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低单杠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体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适用资料单杠课的设计说明一、设计思路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建性为设计目标,重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育,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获取提升,感情上获取升华,态度上获取踊跃发展,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来实现五个领域目标,创建宽松欢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友善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学习真切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材的选择依照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的发展敏感期以及更好的发挥学生专长,激发学生的热情,本次课选择学生喜爱的单杠做为主教材,经过自学自练、游戏、比赛等方法,让学生步入支撑、翻转的乐园,享受支撑翻转的乐趣。
三、学生解析初一学生性格开朗、开朗,大多数学生在不一样程度上喜爱玩单杠,但没有基础,多数学生跳上支撑姿势不正确,不敢翻转。
四、教课模式的设计依照教课目标,联合教材的特色和本次课的单元计划,设计了本课教课模式——学导式。
程序:自主热身 ----情味导入 ----解疑精讲 ----自主学练 ----素质练习 ---- 身心放松 ---- 师生总结五、讲课形式与方法采纳教师指引,学生合作研究、自主学练的方法进行教课,经过学生自觉组合,教师宏观控制,增添课程进展的自主性、选择性,推行教课民主、互教互学、多边交流。
本课采纳引起情味阶段———保持兴趣发展运动能力阶段————稳固情绪阶段为教课设计程序的设计,教师指引服务于学生活动,使教课相容。
1、引起情味阶段:采纳游戏法、练习法和自我锻炼法。
2、保持兴趣发展运动能力阶段:采纳自我练习法,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谈论法、鼓舞夸奖法等。
3、稳固情绪:采纳自评法,鼓舞法、自我示意法。
六、教课成效统计1、90%的学生能够踊跃参加学习,建立基本正确的动作看法。
2、55%的学生能够做出基本正确的动作,对单杠的兴趣及运动能力获取进一步的提升。
3、能初步掌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的方法。
4、使学生能获取运动快乐感和成功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体育与健康(5-6年级)第6节《低单杠》word教案《低单杠》教学内容一、单挂膝悬垂摆动(以左腿挂膝为例)(一)动作方法两手正握单杠,蹲悬垂,右脚蹬地,左腿屈膝从两臂间穿过挂杠,上体稍挺,两臂与右腿伸直成单挂膝悬垂姿势。
接着右腿上举由前经下、向后用力弧形摆动,同时压臂,使身体重心上升。
当身体向后摆至最大限度时,右腿再向前上方回摆,借身体重力回摆(继续前摆)。
如此像摇船式前后摆动。
(二)动作要点摆动腿弧形摆动,拉、压臂时两臂弯曲使回摆力量缓冲。
(三)教学重点摆动腿弧形摆动。
(四)教学难点摆腿与拉、压臂的配合。
(五)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人站在练习人摆动腿一侧,一手托其肩背部,一手按压摆动腿,帮助摆动。
摆动幅度逐渐加大。
二、一足蹬地翻身上(一)动作方法两手屈臂正握杠,两脚前后站立。
后脚向前一步用力蹬地,同时,屈臂引体,另一腿从后向上沿弧线用力摆动,蹬地腿与摆动腿迅速并拢,进一步屈臂引体,使腹部贴杠,继续向上翻转,当两腿翻转至杠后水平部位时,两腿制动,翻腕、抬头、挺身成支撑。
(二)动作要点蹬地、摆腿、拉杠、倒肩、腹贴杠、抬头、翻腕、制动腿,成正撑动作。
(三)教学重点蹬地摆腿,引体贴杠。
(四)教学难点蹬地、摆腿、拉杠、倒肩、腹贴杠动作要协调连贯。
(五)保护与帮助方法帮助者站在杠前练习者体侧。
当练习者蹬地后,一手托肩,帮助拉臂;另一手托臀,使重心升高,腹部贴杠。
当翻上成正撑时,一手换扶上臂,防止上体前倒,另一手杠后换扶大腿,维持其身体平衡。
说课稿(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体育教师——毕逸男大家好,我叫毕逸男,担任北贾村中心小学3-6年级体育教师。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水平二3年级的第三章,第二节: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第一指导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增加。
因此,指导学生运动前后合理的饮水、用餐,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很有必要。
第二教学内容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较剧烈的运动或比赛,身体要消耗很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这就需要得到适时、适量的补充,才不致影响身体健康。
小学体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单杠课的设计说明一、设计思路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得到提高,情感上得到升华,态度上得到积极发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实现五个领域目标,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材的选择依据学生身体素质不同的发展敏感期以及更好的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热情,本次课选择学生喜欢的单杠做为主教材,通过自学自练、游戏、比赛等方法,让学生步入支撑、翻转的乐园,享受支撑翻转的乐趣。
三、学生分析初一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大多数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喜欢玩单杠,但没有基础,多数学生跳上支撑姿势不正确,不敢翻转。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本次课的单元计划,设计了本课教学模式——学导式。
程序:自主热身----情趣导入----解疑精讲----自主学练----素质练习----身心放松----师生总结五、授课形式与方法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自愿组合,教师宏观控制,增加课程进展的自主性、选择性,实行教学民主、互教互学、多边交流。
本课采用引发情趣阶段———保持兴趣发展运动能力阶段————稳定情绪阶段为教案程序的设计,教师引导服务于学生活动,使教学相容。
1、引发情趣阶段:采用游戏法、练习法和自我锻炼法。
2、保持兴趣发展运动能力阶段:采用自我练习法,示范法、游戏法、竞赛法、讨论法、鼓励表扬法等。
3、稳定情绪:采用自评法,鼓励法、自我暗示法。
六、教学效果统计1、90%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建立基本正确的动作概念。
2、55%的学生能够做出基本正确的动作,对单杠的兴趣及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能初步掌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4、使学生能获得运动愉快感和成功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五至六年级低单杠1.单挂膝悬垂摆动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积极体验单挂膝悬垂动作,重点体会掌握握杠、单挂膝的方法。
使80%的学生正确掌握正握杠技术动作,80%的学生掌握直臂悬垂穿杠挂膝,在保护与帮助下70%的学生能单挂膝悬垂摆动。
2、通过学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相互保护、帮助,相互学习的精神。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三的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单杠技能。
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发展空间很大,模仿力强、表现欲强。
根据学情我拟定了本节课是通过迁移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学生练习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以表扬鼓励为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双手正握杠,单腿挂膝悬垂。
教学难点:单腿穿杠挂膝。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单挂膝悬垂1、教学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目的:规范课堂,明确任务,集中注意力。
2、准备活动:a、老师带着学生慢跑、做活动操。
目的:通过慢跑和徒手操,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热身、活动关节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b、玩杠——教师讲解玩杠的要求及注意点,将学生分成4组在双杠场地,组织学生进行玩杠。
目的——玩杠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杠性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作出穿杠挂膝的动作,从而引出主教材的内容。
教师讲解要求及注意点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做危险动作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2【练习】直臂提膝杠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做出穿杠动作,但是握杠、穿杠动作不准确。
为了让穿杠动作做到更好,我用2分钟时间集体练习了直臂提膝动作。
为什么要进行直臂提膝练习呢?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掌握直臂正握杠,让学生体验提膝贴腹动作。
通过练习,95%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完成直臂提膝动作。
为接下来到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十六课低单杠与游戏仰卧悬垂教案第十六课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堂有趣的课程,主题为低单杠与游戏仰卧悬垂。
这节课旨在通过低单杠和游戏仰卧悬垂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他们的运动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我们将介绍低单杠的运动项目,并提供一些适合学生们练习的基本动作。
低单杠可以帮助学生们锻炼上肢肌肉,特别是胳膊和肩膀的力量。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俯卧撑、屈臂和下拉等。
这些动作可以逐渐增加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为了确保安全,在进行低单杠训练时,学生们需要配戴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护腕和护手套,以保护手腕和手的皮肤。
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学生们正确使用低单杠的技巧和动作要领,避免受伤和错误的姿势。
在练习低单杠的同时,我们还将引入游戏仰卧悬垂,这可以使课堂更加有趣和互动。
游戏仰卧悬垂是在低单杠上进行的一种悬垂动作。
学生们可以在低单杠上进行悬垂,并通过各种游戏规则与队友进行竞争和合作。
这种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在进行游戏仰卧悬垂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进行正确的动作和正确的使用低单杠。
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由于低单杠和游戏仰卧悬垂对学生的力量和技巧要求较高,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挑战和压力。
因此,我们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取得进步。
除了教学内容,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评。
在课程结束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测试,如屈臂力量测试和柔韧性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进展和改进方向。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参与体育锻炼。
最后,我们要提醒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坚持力。
我们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其他体育项目和锻炼方式,鼓励他们多样化的参与各种运动和活动。
小学体育与健康单杠教案单杠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单杠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单杠训练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关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单杠的基本知识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3.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4.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单杠的基本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的力量和柔韧性。
三、教学难点1.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教学指导。
四、教学内容1.基本动作(1)正手抓杠:两只手掌朝下,宽度与肩同宽,手指紧握杠杆。
(2)反手抓杠:两只手掌朝上,宽度与肩同宽,手指紧握杠杆。
(3)背侧抓杠:两只手背朝下,宽度与肩略宽,手指紧握杠杆。
2.训练内容(1)握杠悬垂:学生双手正手抓杠,身体放松,注意保持身体直立,双腿挂地,保持5-10秒,再慢慢放松。
(2)挂杠摆动:学生双手正手抓杠,身体放松,重心向后,双膝微曲,然后用力摆动身体,保持助跑的姿势,重心向前,做出摆动动作。
(3)单杠抬腿:学生双手正手抓杠,身体放松,重心向后,双膝微曲,然后用力抬起双腿,使腿部与身体成直角,再慢慢放下。
(4)单杠深蹲:学生双手反手抓杠,身体放松,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向下蹲,腰部保持挺直,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再站起来。
(5)单杠翻身:学生背侧抓杠,双腿交替抬起,然后全身前滚,头部先触碰地面,接着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掷起,完成翻身动作。
五、教学过程安排1.热身活动: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运动,以准备好肌肉。
2.示范动作:教师进行单杠基本动作的示范,并解释动作要领。
3.学生练习:学生按照示范动作进行单杠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如增加训练时间、增加动作复杂度等。
5.结合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单杠训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人教版水平三《低单杠》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水平三)六年级《低单杠:单挂膝悬垂摆动》教案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素质教育为目标下,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并且结合学生生活、心理特点,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进取,力求达到身、心、知、智同育。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身体素质相对来说也较好,具备了一定的力量和自我挑战能力,并能对动作的学习理解有一定的模仿和分析水平,因此对学生练习《低单杠:单挂膝悬垂》有一定的基础,并且还有良好的学习欲望和动力,特别是对有对抗性的练习项目比较感兴趣。
三、教材分析:根据小学六年级的身心特点,低单杠的教材内容“单挂膝悬垂摆动”是发展学生悬垂、支撑的练习,这个动作对学生来说绝对力量要求不高,但对肩关节等的柔韧性有较高要求。
单挂膝悬垂摆动重点在摆动成弧形,但经常学生因紧张摆动腿不会摆。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学生动作的帮助和保护,加强安全措施,提高练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单挂膝悬垂动作要领,并能乐于参与到体育锻炼比赛中。
2.技能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球单挂膝悬垂摆动,提高学生悬垂、支撑能力,发展学生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让学生通过课课练身体素质的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摆动成弧形擂动。
教学难点:摆妥与拉、压臂的配合。
六、教法与学法本节课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并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利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少说多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差异,利用分层教学法,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又善于表现的心理特点,主动参与练习,并练习过程中相互观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与合作,体验分享与合作的乐趣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体育单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单杠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学习单杠的站立和基本动作技巧。
3.学会通过单杠训练提升身体力量和柔韧性。
二、教学重点:1.单杠基本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力量和柔韧性。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单杠训练中的防护和安全问题。
2.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单杠。
2.安全垫。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单杠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单杠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单杠的用途和功能。
2.讲解单杠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单杠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单杠的宽度、高度和承受能力等等。
同时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使用安全垫,不做危险动作等。
3.单杠的站立姿势教师示范单杠的站立姿势:面向单杠站立,双手握住单杠,双脚离地,身体保持挺直,并尽量靠近杠。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单杠的站立姿势。
4.单杠的静止动作教师示范单杠的静止动作:站在单杠前,双手握住单杠,然后身体向前倾斜,同时脚离地,身体保持挺直,双脚并拢。
保持一段时间后,放下脚回到原位。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单杠的静止动作。
5.单杠的摆臂动作教师示范单杠的摆臂动作:站在单杠前,双手握住单杠,然后用力向前摆动身体,同时脚离地,身体保持挺直。
保持一段时间后,放下脚回到原位。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单杠的摆臂动作。
6.单杠的俯卧撑动作教师示范单杠的俯卧撑动作:躺在安全垫上,双手握住单杠,身体向上杠靠近,然后弯曲肘关节,使身体下降,直到胸部接近杠。
然后伸直肘关节,使身体上升,回到起始位置。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单杠的俯卧撑动作。
7.单杠的支撑动作教师示范单杠的支撑动作:站在单杠前,双手握住单杠,然后用力向上推动身体,同时脚离地,身体保持挺直。
保持一段时间后,放下脚回到原位。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单杠的支撑动作。
六、巩固提高:1.学生自由练习单杠的基本动作,教师逐个指导和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学生。
六年级单杠---悬垂、支撑能力的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兴趣、合作探究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给每位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提供学练空间,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悬垂、支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悬垂、支撑能力的练习为单杠单元教学计划里的第一课时,由于单杠教学内容离不开支撑、摆动、平衡、翻转和悬垂等特点,故本节课通过单杠的悬垂、支撑能力的练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从学练中系统的提高学生对上肢、肩带、腰腹力量的发展,同时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体能;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坚毅、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六年级学生,男生14人,女生18人。
从总体上看六年级男、女生在身体形态及心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男生相对灵敏素质好,好胜心强,兴趣容易激发,体能较女生来说也相对好一些,但容易冲动,部分学生不踏实,安全隐患较多,上肢力量也不够;而本班女生柔韧素质较好,平衡感强,但胆量小,上肢力量不足,做动作时往往情绪不够稳定,犹豫寡断,怕出丑引起同学们的笑话而不敢大胆的进行练习。
针对以上特质,课中特地安排两人互帮互助来完成练习,既保留了个体差异,又能通过互帮互助完成练习,激发学生的潜能。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学练情景,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要求学生在学练中,学会相应的手段做好保护措施。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杠上悬垂、支撑的练习方法以及保护措施。
2、技能目标:在练习中,通过互帮互助使学生能够学会杠上悬垂、支撑的练习方法,有效发展学生的上肢、腰腹力量和肢体控制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有序参与,能帮助和保护同伴,培养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确立安全意识。
小学体育与健康低单杠:仰卧悬垂教案仰卧悬垂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低单杠的基础动作之一。
通过向上拉住杠子,使身体悬浮在空中,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孩子的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对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体育与健康低单杠仰卧悬垂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仰卧悬垂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1. 掌握仰卧悬垂的正确姿势与技术要领;2. 增强上肢的力量;3. 成长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
二、教学准备:1. 低单杠;2. 平整的场地;3. 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建议进行全身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做后续悬垂动作训练。
2. 示范与解说(5分钟):展示正确的仰卧悬垂动作,解说要领与技术要求。
强调注意事项,确保行动安全。
3. 生理指导与调整(5分钟):解释仰卧悬垂对孩子们身体发育的积极影响,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行适度的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练习。
4. 初步训练(20分钟):a. 学生分为小组,每组1-2人轮流进行练习。
b. 学生先进行悬垂前的动作准备,握杠位置略宽于肩宽,双手手心向下。
躺在地面上,双脚并拢,膝盖弯曲,双臂伸展,保持身体放松。
c. 弯曲膝盖,用双手握杠,慢慢向上拉起身体,双脚离地,直到双臂伸直。
保持上半身稳定,双脚交叉或伸直。
d. 慢慢放下身体,回到起始位置。
进行10次练习,每组轮流进行。
5. 加强训练(20分钟):a. 增加每次练习的次数和组数,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b.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手部握法,例如宽握、窄握等,以增加运动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c. 给予学生实时的指导和鼓励,并适时提供个性化的调整建议。
6. 结束活动(10分钟):a. 小组展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仰卧悬垂训练成果,并互相评价。
b. 冷静活动:适当进行身体放松活动,如拉伸、放松按摩等。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低单杠:单挂膝悬垂摆动》教案引言:体育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毅力。
本教案将为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动作“低单杠:单挂膝悬垂摆动”提供详细指导,以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低单杠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掌握单挂膝悬垂摆动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3.增强上肢和核心肌肉的力量;4.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低单杠设备;2.学生适合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3.教师准备示范动作和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详细说明。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适应激烈的运动。
2. 介绍低单杠和单挂膝悬垂摆动(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低单杠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强调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介绍单挂膝悬垂摆动的姿势和动作步骤,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正确的动作要领。
3. 指导学生练习(20分钟)教师在低单杠旁边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渐进行单挂膝悬垂摆动的练习。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掌握技巧并逐渐提高。
4. 小结和延伸练习(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锻炼。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延伸练习的建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
五、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姿势是否标准;2.检查学生的力量和持久力是否有所提高;3.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六、安全提示:为确保学生的安全,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低单杠的结构稳固,没有松动或损坏的部分;2.学生在进行挂膝悬垂摆动时,应先熟悉动作要领并注意控制自己的身体;3.教师要站在旁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避免发生意外。
低单杠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低单杠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低单杠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三、教学准备:1. 场地准备:空旷的场地,确保安全。
2. 器材准备:低单杠、保护垫、毛巾、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慢跑:让学生围绕场地慢跑两圈,活动身体。
1.2 关节活动:让学生做全身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2.1 低单杠站立:让学生站在低单杠下,双手握住单杠,脚跟提起,身体挺直。
2.2 低单杠悬垂:让学生握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脚跟提起。
2.3 低单杠摆动:让学生握住单杠,身体向前摆动,还原。
3. 技巧训练(10分钟):3.1 低单杠翻转:让学生握住单杠,身体向后翻转,脚跟提起。
3.2 低单杠交叉:让学生握住单杠,身体交叉摆动。
3.3 低单杠跳跃:让学生握住单杠,脚跟提起,身体向前跳跃。
4. 训练效果检验(5分钟):4.1 让学生进行低单杠悬垂,看谁能坚持更长时间。
4.2 让学生进行低单杠摆动,看谁能做得更流畅。
五、教学反思:2. 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分解法:将复杂动作分解成简单动作,让学生逐一掌握。
3. 纠正法:针对学生动作中的错误,教师及时纠正,确保动作准确。
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5. 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情况。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技能掌握、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等方面的提高。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