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45 MB
- 文档页数:11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神奇的颜色》,详细内容为“颜色变变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孩子们将探索不同颜色的混合,了解基础的色彩原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它们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探索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纸,水杯,滴管。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纸,水杯,滴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孩子们观看一个关于颜色变化的魔术表演,激发他们对颜色变化的好奇心。
与孩子们讨论魔术表演中的颜色变化现象,引导他们思考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红、黄、蓝三原色,介绍它们的特点。
讲解三原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将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分别滴入水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将混合后的颜色涂在彩色纸上,观察新颜色的产生。
4.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个孩子选择一种新颜色,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颜色变变变》2. 内容:红色 + 黄色 = 橙色红色 + 蓝色 = 紫色黄色 + 蓝色 = 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孩子对颜色混合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大班颜色变变变课件CATALOGUE 目录•活动导入•幼儿操作•教师总结•活动延伸01活动导入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四组,每组选择一种基本颜色。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了解颜色的混合可以产生新的颜色。
游戏材料水彩笔、色卡、空白的画纸等。
颜色组合小游戏1颜色的三要素23颜色的基本特征,表示颜色的名称,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色相颜色的鲜艳程度,表示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明暗程度,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
亮度03营造氛围不同的颜色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黑色显得庄重,白色显得清新。
颜色的作用01传达情感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如红色表示热情、喜庆,蓝色表示平静、安宁。
02引导注意力颜色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如超市的促销商品常常使用鲜艳的颜色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02幼儿操作课件《颜色变变变》准备大班幼儿使用的课件,包括颜色卡片、涂色纸、水彩颜料等。
幼儿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套操作材料,包括涂色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材料准备观察图片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颜色的不同特征。
操作要求涂色让幼儿使用涂色纸和颜料进行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轮廓外面。
变色通过课件演示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引导幼儿学会通过混合颜色来获得新的颜色。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画笔和颜料,避免浪费和弄脏衣服。
鼓励幼儿尝试混合不同的颜色,获得新的颜色,并探索不同颜色之间的变化规律。
注意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指导幼儿在涂色时注意颜色的分布和均匀性,不要涂得太密集或太稀疏。
操作指导03教师总结幼儿分享幼儿A01我喜欢红色,因为红色像太阳,很温暖。
幼儿B02我喜欢蓝色,因为蓝色像大海,很宽广。
幼儿C03我喜欢黄色,因为黄色像柠檬,很清新。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幼儿们辨识不同的颜色,鼓励他们用具体的物品或场景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对幼儿们的颜色喜好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颜色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点评1经验总结23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和辨识不同的颜色。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课程背景及意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多媒体资源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播放相关音乐或视频。
环境布置02颜色基础知识Chapter原色、间色和复色概念原色间色复色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由光线强弱决定,明度越高,色彩越明亮。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即各类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等。
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为纯度或彩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冷暖色调及其心理效应冷色调01暖色调02心理效应0303创意绘画实践Chapter线条运用与构图技巧线条的基本类型直线、曲线、折线等,及其在绘画中的运用。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重复、对齐等,以及如何通过构图突出主题。
线条与构图的结合如何运用线条和构图技巧创造动态和静态的画面效果。
1 2 3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搭配的原则色彩的运用技巧色彩搭配原则及方法创意绘画主题选择及表现手法主题的选择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主题。
表现手法的探索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油画棒、水彩、拼贴等,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创意的激发与培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个性化的作品,并通过欣赏和交流拓展创作思路。
04手工制作拓展活动Chapter废旧材料利用与环保理念传递收集废旧材料01创意再利用02环保理念传递03手工艺品制作步骤演示选择主题准备材料步骤演示学生动手制作环节指导安全指导个性化指导合作与分享05互动游戏环节设计Chapter颜色识别游戏游戏目的游戏规则游戏延伸颜色混合实验游戏游戏目的游戏规则游戏延伸颜色应用挑战游戏游戏目的游戏规则游戏延伸06课程总结与延伸Chapter三原色原理色彩的情感与象征色彩的运用与表现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二次色和三次色。
关键知识点回顾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作品创意性色彩运用技巧作品完整性家庭色彩游戏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玩色彩游戏,如调色板游戏、颜色匹配游戏等,以加深孩子对色彩的理解和兴趣。
小班科学课教案《颜色变变变》含PPT课件PPT课件活动目标:1、知道水的形态,通过变魔术的游戏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2、复习并巩固红,黄,蓝色,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3、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推荐课件:小班科学《颜色变变变》PPT课件下载地址:/ppt/1262.html活动准备: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颜色标记20份。
活动重点:知道水的形态,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活动难点: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样子的?(无色透明会流动没气味)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小班教案/xiaoban/】2、师:水宝宝可好玩了。
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但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他才会变的。
我们来试试?(教师【先横着】摇动瓶身,据幼儿情况而定,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变出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玩吗?二、探索激趣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一定要说:"水宝宝,变变变哦"。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轻摇瓶身,使其变色。
(老师指导鼓励孩子)提问:你们的水宝宝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交流讨论)给你们的水宝宝贴一个颜色标记吧。
(教师边说边操作后幼儿操作)2、颜色对应师:水宝宝玩累了想休息了,我帮它找个家,红色的水宝宝住红标记的家,请小朋友们看着标记给你们的水宝宝也找个家吧。
(与框子对应放)三、解读秘密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幼儿猜测)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2、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幼儿猜想)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颜色变变变》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的第三章“奇妙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变化的简单原理、生活中的颜色变化现象以及通过游戏进行颜色混合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知道颜色可以通过混合变化出新的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颜色变化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及实践操作。
重点: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变化现象的观察和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颜色卡片、色板、调色板、画笔、水彩颜料、投影仪。
学具:调色板、画笔、水彩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颜色卡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变化现象,如红绿灯、夕阳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颜色变化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颜色混合的动画,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如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颜色变化,加深对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
4. 游戏环节(5分钟)设置一个“颜色猜谜”游戏,让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混合后的颜色,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颜色基本概念:红、黄、蓝、绿、橙、紫等。
2. 颜色混合原理: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3. 生活颜色变化现象:红绿灯、夕阳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颜色混合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画出一张图画。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颜色变化现象,与家长一起分享。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颜色变化现象,鼓励他们在家里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同时,可组织一次“颜色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活动目标: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体验自己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3、ppt、牛奶一瓶(装在透明的瓶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如果幼儿说是白色,可以拿牛奶出来比较,说明水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
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二、探索激趣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
(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2、颜色对应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三、解读秘密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
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无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大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
引导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3。
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虽然生命之初,一直是父母帮着孩子打理一切,但随着宝宝长成为一个婴儿、一个幼儿、一个儿童,亲爱的父母们,家庭工作完全可以重新分配了。
很多家长都问,孩子应该在什么年龄才能在家里做一些事情。
实际上,孩子们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参与家务或工作。
家务能教会他们责任,给予他们一系列不同的能力,以及自尊和技能。
你每帮孩子整理一次玩具,洗一次碗筷,就等于剥夺一次他们建立秩序感,培养责任感的机会。
别觉得危言耸听、小题大做。
哈佛大学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证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收入前者比后者高20%,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一、你觉得家务很无聊,其实是孩子的自我追求宝宝做家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从1岁之后,宝宝就开始萌发自我意识。
他会慢慢的知道我和你的概念,以及,我与你有什么不同。
在他观察大人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个认知,家庭成员除了陪他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做家务。
爸爸会拿着抹布擦来擦去,妈妈会在厨房叮叮当当。
这些对于宝宝来说都太炫酷了,也许比自己手里的摇铃,会唱歌的音乐盒更有趣。
因为这是只有大人才可以做的事啊。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渴望像大人一样更让他着迷了。
跟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某一项工作,会让孩子更快乐、更有价值感。
不然你急赤白脸的忙活,孩子在旁边无所事事,她除了抱大腿哭和变着法儿捣乱引起你注意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二、你觉得家务没有价值,其实是对孩子的全技能训练我们带孩子,特别容易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区分什么是有用的事情,什么是没意义的事情。
我们的孩子是谁?是以后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啊!呸呸呸,是要成为成功人士的苗子啊。
终日被家务缠身的老妈子们,理所当然的觉得,怎么能让我的孩子做扫地、擦桌子这种毫无价值的工作呢?作为一个准成功人士,看书、画画、搭积木,才是有用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