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课程
- 格式:ppt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0
初一心理健康课《时间管理》教案一、课程背景初一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初一是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迷茫期,稍一不注意就可能深陷混乱,没有自己的目标,又由于意志力不足,注意力大多放在了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上,而忽略了学习,忽略了与家人之间的相处。
现在的初中生由于从小到大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时间基本占据支配地位,因此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时间安排的惰性,很多同学不知道应当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这种隐性的财富。
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有一部分同学是知道其重要性却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或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毅力,出现做事拖沓、无计划性、盲目行动、不讲效率浪费时间的现象,在实践中时常以失败告终,最后甚至产生自责和焦虑的情绪,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本次心理健康课以时间管理为主题,旨在使初一新生意识到时间不停歇的流逝,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合理管理自己时间安排自己生活的一些小技巧,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对自己的过去有所复盘,对自己的现在有所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所安排,在初中度过的这几年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二、教学对象初一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四、课程大纲一、时间管理为什么这么重要?(重要性、意义)(10分钟)二、一起来感受时间的流逝。
(回忆时间都去哪了)(10分钟)三、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个性化的思考,学会对自己负责)(20分钟)五、教学目标1、让初一的同学们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让同学们意识到时间实在不停的流逝的,不论自己是在做着有意义的事还是仅仅是在虚度光阴。
让同学们反省在过去的时间里自己对待时间的不正确性,使他们对时间对时间管理有一个新的认识。
3、教会大家如何进行正确合理的时间管理,劳逸结合,高效学习,快乐生活。
六、教学重难点1、如何使同学们听进去老师上课讲到的一些方法(可以准备一些小活动,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培养学生们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不可再生不可重来。
时间管理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名称:时间管理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2. 培养学生的计划和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平衡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4.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时间管理中的各种挑战。
课程内容:1. 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优先级管理:学会区分紧急任务和重要任务,并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3. 计划与目标设定: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详细计划;4. 时间分配和排期:学会如何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日程表;5. 技术工具的应用:介绍各种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待办事项清单、日程表、提醒工具等;6. 有效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如集中注意力、避免拖延等;7. 应对时间管理中的障碍和困难: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常见的时间管理难题,如缺乏动力、容易分心等;8. 时间管理的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践时间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对时间管理有初步的认识;2. 讨论分享:安排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交流时间管理的技巧和经验;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时间管理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4. 角色扮演: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实践时间管理的技巧和策略;5. 实践任务: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应用时间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评价方式:1. 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的质量等;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和反思总结的内容;3. 考核评估:通过期末考试或项目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时间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4. 反馈评估: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反馈,指导学生改进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的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时间管理是一门旨在帮助学员有效管理时间、提高个人效率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员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个人与事业的平衡。
二、学习目标1. 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就的影响;2. 掌握基本的时间管理原则和技巧;3.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4. 学会应对常见的时间管理障碍;5. 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好的个人与事业平衡。
三、课程内容1. 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时间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个人与事业的影响。
2.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明确目标与优先级;-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分配任务与时间;- 克服拖延和时间浪费。
3. 时间管理的技巧与工具- 时间规划与优化;- 紧急与重要的区分;- 时间块管理法;- 打破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 使用时间管理工具与应用;- 提高集中注意力与工作效率的方法。
4. 战胜时间管理的挑战- 拖延症的原因与克服方法;- 技术与社交媒体对时间管理的影响; - 处理干扰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 建立正确的工作生活平衡。
5. 时间管理的实践与应用- 制定个人时间管理计划;- 实践时间管理技巧;- 探索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分析与调整个人时间管理效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时间管理理论、原则、技巧;2.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并应用时间管理技巧;3. 案例演练:通过实际案例的模拟演练,提升学员实际操作能力;4. 练习与反馈:通过课堂练习与教师反馈,帮助学员巩固所学内容。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 课程作业;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
六、参考教材1. 《时间管理的艺术》 - 弗朗西斯·巴庞2. 《时间管理四步曲》 - 肯·麦基尼七、备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和高效的工作能力。
《时间管理》小学德育课程教案课题:《时间管理》课程目标:2. 教会学生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一、导入1. 老师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动一:时间管理的重要性1. 老师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时间管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学生讨论:时间管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帮助?3.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相互学习。
三、活动二:制定时间计划1. 老师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分解、时间分配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一周的学习时间计划。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计划,相互评价和改进。
四、活动三: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1. 老师介绍一些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APP等。
2. 学生选择一种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3. 学生分享使用时间管理工具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四:时间管理习惯的培养2. 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拖延、提高学习效率?3.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习惯,相互借鉴。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现状,制定改进措施。
3.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检查学生制定的时间计划,评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 了解学生使用时间管理工具的效果,评估其时间管理能力。
4. 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表现,评估其时间管理习惯的养成情况。
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课后,教师要跟进学生的时间管理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课程的授课。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出修改意见。
(原创实用版3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大班科学《时间管理》反思简短》,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3篇)《大班科学《时间管理》反思简短》篇1《时间管理》是大班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管理时间和规划自己的活动。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简短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意识到时间是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地利用。
通过让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如制作时间表、任务安排等,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时间的概念和认识程度各不相同。
有些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时钟和日历的概念,而有些幼儿则需要更多的帮助和解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到幼儿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时间管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借助实际的活动和例子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例如,我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实际的任务中,如安排班级活动时间表、制定个人计划等,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学习。
最后,时间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幼儿不断地练习和巩固。
《大班科学《时间管理》反思简短》篇2本次大班科学《时间管理》的教学反思如下: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设置实际的情境和任务,让孩子们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制定计划并尝试完成任务,他们逐渐了解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任务分配上,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导致一些任务过于简单或难以完成。
时间管理课程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时间规划教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现代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工作和社交压力,时间管理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时间管理课程旨在教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提高工作效率。
本教案将介绍时间管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二、时间管理课程概述1. 目标:教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 内容:- 意识培养:提醒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及现有管理不足之处。
- 目标设定: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
- 时间规划:教授学生有效制定时间表、优化任务安排的技巧。
- 优先级排序:引导学生辨识紧急与重要的任务,并优先处理。
- 技巧与工具:介绍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和工具,例如番茄工作法、时间追踪应用等。
- 自我评估:教导学生如何评估自己的时间管理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3.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时间管理心得和技巧。
- 游戏互动:设计时间管理相关游戏,提高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兴趣与参与度。
- 情境模拟: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其中实践时间管理技巧。
三、时间管理课程具体教学内容1. 意识培养- 通过故事和案例分享,让学生认识时间管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时间浪费现象。
2. 目标设定- 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帮助他们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任务。
- 引导学生制定时间表,明确每日、每周和每月的目标。
3. 时间规划- 教授学生如何制定优化的时间表,包括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
- 引导学生分解任务,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时间使用习惯。
4. 优先级排序- 帮助学生区分紧急任务和重要任务,并教授优先处理重要任务的方法。
-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来应对紧急情况,避免拖延和时间管理上的困扰。
时间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时间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时间管理成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1)时间的重要性利用PPT展示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要珍惜时间。
(2)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介绍四象限法则、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方法,讲解如何设定优先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3)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分享时间管理的经验与心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时间管理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时间管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重要性2. 时间管理方法与技巧2.1 四象限法则2.2 番茄工作法2.3 设定优先级3. 制定时间规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时间规划。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时间管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了解更多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自身时间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时间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应用2. 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3. 实践环节的讨论与分享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一、时间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应用1. 四象限法则:将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分为四个象限,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合理安排其他任务。
9.1心理课堂——时间管理教案说课讲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学》教材第九章第一节,主题为“时间管理”。
详细内容包括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时间管理的计划制定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方法、技巧及计划制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
2. 学具:笔记本、笔、计划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时间管理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b. 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c. 时间管理计划制定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b. 教师示范时间管理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等c. 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计划制定练习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时间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六、板书设计1.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2. 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a. 番茄工作法b. 四象限法c. 其他方法3. 时间管理计划制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制定一个下周的学习时间管理计划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a. 探讨时间管理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工作、家庭等b. 建议学生阅读时间管理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时间管理方法c. 组织时间管理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时间管理计划制定。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计划制定练习。
4. 作业设计:制定一个下周的学习时间管理计划。
一、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番茄工作法:将学习或工作划分为25分钟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休息5分钟。
时间管理课程幼儿园教案1. 引言时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时间管理课程的幼儿园教案,帮助幼儿园教师教授幼儿正确的时间管理技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应能够: - 理解时间的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 -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 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3.1 时间的概念 - 定义时间的概念,让幼儿理解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让幼儿了解一天的划分,明白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活动。
3.2 时间管理技巧•教授幼儿简单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如制定计划表、设置提醒等;•培养幼儿自我约束的能力,提醒他们不要浪费时间;•引导幼儿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游戏和休息。
3.3 时间管理实践•引导幼儿制定并执行个人时间表,指导他们如何将时间合理安排在不同的活动上;•鼓励幼儿掌握自我控制能力,按时完成任务;•教授幼儿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时间紧迫的任务。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 情景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 - 游戏活动:设计一系列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 制定计划表:引导幼儿制定自己的时间表,让他们亲身体验时间管理的实践; - 演示与指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5. 教学步骤5.1 导入活动•呈现一张日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发他们对时间的思考;•播放与时间相关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
5.2 时间的概念•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时间段的活动,让幼儿感知一天的划分;•制作时间轴展示时间的流逝,让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
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他们规划、安排和控制时间的能力,以促进其学业和个人发展。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业和生活的影响。
2.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优先级设定、时间分配、定时休息等。
3.了解常见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如待办事项列表、时间追踪器、番茄工作法等。
4.能够运用时间管理原则和方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5.能够使用时间管理工具进行时间规划和监控。
6.能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时间管理的积极态度,认识到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就感。
3.培养对他人时间的尊重,学会在与他人合作中有效沟通和协调时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实践。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的价值与浪费–时间管理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第二章: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任务分类:重要与紧急–优先级设定与时间分配3.第三章:时间管理的 methods–目标设定与计划制定–待办事项列表与时间追踪器4.第四章:时间管理的工具与技巧–番茄工作法与时间块–时间管理软件与应用程序5.第五章:时间管理的实践与应用–个人时间管理案例分析–团队合作中的时间管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探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时间管理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时间管理课程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2.意识到时间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3.掌握简单的时间管理方法;
4.能够制定良好的时间管理计划。
二、教学内容
1.时间的概念及重要性;
2.时间如何影响生活;
3.时间管理方法介绍;
4.制定时间管理计划。
三、教学重点
1.时间概念及重要性;
2.时间管理方法介绍。
四、教学难点
1.意识到时间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2.制定良好的时间管理计划。
五、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
2.互动讨论;
3.游戏形式。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教师通过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2. 概念讲解
1.教师介绍时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讲解时间对生活的影响。
3. 时间管理介绍
1.教师介绍时间管理方法,如制定目标、制定计划、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序等等。
4. 制定计划
1.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计划,如规定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等。
5. 游戏互动
1.教师设计时间管理游戏,让学生实践时间管理方法。
6. 总结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时间管理课程的内容,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时间管理方法。
七、教学资源
1.时间管理相关图片。
八、教学评估
1.学生时间管理方案的制定情况;
2.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
3.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九、教学延伸
1.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实践时间管理方法;
2.每周检查孩子的时间管理计划。
时间管理课程大纲课程简介时间管理是现代社会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无法有效利用时间,从而导致时间浪费、任务拖延等问题。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课程目标1.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
2.了解常见的时间管理错误。
3.学会如何设置目标和计划,并且制定长期战略。
4.掌握如何设置优先级和处理时间紧迫的任务。
5.学会如何有效地使用工具和技巧来提高工作效率。
6.实现能够控制时间的持续性和改进能力。
7.提高生产力,减轻工作压力,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课程设置第一章:时间管理的理解和优势•时间管理的意义。
•时间管理的优势和效果。
•理解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管理的挑战和困难。
•时间的价值。
第二章:常见的时间管理错误•时间铺张。
•没有计划。
•信息贪心。
•时间更替。
•待办事项无限。
•凌晨燃烧仙草。
第三章:设置目标和计划•明确长期战略。
•将目标转化为计划。
•制定紧急和重要性的评估标准。
•学会对计划进行优化,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第四章:设置优先级和处理紧急任务•按照优先级处理工作。
•了解时间和项目的紧迫程度。
•掌握项目工作中的关键性和主要性。
•学习处理紧急任务的技巧。
第五章: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和技巧•有效使用日历和计划表。
•利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和环境。
•思考改善时间利用的方法。
•学习完善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
第六章:时间管理的持续性和改进能力•设计工作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
•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
•不断进行思考,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第七章:平衡工作和生活•所谓“生活品质”。
•学会挑剔放弃一些细节。
•学习实现成功工作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平衡。
总结时间管理是工作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本课程致力于让学生管理时间、提高效率,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生产力,最终实现成功的工作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平衡。
《时间管理》说课稿戴旖潇一、教材分析时间管理是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针对于刚上初中的孩子,他们面对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在这一过度时期,由于课程的增多和科目的繁重,使得有些原本得心应手的功课因为时间管理不足而学习起来很吃力。
他们迫切想要改变现状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想要珍惜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规划,时间管理这一课正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设计的。
二、教学内容《时间管理》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展开的课程内容,安排一课时完成。
三、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述法,讨论法,情景设置法学会时间管理的法则并合理分配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能从内在主观认识自己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改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教学难点:能主动合理认清时间的重要性,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五、教学方法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领悟能力,本课将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及情景设置法等方法相结合及伴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
六、教学过程(一)、假设情景:86400元—86400秒(二)、小游戏:撕纸条。
小故事总结(三)、帕累托原理又称80/20法则,其主张为:以一个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很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
帕累托原理是指世界上充满了不平衡性,它给所有人一个重要的其实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所以,我们如果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应该讲80%的时间投注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反之,不懂得二八法则的人,常将80%的时间浪费在次要及不重要的事件上,结果是花了功夫却不见得有效果,造成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现象,甚至一辈子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四)、轻重缓急小练习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在“重要”和“紧急”的程度上也各有不同,我们只有分清他们,才能管理他们。
以下列出的这些事情放在哪一个坐标内合适?请将这些事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类,事情并无正确答案,通过讨论交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