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三基培训教材PPT(共 33张)
- 格式:ppt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34
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内科2014年第一季度三基培训课件中药学(二)一、中药学问答81.试述白芨、艾叶的功能主治。
白芨为苦涩寒凉之品,能收敛止血,适宜于体内外多种出血。
因主归肺、胃二经,故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
其消肿生肌,用于外敷疮疡,对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已溃者可使之生肌;用油调外涂,可治疗手足皲裂、水火烫伤,能促进裂口或创面愈合。
艾叶性温,能温经止血,治疗虚寒性出血;又能散寒调经,安胎,用治下焦虚寒所引起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
82.生姜、干姜、炮姜同出一物,其功效、主治病证有何异同?生姜、干姜、炮姜均能温中散寒,治疗脾胃里寒证。
生姜长于散表寒,最适宜于风寒感冒之轻证;善能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可用治多种呕吐,尤宜于胃寒呕吐;并能温肺止咳,凡肺寒咳嗽,无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此外还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及鱼蟹之毒。
干姜长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主药,凡中焦里寒证,无论实寒或虚寒皆宜;又能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并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喘咳。
炮姜长于温经止血,主治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出血证,也治虚寒性崩漏下血。
并能温中止痛、止泻,适宜于虚寒性腹痛腹泻。
83.何谓活血化瘀药?其功能主治是什么?临床应用有哪些禁忌?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简称活血药。
活血祛瘀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癓等,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本类药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有的能堕胎催产,故凡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出血证而无瘀滞者不宜使用,对于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
84.结合川芎的药性,阐述川芎的功效与主治。
川芎的药性为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川芎味辛能行散又可祛风,性温散寒,主入心肝经血分,又入肝经气分。
故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具通达气血功效,为“血中之气药”。
用治血瘀气滞的胸胁、心腹部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