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全面绩效管理绝密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9.09 MB
- 文档页数:27
培训教材手册—财务管理全面预算-预算管理流程用友软件股份2021年版权版权所有:用友软件股份©2021。
保存所有权利。
没有用友软件股份的特别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为任何目的复制或传播本文档的任何局部。
此外,本文档及其内容仅供您自己使用,没有用友软件股份的明确许可,不得出租、转让或出售本文档及其内容。
本文档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第1章全面预算-预算管理流程 (3)整体业务概述 (3)预算填报 (3)业务描述 (3)系统操作步骤 (4)预算控制 (10)业务描述 (10)系统操作步骤 (10)预算分析 (14)业务描述 (14)系统操作步骤-自定义查询 (14)系统操作步骤-分析任务 (20)预算调整 (23)业务描述 (23)系统操作步骤-直接调整 (24)系统操作步骤-单据调整 (24)第2章全面预算-实战练习 (27)第1章全面预算-预算管理流程1.1整体业务概述完成前期的根底设置后,客户可在NC预算系统中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的全流程,主要包括预算填报、预算控制、预算分析和预算调整。
1.2预算填报1.2.1业务描述在预算组织体系、预算模型、套表等根底设置创立完毕后,需要进行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步骤,也是预算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全面预算产品中默认的编制流程包括预算填制和预算审批两个环节,完成了这两个环节之后的预算数据才是生效数据。
需特别注意,在NC63中,预算编制可以通过Excel端和NC端两种方式进行预算编制,操作方式类似,本手册以Excel端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1.2.2系统操作步骤第一步:创立任务基于套表和预算组织体系,实例化出具体预算主体的编制任务。
操作位置:【企业绩效管理】->【全面预算】->【任务管理】。
选择主体,创立任务后:指定任务参数维的具体内容,选中任务,点击“启动〞,启动后的任务才可以开始填报。
第二步:下载任务填报进入预算EXCEL客户端,下载本组织对应的任务,开始填报预算数据。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企业绩效管理手册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绩效管理旳目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绩效管理旳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绩效管理合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绩效考核旳指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管理业绩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能力态度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绩效管理旳实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关KPI及其考核标准制定方法的说明一、用友绩效考核表说明用友绩效考核表对于各岗位的关键业绩考核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其中财务指标反映关键财务业绩的达成情况,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和收入费用占比等;非财务指标则包括公司的内部运营、客户和学习成长类指标,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
在实际考核中,考核表中还包括管理业绩(针对管理人员)和工作态度/能力类指标项。
示意如下:二、关键业绩指标制定标准的说明1.公司财务和非财务类指标分别独立计算,由公司分别预先确定各部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权重。
2.财务类指标由公司年初与各部门分别确定应考核的各项财务指标及权重,并根据公司战略和年度业务计划确定目标值和评分标准(计算方式)。
3.财务类指标的确定应首先参考各中心、部门、业务部和分子公司的价值定位(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明确其价值导向(战略导向、成本导向、利润导向、收入导向),再设定其具体指标。
4.非财务类指标分为工作业绩、管理业绩和工作能力/态度三类。
管理业绩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设计,主要包括部门内部建设和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能力/态度针对全体员工,主要包括该岗位特定能力需求和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则主要指员工为达成年度业务目标所完成的日常工作、重要计划和关键活动的情况。
5.各岗位的非财务类指标由企划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就对完成目标所需要的关键行为、资源支持、需要采取的措施、手段及完成目标的期限等达成一致,将被考评人的工作业绩目标进行调整并确定下来,并在“考核要点”中注明工作需要的结果,或者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要做出的努力程度和关键活动。
二、KPI指标标准制定的说明KPI指标标准指具体衡量KPI的尺度。
在设立KPI评价标准过程中,目前公司指标分为以定量为主的财务指标和以定性为主的非财务指标两类,但在具体操作中,各岗位的非财务指标也会出现部分定量指标,比如市场占有率,下面我们对定量和定性指标分别进行说明:1.定量KPI考核标准的制定方法(1)方法一:对于大多数定量的KPI建议可继续沿用用友目前采取的设立底限值和基准值二个考核标准的方式,具体规则如下:●当实际完成值 < 底限值时,考核得分= 0;●当底限值 <实际完成值 < 基准值时,考核得分=100×(实际完成值-底限值) /(基准值-底限值)●备注:在一些情况下,考核为0分的底线值和计算时的底线值可以有差异,譬如说考核为0分的底线值为70%,计算的底线值为50%,这样既设定了最低目标值,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可能由于目标制定不合理,导致放大器效应过大的劣势。
用友项目绩效考核方案一、绩效考核的背景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项目绩效考核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考核项目绩效可以帮助企业评估项目团队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以便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1.评估项目团队的绩效水平,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2.鼓励项目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动力和工作质量。
3.形成科学、公平、有效的考核机制,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可信。
三、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1.项目成果指标:包括项目完成情况、成本控制情况、质量达标情况等。
2.项目管理指标:包括项目计划管理、沟通协调、资源调配等。
3.团队合作指标:包括团队协作、沟通配合、问题解决能力等。
4.个人素质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责任感等。
四、绩效考核的流程1.设定考核目标:项目启动时,明确项目的考核目标,并将其传达给项目团队成员。
2.考核指标制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并依据重要性和权重进行分类和排序。
3.定期评估和反馈: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对项目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4.问题分析和改进:对于出现问题的项目,进行问题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5.绩效总结和奖励:每年对项目团队的绩效进行总结,并根据绩效情况进行奖励或激励措施。
五、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1.设立绩效考核小组:由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项目的绩效考核和评估工作。
2.制定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可量化。
例如,项目完成情况可以根据进度和质量来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完成率和质量指标。
3.制定考核周期和频次: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周期,制定相应的考核周期和评估频次。
一般来说,项目周期较短的可以采用月度评估,周期较长的可以采用季度评估。
4.评估方式和工具:可以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定量评估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量化指标进行,定性评估可以通过专家评审和团队讨论进行。
5.奖惩措施:对于绩效优异的项目成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薪资调整、晋升等;对于绩效不佳的项目成员,应及时指出问题并提供改进机会。
中国制造企业全面绩效管理解决方案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孙永军博士尊敬的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好,我想今天能够来这里参加我们这个主题分会场的朋友,大多数都有在制造业企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经历。
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目前的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个竞争的环境,除了我在PPT所列的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竞争要素外,在近一年里来,我们又面对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用工成本的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更大的竞争压力,我们要想寻找企业竞争力突破点都应该从哪方面去做呢?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我们要对现在多变的市场环境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同时我们要狠抓我们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降低我们的消耗,降低我们的成本。
想完成这样一些竞争力的突破点,一个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可喜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中,信息技术已经被不断广泛地应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整个企业ERP的应用已经不断的普及,而且应用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得使企业的整体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另外应用软件产品也在不断成熟,特别是以用友ERP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管理软件已经大量进入国内企业,成为企业管理的有力的工具,并且逐渐成为企业提升管理素质的一个内在动力和必然的需求。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在目前的信息化阶段已经经度过了普及期,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应用现状下,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会存在这样一种困惑:我的企业全面信息化都已经开始逐步推展开了,出报表的速度增加了很多,管理的流程也顺畅了不少,信息量也日益积累起来,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反而更加忙了。
我现在有了这么多信息化系统,并且有了这么多信息化的数据,为什么我在做战略决策,在做战术制定的过程中,我所需要的决策支持信息数据还是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很难获取。
作为企业老总,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都存在这样一个心声:ERP,信息化的普及到底为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了什么?导致现在这样一种困惑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下企业的整个信息化系统,在下端是支撑企业经营运作与管理的业务系统,这些系统在企业的不断运转和发展中,会逐渐积累大量的信息化数据,但这些数据是操作性的业务处理数据的原始记录,是微观层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