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之礼”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仪容仪表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仪容仪表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仪容仪表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仪容仪表教育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使学生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礼仪。
2.了解仪容礼仪,并能按照学到的仪容礼仪来要求自己。
3.心中树立礼仪小使者形像,能够随时提醒自己要律己敬人。
教学过程:一、礼仪小使者师:我国号称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
《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
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势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
仪容仪表是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仪容仪表吗?生:疑惑师:仪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仪表即指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态、服饰、风度、个人卫生等。
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其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其审美情趣。
穿着得体,不仅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损害自己的形象。
中、小学生的仪容仪表在追求美的同时应符合学生的身份和特点,达到仪表美与心灵美的高度统一。
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小学生的仪容仪表。
师: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仪容仪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师:仪容仪表主要有两方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保持个人清洁。
师: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生: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生: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生: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生: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搽药品或及早治疗。
仪表之礼主题班会高三(2)班仲伟喜一、班会目标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不遵守礼仪规范的景象(例如,着装、发型不规范,对师长不尊重等),通过讲授、举例、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讲礼仪”,以及如何正确按照当代社会的文明礼仪规范行事,在同学们的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自觉涵养的礼仪意识。
二、重点难点(一)重点1、在发问、探讨中,让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是“礼仪”和为什么要遵照礼仪规范;2、通过互动运动,让学生在参加中学会如何依照礼仪规范行事,做高素质的中学生。
(二)难点1、让学生在心中真正接收《校规》中对于仪表礼仪的划定,而不仅是为了不给班级扣分而被迫遵守。
2、45分钟不可能把所有礼仪规范全体涵盖,要害是如何使学生树立礼仪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可能自发地学习礼仪规范并遵守。
三、班会进程(一)“礼仪”的概念及重要性1、什么是“礼仪”:“礼”者,尊重也。
“仪”者,情势也。
礼仪,就是敬人之道。
2、礼仪的主要性: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决议成败。
(二)仪表礼仪配合图片来让学生总结在不同场合应当如何留神仪表。
1、仪表礼仪分类正式场合仪表礼仪:办公场合、正式会议等,着装要求正式,遵循三色准则。
举例两代会着装礼仪规范。
社交场所仪表礼仪:宴会、晚会等,着装请求个性,有特点。
举例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时尚女王妮可•基德曼的着装。
休闲场合仪表礼仪:家居、活动、游览等,着装要求舒服,随便。
2、校园仪表礼仪结合两代会礼仪职员的规范着装来给大家树破学生仪表规范的模范。
结合两代会上兄弟院校嘉宾的校服着装让大家意识到校服作为学校的标记性着装的作用和重要性,结合网上摘录的学生文章来让大家心坎深处构成对校服和学校的酷爱之情。
在学生主观接受了仪表礼仪应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引入校规,并详加说明,特殊讲述一些分歧规范的仪表(发型、着装、戴饰物),告诉学生在青春期的你们,年青就是最大的资本,年轻自身就是无可替换的美,故做润饰反而会掩饰天然本质。
举文明,注重仪表德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唤起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重视,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2.帮助学生认识到仪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仪表意识和形象素质;3.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人生观念,增强自我约束和自制力。
二、活动过程1. 主持人开场白(5分钟)主持人简单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意义及活动流程等内容,热情洋溢地引导学生投入到主题班会中来。
2. 进行讲座式宣传(10分钟)由任课老师进行文明礼仪讲座,重点强调文明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明礼仪并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然后讲授仪表形象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仪表得体、整洁干净、时尚得体等的重要意义。
3. 学生讲述个人形象建设经历(10分钟)请数名自愿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形象建设经历,以本人亲身感受为例子,让其他同学认识到整洁干净、自信得体、风度翩翩等形象素质的重要性,并从这些成功案例中进一步深化对本次班会的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4. 形象展示环节(20分钟)此环节分为个人形象展示、小组形象展示两部分。
4.1 个人形象展示(10分钟)请自愿的学生在台上进行自我展示,督促大家在外貌、着装、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等方面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让同学们对各自的仪表形象进行评价和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评价和被评价中共同提高。
4.2 小组形象展示(10分钟)请各小组编排并展示自己的形象展示节目,着重表现集体形象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通过小组形象展示来充实班会课程,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在集体环境中的表达方式。
5. 互动交流环节(15分钟)5.1 讨论环节(5分钟)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分享个人形象建设心得和体会,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5.2 社交技巧操练环节(10分钟)请学生参与社交礼仪操练,如如何正常礼貌地和他人搭话、如何得体自然地行走、如何处理周围人的目光等,思考和实践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文明、得体、自信。
6. 总结环节(5分钟)请主持人和学生代表总结本次班会,提出下一步要注意和改进的方向。
仪容仪表主题班会教案第一部分:引言仪容仪表是一个人的形象展示,它对于个人的自信、专业素质以及社会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仪容仪表意识,我们特地组织了本次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将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互动活动,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并给予实践指导以提升自身形象和气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仪容仪表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正确的打扮和着装技巧;3. 培养良好的仪容仪表习惯;4. 激发同学们对个人形象管理的兴趣和自觉性。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和社会影响- 通过特定案例和实例讲解仪容仪表对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分析仪容仪表对人际关系、自信心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2. 正确的打扮和着装技巧- 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不同场合的适宜着装要求;- 提供基本的打扮和着装建议,例如穿着整洁、合身等。
3. 仪容仪表的细节问题- 关注仪表细节,包括头发、指甲、面容等方面;- 强调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管理,提升整体形象。
4. 仪容仪表的良好习惯培养- 倡导早起、早睡、健康饮食等良好生活习惯;- 总结一些有助于提升仪容仪表的日常行为规范。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阶段- 引入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或者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对仪容仪表产生兴趣并关注。
2. 知识讲解阶段- 设计简洁明了的PPT,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仪容仪表的重要性、正确的着装技巧以及细节问题;- 配合实例进行解说,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情景模拟阶段- 在班级内组织小组活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模拟不同场合下的仪容仪表要求;- 同学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和理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并相互给予反馈和建议。
4. 个人形象规划阶段- 引导同学们思考自身的仪容仪表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激发同学对个人形象管理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寻求相关培训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 班会活动记录- 记录同学们在班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讨论内容等;- 评估同学对仪容仪表的认知程度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仪容仪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仪容仪表二、班会目标:1.了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明确对个人形象的关注和整理的必要性;2.引导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特点进行形象塑造,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意识;3.加深班级内部的友谊,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班会流程:1、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在洒脱的音乐中走上台,向同学们问候并祝福大家度过愉快的一天。
接着,进行此次班会的正式开场,让同学们逐渐进入状态。
2、新闻联播:由几名学生志愿者模拟新闻播报员,使用各种形象塑造方式,展现不同的形象和打扮方式,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亚文化的重要性。
3、名人专访:教师可以为部分同学准备一些名人专访的台词或视频,设计一些问答环节,从名人的形象、风格和打扮上向大家展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4、美容课堂:此环节老师可以请来地区的美容师,详细介绍如何清洁、护理、化妆以及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可以组织同学们自己化妆或清洁实践等,增加同学们对美容知识的理解。
5、形象评选: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进行比赛,评选出班级内的"最佳造型师",并颁奖金,之后,可以请TA讲解自己的打扮方式和形象塑造等。
此举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注意形象的整理,从而加强对自身形象的重视。
6、总结发言:教师可以对整个班会进行总结发言,对学生在学习内容、环节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作出评价。
同时,指导同学们做一个“美丽的人”。
让同学们意识到,全面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小细节的塑造开始。
四、班会反思:通过本次的班会,加深了同学们对形象塑造和仪容仪表的重视,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形象对职场和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自我管理意识,也让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
通过小细节的训练,让同学们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学生仪容仪表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对个人形象和社交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仪容仪表的定义及重要性2. 良好仪容仪表的习惯培养3. 班级仪容仪表规范要求4. 个人形象与集体荣誉的关系5. 社交场合中的仪容仪表注意事项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仪容仪表?它对我们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2. 讲解仪容仪表的定义及重要性(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仪容仪表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仪容仪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它对个人形象和社交的影响。
3. 讨论良好仪容仪表的习惯培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认为的良好仪容仪表习惯,总结出共同点,并讨论如何将这些习惯融入日常生活。
4. 介绍班级仪容仪表规范要求(5分钟)教师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介绍班级仪容仪表规范要求,强调遵守规范的重要性。
5. 案例分析与讨论(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仪容仪表方面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仪容仪表要求,并讨论如何改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三、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次班会内容,制定自己的仪容仪表改进计划,并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仪容仪表表现,评估本次班会的效果。
2. 学生课后提交的改进计划,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自我反思能力。
3. 班级整体氛围的变化,如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等,评估班会对于集体氛围的积极影响。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拓展1. 社会对仪容仪表的期望与要求2. 不同场合下的仪容仪表规范3. 仪容仪表与职业发展的关系4. 仪容仪表在国内外文化差异的体现5. 自我形象塑造与心理素质的提升七、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仪容仪表期望,分享各自的认识和看法。
《中学生仪容仪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一、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学生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良好的个人形象。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维护良好的校园风貌。
二、班会准备1.收集并整理关于中学生仪容仪表的规范和要求。
2.准备PPT或其他展示材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3.安排学生提前准备关于仪容仪表的小故事或案例。
三、班会流程1. 开场引入(5分钟)•班主任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播放一段关于中学生仪容仪表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仪容仪表规范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中学生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包括发型、着装、鞋袜、个人卫生等方面。
•强调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如体现个人修养、展现学校形象等。
3. 学生分享与讨论(10分钟)•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关于仪容仪表的小故事或案例。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仪容仪表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规范?4. 互动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找茬”游戏:展示一些不符合中学生仪容仪表要求的图片,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
•分组讨论:如何帮助身边的同学改正不规范的仪容仪表?5. 总结提升(5分钟)•班主任总结班会内容,强调中学生仪容仪表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6. 布置作业(课后)•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中学生仪容仪表的知识。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做到规范仪容仪表”的短文,作为课后作业。
四、班会后跟进1.班主任定期观察学生的仪容仪表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提醒和指导。
2.通过班会或其他形式,定期回顾和巩固中学生仪容仪表的相关知识。
3.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讲文明,注重仪表”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主题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讲文明,注重仪表”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讲文明,注重仪表”的含义和意义。
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经验。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文明礼仪的正反面例子。
1.4 教学过程导入主题,让学生分享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讲文明、注重仪表的重要性。
第二章:文明礼仪的内涵与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内涵和价值。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文明礼仪的内涵,包括言谈举止、礼貌待人等。
阐述文明礼仪的价值,如增进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内涵和价值。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分享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经验。
2.4 教学过程讲解文明礼仪的内涵,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各个方面。
阐述文明礼仪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三章:不良仪表的影响与后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良仪表对个人形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注重仪表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分析不良仪表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如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人际交往等。
探讨不良仪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影响社会风气、引发不良后果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良仪表的负面影响。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探讨不良仪表的后果。
3.4 教学过程分析不良仪表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注重仪表的重要性。
探讨不良仪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注重仪表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
第四章:良好仪表的培养与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培养良好仪表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良好仪表的方法,如注重个人卫生、穿着得体等。
强调将良好仪表付诸实践的重要性,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仪容仪表班会教案仪容仪表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 掌握仪容仪表礼仪的基本要点;3.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
二、教学重点:1. 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和影响;2. 仪容仪表的基本要点。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仪容仪表融入日常生活;2.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
四、教学准备:1. PPT或相应的教学媒体;2. 相关的图表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学生一些与仪容仪表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你们觉得什么是仪容仪表?”、“为什么要讲究仪容仪表?”等。
2. 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和影响(10分钟)通过PPT或相应的教学媒体,展示一些成功的人士的形象,如名人、成功商人等,以及一些失败者的形象,如犯罪嫌疑人、无业游民等。
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仪容仪表对于成功和形象的重要性和影响。
3. 仪容仪表的基本要点(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相应的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仪容仪表的基本要点,如:(1) 着装整洁:穿着干净整洁,不可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2) 仪表端庄: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保持自然、自信的微笑;(3) 发型整齐:注意髻鬟、发胶等的使用,保持整洁的发型;(4) 清洁整齐:保持面部、手部和指甲的清洁,不可长期不洗澡或不修剪指甲。
4. 讲解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和对形象的影响(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进一步强化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和对形象的影响。
如:一个人不仅在能力上有优势,而且在外表形象上也是如此,在面试、交际、工作等方面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形象。
5. 培养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10分钟)教师结合实际的生活,向学生提出如何培养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的问题,并给与学生一些建议,如:(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和健康;(2) 学会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面部和手部的清洁;(4)注重形体训练,练就好的坐姿、站姿和走姿;(5) 学会笑容面对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仪容仪表主题班会教案仪容仪表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仪容仪表教育”班会教案“仪容仪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仪容仪表的内涵和重要性。
2、促使班内同学人人注重仪容仪表,使注重仪表、塑造美丽在班内得到深化。
3、以此次主题班会为契机,开展不符合学生身份和特点仪容仪表进行自查自纠。
活动过程一、仪容是指人的容貌,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服饰、风度、个人卫生等)。
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情趣。
穿着得体可以赢得他人信任、留下美好印象,以你一辈子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机遇。
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和品位,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
仪容仪表同样也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它能展示学校的校风和形象,反映学生的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
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尊重对方、讲求礼貌、互相理解的具体表现。
学生仪容仪表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和特点,在追求美上要讲科学,讲合理,切勿盲目赶时髦、图虚荣,不加分析地模仿,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美丽端庄,符合学生身份。
二、作为学生仪表的注意事项(一)、仪容仪表基本要求1、穿戴整洁,朴素得体,大方。
2、进校时,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准穿背心或无袖衫、吊带衫等不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穿着要健康,文明,上衣和裤子上不得有花哨、怪异的装饰图案或饰件。
3、凡设有拉链、纽扣的服装应按规范的穿着要求整齐穿戴,损坏的得修好才能进校。
4、讲究卫生,非特殊情况,不能穿肮脏的服装进入校园。
(二)、仪容仪表细则1、男同学不准留长发,不剃光头,不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颈发不超过发际两横指,鬓发不遮耳朵,鬓角不超耳垂,前额发下压不超过眉毛,头的两侧和后部发不超发界,头发不能过厚(一般不超手指2厘米)。
2、女生不准烫发、染发,如留长发必须将头发扎起,零散头发须用发夹夹住。
3、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