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14 传热比赛冀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九篇
- 格式:docx
- 大小:472.70 KB
- 文档页数:5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冷与热14. 传热比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热是如何传递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疑、探究、研讨、运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问题1:出示铁棒,如果给红色一端加热,绿色一端会不会变热?问题2:没有给绿色一端加热,为什么它会变热?学生都表示绿色一端会变热。
学生充分猜想热在勺中是怎样传递的,为明确实验目的埋下伏笔。
借助部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发新的思考。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释热在铁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介绍凡士林问题1:在铁棒1号位置上用凡士林粘一个乒乓球给红色一端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问题2:发现传到1号位置就举手。
学生在理解凡士林作用的基础上,对要发生的现象进行猜测,这是一种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猜测。
这里提出的几个具有指向性的问题,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出由针对性的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三、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问题1:给你们一根铝棒、凡士林、绿豆你们能不能研究出热在铝棒中是怎么传递的?问题2:有能力的组,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设计出不同的试验来观察热在铝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模型的构建意在帮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设计实验的思路,这样便于学生发散思维,有的小组会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闪烁出了创新的思维火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结论:热在铝棒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问题:给你们一个铁片,你们能研究出热在圆片中是怎么传递的么?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找到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
由于前面学生已经明确了实验目的,也清楚了实验模型,并有研究铝棒中热是如何传递的基础,所以设计出了较多可行的实验去研究热在铁片是怎样传递的。
2019-2020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冷与热14 传热比赛课后辅导练习第五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中,( )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A、铁钉B、水壶把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
A、金属杯B、一次性杯子【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在一杯烫开水中置放有一会的塑料勺一定比木质勺的温度低。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木头、橡胶适合做隔热材料。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金属材料的传热能力比其他材料的快。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在一杯烫开水中分别有塑料勺、钢勺,过一会后塑料勺的温度不会比钢勺的温度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热能总是从______温物体传向______温物体。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______的部分传到温度______的部分。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热的良导体可以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不良导体可以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填“加速”、“减慢”)【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在同一间屋子里的瓷砖和木板的温度是相同的。
然而,当我们赤脚分别踩在瓷砖地板和木地板上时,踩在瓷砖地板上比踩在木地板上觉得更凉一些。
这是为什么?A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能很快的把你的皮肤上的热传递出去,木地板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将你皮肤表面的热量传出去,因而踩上去感觉暖和多了。
【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冬天,我们用手摸铁制的东西,觉得比木质的东西要冷点。
14 传热比赛一、精彩补白。
1.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2.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
3.金属、陶瓷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4.焖烧锅是一种新型炊具,它由(内锅)和(外锅)构成。
使用时,将(食物)和(调味)料放入内锅,盖上内锅盖,放在炉具上(煤气炉、电磁炉、电炉)加热。
煮沸后,关掉炉火,将内锅放入外锅内,盖上外锅盖。
让食物在外锅内继续(保持焖制),直到将食物焖熟。
5.焖烧锅的这种性能,主要与外锅的(材料)有关。
外锅是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能够减少热(传导),使内锅保持长时间的(高温),从而达到节能、省时、方便、安全,并且可以保持食物(营养)的效果。
二、择优录取,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1.饭锅的锅把用塑料或木头制作,是为了( C)。
A.美观B.耐用C.端锅时不烫手2.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人盛有热水的容器中,这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最终会(C)A.热水比冷水温度高B.冷水比热水温度高C.一样高3.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 B )效果好。
A.食物的下面B.食物的上面C.食物的左面或右面4.冬天,电暖气安在(A )较好:夏天,空调器安在(B )较好。
A.比床低的位置B.比床高位置C.与床同样高的位置二、判断正误,提高对课本内容的掌握。
1.材料不同的物体传热快慢不同。
( V)2.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传热,不过气体的导热最好。
(X)3.固态物质中的金属是善于传热的。
( V)4.站在火炉旁感到热,这是因为热是沿着空气传导过来的。
(X)5.非金属物质也可以以传热,只是传热的能力较差。
( V)6.热传导能力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
( V)7.热的良导体用途广,热的不良导体没什么用途。
(X)8.热的不良导体根本不能传热。
(X)四、习题详解,提高对生活实践的认知能力。
《传热比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传热比赛》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4课,本课研究的是活动一“勺柄冷热的变化”。
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
这课与前面的《冷水和热水》及后面的《保温与散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完善上节课的内容,并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知识特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应用。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提升学生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小组合作构建实验模型,设计实验方案;2.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热传导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能通过小组合作构建实验模型,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学难点: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铁架台、三脚架、木夹、铁棍儿、铁片、水杯、凡士林、黄豆、红小豆、火柴棒、湿抹布。
六、教学过程:(一)前置一探,提出问题师:课前,大家都根据导学卡的提示,完成了家庭小实验。
现在,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实验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又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为什么我们的手会感觉到热了?热是从哪儿来的呢?师:通过课前的小探究,我们知道了热水能把热传给勺把,勺把又能把热传给我们的手。
那么,热究竟是如何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传热比赛》(课件出示)。
(二)课堂二探,实验观察师:接下来,某某同学将通过一个实验,引领我们探究热在不同的物体之间是如何传递的(课件出示)。
某同学介绍实验材料:三脚架、圆铁片、金属水杯、凡士林、黄豆、木夹、酒精灯、火柴、湿抹布。
学生演示实验过程:1.取下酒精灯帽,倒扣在桌面上。
2.把三脚架罩在酒精灯上。
3.把一块圆铁片平放在三脚架上。
4.将一颗豆粒用凡士林粘在金属杯的杯把上。
5.将金属杯轻轻放在圆铁片上。
6.点燃酒精灯。
提问:大家猜一猜,过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猜想。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14 传热比赛冀教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中,( )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A、铁钉B、水壶把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
A、金属杯B、一次性杯子【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木头、橡胶适合做隔热材料。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金属材料的传热能力比其他材料的快。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在一杯烫开水中分别有塑料勺、钢勺,过一会后塑料勺的温度不会比钢勺的温度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在一杯烫开水中置放有一会的塑料勺一定比木质勺的温度低。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热的良导体可以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不良导体可以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填“加速”、“减慢”)【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______的部分传到温度______的部分。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冬天,我们用手摸铁制的东西,觉得比木质的东西要冷点。
为什么?【答案】:【解析】:。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篇一: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十课人对环境的需求1、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阳光)、(空气)、(水)和(食物)。
2、人类所吃的各种食物,几乎全部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食物里米、面、蔬菜、植物油等来源于植物,鸡蛋、牛奶、牛肉、猪肉等来源于动物。
)等。
3、许多学习用具也是直接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铅笔、书本、桌椅、书包)等。
4、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吃的许多药品、保健品都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鹿茸、人参、甘草)等。
5、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呢?(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答: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从多角度分层面去分析问题;形成并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第十一课人对环境的影响1、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
2、遮盖后的草地可能会出现小草(变黄)、小昆虫(减少)或(死亡)等现象。
第十二课和谐相处1、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1、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冷热程度),并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1、曲线图能告诉我们什么?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答:热传递的现象,热从热水传向冷水,最终热水和冷水达到相同的温度。
第十四课传热比赛1、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2、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
3、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4、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有不同的用途,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利用它们的?答:炒菜的锅是金属的,是热的导导体,能很快把菜炒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