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实习工作总结PPT
- 格式:pptx
- 大小:577.25 KB
- 文档页数:3
污水处理厂实习总结1、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实习时间XX年 9月 20号3、实习地点铁岭市污水处理厂4、实习内容4.1实习单位及工艺简介4.1.1实习单位介绍铁岭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治理“三河三湖”的重点项目。
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辽宁省计委辽计发[一九九五]七九二号文批复,设计近期规模为10万m?/日,二级处理。
工程于XX年6月14日奠基,XX年10月30日竣工。
工程概算总投资19992万元,厂区占地面积92400㎡,员工95人,汇水面积平方公里。
采用先进的德国林泡尔工艺,出水水质到达国家规定的城镇二级排放标准。
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并以工艺先进、设备先进、自控水平高及分析检测手段科学等优势,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
4.1.2工艺流程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进场原水首先进入粗格栅,粗格栅后由污水提升泵提升污水进入细格栅。
然后进入沉砂池,用以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砂粒,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
进入A2/O反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次沉淀池,一部分进入接触池,再进入巴氏计量槽,最后出水,另一部分进入再生水厂进一步处理,作为电厂冷却水用;污泥的流程为:从A2/O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积泥配水井,再由污泥泵送入浓缩池,通过污泥投配泵进入脱水机形成泥饼,最后外运处置。
具体流程图如下:4.1.3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温度= ℃; PH=; 浊度= mg/L;出水水质:浊度= mg/L; COD= mg/L; 温度= ℃; NH4-N= mg/L; PH= 4.2实习内容及过程4.2.1主要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粗格栅粗格栅间采用的是2座回转式粗格栅,粗格栅安装于溢流井的出口处,溢流井作用为:为了不是处理工艺超负荷运行而破坏处理最优化状态,当水量过大,超过的处理负荷时,污水就从溢流井的侧面溢流出去进入排水管道直接排入河流。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指标进水水质(mg/l) 处理出水水质(mg/l)codcr 350~400 ≤50bod5 200~250 ≤10ss 200~250 ≤10tn 30~50 ≤15nh3-n 30~40 ≤5tp 3~5 ≤0.5总大肠菌群 ~103个/l ≤3个/lxx年5月17日投入试运行,在一年的运行过程中,基本满足了学校的中水供应。
但随着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进水水质指标大大超出了原设计标准,致使处理后的水质指标不合格,学生反映出水有味道。
特别是9月份开学以来,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绿化面积的加大,中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学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保证了出水水质和正常供应。
但由于中水备用水池设计太小,个别高层建筑在用水高峰时仍然达不到要求。
进入xx 年年5月份以来,随着绿化用水的加大,中水又出现了满足不了供应的现象,特别是5月15日,在自来水用水2455吨的情况下,中水总计出水4859吨,所有设备全部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随着雨季的来临,设备间的漏雨问题又凸现出来,指挥部每次接到通知后,都立即安排处理,仍存在个别地方渗水现象。
1、水解池预处理水解池通过厌氧活性污泥床的过滤、沉淀和吸附等物理化学过程,以及水解、酸化等生物化学过程,能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并可提高污水的生物降解性。
在稳定塘中采用多种生态类型的塘的优化组合,形成了水解池—稳定塘污水处理新工艺流程。
2、调节池调节 3、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在净化构筑物中,填充相当数量的挂膜介质,当有机废水均匀地淋洒在介质表层上时,便沿介质表面向下渗流,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接种的或原存在废水中的微生物就在介质表面增殖。
这些微生物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迅速进行降解有机物的生命活动,逐渐在介质表面形成粘液状的生长有极多的微生物的膜,即为生物膜。
随着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增长,生物膜的厚度不断增加。
由于表层膜跟废水接触形成了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1~2mm),内部由于养料和溶解氧差形成了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厌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