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98 KB
- 文档页数:19
这篇文章将探讨五年级学生必修课中的小数运算之一——四则混合运算。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教案,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规划和实施该课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小数运算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原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3.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原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将小数的加、减、乘、除混合在一起进行运算。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
进入五年级,学生需要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原则。
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类似,只是需要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数。
比如,对于两个小数的加法,需要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加,最后在结果的小数点后面加上相同位数的小数位数。
乘法和除法也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数。
具体方法请见下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小数点对齐,依次按位相加,小数点下面的数对齐,在结果小数点后面加上相同位数的小数位数。
将减数的小数点移动到被减数的小数点下方,然后按位相减。
小数点位置不变,在结果小数点后面加上相同位数的小数位数。
将两数的小数位数相加,然后在计算过程中忽略小数点,最后在结果小数位中加上两数小数位数的和。
被除数和除数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然后在结果中按照被除数和除数原来的小数位数插入小数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切入点,引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比如,讲述今天购物时,收银员报出的价格为小数,需要进行加减运算,才能确保购买的商品根据预算购买。
2.讲解和演示教师可以结合幻灯片或板书,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进行系统讲解和演示。
同时,需要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数的重要性,以及运算的注意事项。
3.示范和练习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并逐步提高运算的难度。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会进行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
3.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会进行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让两个同学演示,说明“相遇”、“相对”所表示的意思。
二、自学研讨:1、出示书中情景图,让学生口述并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表演’理解这句话。
师:提出问题:北京和郑州大约相距多少米?让学生自主解决,如有困难,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1)、先算两辆车4小时各行多少米?(2)、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米? 92×4+80×4 (92+80)×4= 368+320 =172×4=688(千米) = 688(千米)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法机会。
3、出示例2及情景图。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先算两辆小汽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求相遇路程。
315÷(42+63)=315÷105=3(时)答:……4、老师黑板出3道题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应用提高书46页练一练第1、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课本相关练习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购物时是否遇到过找零钱的问题?如果遇到,你们是如何解决的?生1:我会用人民币的整数进行计算,然后找零。
生2:我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师:很好,同学们都提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如果遇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你们会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探究新课(1)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师:首先,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例子,说一说运算顺序。
例子:3.2 4.5 × 2.1 ÷ 1.5 - 1.2生: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师: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例子,说一说如何进行简便计算。
例子:4.8 ÷ 1.2 3.6 ÷ 1.2生:可以把除法变成乘法,即4.8 ÷ 1.2 = 4,3.6 ÷ 1.2 = 3,然后相加得7。
师:很好,这位同学运用了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们还可以利用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利用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师: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题目,说一说如何列式解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例14,练一练及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发展学生数感。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整数乘法运算律迁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32+52-21 105×31÷15 84-80÷16×12 [ 25+(15-5)]×7 指名交流。
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你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说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5+78+65 25×9×4 4×48+6×48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交换两个加数或者乘数的位置,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使计算简便)提问:在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出示: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3、揭示课题。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知道了整数运算中的运算律,而且知道了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那这些规律在小数运算中是不是适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混合运算》教案•相关推荐五年级数学《小数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小数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小数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运用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0.125?0.8=0.175.8?0.758=1007.49+12.51=20100?0.01=10000248.54?48=.547.24?2.4=4.820.25?18?4=180.46?52+0.46?48=46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5.25?12+4.75?120.25?8?0.125?0.412?0.251.25?1.46?0.46?1.25问:你是根据哪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二、新授。
1、揭示课题:在四则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例题:1.8?2.58+1.8?1.42+0.5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1.8?2.58+1.8?1.42+0.5=1.8?(2.58+1.42)+0.5问:你根据什么定律得到这一步的?=1.8?4+0.5=7.2+0.5=7.7: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使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3、基本练习。
1.56?1.7+0.44?1.7?0.711.72?7.85?(1.26+0.46)4、补充例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技巧训练。
学生试算:3.72?5.92?0+40?0.25=0+10=10(1?0.39)?(4.82?0.82)3.92?0.3+1.44?1.2=0.61?4=1.176+1.2=2.44=2.37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题目及“0”或“1”数字的特点,使计算既合理又正确、灵活。
教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b.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2. 自主探究a. 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总结规律。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 合作交流a.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道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进行解答。
b. 各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b.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发言质量。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测试,分析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五、教学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5.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8页信息窗4第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能用含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积累经验。
3. 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4.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含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三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课前收集数学中常用的符号,并了解他们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三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认识了五级船闸、天下第一门,并且从中学习了有关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知识。
谁来说一说咱们学习了哪些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找2——3名概括能力强的学生说一说)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学习有关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板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三峡大坝真壮观啊!引来不少游客参观旅游。
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共收入52.5万元,阳光旅行社共收入47.6万元。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读懂了什么?(找中等生回答,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得数学信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找学困生回答简单的数学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进行板书)(1)山城旅行社比阳光旅行社多收入多少万元?(2)山城旅行社和阳光旅行社一共收入多少万元?(3)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人多少万元?(板书本问题)(找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提出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如提不出本节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近期学过的内容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或老师直接提出问题。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技巧。
3. 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吗?能举个例子吗?2. 探究新知- 讲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如: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等。
-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类型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总结优点。
4.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运算符号的识别、小数点的对齐等。
5.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乘除的概念。
2.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学会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2.实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解决小数计算时出现的故障。
教学方法:1.由浅入深递进讲解。
2.引导性提问,调动学生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1.活动板书板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教学材料本次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包括:教材、教辅、活动题目及录像等。
3.活动课堂会议、小组讨论、课内练习及课间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问:小数是什么?谁能举几个小数的例子?2.激励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
3.师要求学生确定小数的大小。
4.逐一练习宝贝中的小数四则运算题。
5.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答案并自检。
二.教学主要内容(30分钟)1.小组讨论进展。
2.练习宝贝中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通过练习宝贝中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来解决必要的问题。
三.活动与交流(15分钟)1.让小组进行比赛。
2.教师点评小组中各位同学的表现。
四.梳理归纳(5分钟)1.理解小数概念小数就是一个自变量,值介于一个整数和另一个整数之间,可以表示一个数量。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就是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在一起,根据运算法则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加、减法,必须将所涉及的小数的单位规格化后进行运算。
五.作业 (12分钟)1.练习宝贝中有关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2.老师布置两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的逐渐递进式讲解方法,引导性提问为主,小组合作练习为辅的方法,许多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收获颇丰,掌握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练习中,表现不够活跃,需要加强调动其思维活动的能力;其次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作为,需要加强与其沟通交流。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2+0.12=7.2-0.2=3.5÷0.35=2.95+0.05=5-0.6=2.8÷0.14=8÷12.5=1.2+2.8-3.99=4×1.72=3.74+6.26=4.5×6=0.25×4÷0.2=2÷4=20×0.2=20.75-9.5=3.5×8×0.125=2.提问(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3.7-2.5+4.6=3.6×6÷0.9=(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1.2+4.6=5.83.6×6+0.9=21.6÷0.9=24(3)小结运算顺序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2.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法则3.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 讲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讲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法则,让学生掌握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设计不同类型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对于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纠正。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 强调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6. 课后作业- 设计适量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这一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这一节课主要涉及第4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能够独立完成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并且能够理解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难点主要是小数点的对齐和运算顺序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题,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小明去超市买东西,他买了一瓶饮料,价格是3.5元,然后他又买了一包零食,价格是2.8元,我会问学生们,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让学生们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然后,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并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们如何进行计算,如何对齐小数点,如何判断运算的顺序。
我会用一些实际的例题来讲解,比如:计算1.2 + 0.3 0.5,我会先让学生们思考应该如何计算,然后我会给出解答和解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来展示,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比如:计算1.2 + 0.3 0.5,以及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些学生对小数点的对齐和运算顺序的判断存在困难。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四则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如何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例如:“小明有3.5元,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8元,请问他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到这本书?”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一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者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一)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案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
)
.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
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
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
(1)0 .
3
+
1
.
4
+
.
7
+
.
6 (2)1 .
25×52×
.
8 (3)5-
1
.
42
-
.
58
(4)36
×
2
.
5
(5)8
.
3
×
8
+
8
×
4
.
2
订正口算.
(
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
.
35
+
.
65
×
.
3
+
.
7
(2)6
.
3
+
3
.
7
÷
.
25
×
4 (3)10 .
5
×
4
.
2
×
5
.
8
×
10
.
5 (4)3 .
14
-
1
.
25
.
75
(5)3
.
28
×
2
.
7
+
7
.
3
×
3
.
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
(1)3
.
46
5
.
4
+
4
.
6
×
3
.
46 (2)0 .
48
+
.
25
×
1
.
22
×
4 (3)18 .
-
3
.
4
×
2
-
9
.
6
÷
3 (4)3 .
7
×
6
.
3
+
2
.
7
×
3
.
师:
(1)
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
通过直投
)
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
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
.
7
×
.
3
÷
.
7
×
.
A
.原式=(0
.
7
×
.
3)
÷
(0
.
7
×
.
3)=1
B
.原式=0
.
21
÷
.
7
.
3=0
.
3
×
.
3=0
.
09
C
.原式=0
.
7
÷
.
7
×
.
3
×
3=1×
.
3
×
.
3=0 .
09 (2)7 .
6
×
2
.
7
+
7
.
2
×(11-
3
4)
A
.原式=20
.
52
+
7
.
2
×
7
.
6=20 .
52
+
54
.
72=75 .
24
B
.原式=7
.
×
2
.
7
+
7
.
2
×
7
.
6=7 .
6
×(2 .
7
+
7
. 2)=7 .
6
×
9
9
=7
.
6
×
10
-
7
.
6
×
.
1=76-
.
76=75 .
24 (3)4 .
8
×
5
.
+
7
.
3
×
4
.
8
A
.原式=4
.
8
×
(5
.
2
+
7
.
3)=4 .
8
×
1
.
25=(8×
12
.
5)
×
.
6=100×
.
6=60
B
.原式=4
.
8
×
(5
.
2
+
7
.
3)=4 .
8
×
1
.
25=(4+
.
8)
×
12
.
5
=4
×
12
.
5
+
.
8
×
12
.
5=50+
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
学生讨论研究
)
(1)36
×
.
42
+
6
.
4
×
4
.
2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