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监控管理系统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9
某部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案例摘要: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1.案例背景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中心目前还处于初级的IT服务管理状态,在组织结构、管理规、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方面,还没有构建一个综合的IT服务管理体系。
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等的管理和服务是分散的、不关联的,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库的共享,没有实现规化和流程化,因此,管理和服务是粗粒度、低效率的,这种管理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需要梳理服务管理需求、规服务管理流程,开发和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IT服务管理体系,从粗放和分散型管理,逐步过渡到规化、精细化和主动式IT 服务管理,使IT服务管理体系成为中心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政务核心应用系统顺利运行和应用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支持和推进政务改革提供管理和服务保障。
运维管理系统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总体架构设计 (2)二系统网络架构图 (2)三功能结构图 (3)四系统功能设计 (3)4.1 机电设备管理 (3)4.2 监控管理 (4)4.3 运维管理 (12)4.4 统一运维门户管理系统 (13)4.5 与智慧高速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接口 (14)一总体架构设计高速运维管理平台完全按照标准的SOA 架构模式进行设计。
二系统网络架构图基础框架界面引擎中间件引擎搜索引擎缓存引擎工作流引擎中控HoneyComb平台(Spring + SpringMVC + Mybatis)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能基于velocity模板、kendoUI的界面引擎基于honeycomb支持分布式部署的SOA中间件基于Elasticsearch的搜索引擎支持分布式的Memcache缓存基于JBPM标准的Activity5工作流其它数据引擎通过redis等实现数据无缝对接应用服务监控管理运维管理机电设备管理统一运维门户管理WEB应用定时器引擎采用与Spring集成的Quartz负载均衡采用Zookeeper在分布式系统中做集群管理以太网三 功能结构图四 系统功能设计4.1 机电设备管理(一)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提供了完整的电子化管理手段,可以完成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记录、填写、积累、整理、归档、统计、利用等任务。
(二) 设备故障管理系统通过集成机电监控系统,实时抽取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在系统中一旦有设备发生异常情况,将弹出故障设备报警窗口。
系统提供故障查询页面供运维人员了解故障的详细情况。
(三) 设备报表管理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所有历史数据和管理指标,最终需要通过格式化的方式展现,因此需要提供强大的报表管理功能。
本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监控管理高速运维管理系统事件管理性能管理资产管理运维管理机电设备管理报表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故障管理设备报表管理流程管理资产管理拓扑管理业务管理主机管理网络设备管理数据库管理虚拟管理统一运维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计分析报表管理视图活定制各种类型的报表。
IT系统运维范本作为IT系统的运维人员,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范本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份IT系统运维的范本,包括运维流程、常见问题处理、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内容。
一、运维流程1. 问题收集和分类在运维工作中,我们需要及时收集到系统用户提出的问题,并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问题分类包括系统故障、性能问题、安全问题等。
2. 问题分析和定位在收集到问题后,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
通过查看系统日志、监控数据等,确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范围。
3. 问题解决和处理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后,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和处理。
可以通过修改配置、升级补丁、修复漏洞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4. 问题验证和跟踪完成问题的修复后,我们需要进行问题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需要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二、常见问题处理1. 网络连接问题当用户反馈系统无法连接到网络时,我们需要首先检查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然后,检查系统的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DNS设置等。
2. 系统崩溃问题当系统崩溃或无法启动时,我们需要先检查系统日志,查找系统崩溃的原因。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如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或修复系统文件等。
3. 数据丢失问题当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损坏时,我们需要先尝试恢复备份数据。
如果没有备份数据,可以尝试使用数据恢复工具进行恢复,或者寻求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
4. 服务器性能问题当服务器性能下降或出现延迟时,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监控工具来查看系统的资源占用情况,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然后,根据监控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性能优化。
三、备份与恢复1. 定期备份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我们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备份。
可以选择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的方式,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2. 备份验证完成系统备份后,我们需要进行备份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可以通过恢复部分数据来验证备份是否成功。
ASM运维监控系统全方位的IT监控ASM运维监控系统范本:一、引言⑴目的ASM运维监控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的IT监控系统,旨在监控和管理各种IT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⑵背景随着企业IT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人工监控已经无法满足对IT资源进行实时、全面监控的需求。
ASM运维监控系统的开发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IT资源的运行数据,准确地检测和预测资源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提供了一种高效的IT资源监控和管理的方式。
二、系统架构⑴概述ASM运维监控系统为分布式架构,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告警模块和管理模块等。
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又相互关联,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⑵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各种IT资源的运行数据,包括服务器的CPU、内存等使用情况,存储设备的容量和性能等。
采集模块通过与各类IT设备的接口通信,定期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⑶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通过应用各种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故障检测和预测。
如果检测到异常情况,数据处理模块将触发告警模块,并将异常信息发送给管理员。
⑷告警模块告警模块负责接收来自数据处理模块的告警信息,并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分级处理。
根据告警级别的不同,告警模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通知,比如短信、邮件、方式等,以便管理员能及时做出响应。
⑸管理模块管理模块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界面,用于监控和管理ASM运维监控系统。
管理员可以查看各类IT资源的状态和性能指标,设置告警规则,查看历史数据等。
三、功能模块⑴实时监控ASM运维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各种IT资源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并将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管理员。
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系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⑵故障检测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各类IT资源的故障。
IT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监控运维服务方案目录 1 运维服务内容 3 1.1 服务目标 3 1.2 信息资产统计服务 3 1.3 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5 1.4 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7 1.5 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10 1.6 中间件运维服务11 2 运维服务流程 12 3 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14 3.1 服务时间14 3.2 行为规范 14 3.3 现场服务支持规范 15 3.4 问题记录规范 15 4 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17 4.1 应急基本流程 17 4.2 预防措施 17 4.3 突发事件应急策略 18 1 服务内容 1.1 服务目标运行维护服务包括,信息系统相关的主机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存储设备及其他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防范服务,保证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整体管理成本,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同时根据日常维护的数据和记录,提供用户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和建议,更好的为用户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用户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可分为两类: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硬件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等;软件设备可分为操作系统软件、典型应用软件(如: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等)、业务应用软件等。
通过运行维护服务的有效管理来提升用户信息系统的服务效率,协调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内部运作,改善网络信息系统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结合用户现有的环境、组织结构、IT资源和管理流程的特点,从流程、人员和技术三方面来规划用户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结构。
将用户的运行目标、业务需求与IT服务的相协调一致。
信息系统服务的目标是,对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网络信息系统资源现状和配置信息,反映信息系统资源的可用性情况和健康状况,创建一个可知可控的IT环境,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高效、持续、安全运行。
服务项目范围覆盖的信息系统资源以下方面的关键状态及参数指标:Ø运行状态、故障情况Ø配置信息Ø可用性情况及健康状况性能指标Ø统计运维数椐、提供信息系统管理和工作报告、归纳总结并提供用户想了解的数椐报告 1.2 信息资产统计服务此项服务为基本服务,包含在运行维护服务中,帮助我们对用户现有的信息资产情况进行了解,更好的提供系统的运行维护服务。
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此文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目录第1章概述 (5)1.1 建设背景 (5)1.2 建设目标 (5)1.3 建设思路 (6)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7)2.1 总体架构 (7)2.2 设计原则 (8)2.3 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设计 (9)2.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9)2.3.2 监控采集层 (10)2.3.3 数据处理层 (10)2.3.4 运行展现层 (10)2.4 系统技术路线 (11)2.4.1 采用Java语言开发 (11)2.4.2 采用J2EE框架 (12)2.4.3 采用WebService进行数据互连互通 (12)2.4.4 数据库技术 (14)2.4.5 性能控制 (15)2.4.6 开发、运行环境 (15)2.5 应用接口总体设计 (15)2.5.1 系统内部集成接口 (15)2.5.2 与基础运维管理工具的集成接口 (16)2.5.3 与ITSM系统的集成接口 (16)2.5.4 与相关外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 (16)2.6 系统安全设计及部署 (17)2.6.1 输入检验 (17)2.6.2 GET请求和Cookie中的敏感数据 (17) 2.6.3 防通过嵌入标记实现的攻击 (17)2.6.4 防口令猜测功能 (18)2.6.5 页面和字段级的权限控制 (18)2.6.6 系统安全架构 (18)第3章系统功能设计 (19)3.1 动环监控 (19)3.1.1 配电柜监测 (19)3.1.2 配电开关及电流监控 (19)3.1.3 发电机监控 (20)3.1.4 ATS监测 (20)3.1.5 STS监测 (20)3.1.6 UPS监控子系统 (21)3.2 统一门户子系统 (21)3.2.1 信息主管领导内容展示 (22)3.2.2 运维人员内容展现 (22)3.2.3 一般用户内容展现 (23)3.3 IT运行监控子系统 (23)3.3.1 基础平台功能 (23)3.3.2 网络设备管理 (25)3.3.3 服务器监控管理 (28)3.3.4 存储监控管理 (31)3.3.5 数据库监控管理 (31)3.3.6 中间件监控管理 (32)3.3.7 web与应用监控管理 (33)3.3.8 虚拟化监控管理 (34)3.3.9 IP地址管理管理 (35)3.3.10 信息点管理 (36)3.3.11 告警监控管理与转发处理 (37)3.3.12 综合监控管理 (38)3.3.13 综合报表管理 (39)3.4 IT服务管理子系统 (40)3.4.1 功能特点 (40)3.4.2 服务台管理 (43)3.4.3 服务目录管理 (44)3.4.4 服务请求管理 (44)3.4.5 事件管理 (45)3.4.6 问题管理 (45)3.4.7 变更管理 (46)3.4.8 值班管理 (46)3.4.9 公告管理 (47)3.4.10 IT运维报告 (47)3.4.11 用户管理 (48)第4章培训方案 (48)第5章系统价值 (49)第6章售后服务 (49)第1章概述1.1 建设背景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进一步迅速发展,企事业机关单位IT运行环境日趋复杂,运行监控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各类系统越来越复杂,系统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
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XXXXXXX目录1.1建设背景.........................................................1.2建设目标.........................................................1.3建设思路.........................................................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1总体架构 (5)2.2设计原则.........................................................2.3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设计.............................................2.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2.3.2监控采集层.....................................................2.3.3数据处理层.....................................................2.3.4运行展现层.....................................................2.4系统技术路线.....................................................2.4.1采用Java语言开发..............................................2.4.2采用J2EE框架..................................................2.4.3采用WebService进行数据互连互通................................2.4.4数据库技术.....................................................2.4.5性能控制.......................................................2.4.6开发、运行环境.................................................2.5应用接口总体设计.................................................2.5.1系统内部集成接口...............................................2.5.2与基础运维管理工具的集成接口...................................2.5.3与ITSM系统的集成接口..........................................2.5.4与相关外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2.6系统安全设计及部署...............................................2.6.1输入检验....................................................... 请求和Cookie中的敏感数据............................................2.6.3防通过嵌入标记实现的攻击.......................................2.6.4防口令猜测功能.................................................2.6.5页面和字段级的权限控制.........................................2.6.6系统安全架构 (16)第3章系统功能设计...................................................3.1动环监控.........................................................3.1.1配电柜监测.....................................................3.1.2配电开关及电流监控.............................................3.1.3发电机监控..................................................... 监测................................................................. 监测................................................................. 监控子系统...........................................................3.2统一门户子系统...................................................3.2.1信息主管领导内容展示...........................................3.2.2运维人员内容展现...............................................3.2.3一般用户内容展现...............................................3.3IT运行监控子系统.................................................3.3.1基础平台功能...................................................3.3.2网络设备管理...................................................3.3.3服务器监控管理.................................................3.3.4存储监控管理...................................................3.3.5数据库监控管理.................................................3.3.6中间件监控管理 (30)与应用监控管理.......................................................3.3.8虚拟化监控管理................................................. 地址管理管理......................................................... 信息点管理........................................................... 告警监控管理与转发处理............................................... 综合监控管理......................................................... 综合报表管理.........................................................3.4IT服务管理子系统.................................................3.4.1功能特点.......................................................3.4.2服务台管理.....................................................3.4.3服务目录管理...................................................3.4.4服务请求管理...................................................3.4.5事件管理.......................................................3.4.6问题管理.......................................................3.4.7变更管理.......................................................3.4.8值班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IT监控系统用户管理手册用户管理包括两部分:strong1.事件告警用户2.日常消息通知用户一、事件告警用户管理事件告警是指在监控项值超出阀值时,进行报警。
用户的的添加修改如下:登录监控系统管理界面http://10hp,选择左侧菜单下的“Configuration”,会弹出监控系统的配置界面。
在弹出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要修改用户,选择左侧菜单栏里面“Alarming”下面的“Contact Data”。
点击要修改用户的后面的修改按钮,进入用户修改界面。
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在弹出确认窗口选择“YES”。
用户配置文件修改后,用户管理界面会出现“Warning: configuration file is out of date”提示,点击“Write config file”保存配置即可。
要添加用户,点击用户管理界面的“Add”按钮。
弹出用户添加页面。
填入用户名称,手机号(Addon address 1)。
为用户分配组,目前所有用户都应该在GHWH组里面。
点击组编辑按钮。
选中要加入的组,点击向右按钮,将组加入。
点击“Save”,完成。
在“Addon settings”中,选择报警模板,选择“sms_mail”,点击“Insert”。
数据添加完成后,点击“Save”,完成修改。
在弹出窗口选择“YES”。
要删除用户,步骤和添加用户相反,需要先从组中将用户去除掉。
进入组管理界面。
”Alarming”下的“Contact groups”。
选择要修改的组,点击后面的修改按钮,进入组修改界面。
选择组成员修改,点击修改按钮。
进入组成员修改页面后,选择要删除的用户,将其从右侧的“Selected”框中,移到左面的“Avaliable”框中,点击“Save”,保存修改。
(如果要删除的用户不在Selected中,需要先添加一遍,见添加用户步骤)。
在修改下面中点击“Save”,“Write Config file“,完成组成员的修改。
it运维管理体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IT运维管理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IT运维管理系统是指在企业的IT系统中实行全套系统化管理,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种体系将企业的IT运维管理构建在一个可持续发展和可管理的模型之上,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的IT运维效率,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
IT运维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硬件设备管理、应用软件管理、虚拟化管理和监控管理等多个组成部分。
一、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IT运维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是指企业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通过对系统的权限、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技术等措施实施的合理的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二、硬件设备管理硬件设备管理是指企业为保证网络系统稳定运行,对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应用软件管理应用软件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使用应用软件,通过安装、升级、测试和部署应用软件,以达到更好地管理应用软件的目的。
四、虚拟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是指企业将现有的物理设备转换为虚拟设备,以实现企业系统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五、监控管理监控管理是指企业对系统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系统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IT运维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企业管理。
首先,我们可以制定安全策略,确立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其次,可以实施可靠的硬件管理,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可以实施应用软件管理,以确保软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可以运用虚拟化技术,提高企业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可以实施监控管理,以保障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通过上述步骤,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消除投入运维成本,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并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因此,IT运维管理体系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