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第一批 立项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招标课题研究方向1、抓住和用好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研究3、“十二五”时期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关系问题研究4、“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5、“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6、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7、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长效机制和综合措施研究8、调整内需与外需关系研究9、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10、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11、粮食安全框架下的外国资本、资源和技术利用的战略研究12、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战略研究13、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比较研究14、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15、我国区域推进战略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协同发展研究16、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7、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18、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政策研究19、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20、国际资源性商品市场定价格局与我国对策研究21、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研究22、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23、我国资本市场系统稳定性评估和监测研究24、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治理研究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和完善途径研究26、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7、社会阶层变化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28、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29、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制度建设研究30、行政监察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31、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32、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完善与创新研究33、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34、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35、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研究36、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研究37、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38、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研究39、重大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跟踪监测研究40、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41、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42、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43、社会管理科学化指标体系研究44、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研究45、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问题研究46、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47、社会协商机制的法律建构研究48、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研究49、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50、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问题研究51、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52、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综合研究53、“幸福指数”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5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步骤及改革研究5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具体路径研究56、住房改革问题研究57、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制度创新研究5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和指标体系研究59、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污染减排效应和政策研究60、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模式与途径研究61、十年来西部生态建设制度评价与完善研究62、中国战略性生物资源保护及其利用前景研究63、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研究64、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65、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对策研究66、我国灾害保险和巨灾保险制度研究67、亚太地区救灾合作机制研究68、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69、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影响研究70、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平台建设研究71、信息化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战略研究72、海外华侨生存安全预警机制研究73、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74、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国际化和企业全球化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研究75、亚洲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合作战略与跨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影响76、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研究77、中东局势变化根源及影响与我国对策研究78、我国公共外交研究79、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80、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民意问题研究。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招标课题研究方向发表时间:2011-06-08 来源:《光明日报》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1.抓住和用好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研究3.“十二五”时期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关系问题研究4.“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5.“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6.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7.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长效机制和综合措施研究8.调整内需与外需关系研究9.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10.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11.粮食安全框架下的外国资本、资源和技术利用的战略研究12.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战略研究13.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比较研究14.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15.我国区域推进战略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协同发展研究16.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7.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18.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政策研究19.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20.国际资源性商品市场定价格局与我国对策研究21.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研究22.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23.我国资本市场系统稳定性评估和监测研究24.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治理研究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和完善途径研究26.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7.社会阶层变化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28.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影响研究29.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制度建设研究30.行政监察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31.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32.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完善与创新研究33.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34.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35.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研究36.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研究37.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38.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研究39.重大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跟踪监测研究40.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41.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42.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43.社会管理科学化指标体系研究44.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研究45.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问题研究46.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47.社会协商机制的法律建构研究48.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研究49.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50.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问题研究51.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52.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综合研究53.“幸福指数”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5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步骤及改革研究5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具体路径研究56.住房改革问题研究57.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制度创新研究5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和指标体系研究59.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污染减排效应和政策研究60.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模式与途径研究61.十年来西部生态建设制度评价与完善研究62.中国战略性生物资源保护及其利用前景研究63.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研究64.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65.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对策研究66.我国灾害保险和巨灾保险制度研究67.亚太地区救灾合作机制研究68.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69.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影响研究70.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平台建设研究71.信息化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战略研究72.海外华侨生存安全预警机制研究73.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74.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国际化和企业全球化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研究75.亚洲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合作战略与跨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影响76.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研究77.中东局势变化根源及影响与我国对策研究78.我国公共外交研究79.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80.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民意问题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选题2011-07-12 01:42:00作者:佚名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次数:2127 网友评论1 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2.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研究3.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4.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党的群众路线研究5.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研究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8.中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问题研究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0.中国共产党与青年研究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人类文明史研究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13.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14.中国特色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15.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研究16.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战略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7.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18.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19.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20.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21.宗教渗透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22.法律文明史23.东方文化史24.中国孟学史25.中国审美意识通史26.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研究27.当代中国哲学史(1949-2009)28.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合研究29.朱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30.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31.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研究32.康德往来书信全集汉译33.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34.中国慈善通史35.中国海洋经济通史36.中国土司制度史料总纂37.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整理与研究38.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39.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40.千年徽州家谱与社会变迁研究41.清代新疆稀见史料调查与研究42.清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集研究43.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与研究44.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45.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46.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47.新四军史料整理与研究48.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档案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制作49.民国时期留学史料整理与研究50.“一五”、“二五”时期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相互关系研究51.外语文献中的上海(1843-1949)52.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53.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54.中国诗词曲源流史55.中国小说文体形态史(多卷本)56.《全清戏曲》整理与研究57.海外藏珍稀戏曲俗曲文献荟萃与研究58.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1911—2011)59.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60.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小说文献编纂与研究61.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62.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63.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64.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研究65.日本馆藏近代以来中国留日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艺术家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66.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研究67.《大藏经总目提要》编纂68.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69.百年西域佛教研究史70.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1949年前)71.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72.文物考古中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73.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研究7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75.《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76.台湾原住民问题研究77.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78.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79.汉字发展通史80.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81.全球华语语法研究82.中国语言生态监测理论研究及信息平台建设83.纳西东巴文献字释合集84.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源研究85.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86.古代、中世纪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87.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88.“地中海文化圈”研究89.《俄国通史》(多卷本)90.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冲突与管理研究91.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特色西方文学新形态建设研究92.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93.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94.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问题研究95.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96.金融产业经济学研究97.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98.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99.中国大国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100.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101.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研究102.当代中国“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变迁研究103.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04.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与机制研究105.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研究106.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基础性数据库构建研究107.基于语义的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可视化展示研究108.新组织理论与组织治理研究“十二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2011年06月03日14:26 来源:《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范畴;国外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产业聚集的福利效应与我国区域福利均等化政策研究刘军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全球服务价值链的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原小能江苏南京财经大学
中部地区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王玲杰河南省
社科院
一般项目
管理学(240项)2011年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研究吴先明湖北武汉大学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创新机制与价值增值
实现研究
吴洁江苏江苏科技大学生态学视角下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研究陈华江西南昌大学
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轨道与创新绩
效互动关系研究
缪小明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风险——传导、预警机制与应急
管理研究
彭韶兵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研究浦军高校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员工关系研究何燕珍福建厦门大学
中国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提升研究:理论与实证何骏上海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对策研究雷兴长甘肃兰州商学院基于超限战视角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钱寿海江苏江苏省委党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研究林莎湖南中南大学
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效应研究
徐磊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基于国际竞争力视角的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促进机制和
对策研究
邵军江苏东南大学
基于超限战视角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钱寿海江苏江苏省委党校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
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
易华湖南湖南商学院
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视角的集群企业成长研究赖磊广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
循环经济中再制造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曹俊重庆重庆科技学院。
2011年1. “十二五”期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重大项目立项:47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全球化城市区域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研究魏也华美国犹他大学(华东师大兼职)11JJDZH00548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产业升级与中国城市网络的发展研究徐伟加拿大LETHBRRIDGE大学(华东师大兼职)11JJDZH0062.省部共建3. 2011年度一般项目8 法学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11YJA 靳晓53 法学江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互联网产业的反垄断法适用问题研究11YJA 蒋岩波146 法学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政策法律对策研究11YJC 王越316 管理学安徽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模块化视角的产业自主创新演化规律研究11YJA 张治栋339 管理学大理学院规划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背景下滇西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模式研究11YJA 赵建军349 管理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会计信息质量、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升级研究11YJA 钱爱民354 管理学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成才机制研究11YJA 吴贵明356 管理学福州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集成视角的产业集群管理研究11YJA 吴秋明基于创新网络的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形成机358 管理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创新网络的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和评价的实证研究11YJA 任道纹367 管理学贵州财经学院规划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11YJA 张目377 管理学河南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研究11YJA 李锋379 管理学黑龙江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文化产业视角下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11YJA 朱桂凤395 管理学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项目LED产业专利分散度测量及专利战略选择研究11YJA 袁晓东408 管理学江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知识融合的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机制研究11YJA 徐晔462 管理学沈阳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布局规划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11YJA 周晓晔473 管理学四川农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潮涌效应视角的农产品产业链价格回复机制研究11YJA 魏来478 管理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链主体责任分配机理及其协同机制研究11YJA 张印贤490 管理学武汉纺织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纺织产业链集成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探索11YJA 姜军507 管理学徐州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低碳生态适应机制及其路径优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11YJA 仇方道578 管理学东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现代农业背景下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11YJC 刘萍581 管理学东华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结构行为与品牌价值交互作用机理11YJC 于君英586 管理学福建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链式产业集群知识传播的路径依赖与网络重构——基于复杂网络的研究11YJC 蔡彬清599 管理学广东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竞合关系演化的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11YJC 周旻602 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升级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视角11YJC 梁君614 管理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机理与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11YJC 陈月艳631 管理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四化两型”下湖南产业集群生态升级战略研究11YJC 肖华茂633 管理学湖南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提升模式及政策研究11YJC 汤长安635 管理学华东交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持续成长途径研究--基于智力资本与创新战略结合新视角11YJC 李建良678 管理学江西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区域品牌结构创新视角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11YJC 谌飞龙682 管理学辽宁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系统构建——以中国装备制造业复杂技术产品为例11YJC 王季688 管理学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共享机制研究11YJC 唐厚兴731 管理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制造业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机制研究:协同和演化的视角11YJC 王琛758 管理学武汉纺织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生态化导向的企业成长模式与机制研究——以制造业为例11YJC 周永红775 管理学西南政法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外生型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根植性研究11YJC 胡新华815 管理学中国地质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外部知识网络、开放式学习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11YJC 易明894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安徽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移动终端动漫游戏产业链重构及运营模式创新研究11YJAZH063 刘晓云923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学科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1YJAZH094 王伟建929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湖南大学规划基金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11YJAZH103 向志强954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江南大学规划基金项目web2.0背景下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研究11YJAZH101 吴祐昕966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山东财政学院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加工贸易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产业集聚研究11YJAZH093 王培志1003交叉学科/综合研究云南艺术学院规划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的产业化开发11YJAZH096 王智1013交叉学科/综合研究中国传媒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电影产业理论构架及其应用11YJAZH070 蒲剑1035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北京交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11YJCZH114 刘颖琦1106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湖南理工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区域文化产业群战略空间定位与提升路径研究11YJCZH172 王文锋1110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湖州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养老需求与老龄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11YJCZH053 何小勤1148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南京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复杂产业网络演化和集聚耦合机理及实证研究11YJCZH137 邱玉琢1172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山东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动漫产业品牌建构与核心竞争力研究11YJCZH027 丁培卫1175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山东工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蔬菜产业竞争力动态仿真与评价研究-----以山东蔬菜产业为例11YJCZH261 朱智强1203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天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贸易隐含碳转移变化与国际产业分工11YJCZH177 王媛1219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武汉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与运行研究11YJCZH127 牟仁艳1269交叉学科/综合研究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碳减排约束下的能源价格及产业发展系统作用机制及政策研究11YJCZH050 何凌云1340 教育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11YJA 陈国维1342 教育学湖南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A 李新生1397 教育学山东经济学院规划基金项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实证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11YJA 苗文利1467 教育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路径研究11YJC 潘和平1510 教育学杭州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引领作用及其实现机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11YJC 温正胞1623 教育学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11YJC 易高峰1634 教育学中国计量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美国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1YJC 李战国1647 经济学安徽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罕用药产业政策研究11YJA 徐彪1665 经济学福建江夏学院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与产业优化研究11YJA 安增军1670 经济学广东金融学院规划基金项目适配科技产业发展的最优金融系统研究11YJA 李华民1678 经济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11YJA 李传喜1695 经济学湖北经济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我国对外投资与贸易政策研究11YJA 李娟1696 经济学湖南工程学院规划基金项目低碳产业链与产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研究11YJA 易伟义1699 经济学湖南理工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我国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支撑体系研究11YJA 周新德1704 经济学湖南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模块化研究11YJA 曹虹剑1707 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低碳发展的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研究11YJA 赵新刚1708 经济学华东理工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产业链的太阳能发电政策研究11YJA 孔令丞1716 经济学华中农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本地资源、品牌农业与农业产业集群——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11YJA 曾光1717 经济学淮阴工学院规划基金项目空间图谱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空间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11YJA 史修松1734 经济学南京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服务业地区协同、区域集聚及产业升级研究11YJA 宣烨1763 经济学山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途径研究11YJA 焦斌龙1768 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产业转移与空间协调的区域生产网络构建问题研究:以长三角为例11YJA 胡彬1781 经济学深圳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专业化劳动力与内生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11YJA 赵登峰1782 经济学沈阳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研究11YJA 刘春芝1787 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波动、宏观调控与产业升级的关联度分析11YJA 周明生1792 经济学天津商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机理:模型研究及实证检验11YJA 吕明元1816 经济学西南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促进西部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以成渝经济一体化为例11YJA 俞培果1817 经济学西南民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研究11YJA 安果1821 经济学湘潭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研究11YJA 高青松1823 经济学徐州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性和阶段化11YJA 蒋昭侠1828 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城市群空间组织与产业空间分异互动机制与调控模式研究11YJA 崔大树1829 经济学浙江财经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多智能主体演化仿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11YJA 金通1839 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科技金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研究11YJA 钱水土1841 经济学浙江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产业国际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与边际效应实证研究11YJA 姚利民1845 经济学浙江万里学院规划基金项目产业集群影响技术创新的边界条件解析及其实证:知识交换的视角11YJA 谢子远1854 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规划基金项目碳税、规模经济与重工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钢铁业为例11YJA 陈明生1861 经济学中南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不同治理模式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演变中的角色研究11YJA 危平1869 经济学重庆工商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门限效应研究11YJA 周兵1875 经济学安徽工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及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和路径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11YJC 廉同辉1876 经济学安徽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转移粘性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研究11YJC 成祖松1896 经济学常州工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以“长三角”为例11YJC 钱炳1903 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1YJC 刘伟1914 经济学东华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促进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11YJC 马杰1916 经济学东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11YJC 高彦彦1917 经济学东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依托产业集群演进的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自组织成长机制研究11YJC 赵驰1918 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转移、再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1YJC 邓慧慧1931 经济学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层面的知识扩散与产业空间战略研究11YJC 邓晓锋1934 经济学广东金融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区域产业转型与区域产业品牌效应研究11YJC 祝佳1937 经济学广东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产业和空间二维互动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研究11YJC 韦琦1943 经济学广西财经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西江流域开发与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研究11YJC 谭建新1953 经济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品牌群落演化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11YJC 郑佳1956 经济学河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体育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11YJC 刘希佳1982 经济学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转移的制度效应:基于中部地区主要城市的实证研究11YJC 赵瑞霞1986 经济学湖南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下的产业转移与布局理论研究11YJC 彭玉兰1986 经济学湖南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下的产业转移与布局理论研究11YJC 彭玉兰2001 经济学华中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生鲜农产品组织效率优化与价值网络重构研究——以我国蔬菜产业为例11YJC 包玉泽2009 经济学吉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基差技术的玉米产业链价格风险管理研究——以吉林省为例11YJC 闫云仙2029 经济学南京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评价及其培育机制研究11YJC 崔峰2035 经济学南京审计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分工背景下的节能减排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11YJC 刘瑞翔2037 经济学南京审计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人力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11YJC 任志成2046 经济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升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1YJC 刘刚2056 经济学山东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网络型产业的行政垄断与促进竞争研究——以铁路运输业为例11YJC 王会宗2072 经济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下汇率变动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1YJC 张晓莉2073 经济学上海海关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东亚对华产业转移的贸易收支效应研究11YJC 姚海华2075 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基于开放经济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框架11YJC 孔炯炯2088 经济学天津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机制与评估体系研究11YJC 梁强2111 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竞争11YJC 周翔翼2122 经济学湘潭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环境政策的中国区际污染产业转移问题研究11YJC 吴朝霞2136 经济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动力与特征研究11YJC 胡晨光2139 经济学浙江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产业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机理及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基于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视角11YJC 陈晓华2146 经济学浙江万里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11YJC 潘铁军2151 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博弈模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补贴制度设计11YJC 陈艳2153 经济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理、测度与实现路径11YJC 纪玉俊2159 经济学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新能源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的实践11YJC 高伟2162 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大豆产业纵向关联价格传递问题研究:基于跨国市场力量视角11YJC 刘宏曼2548 民族学与文化学怀化学院规划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西南民族古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综合开发研究11YJA 王文明2556 民族学与文化学宁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回族文化禀赋与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基于对外贸易视角的研究11YJA 杨韶艳2951 新闻学与传播学北京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影像产业中奇观文化的经济分析和文化研究11YJA 吴靖2958 新闻学与传播学湖南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传媒产业集簇高端化发展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研究11YJA 王国平2970 新闻学与传播学南京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传媒产业关联:理论与实证分析11YJA 丁和根2982 新闻学与传播学浙江财经学院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文化产业评估指标与内涵式发展战略研究11YJA 李涛2990 新闻学与传播学北京印刷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电子阅读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11YJC 王平2992 新闻学与传播学长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制播分离语境下的中部地区民营电视产业发展研究11YJC 刘远军3041 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三网融合背景下内容提供商的产业地位重塑及发展战略研究11YJC 卜彦芳3043 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研究11YJC 金雪涛3092 艺术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规划基金项目我国童装产业现状及设计应用研究11YJA 单文霞3099 艺术学清华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外设计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11YJA 唐林涛3106 艺术学上海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江浙沪戏曲剧团体制转型及推进产业化发展研究11YJA 赵晓红3122 艺术学武汉纺织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湘鄂西部土家织锦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11YJA 叶洪光3152 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入世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得失及对策研究11YJC 张燕3156 艺术学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数字化发行放映条件下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之路11YJC 祁勇3167 艺术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创意产业下空间环境文化性塑造研究11YJC 赵晓龙3177 艺术学湖南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动漫产业转型研究: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11YJC 赵小波3222 艺术学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11YJC 赵崇立3231 艺术学苏州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鸳鸯蝴蝶派与早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1919-1930)11YJC 李斌3254 艺术学浙江传媒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明星制度与中国电影产业化11YJC 张彩虹3592 哲学内江师范学院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文人画美学思想对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研究11YJA 邓国军3695 政治学天津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产业和平与多层级的集体劳动关系创新系统——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带动中国劳动关系转型11YJA 王兴化4. 一般项目经公示不予立项20 管理学大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能源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专利计量与信息可视化分析的视角侯剑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 经济学东华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技术采购政策实证研究王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 管理学广东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SNM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研究张光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 管理学河海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政府规制研究刘炳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3 经济学江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研究胡平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9 经济学兰州大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及对策研究——以甘肃河西走廊风力发电为例王建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 管理学南京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ICT产业融合下的平台竞合与绩效研究-以数字电视产业为例万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9 管理学同济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集群与企业模仿行为:基于信息处理观的实证研究苏依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1新闻学与传播学同济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发展指数的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模式研究解学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 经济学新疆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新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陈学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3 管理学扬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集群与联盟共生耦合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及发展演变研究连远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8 管理学浙江工商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知识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成员间信任机制及组合绩效研究蒋樟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 经济学中山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广东为例罗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46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金融业综合经营下的规制问题研究艾洪德东北财经大学11JJD47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张抗私东北财经大学11JJD7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高建华河南大学11JJD16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地区低碳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刘传江武汉大学11JJD168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区域分工的理论及政策支持研究冯宗宪西安交通大学11JJD178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研究王勤厦门大学11JJD。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有10项课
题喜获立项
佚名
【期刊名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西部项目)评审结果于近日公布,我校有10项申报获批立项。
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3项,社科基金西部项目3项。
【总页数】1页(P69-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7
【相关文献】
1.今夏我校喜获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15课题获准立项
3.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获立项7项樊和平教授、凌继尧教授分别获得重点项目
4.2008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立项情况公布我校四课题获准立项
5.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21个课题获准立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立项名单
2011-11-21 17:16:40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立项名单
批准号首席专家课题名称责任单位
11&ZD001 罗志军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南京大学
11&ZD002 刘迎秋抓住和用好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面向未来的我国大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11&ZD003 范剑勇新型城市化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复旦大学
11&ZD004 施建军“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1&ZD005 马龙龙大国赶超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内外需关系调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11&ZD006 邹薇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综合研究武汉大学
11&ZD007 桑百川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1&ZD008 陈继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武汉大学
11&ZD009 张正河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
11&ZD010 张兵现代农业导向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南京农业大学
11&ZD011 徐亚平“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重目标下我国货币政策优化与预期管理研究安徽大学
11&ZD012 罗能生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协同发展研究湖南大学
11&ZD013 郭继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具体路径研究浙江大学
11&ZD014 柳清瑞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辽宁大学
11&ZD015 杜子芳CPI理论重建及编制方案改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11&ZD016 张健华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11&ZD017 王爱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天津财经大学
11&ZD018 孙立坚重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亚洲的视角和中国的选择复旦大学
11&ZD019 胡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路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11&ZD020 黄卫平国外长期执政政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深圳大学
11&ZD021 江畅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湖北大学
11&ZD022 陶东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11&ZD023 李凤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深圳大学
11&ZD024 张昆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11&ZD025 官建文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1&ZD026 柴晓明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11&ZD027 孟建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复旦大学
11&ZD028 童星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南京大学
11&ZD029 詹成付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推动基层民主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1&ZD030 王淑芹我国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11&ZD031 贾俊玲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北京大学
11&ZD032 孙柏瑛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11&ZD033 徐晓林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的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治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11&ZD034 朱正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西安交通大学
11&ZD035 张文宏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上海大学
11&ZD036 江立华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1&ZD037 许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
11&ZD038 杨云彦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ZD039 邓宏乾我国住房保障问题与改革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1&ZD040 成金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1&ZD041 卢洪友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程度评估及均等化路径研究武汉大学
11&ZD042 宋维明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
11&ZD043 田银华基于CGE模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污染减排效应和政策研究湖南科技大学
11&ZD044 张龙平国家利益保护导向的中国环境审计体系创新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ZD045 宋旭光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11&ZD046 朱晶粮食安全框架下全球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利用的战略选择研究南京农业大学
11&ZD047 温涛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集聚与张略协同研究西南大学
11&ZD048 黄少安土地产权、土地流转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山东大学
11&ZD049 江曼琦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南开大学
11&ZD050 耿明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河南大学
11&ZD051 史丹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研究中国社科院财贸所
11&ZD052 王志刚供应链视角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11&ZD053 田玲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安排与实施路径研究武汉大学
11&ZD054 高孟潭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成效及对策研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1&ZD055 董皞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广州大学
11&ZD056 李和中地方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武汉大学
11&ZD057 郑方辉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11&ZD058 郎维伟余梓东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11&ZD059 黄达远边疆热点地区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11&ZD060 戴健权德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统计体系与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上海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11&ZD061 何德全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国家信息中心
11&ZD062 骆克任海外华侨生存安全预警机制研究华侨大学11&ZD063 阎学通我国公共外交研究:战略与策略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