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位置数据
- 格式:doc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3
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信用管理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在移动用户信用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信用管理研究。
一、背景及现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客户的需求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威胁,如“互联网+”、“智能化+”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社交模式,移动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或者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移动应用也成为人类生活的必备条件,这些变革促进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用户信用管理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资费不透明、服务难度大、客户信任度低、运营成本高等。
这些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变得尤为严峻。
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管理移动用户信用,成为电信运营商需要面临的挑战。
二、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信运营商用户信用管理1.用户信用评估移动用户信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个人信用评估、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自我学习算法、用户画像等。
通过对用户过去的使用行为、信用评价、社交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评估,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用户信用管理用户信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用积分、信用等级、信用评星、恶意信息管理等。
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管理、监测、预测、过滤,以保证网络信用持续地向好发展。
3.行业衍生服务电信运营商在用户信用管理方面也可以通过行业衍生服务来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了解用户需求。
通过提供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行为分析等服务,来提高电信运营商的商业价值。
三、电信运营商应对策略研究1.增加智能化投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流程智能化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
2.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水平,解决用户服务难度大、信任度低的问题,在用户信用管理部分中,通过对用户行为监测、过滤、预测、管理等多种手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电信行业完善移动用户信息保护的规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用户的个人信息也面临着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为了保障用户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电信行业必须加强对移动用户信息的保护工作。
本文将论述电信行业完善移动用户信息保护的规范。
一、加强用户信息收集与存储的管理首先,电信运营商应建立健全合法、合规的个人信息收集机制。
在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时,必须明确告知用户信息的用途和范围,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用户信息存储和管理系统,采取技术手段加密用户信息数据库,以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其次,电信运营商应定期更新用户信息保护政策,并向用户进行通知。
用户有权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如何处理和使用,以及可以对信息进行何种管理和保护措施。
二、加强个人信息使用和共享的规范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电信运营商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使用和共享规范。
首先,个人信息的使用应限制在必要范围内,不得超出用户的知情权和同意范围。
其次,应禁止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于广告营销、推销等商业用途,防止用户信息被滥用。
同时,电信运营商在进行用户信息共享时,应建立合法、合规的共享机制。
应仅与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的合作方共享信息,且共享范围必须明确规定,不得将用户个人信息非法转让或泄露给第三方。
三、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的技术手段电信运营商应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移动用户信息的安全保护能力。
首先,应采用加密传输技术,在用户信息传输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其次,应加强对用户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检测,确保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时不会受到恶意软件和病毒的侵害。
同时,应建立监控和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完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电信运营商应建立健全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一旦发现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包括停止数据传输、通知用户等。
同时,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并及时公布事件处理结果,以提高用户对电信行业信息保护工作的信任度。
移动通信下的手机定位研究摘要:基于手机的位置服务(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通过为用户提供实时、精确、丰富的个性化位置服务,正逐步渗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其巨大魅力就在于。
用户不仅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更可以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的信息发送给正确的人。
在欧美、日韩,基于手机的位置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行业用户到大众用户,日益成为移动运营商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本文主要参考了我国移动运营商和咨询公司的大量数据和分析报告,通过对LBS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最后得出有关结论,并最终提出相关建议,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字:移动通讯,手机定位,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全球电信市场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话音业务增长趋缓,而增值服务市场迅速扩大,传统电信业务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扩大,电信服务业向信息服务业大行业方向转变的进程不断加快。
作为全球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且越来越不确定,自然衍生出大量的和位置相关的服务需求。
这种移动性和不确定性正符合移动通信。
位置移动0的特点,其在给移动通信带来巨大市场和挑战的同时,也为移动位置服务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无限商机。
也正因如此,LBS服务也一直被业界认为是继短信之后的又一杀手级电信增值业务。
1.2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在未来的竞合过程中占据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成为移动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LBS服务作为移动增值领域的潜力型组合,具备明显的移动通信优势和特点。
随着LBS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其与互联网、其它类型的移动增值业务的融合将更加紧密。
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基于手机的位置服务研究,为我国移动运营商实现由电信服务业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型提供可以参考的思路和建议。
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
2.手机定位涉及到的相关概念2.1基于手机的移动定位服务概述基于手机的位置服务(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指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获取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与位置相关的一种移动增值业务。
电信用户运营数据分析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对电信用户运营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业动向和用户需求,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电信公司的竞争力。
一、用户数量趋势截至2021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达50亿,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数近16亿,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
而固定电话用户数逐年下降,截至2021年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为1.15亿,同比下降5.9%。
数据分析显示,移动通信将成为电信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二、用户消费水平趋势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用户单月平均消费从2019年的58元到2020年的52元,再到2021年的47元,呈逐年下降趋势。
而从用户套餐的选择来看,超过一半的用户选择了低价位套餐,超过1/3的用户选择流量为主的套餐。
由此可见,用户对“低价、不限量、自由”等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三、用户需求偏好分析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视频、游戏等高清流媒体服务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多数用户对于电视、视频、游戏等娱乐等服务需求更大,而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相关服务需求亦有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电信运营商在提升基础服务的同时,应该更关注跨界融合服务的提供,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
四、电信网络质量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平均下载速率为98.05Mbps,而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下载速率仅为45.82Mbps,落后于40个国家,需进一步提升电信网络质量。
同时,电信公司应该更关注网络覆盖范围的提升和5G技术的应用,以更好地服务用户,提高用户满意度。
总结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信息融合,数据分析将成为电信公司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本文对于电信用户运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有助于电信公司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提高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未来,电信公司应该更多关注多元化需求和跨界融合服务的提供,同时提升网络质量和技术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lbs是什么意思LBS(Location-BasedServices),又称位置服务,LBS 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
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新型服务业务。
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如GSM 网、CDMA 网)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本人或他人及通信系统,提供各种与位置相关的增值业务。
目前国内流行的类Fouesquare 服务很多,包括:玩转四方、街旁、开开等等;从国内市场目前的情况看,LBS 服务真正为大多数用户接受还有待时日;期间需要创业者更多的从市场环境,用户使用习惯,移动互联网业态等现实出发,结合本土市场和用户特性,基于地理位置应用提供创新性服务;在这里我们探讨四种创新的可能。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正在成为又一项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和之前的博客、SNS、微博类似,LBS 依然是先在国外风靡,然后被逐渐传入到国内,为此,直觉告诉我们,LBS 将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热点。
LBS - 历史背景其实LBS 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建设GPS 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位置服务。
早在上个世纪70 年代,美国颁布了911 服务规范。
基本的911 业务(Basic911)是要求FCC 定义的移动和固定运营商实现的一种关系国家和生命安全的紧急处理业务。
和我国的110/120 等紧急号码一样。
要求电信运营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跟踪到呼叫911 号码的电话的所在地。
在有线时代,实现起来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 项目概述本文档将介绍某通信施工公司承接了总包单位分包的某电信运营商移动驻地网工程任务的背景信息。
该项目要求在电力线杆路上附挂一系列设备,以提供移动通信网络覆盖。
1. 项目背景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快网络建设以满足用户需求。
在电力线杆路上安装无线基站设备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因为电力线杆路网络覆盖广泛,部署周期短,且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网络连接。
2. 项目需求某电信运营商选择了某通信施工公司作为移动驻地网工程的承包商。
该项目要求在指定位置的电力线杆上附挂一系列设备,包括基站天线、传输设备和电源设备等,以搭建移动通信网络。
项目需求如下:•在指定地点的电力线杆上附挂基站天线,以提供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安装传输设备,以实现与运营商的网络连接。
•配置电源设备,以为基站及相关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安装监控设备,以实现对驻地网工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3. 项目计划某通信施工公司将按照以下步骤执行移动驻地网工程任务:1.前期准备:包括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制定施工方案,并与相关单位协商合作事宜。
2.线杆选址:根据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电力线杆进行附挂设备。
3.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安装基站天线、传输设备和电源设备等。
4.设备调试: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5.动力接入:接入电力供应系统,为基站及相关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6.系统配置:根据运营商要求,配置设备网络参数,以实现与运营商网络的连接。
7.监控设备安装: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对驻地网工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8.竣工验收:对驻地网工程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
4. 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地理环境限制:由于电力线杆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施工可能面临天气、地形等方面的限制。
应对措施包括提前获取相关环境信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等。
2.设备供应风险:由于设备供应商的原因,可能出现设备供应延迟或质量问题。
应对措施包括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前预留设备备用,以及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电信行业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报告1. 概述电信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报告旨在利用电信行业的用户行为数据,深入分析和解读用户在通讯领域的行为和趋势,为相关公司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的用户行为记录、用户调研数据以及市场研究报告。
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旨在从大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
3. 用户通信习惯分析通过对用户通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通信习惯和喜好。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用户的通话时长、短信使用情况、上网流量消耗等指标,从中获取用户的通信偏好和使用习惯。
4. 用户网络行为分析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越来越多地利用移动网络进行各种活动。
通过分析用户的网络行为,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上网偏好和应用使用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用户的上网时间分布、常访问的网站和应用、在线购物行为等。
5. 用户地理位置分析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对于电信运营商和相关企业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分析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活动范围和地理分布,为相关企业提供定位服务、区域营销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6. 用户忠诚度和流失分析用户忠诚度和流失分析是电信行业非常关注的话题。
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用户的忠诚度指标,如长期用户占比、重复购买率等。
同时,还可以分析用户的流失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用户留存率。
7. 用户需求预测和个性化推荐通过深入挖掘用户行为数据,我们可以预测用户的需求和购买意向,为相关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推荐。
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通信和网络行为,我们可以预测用户的未来需求,为运营商提供精准的套餐和增值服务推荐。
8. 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在进行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时,必须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相关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电信运营的用户数据分析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关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无疑成为了一个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电信运营商能够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电信运营的用户数据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分析来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关键。
一、电信运营的用户数据电信运营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其中包括用户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网络流量使用情况等等。
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用户的通信行为,还可以反映出用户的兴趣爱好、消费能力、地理位置等信息。
电信运营商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才能发掘其中的价值。
二、用户需求的洞察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电信运营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运营商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通信行为,了解用户对通话、短信、上网等具体服务的需求。
例如,一些用户可能更关注通话质量,而对于流量使用则并不太关心;而另一些用户则可能更注重数据流量的套餐选择。
除了通信服务本身的需求外,用户还可能对增值服务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政企商务通讯、移动支付等。
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运营商可以识别出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差异,进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用户行为的洞察用户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洞察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揭示用户的行为特征。
通过对用户通话记录和上网记录的分析,运营商可以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模式。
比如,用户通常在什么时间段打电话较多,使用哪些应用程序消耗流量较大等等。
这些行为洞察可以帮助运营商更好地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服务提供。
同时,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洞察,运营商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市场机会。
比如,某一部分用户可能表现出对某项特定服务或产品的兴趣,运营商可以针对这一群体开展相关的市场推广活动。
四、关键技术与方法要实现用户数据的分析,并从中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为,电信运营商需要借助一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数据清洗和整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处理好原始数据,才能进行后续的分析工作。
诈骗团伙花2亿做广告,瞄准“定位找人”需求,累计骗取近5亿!为什么“定位找人”诈骗手法屡试不爽?在科技愈发前沿的情况下,让普遍消费者更加相信根据现在的技术是可以实现“定位找人”,只是自己不会而已,因此想通过消费的形式来实现,企图通过手机号、社交软件等手机应用的各种方式来精准定位找人。
那这些网上宣传的所谓的“定位找人”靠谱吗?其实手机定位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具有侵犯他人隐私的罪名,一般公司或者个人是没有权利查看,只有公安经过授权并借助其他单位支持才能定位。
我们先了解一下手机定位的工作原理,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定位:一是运营商基站定位,二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
运营商基站定位基站定位是基于通讯运营商信号塔的定位方式,通过信号塔获取到手机SIM卡的经纬度信息,通过计算将该位置点通过与电子地图API进行对接显示到地图上面,达到定位的目的。
手机通信离不开基站,当装有手机卡的手机开机后会自动搜索附近相应的运营商基站,并选取信号最强的基站接入。
现在手机卡都必须绑定身份证确保其唯一性,根据各个基站检测接受到的信号参数,比如信号送达时间、方位角、强度等,进行优化运算就可以知道手机当前位置。
近两年最常见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是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用户提供行程查询服务,还有大数据提供的各种行程信息,专门为锁定感染源、密切接触人群以及防控新冠疫情传播而设计的。
即使手机关机、SIM卡拔掉、手机没有信号、没有联网的情况下,只要手机尝试接入基站,也可以通过手机唯一的识别码IMEI号关联其相关信息,定位并且记录手机位置信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基于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机上的GPS定位模块将自己的位置信号发送到定位后台来实现手机定位的。
使用GPS定位需要内置GPS芯片,目前大部分手机已经支持,而已国家鼓励手机的内置GPS定位。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电信运营商数据资源现状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北京哈睿数据有限公司电信运营商数据资源现状2017年9月目录1 电信运营商数据资源现状电信运营商积累和沉淀的数据是非常优质的数据资源,数据量非常庞大且数据极具真实性和完整性。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5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亿G,同比增速高达103%。
流量意味着数据量,当前仅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电信运营商就聚集了海量数据,且还在高速增长。
在固定互联网方面,2015 年,固定宽带接入时长高达万亿分钟,同比增长%。
当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将数据变现列为2016 年的KPI 指标,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运营方面的探索已经开始。
图表 1:2010-2015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速增长图表 2:2010-2015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加速增长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有CRM、BI、BOSS等系统记录着亿多用户的交互信息,这些数据涉及客户基本信息,如通话数据、上网数据、数据业务使用信息、智能终端信息、渠道接触信息等诸多方面,这无疑已具备大数据的“4V”特征: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需要快(Velocity)。
单就中国移动客服中心而言,客服中心每年服务客户超过500亿次,每月服务客户超过30亿次,平均每月系统呼入量达32亿次,人工呼入量亿次,平均每3秒就有1次1008611呼入,每个接线员每月接听5 000~6 000个电话。
丰富的数据资源为电信运营商开展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表 3:电信运营商具备的主要数据类型2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挖掘方向近两年运营商对于大数据的经营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主要采集用户信息、ARPU 值等用于经分、客户维护等,逐渐转向信令数据、用户数据、APP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2011年9月电信运营商运营数据分析淡季不淡运营商引爆3G临界点三大运营商发布的8月运营数据显示,三大移动运营商的移动用户合计增加1073.1万户,月度环比上升9.95%;其中3G用户当月净增682万户,环比上升5.51%。
3G用户增速为本年最高,但占总新增用户比例则有所下滑,显示2G用户在8月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其中,中移动新增3G用户272.1万,中电信新增205万,联通新增204.9万,分别贡献39.90%、30.06%和30.04%;。
三大运营商在3G市场上已几乎可以平分秋色,“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
另外,3G用户总数已达9380万,渗透率超过10%,意味着3G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中国电信和联通的3G用户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相比今年2月历史低点,中国电信增量几乎达2倍;联通则首次突破200万规模。
中移动虽不是历史最好水平,但也仅次于今年6月,属于第二好成绩。
一般而言,8月并非销售旺季,但三大运营商均取得更快的3G用户增长数,表明3G普及正在加速。
千元智能手机引爆3G市场截至8月底,中国电信的3G新增用户已经达到1332万,其中,7月和8月的新增都达到200万以上,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完成1700万的用户目标应该轻而易举。
而中国移动的3G用户量已达4031.8万,与2010年底的2070.2万相比,增加了1961.6万,距离2500万的目标也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中国联通的情况并不乐观。
到8月底,中国联通新增3G用户1380.8万,距离2500万,只能刚刚算完成任务过半而已。
因此,近几个月来,迅速增加用户规模成为联通的主要市场目标,千元智能机也成为中国联通近期的市场热点。
不过,由于准备不充分,千元智能机曾迟迟未能面市,面市后又未能大规模铺货,也影响了联通3G用户增长。
相当一段时间,市场上可卖的千元智能机仅中兴一款。
联通市场部总经理于英涛在微博中表示,由于预期不够,备货严重不足,导致前线将士弹药不足。
某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位置数据
简介:手机定位数据,来自某电信运营商的部分移动用户的历史位置数据。
最主要的应用是计算用户的OD信息,出行OD是进行交通规划和路网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是反映出行需求空间分布的重要参数,其准确程度将影响交通分配模型的效果。
由于传统的居民出行调查、电话调查以及路边询问等调查方式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实际中很难获取高质量的OD数据。
利用已有的手机通信网络设施,借助手机定位技术对目标对象进行连续位置跟踪,通过数据处理和建模分析提取追踪对象的OD信息;同时目前也有基于手机定位的实时交通数据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用手机数据作为交通状况发布的数据来源。
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信息,移动用户的ID信息、经度、纬度及时间,共记录了:(1)2010年12月19日到2010年12月25日间的314860条数据。
(2)2010年12月27日到2011年1月10日间的671279条数据。
注:为保护用户隐私,数据中的个人信息已做了删除及转换。
该数据以MySQL数据库格式提供。
用途:可用于移动用户位置数据挖掘,交通模型模拟,以及移动用户行为分析等。
数据样本集:
下载完整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