因式分解原式进行化简,再进行约分和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由于a==4﹣2,则a﹣4<0,所以原式可化简为a﹣3+,然后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答案与解析】解:原式=﹣=a﹣3﹣,∵a==4﹣2,∴a﹣4<0,∴原式=a﹣3+=a﹣3+,=4﹣2﹣3+=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一定要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二次根式运算的最后,注意结果要化到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要与加减运算区分,避免互相干扰.也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举一反三:【变式】计算:;【答案】.6.当x为何值时,下列式子有意义?(1);(2).【思路点拨】第(1)题中,根号外的负号与根号是否有意义无关;第(2)题中,因为与分式有关,因此要综合考虑x的取值范围.【答案与解析】(1),即.∴当时,有意义.(2),且x+5≠0,∴当,且x≠-5时,有意义.【总结升华】要使偶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数与式综合复习高清ID号:402392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1—2】【变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的平方根是 B.5的算术平方根是C.-7的平方根是 D.a的算术平方根是【答案】B.类型四、数与式的综合运用7.(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末)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下图的方式铺地面:(2)依上推测,第n个图形中黑色瓷砖的块数为;黑白两种瓷砖的总块数为(都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3)白色瓷砖的块数可能比黑色瓷砖的块数多2015块吗?若能,求出是第几个图形;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找规律题至少要推算出三个式子的值,再去寻求规律,考察了认真观察、分析、归纳、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3)能,理由如下:10n+5﹣(3n+1)﹣(3n+1)=2015,解得:n=503答:第503个图形.【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数形结合、整理信息,将图形转化为数据,猜想规律、探求结论.抓住其中的黑色瓷砖数目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观察其变化规律.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的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7cm,5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顶点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多少?【答案】路径①的长为 (cm).路径②的长为 (cm).路径③的长为 (cm).所以它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cm.。
沪教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实数—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及意义,会比较实数的大小;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理数,会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了解乘方与开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并理解这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或者“形如(m,n是整数n≠0)”的数叫有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要点诠释:常见的无理数有以下几种形式:(1)字母型:如π是无理数,等都是无理数,而不是分数;(2)构造型:如2.10100100010000…(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3)根式型:…都是一些开方开不尽的数;(4)三角函数型:sin35°、tan27°、cos29°等.考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1.相反数(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a+b=0.(1)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可用式子表示为:(2)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距离是一个非负数,所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本身就揭示了绝对值的本质,即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用式子表示:若a是实数,则|a|≥0.要点诠释:若则则表示的几何意义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数a与数b的点之间的距离.3.倒数(1)实数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4.平方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5.立方根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仍是0.考点三、实数与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要点诠释:(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考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对于实数a、b,若a-b>0a>b;a-b=0a=b;a-b<0a<b.4.对于实数a,b,c,若a>b,b>c,则a>c.5.无理数的比较大小:利用平方转化为有理数:如果a>b>0, a2>b2a>b;或利用倒数转化:如比较与.要点诠释: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直接比较法: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数轴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考点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满足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乘法运算的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4.除法(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2)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5.乘方与开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a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3)零指数与负指数要点诠释:加和减是一级运算,乘和除是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是三级运算.这三级运算的顺序是三、二、一.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如果没有括号,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至右依次运算.考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哪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把一个数用±a×10(其中1≤<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要点诠释:(1)当要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大于1时,用科学记数法写成a×10,其中1≤<10,n为正整数,其值等于原数中整数部分的数位减去1;(2)当要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用科学记数法写成a×10,其中1≤<10,n为负整数,其值等于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用零的个数的相反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典型例题】类型一、实数的有关概念1.(1)a的相反数是,则a的倒数是_______.(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化简=______.(3)(泉州市)去年泉州市林业用地面积约为10200000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约____________.【答案】(1)5 ;(2)-a-b;(3)1.02×107亩.【解析】(1)注意相反数和倒数概念的区别,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只有性质符号不同,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要改变分子分母的位置;或者利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等于1来计算.(2)此题考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注意要去掉绝对值符号,要判别绝对值内的数的性质符号.由图知:(3)考查科学记数法的概念.【点评】本大题旨在通过几个简单的填空,让学生加强对实数有关概念的理解.举一反三:【变式】据市旅游局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旅游市场走势良好,假期旅游总收入达到8.5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8.55×106B.8.55×107C.8.55×108D.8.55×109【答案】C.类型二、实数的分类与计算2.下列实数、sin60°、、、3.14159、-、、中无理数有()个A.1 B.2 C.3 D.4【答案】C.【解析】无理数有sin60°、、.【点评】对实数进行分类不能只看表面形式,应先化简,再根据结果去判断.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实数高清:369214:经典例题1】【变式】在中,哪些是有理数? 哪些是无理数?【答案】都是有理数;都是无理数.3.(2015•梅州)计算: +|2﹣3|﹣()﹣1﹣(2015+)0.【答案与解析】解:原式=2+3﹣2﹣3﹣1=﹣1.【点评】该题是实数的混合运算,包括绝对值,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等.只要准确把握各自的意义,就能正确的进行运算.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实数高清:369214:经典例题8-9】【变式1】计算:(2015•甘南州)计算:|﹣1|+20120﹣(﹣)﹣1﹣3tan30°.【答案】解:原式=﹣1+1﹣(﹣3)﹣3×=+3﹣=3.【变式2】计算:【答案】设n=2001,则原式=(把n2+3n看作一个整体)==n2+3n+1=n(n+3)+1=2001×2004+1=4010005.类型三、实数大小的比较4.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与(2)a与(a≠0)【答案与解析】(1),,而与可以很容易进行比较得到:,所以;(2)当a<-1或O<a<1时,a<;当-1<a<0或a>1时,a>;当a=时,a=.【点评】(1)有时无理数比较大小,通过平方转化以后也无法进行比较,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倒数关系比较;(2)这道题实际上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大小,我们可以利用数轴进行比较,我们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样数轴就被这3个数分成了4部分,下面就可以分类讨论每种情况.我们还可以利用函数图象来解决这个问题,把的值看成是关于a的反比例函数,把a的值看成是关于a的正比例函数,在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可以很直观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举一反三:【变式】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和(2)和【答案】(1)将其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所以.(2)因为,所以.类型四、平方根的应用5.已知:x ,y是实数,,若axy-3x=y,则实数a的值是_______.【答案】.【解析】,即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则这两个非负数必定同时为0,∴,(y-3)2=0,∴ x=, y=3又∵axy-3x=y,∴ 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类型五、实数运算中的规律探索6.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1)请用含有n(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推算出OA10的长;(3)求出S12+ S22+ S32+…+ S102的值.【答案与解析】(1)由题意可知,图形满足勾股定理,(2)因为OA1=,OA2=,OA3=…,所以OA10=(3)S12+ S22+ S32+…+ S102===.【点评】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类探究问题规律的题目,这些问题素材的选择、文字的表述、题型的设计不仅考察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点考察了创新意识和能力,还考察了认真观察、分析、归纳、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举一反三:【变式】图中是一幅“苹果图”,第一行有1个苹果,第二行有2个,第三行有4个,•第四行有8个,……你是否发现苹果的排列规律?猜猜看,第十行有______个苹果.【答案】2(512).沪教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考总复习:实数—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实数-,0,,-3.1415,,,-0.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sin30°这8个实数中,无理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总数达到665 575 306人.将665 575 30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约为()A.66.6×107B.6.66×108 C.0.666×108 D.6.66×1073.(2015•杭州)若k<<k+1(k是整数),则k=()A.6 B.7 C.8 D.94.在三个数0.5、、中,最大的数是( )A.0.5 B.C.D.不能确定5.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4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A.0.1(精确到0.1) B.0.05(精确到百分位)C.0.050(精确到0.001) D.0.05(精确到千分位)6.我国古代的“河图”是由3×3的方格构成,每个方格内均有数目不同的点图,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图中给出了“河图”的部分点图,请你推算出P处所对应的点图是( )二、填空题7.则= .8.(2014•辽阳)5﹣的小数部分是.9.若互为相反数,则a+b的值为________.10.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1,则的值为________.11.已知:若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a+b=________.12.将正偶数按下表排列: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1行 2第2行 4 6第3行 8 10 12第4行 14 16 18 20……根据上面的规律,则2006所在行、列分别是________.三、解答题13.计算:(1)(2)14.若,比较a、b、c的大小。
20KK 年中考沪科版初中数学总复习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梳理】1. 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3.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4.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a ,0的相反数是0.5.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6.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 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 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9.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P 的平方等于a,即P 2=a 那么这个数P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10.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1.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P 的平方等于a,即P 2=a ,那么这个正数P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12. 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P 的立方等于a,即P 3=a ,那么这个数P 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 开立方: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题精讲】例1.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必有( )A .0a b +>B .0a b -<C .0ab >D .0b< 例2.(改编题)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a ⊕b = n (n 为常数)时,得(a +1)⊕b = n +2, a ⊕(b +1)= n -3现在已知1⊕1 = 4,那么20KK ⊕20KK =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152<<B .4153<<C .5154<<D .161514<<4.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1|a -的结果为( )A .1B .1-C .12a -D .21a -第2课时 【知识梳理】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第4题图 0 例1图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a b 、为任意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b)+c=a+(b+c)(a, b,c 为任意有理数)【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1.下表是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时)那么北京时间20KK 年6月17日上午9时应是( )A .伦敦时间20KK 年6月17日凌晨1时.BC .多伦多时间20KK 年6月16日晚上20时 .D .汉城时间20KK 年6月17日上午8时.例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523=+B .623=⨯C .13)13(2-=-D .353522-=-例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4×a 2=a 6B .22532a b a b -=C .325()a a -=D .2336(3)9ab a b =3.估计68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 第3课时 整式与分解因式【知识梳理】1.幂的运算性质: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a≠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0,n 为正整数); 2.整式的乘除法:(1)几个单项式相乘除,系数与系数相乘除,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用一个多_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5)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6)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 3.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4.分解因式的方法:⑴提公团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⑵运用公式法:公式22()()a b a b a b -=+- ; 2222()a ab b a b ±+=±5.分解因式的步骤: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一定先提取公团式,然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 8 9 0 -4 国际标准时间(时) -5 例2图6.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 ⑴ 提公因式时,其公团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 ⑵ 提取公因式时,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易漏掉. (3) 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例题精讲】例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2a=3a 2B. 3a -2a=aC. a 2•a 3=a 6D.6a 2÷2a 2=3a 2例2若2320a a --=,则2526a a +-= .例3.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A .22()()x y x y x y -=+-B .2269(3)x x x ++=+C .2()x xy x x y +=+D .222()x y x y +=+ 例4.分解因式:39a a -= , _____________223=---x x x例5..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当且仅当a =c 且b =d 时,(a ,b )=(c ,d ).定义运算“⊗”:(a ,b )⊗(c ,d )=(ac -bd ,ad +bc ).若(1,2)⊗(p ,q )=(5,0),则p = ,q = .例6. 已知a=1.6⨯109,b=4⨯103,则a 2÷2b=( )A. 2⨯107B. 4⨯1014C.3.2⨯105D. 3.2⨯1014 .例7.先化简,再求值:22()()(2)3a b a b a b a ++-+-,其中2332a b =--=-,.第4课时 分式与分式方程【知识梳理】1. 分式概念:若A 、B 表示两个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则代数式BA 叫做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2)约分:(3)通分:3.分式运算4.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把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5.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会判断所求得的根是否是分式方程的增根.【例题精讲】1.化简:2222111x x 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 22224242x x x x x x --⎛⎫÷-- ⎪-+⎝⎭,其中22x =+. 3.解下列方程(1)013522=--+xx x x (2)41622222-=-+-+-x x x x x 4.一列列车自20KK 年全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速度提高了26千米/时,现在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1小时,已知甲、乙两站的路程是312千米,若设列车提速前的速度是P 千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第5课时 二次根式 【知识梳理】 1.二次根式:(1)定义:一般形如√ā(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