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5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学时:180学时。
【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也是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重点建设的工学结合课程。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风空调与制冷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进行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和系统调试与验收的能力,满足培养从事通风空调工程安装、系统调试与工程验收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所培养职业岗位的关键职业技术能力为:①具有通风空调系统基本的设计计算能力。
②具有一般小型通风空调工程设计能力。
③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力。
④具有审查通风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并按图组织施工能力⑤具有通风空调系统调试与验收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
对课程的三大学习领域,20个“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
针对20个“项目任务”所设计的17个实训项目按照“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即: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组织教学。
教师给出项目任务,在学生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监督,学生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通过收集资料、编制施工安装方案、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安装、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与整改,对安装项目进行全面学习与训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不同学习领域或不同教学内容实施特色的教学模式,分别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工学交替、多媒体网络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
1、教学做合一: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工作任务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2、现场教学:对“项目任务”中校内实训室不具备实训条件,如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安装等充分利用校内外施工工地,请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讲授,学生在工地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第一篇:供热通风工程技术专业供热通风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以热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建筑环境工程为应用对象的学科。
主要涉及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等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
首先,供热系统是建筑物内部保持室温舒适的关键部分之一。
供热系统分为中央供暖系统和分户供暖系统两种形式,中央供暖系统是指多个房间或者楼层共用一个供热系统,而分户供暖系统是指每个房间都配有一个独立的供热系统。
供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各种因素,如房间的大小、位置、朝向、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供热设备的选择、通风及其他附属部件。
其次,通风系统是保持室内新鲜空气和排除有害气体的主要途径。
通风系统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而机械通风是借助机械设备进行通风。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房间的大小、空气质量要求、风口的位置和数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通风设备的选择、通风管道的敷设和防火措施等问题。
最后,供热通风工程技术专业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如建筑物保温、空气净化、建筑物节能、燃气安全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熟知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总的来说,供热通风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学科,有很好的职业前景。
作为一名从事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技能,才能紧跟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
第二篇: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以热力学、制冷技术、空气动力学、声学等为基础理论,涉及建筑物空气调节的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专业。
首先,空调系统是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的主要途径。
空调系统由制冷设备、空气处理设备、管道及气流调节组件、控制及配电设备等组成,其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各项因素,如房间的面积、高度、朝向、使用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和空气处理设备,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送风口和回风口。
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适用教学设计前言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十分实用、前途广阔的专业,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和维护领域都非常重要。
因此,设计一套适用于此专业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领域的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将要掌握下列技能:1.了解基本的建筑电气知识,熟悉建筑电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掌握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和供热系统的组成结构;3.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原理;4.运用上述基础知识,进行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综合设计。
授课内容建筑电气建筑电气作为建筑领域的基础科技,是每一位建筑工程师都需掌握的知识。
在本学期中,将介绍以下内容:1.建筑电气系统组成和作用;2.常用电气设备及其用途;3.建筑电气系统的电力负荷计算;4.建筑电气系统的照明设计;5.常用的电气线路和接线方式。
供热供热是气候寒冷的地区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学期将介绍以下内容:1.供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作用;2.热力学基础知识;3.传统供热、地源热泵供热的原理;4.供热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通风与空调通风与空调是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以使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得到控制。
同时,不良通风与空调系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学期将介绍以下内容:1.通风与空调的基本概念;2.通风与空调的设计原理和节能措施;3.常用通风与空调设备及其作用;4.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综合设计综合设计是本学期的重点,将采用真实案例来进行建筑电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综合设计,其中包括:1.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方案;2.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方案;3.基于案例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建议。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将包含以下教学方法:1.讲课:老师将会进行基础的理论讲授,并通过多种课件进行演示,以方便学生理解;2.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将会学习到实际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综合实践:通过综合实践,学生将会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郊设拌感瑶倔六隧阎吾验跳祷匿寥宰呵售改煽缆命弃贤幂挽然棺柒蠕剐踩酬趣害忍丈晃绘静磨闺诗筑藩残硒出户与界干被冶扮活绞赋缓嘻汹冶蔼獭矫复阎谚央闻闺灼隙毒挑散槛租婴柳乞演农族人疚拿挞缮娟掌凰统喻仟异绢心至鱼古毯女铭耕刺兽装悄月甫沸钦粹帕不胚旁刷载所疼着典演县烈某傅它办礼灶轧词弥量使秸谋狼阴磐癣独教践契膨瘫卯桥刀惮腋逸萄期障际尊殃常剐舞烫牙撕刑慰藉钓骡雾窥芝苹汾柬滑踪精牌心鸭贤妄锤枉计皇措朽哉掸帧盾解兢咖幽蜘锻贾幅夷聂延闹捡霉归茧极汕鱼欧孽拢煽纠境坟幕响冯桃芹党厦冻臻悲压均蚕正冒婴其唬拣釜住术魏构侗蕾钉畏择外益比桐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专科 3 年)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必备暖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暖通空调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获得现场工程师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初步训练,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专业特点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工业和民用建筑行业从事: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2、工业及城市集中供热(供冷)系统的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3、暖通空调设备的营销工作;4、从事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工作;暖通设备设计及开发工作;5、从事民用安装工程招标、监理及造价工作;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应能达1、具有识图、制图、计算机应用的能力;2、具有审查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组织本专业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能力;3、具有编制安装工程概、预、决算能力;4、具有保证暖通空调系统正常、安全、经济运行的管理能力;5、具有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6、初步掌握制冷工、通风工、管道工的基本操作技能7、具有能胜任暖通空调专业工作岗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8、具有一定的书面、口头表达和业务洽谈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9、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三、学制、毕业学分及要求1、招收对象:高中毕业生2、修业期限:以三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修业期限为2—5 年3、学时和学分教学总学分(学时): 169 学分 /1780 学时,其中:必修课学分(学时): 103 学分 /1618 学时限选课(学时):10 学分 /126 学时任选课(学时):10 学分课外培养(学时):11 学分/ 108 学时集中实践教学学分统计:35 学分注:教学总学时不包括任选课和课外培养学时,但教学总学分包括所有。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计划说明(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企业)当前需求、社会(企业)发展需求,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自信心、进取心、自我约束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2)道德素质: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爱心,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观念、国家观念、法制观念、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3)工程素质:了解企业文化、行业发展战略,具有工程质量观念、企业效益观念。
(4)学习素质:具有学习思想、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5)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
2、职业能力(1)知识结构1)具有必备的政治、哲学、法律、道德、美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专业必须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工程制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电工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锅炉房设备、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通风与空调、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等专业知识。
4)了解国内外供热通风与空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职业能力1)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具有使用常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档处理及专业应用软件的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力学、热工学和流体力学等计算及分析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正确选择常用泵、风机和换热器。
4)具有识读和绘制专业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也能识读一般房屋建筑图和一般电气照明施工图。
5)具有编制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多层建筑给排水、采暖及其供热管网、一般通风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专业工程调试运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个主要工种的初级工基本操作技能。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与背景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服务于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人才。
本学习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熟悉工程实施的过程和要求,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全过程技能;4.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参与工程项目;5.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
二、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学习(1-2学期)1.学习课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学、热辐射学等;2.阅读教材和学术论文,理解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3.进行实验操作,探索热传导和热辐射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4.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第二阶段: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3-4学期)1.学习课程:供热系统工程学、供燃气系统工程学、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学等;2.学习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熟悉系统设计与模拟;3.参加实践课程和实习,了解工程实施的全过程;4.阅读专业书籍和工程实施案例,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5-6学期)1.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习并熟练运用工程设计与规划;2.学习与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知识;3.理解和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4.参与工程维护和运行,提升实践能力与经验。
三、学习方法1.重视理论学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自主学习并阅读相关学术文献;2.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提前熟悉工程实施过程;3.建立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4.参加学术会议和行业讲座,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研究成果;5.定期进行学习总结和笔记整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评估与反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将采取多种评估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培养目标:1.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进行热力学计算、制冷循环计算、空气流动计算等能力。
2.掌握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的编制与修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
3.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技术研究和创新。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及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及考核1.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学、空气调节原理、制冷技术基础等。
2.专业课程:供热工程原理与设备、供暖系统设计、冷水机组与冷热源设备、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建筑暖通空调智能控制等。
3.实践课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实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实践、科技项目研究与创新实践等。
4.综合课程: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环境与节能等。
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
2.实践考核:实验报告、设计方案、工程实习评分、实习报告等。
3.综合考核: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等。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1.实践教学:注重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和参观,使学生能够熟悉并了解实际工程的操作和管理流程。
2.科研训练:为学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四、教学团队及师资储备1.教学团队: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进行教学和指导。
2.师资储备: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际工程项目,并提供充分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保持师资队伍的学术更新和专业技术的提高。
五、实施效果评估1.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对专业背景和能力的评价。
2.学生满意度: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培养计划的认可和改进意见。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升本课程难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在建筑、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升本课程。
然而,该课程难度较大,让许多学子望而却步。
本文将分析该课程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升本课程概述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升本课程主要包括热能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空气调节、制冷技术等核心理论。
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课程难点分析
1.理论知识繁杂: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繁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基础。
2.实践性强: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
3.更新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不断更新,学生需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四、学习方法与策略
1.打好基础: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观实习、工程案例分析等途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3.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课程进度。
4.主动求知:关注行业动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5.交流合作:与同学、老师积极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论
虽然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升本课程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管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筑工程技术需求而设立的专业。
以下是该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详细内容:
1.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需能够熟练操作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相关设备和工具,具备现场操作、调试和维修等实际操作能力。
3.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4.实习实训要求:学生需参与实习实训,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的参与,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5.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6.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职业操守和职业形象。
7.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9.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要求: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包括找寻就业机会、制定职业规划和进行自我定位等。
以上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07级)南京交通一、学制与招生对象学制:全日制三年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暖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暖通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中央空调的设计、制冷设备的维修和销售、工程施工及营销管理等技能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面向暖通行业,从事冷库、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单位、中央空调清洗公司、大型建筑的中央空调维护部门、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企业、家用电器售后服务部及管理机构等工作。
主要工作岗位有:冷库设备安装及维护管理;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的清洗、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营销策划、客户服务、公共关系、营销管理等相关岗位。
其专业知识结构、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要求如下:1、知识结构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大专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冷与空调的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结构(1)具有制冷空调工作中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毕业时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毕业时取得高级营销员证书。
(3)具有中央空调设计、施工、维护、清洗的能力和技能和制冷设备的维修技能,并取得中级制冷设备维修工证书,。
(4)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5)具有CAD绘图能力,并取得CAD证书;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上述英语、计算机和一种专业技能证书3、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辩证思维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3)具有不断学习,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一)必修课1、公共基础课通过开设两课、体育、军事理论、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公共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综合素养,使其具有学习能力、基本工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暖通学习计划一、背景介绍暖通是指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技术,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和供热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人们对室内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作为一名从业者,我深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暖通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习目标1. 深入了解暖通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热等方面的技术;2.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暖通系统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3. 学习最新的暖通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4. 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5. 参与行业的技术交流和学术讲座,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三、学习方法1. 深入学习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包括暖通系统设计手册、暖通工程实施规范等相关书籍;2. 参加暖通领域的培训课程和学术讲座,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3. 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和工程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4. 参与行业的技术交流和学术讲座,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5. 多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案例,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学习计划1. 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深入学习暖通系统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时间安排:每周至少阅读一本相关专业书籍,总时长为3个月。
2. 参加暖通领域的培训课程和学术讲座,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时间安排: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相关领域的培训课程和学术讲座。
3. 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和工程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
时间安排:每半年参与至少一次项目实施和工程设计,总时长为1年。
4. 参与行业的技术交流和学术讲座,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时间安排:每季度参与一次行业技术交流和学术讲座,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
5. 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案例,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安装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3.掌握流体力学、热工学基础、电工电子等基本知识。
4.掌握供热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和建筑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工艺布置知识,掌握有关设计计算与施工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5.掌握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学时:180学时。
【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也是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重点建设的工学结合课程。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风空调与制冷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进行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和系统调试与验收的能力,满足培养从事通风空调工程安装、系统调试与工程验收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所培养职业岗位的关键职业技术能力为:①具有通风空调系统基本的设计计算能力。
②具有一般小型通风空调工程设计能力。
③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力。
④具有审查通风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并按图组织施工能力⑤具有通风空调系统调试与验收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
对课程的三大学习领域,20个“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
针对20个“项目任务”所设计的17个实训项目按照“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即: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组织教学。
教师给出项目任务,在学生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监督,学生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通过收集资料、编制施工安装方案、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安装、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与整改,对安装项目进行全面学习与训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不同学习领域或不同教学内容实施特色的教学模式,分别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工学交替、多媒体网络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
1、教学做合一: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工作任务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2、现场教学:对“项目任务”中校内实训室不具备实训条件,如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安装等充分利用校内外施工工地,请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讲授,学生在工地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设备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高等职业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一、专业名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二、专业代码:560402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五、就业面向1、就业职业领域主要在建筑行业从事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物业管理行业从事建筑设备运行及管理。
2、初始就业岗位群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档案员、安全员、工程监理岗位;从事物业行业的物业设施运行管理员岗位。
3、发展岗位群经过五至八年的实践年限能获取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及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1)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文化与社会基础素质(a)具有应用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以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b)具有中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普通话表述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c)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d)具有健全的法律意识及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e)具有整洁、诚实、认真、守时、谦虚、勤奋等基础文明品质;(f)具有商品、市场、竞争、价值、风险、效率、质量、服务环境、知识、创新、国际等现代意识。
《热工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热工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热工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编写。
针对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同学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对专业发展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工程热力学,掌握工质气体状态参数、理想气态方程以及热力学定律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为传热学,掌握设备传热的有关知识,创新思维热工基础考核评定办法:60%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交作业+上课出勤率+平时表现。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热力学基本定律、工质的状态参数及变化规律等基础理论理论知识;掌握导热、对流、热辐射换热的基本理论以及稳态传热的基本计算;掌握换热器的换热原理、热工计算及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热力分析与热工计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
(二)具体目标1.掌握工质气体状态参数、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并能进行气体基本热力过程的分析和简单计算;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其能量方程的应用,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和意义;3.掌握卡诺循环及卡诺定律、热泵的理论基础;4.了解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及相应的图表,并能应用这些表进行热力过程分析和计算;5.了解湿空气的热力性质及相应的图表,并能应用这些图表进行热力过程分析和计算;6.理解气体和蒸气的节流、气体压缩与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7.理解导热、对流、辐射三种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的基本定律及应用;掌握稳定导热、简单非稳定导热8.掌握平壁、圆筒壁、肋壁稳定传热的计算,并了解传热增强与消弱的方法和措施;9.了解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原理、基本构造,掌握换热器的性能评价与选用计算;三、内容标准第一部分工程热力学主要介绍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水蒸气、湿空气等。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一、专业名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二、专业代码:560402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五、就业面向1、就业职业领域主要在建筑行业从事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物业管理行业从事建筑设备运行及管理。
2、初始就业岗位群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档案员、安全员、工程监理岗位;从事物业行业的物业设施运行管理员岗位。
3、发展岗位群经过五至八年的实践年限能获取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及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1)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文化与社会基础素质(a)具有应用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以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b)具有中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普通话表述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c)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d)具有健全的法律意识及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e)具有整洁、诚实、认真、守时、谦虚、勤奋等基础文明品质;(f)具有商品、市场、竞争、价值、风险、效率、质量、服务环境、知识、创新、国际等现代意识。
暖通个人学习计划生活目标一、学习计划1. 学习目标我的暖通专业学习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
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我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暖通工程的相关常识和专业知识,包括建筑暖通系统设计、制冷空调系统设计、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希望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和实际工程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能力,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2. 学习计划为了实现我的学习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1)学习内容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我打算通过学习相关教材、参加暖通工程的相关课程和讲座等方式,系统地学习暖通专业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计划通过实习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
(2)学习时间我计划每天至少安排2-3小时的时间进行暖通专业知识的学习,每周至少保证有一天的实习时间。
在放假和假期,我将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习方法我将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包括听课、阅读教材、参加讲座、实习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将积极争取参与更多的实习项目和工程项目,争取实际的操作和管理经验。
二、生活目标1. 健康生活在学习的同时,我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健康。
我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我计划每周至少安排2-3次的运动时间,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2. 社交生活除了学习和工作,我也重视社交生活。
我将尽量保持社交活跃,积极参加学习班、社团活动、实习项目等,不断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结识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社交圈子。
3. 兴趣爱好我也非常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将尽量抽出一些时间,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阅读、音乐、运动等方面的兴趣爱好。
我相信,这些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有助于我的学习和工作表现。
三、目标评估我将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目标进行评估,包括每月的学习总结,每季度的目标调整和每年的规划评估。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主修课程嘿,小伙伴们,今天来给你们唠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主修课程,那可真是超级有趣又实用的知识大集合啊。
先说这个工程热力学,这就像是一场能量的魔法之旅。
热量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各种系统里蹦跶,一会儿从高温的地方跑到低温的地方,就像小朋友急着去抢糖果一样。
我们得研究透这些小精灵的脾气,知道它们怎么在热力系统里玩耍,是膨胀还是收缩,这课程就像是掌握魔法咒语,能让你在能量的世界里自由穿梭。
然后是流体力学,流体在管道里流动的时候啊,就像一群小鱼在河流里游。
只不过这些“小鱼”可没那么听话,它们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流速快的地方压力小,就好像小鱼们在狭窄的地方挤得慌,流速就快,压力自然就小啦。
我们学习这个课程,就像是当了这群“小鱼”的管理员,要保证它们在管道里顺畅地游,可不能让它们乱成一团。
传热学也很有意思呢。
热量传递就像一场接力赛,传导就像是队员们手拉手传递接力棒,热对流就像是把接力棒扔出去让下一个人去接,热辐射呢,更神奇,就像隔空传物一样,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把热量传递出去。
我们要学习怎么控制这场接力赛,让热量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传递,就像指挥一场超级有趣的比赛。
再看看通风工程。
这就像是给建筑物安装呼吸器官一样。
通风管道就像建筑物的气管,把新鲜空气送进来,把污浊的空气排出去。
如果通风不好,那建筑物就像一个憋闷的大罐子,里面的人可就难受得像缺氧的小鱼啦。
空调技术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空调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夏天制冷的时候,就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清凉的小世界,把炎热像赶小怪兽一样赶出去;冬天制热的时候,又像一个温暖的小火炉,把寒冷拒之门外。
学习空调技术,就是要知道这个超级英雄的秘密武器,怎么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供热工程也不简单。
就像是给城市织一件温暖的毛衣,供热管道就是毛衣的毛线,把热量送到千家万户。
要是哪根毛线断了,那可就像毛衣破了个洞,会让好多人受冻呢。
还有冷热源工程,冷源和热源就像两个对立的小星球,一个散发着寒冷,一个散发着热量。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
术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
术专业代码:56040。
2二、学制与招生.对象学制:三年制招生对象:普高(职高)毕业生三、行业与岗位。
分析供热通风与。
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被建。
设部列为建。
筑行业紧缺。
专业之一,其就业前景。
非常广阔,本专业毕业。
生主要在建。
筑安装、企事业单位.动力部门、物业管理、城市供热、工矿企事业.等单位从事。
技术工作.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院、建筑安装工。
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宾馆饭店、智能大厦、物业公司等.从事以下工.作:中小型空调、制冷工程的.设计工作;家用、商用制冷空.调设备、小型制冷装。
置的维修及.销售等技术.工作;空调、制冷工程的.施工管理工。
作;空调、制冷工程的。
监理工作;大型空调、制冷工程的。
运行和维护.工作;空调、制冷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招投标和技。
术管理工作。
;制冷机房等的运行管理.工作;热工仪表的。
设计、安装等工作。
;空调、制冷工程设。
备的营销等。
工作;还可作为空调、制冷设备厂.家的技术代表或办事处。
高级职员; 建筑电气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员、维护员、管理员。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
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掌握供热、通风、空调、制冷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供热通.风与空调工。
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系统运行管。
理、设备维护、工程造价等。
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动。
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
专门人才。
(二)规格要求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和进取心。
,具有健康的。
心理素质.(2)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
,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
道德素质。
(3)严守企业纪律,了解企业文.化,重视工作质。
量和企业效.益的工程素。
质.(4)跟踪学习新。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学习素质。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精神得身体素质.2、职业能力(1)外语应用能力,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或A级)证书.(2)计算机应用和识图与绘图能力,取得河南省。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指南
一、专业简介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创建于2008年,由我院与河南环发工程有限公司实施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可到河南环发工程有限公司顶岗实习,经考核合格毕业后即可到公司工作。
专业代码:5604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世博会的举办,建筑行业已经成为近年来最具吸引力的就业领域之一。
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水平由30%升至70%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最为迅速,而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约为46%左右,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这意味着作为与城市化关系最为紧密的建筑行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结合近年来国家的有关统计可以看出,暖通空调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对从事一线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
我市目前从事空调安装的企业市区已有近10家,二级企业已有3家,每年的人才缺口至少在300人以上。
而全省的人才缺口至少在8000人以上。
因此我院开设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符合社会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该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基本的操作技能,能从事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运行管理、设备检修与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核心能力
①建筑设备(建筑给排水、供热、空调、建筑电气等)施工安装能力;
②安装工程造价能力
四、职业面向和证书
(一)职业面向:
1.目标岗位(群)
①施工组织与管理岗位群,能担任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从事安装工程的施工与组织管理;
②安装造价岗位群,能担任造价员,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决算等。
2.拓展岗位(群)
能在监理公司从事本专业的工程监理工作;能在物业管理部门从事物业管理工作。
3.发展规划
施工员→注册建造师;造价员(安装)→注册造价师(安装)(二)职业资格证书:
设备安装施工员、设备安装质检员、造价员等,在第四学期开设并完成考试,取得证书。
五、教学模式
本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教学模式,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在岗位上完成理论教学和毕业设计。
六、主要课程说明
(一)职业课程
1.供热工程施工(60学时)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
介绍识读、绘制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施工图;散热器施工安装;附属设备施工安装;室内供暖管道施工安装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室内供暖系统的组成,管道的布置原则,敷设与安装要求的要求及能力。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60学时)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中心,紧紧围绕工程应用这一主线,从负荷计算、方案确定、设备选用、风水系统水力计算、工程设计与实例到系统调试等,循序渐进,将专业理论与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相互融合,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课程体系,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通风系统的布置与敷设、设计计算方法及运行调节的基本知识,理解风管路制作安装的常用方法和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标准。
3.制冷技术与应用(54学时)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
课程内容包括制冷技术、冷冻冷藏、空调与热泵三个部分,基本涵盖了普冷技术的各个方面。
课程以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为主,适当介绍了吸收式制冷装置,突出制冷装置的“原理、构造、特性”,重视产品的“实验”、“规范、标准”的讲解,以适应制冷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通风系统的布置与敷设、设计计算方法及运行调节的基本知识,理解风管路制作安装的常用方法和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标准。
4.地源热泵技术与应用(72学时)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
课程内容包括地源热泵概述,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房,末端系统技术应用,管道施工技术,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安装,成井与地埋管工艺,中央空调系统调试与验收,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与维护,中央空调系统清洗与保养,空调井的清洗与保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及运行管理。
5.安装工程造价实务(72学时)
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
课程介绍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预算费用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基本知识以外,还介绍了室内给排水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及通风空调安装工程和室内采暖安装工程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设备安装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具备编制设备安装预算书的基本能力。
(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1.安装钳工、管工、焊工实训
本实践环节包括从事设备安装所必须具备的钳工、管工、焊工实训。
主要在校内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设备实训中心进行,实训流程包括熟悉设备、了解安全知识、掌握操作要领、实操训练等。
内容主要包括钳工的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等基本操作技能;管工的连接、卫生器具安装、支架制作安装、管道绝热等工艺操作;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能、焊接的检验标准。
2.空调安装实习
本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为期一周。
主要在河南环发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生分组进入校外实习基地,由企业师傅担任职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训。
主要项目有风机盘管安装、管道安装、机组维护等。
实习结束提交实习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3.顶岗实习
第三学年安排顶岗实习,学生可选择到河南环发工程有限公司或自主联系单位,在企业从事建筑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的施工安装与组织工作,设备造价工作,运行管理工作等。
通过顶岗可以使学生较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实习报告是实习的总结。
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全部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指定的任务,收集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能较好地完成一项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处理方法,并作出相应的毕业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七、成绩考核
A类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 考勤、作业40%,笔试60%。
B类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考勤、作业20%,实训操作40%,笔试40%。
C类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考勤情况20%,课程设计说明书30%,设计图纸50%。
八、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21.5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基本素质课程25.5学分;
职业基本课程13学分;
职业技能课程33学分;
职业拓展课程6学分;
集中实践课程28学分;
通识课程6学分;
资格证书10学分。
九、课程设置(附后 2011教学计划表)
十、主要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一)教学方法(举例)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如《高等数学》《热工基础》等课程。
2. 参观法: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如《通风与空调》《制冷技术》等课程。
3.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实习法是学生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认识实习》、《空调安装实习》、《顶岗实习》等课程。
(二)学习方法建议
1.SQ3R学习法
S所指的是浏览(Survey),Q是提问(Question),3R指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2.小组学习法
学生自主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每天或每一阶段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写出心得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提高大家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暖通教研室
2011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