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中关村的创新秘诀

曾有国外媒体预言,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可能超过美国的硅谷,那就是中国北京的中关村。近年来,中关村诞生了诸多创新型孵化器,这可能是中关村乃至中国破解硅谷创新神话的真正开始。

创新型孵化器的探索

几年前,一项很有影响力的关于美国硅谷的研究指出,“社会网络和文化”才是硅谷创新的本质。随着科技创业的发展,中关村的创新型孵化器也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近年来,创新工场、3W咖啡、车库咖啡、微软云加速器等多元化的创业服务形态在中关村遍地开花。它们形式多样,有的是培训机制,有的是导师机制,有的是投资机制;有的通过互联网平台,有的通过资源集成。虽然发展模式不同,但其核心都是为创业者服务。

传统孵化器主要是借物理空间来聚合资源,其能够聚合的资源非常有限,能承载的载体和提供的服务也很有限。创新型孵化器则不同,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带来了更大的资源互联能力,也使得各种服务能够更好地以虚拟化的方式实现。由此,创新型孵化器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它把科技、创业者、资本、

市场等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创业生态链。

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主任杨晓非认为,所有创新型孵化器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烙印:大家都在参与全球科技创业资源的配置和流动,这是科技创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孵化器当中虽然也有流动,但由于地区差异大,产业聚集度不同,一些产业聚集度比较薄弱的地方还是需要靠物理空间来集聚企业。

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诞生的意义不只在于其自身的发展,更在于它们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核心是“创新”,它们立足自身,具有专业性强、对接天使投资、注重辅导培训、针对早期项目、搭建服务平台、整合配置资源等特点,在培育创业人才、发展天使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武文生认为,在探索创业服务创新方面,中关村的创新型孵化器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应当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探索服务模式和创业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利用社交网络和网络技术与天使投资更好地对接。只有在这方面探索,才会真正实现差异化,具有竞争力。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程

郁看来,未来创新型孵化器应该形成一个大联盟,这种大联盟可能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能够将投资人、消费者以及各种各样的供应商聚合在一起。现在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探索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模式,聚合资源的机制也在改变,有的以资本聚合,有的以媒体聚合,还有的通过创业大赛聚合。其实还有一块很重要,那就是通过链与链之间的关系来聚合,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聚变。

还有一种看法是,现在是双赢、多赢的时代,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不应当彼此排斥,而应当共享经验,比如创新型孵化器的许多合作需求是传统孵化器早已具备的,此时,创新型孵化器向传统孵化器取经就可很容易地解决问题,而无需再靠自己冥思苦想。创新型孵化器和传统孵化器都应当具备创新精神,彼此间应当形成凝聚力,汇聚成一股力量。

政府市场共促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服务组织,从草根创业阶段成长起来的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正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如今,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整体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被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体系及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范围。

这些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创新型孵化器,受到政策的扶持后是否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中关村创业服务处处长

杨彦茹认为,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在众多传统孵化器的基础上,中关村涌现出十几家创新型孵化器,这其实是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合拍的。“车库咖啡是我在调研时发现的一个草根创业平台,当时成立还不到3个月。后来,中关村管委会在各个场合推荐车库咖啡,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各大媒体也相继报道,使它的名声越来越大。应该说,是市场的需要催生了车库咖啡,但也正是由于政府的推动,才使其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那么,创新型孵化器在得到政府支持后是否会失去“狼性”呢?武文生认为,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我建议用市场化的方式发展创新型孵化器。目前,创新型孵化器正日益趋同,未来它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自身特色,探索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

杨彦茹表示,对中关村孵化器或创新型孵化器的支持并非毫无原则,而是要视其创业孵化效果来进行支持。而且,政府给予的支持只是一种导向,表明对新型创业服务业态的鼓励和认可。

而在程郁看来,政府还是应当强有力地支持创新型孵化器的发展,只是需要更仔细地考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支持方式。由于缺乏良好的支持创业企业的具体手段和载体,现在我国对创业企业的支持还比较薄弱。这些创新型孵化器

实际上能够成为政府支持创业企业的一个良好平台。“未来创新型孵化器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政策工具。政府应当通过支持创新型孵化器扶持的企业,让创新型孵化器成为一种传递政策的机制和纽带。”

杨晓非建议,应当对参与全球、全国以及区域等不同层面科技创业资源配置的孵化器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对参与不同资源配置的孵化器的发展要求及对发展结果的评价机制

也应相应发生变化。“事实上,可以依托中关村,为中国的孵化器重新树立起一个品牌,使北京的孵化器成为北京的生态品牌,成为中国的一流品牌,成为全球化的中国品牌。”

“现在是变革的时代,我们都在寻找创新和改革的方向。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学科交叉、资源整合、资源集聚等都通过创新型孵化器充分体现出来。这些创新型孵化器将加深我们对创新创业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

理解和认识。”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杨跃承说。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

园区发展规划 一、园区概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位于朝阳区东北部,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是朝阳区三大功能区之一的电子城功能区的核心区。现包括东区(酒仙桥)、西区(望京)、北区及健翔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光电显示、计算机与网络三大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园区四至范围 东区:东至京驼房营路、万红路、京包铁路、五环路;南至坝河、酒仙桥路、体育场路;西至机场高速公路、将台西路、芳园南街;北至机场高速公路、京包铁路。 西区:东至京包铁路;南至京顺路;西至望京东路、溪阳东路、利泽东二路、望京北路、广顺北大街;北至望和铁路。北区:东至崔各庄东路、来广营东路支路、索家村东路;南至索家村北路;西至京包铁路;北至善各庄北路、善各庄东路、香江北路。 健翔园:东至北辰西路;南至裕民路;西至八达岭高速公路;北至科荟路(原科荟西路)。 三、发展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 园区东邻首都国际机场,西连奥运村,南通CBD,与四环路、京顺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五环路毗邻相连。 (二)便捷的交通条件 电子城位于四环路和五环路之间,机场高速路、五环快速路从电子城穿过,至首都机场仅14公里。

电子城区域内道路通畅,公共交通四通八达。 (三)雄厚的产业基础 电子城已形成以电子整机和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产业基地,并具有为信息产业配套和服务的各种设施。区内各大企业建有全国性的营销网络。 (四)丰富的人力资源 电子城科技园以信息产业为主,集中了大批高科技工程技术人才,周边地区人力资源亦十分丰富。 (五)优惠的园区政策 北京电子城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五园之一,为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区内高科技企业可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园区亦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不断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四、科技发展规划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开发研究中心和孵化器的推动,不断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电子产品。 五、产业发展规划 电子城科技园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与其配套的相关产业和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软件和显示器、新型电子元器件。 六、建设总体规划 (一)东区规划 电子城东区是市政府批复的老工业基地改造试验区,是电子城科技园重要组成部份,是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高新技术科技园区,规划占地面积6.9平方公里。随着多年的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正在演变成电子研发、高端产业、商务及高科技服务业比重均衡,更具发展潜力的全新业态,在为国家可靠保存了军工研发生产基础与支持能力,不断发展并作出新贡献的基础上,实现了军转民市场化转型,并保留工业遗迹成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城单一国有经济结构成功地调整为国有股份制、民营科企、外商投资企业同步强大共同发展,更合理从而更具发展活力的新局面。 (二)西区规划 中关村电子城西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北部,规划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十园之一---电子城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国公司聚集度最高、国际化趋势明显、最具产业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 电子城西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94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140公顷,绿化、市政及道路用地15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32万平米,平均容积率1.5,绿化率30%。主要发展以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与通信设备、软件与网络服务为主导产业方向,发展研发中心、企业总部、新技术服务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形态,发展以中试和与研发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集成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目前,已有摩托罗拉、北电网络、爱立信、索尼爱立信、安捷伦、三星、朗讯等多家跨国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洛娃集团、中国数码港、叶氏集团、爱慕公司、天利公司等民营高科技企业总部,以及4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入驻园区。2007年,又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企业签约入驻园区。电子城西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移动通讯研发中心和总部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正在努力打造中国的“移动硅谷”。 (三)北区规划 电子城北区规划用地范围276.87ha,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68.31 ha,代征道路面积67.78 ha,代征绿化面积34.36 ha,代征水域及其它用地面积6.42ha,总建设量301.3万平方米。 1、规划定位 根据电子城科技园建成“一个总部,两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北扩区域的规划定位是将该区域打造成电子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聚集地,规划目标是建设专业化的现代高科技园区和多元化的人文景观园区。在规划中充分考虑依靠科研开发、管理孵化及以与研发配套的中试为主的核心制造等三大功能来实现产业聚集。

北京市产业园区名单

北京市产业园区名单 1、首钢工业旅游区 2、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 3、北京798艺术区 4、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 5、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 6、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 7、中关村软件园 8、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 9、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10、中国怀柔影视 11、长安街沿线文艺演出集聚区 12、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13、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园区 14、百工坊传统工艺 15、什刹海文化旅游区 16、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 17、朝阳公园文化园区 18、北普陀影视基地 19、朝来农艺园20、北京飞腾影视城 21、北京大观园 22、高井传媒产业区23、歌华创意产业园 24、海淀大学城 25、北京龙徽葡萄酒博物馆 26、后街美术与设计创意产业园27、三间房国际动漫产业园 28、天桥演艺产业园区 29、雅昌企业集团公司 30、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31、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32、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33、北岸1292 34、歌华大厦 35、石景山CRD 36、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37、北京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园 38、国投信息创意产业园 39、北京锦秋文化创意产业园 40、莱锦文化产业创意园 4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 42、一号地国际艺术区D区 43、北京尚巴创意产业园 44、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 45、来广营文化创意产业园

46、观音堂文化大道 47、北京CBD国际传媒产业园48、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 49、北京戏逍堂 50、国家时尚创意中心北京(宋庄)时尚创意产业园 51、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 52、三里屯酒吧街 53、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 54、北京文采文化创意产业园55、北京昊成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loft718) 56、宝隆艺园57、ART国际艺术园 58、惠通时代广场 59、左右艺术区60、昌平八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61、工体娱乐圈 62、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62、中科创意产业园 63、中华和谐文化创意产业园 64、751文化创意产业园 65、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 66、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中心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项目方案创作与构思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项目方案创作与构思 摘要:针对地块特点,沿场地周边构思一系列新建筑,场地核心形成花园和绿色聚会场所。创建视觉上统一、整体的建筑形态,赋予建筑群一个新的表皮系统,表皮简洁而被赋予色彩,色彩间按色谱规律相互过渡、连续,规划市政道路下沉至地下形成地下公路与车库相连接,基础设施、停车场和道路系统向下发展使得宝贵的地产得以保留并回馈给公众。 关键词/绿色建筑表皮地下公路 创新园用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两侧。其中知春路北侧地块东临中关村东路、航天社区,南临知春路,西临中关村南三街,北临中关村南路;知春路南侧地块东邻翠宫饭店。 创新园内建筑物现状为厂房及科研办公楼,其中“中国卫通大厦”、“卫星大厦”和“534号楼”位于知春路北侧地块内是需要保留的建筑。本项目是以国际甲级写字楼为主,结合商业、公寓和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场地的容积率,给业主提供了最高可能的投资回报。 规划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手法,以底部两层商业将13栋功能各不相同的大厦连为一体,围合出一个内广场,使项目内各个位置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南北两侧地块以天桥相连通,遥相呼应。 整个设计是沿场地周边建设一系列新建筑,该场地的核心附一个公园般的花园和绿色聚会场所。高层写字楼都设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两层商业基座上,所有建筑物的二层连接能够使工作休闲、娱乐和购物容纳进来,这里将容纳零售,商业和娱乐场所。对现存建筑进行改造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象。沿场地北边的塔楼也设在基座上,包含了公寓大楼。毗邻酒店的公园将容纳纪念物,标志着卫星区的历史性质-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南部建筑物将通过底座或广场层的桥来连接,桥可以同时连接街道上的人行道。 为了创建视觉上统一、整体的建筑形态,创新城市新的地标形象,这些大厦都赋予一个新的表皮系统,表皮采用穿孔铝板,简洁而丰富多彩,色彩间按色谱规律相互过渡、连续,这极大地丰富了和挑战了城市的视觉空间,建筑群的高度或因视觉趣味的不同儿变化,或因与现有的两个建筑的关系而各变化。这些建筑都将被同样的材料所包裹以创建视觉上统一的整体建筑形象。建筑包围的场地贡献给公众,是一个绿色的公园。这个视觉上丰富,跳动的设计将给该社区的天际线带来清新的气息和能量,相比之下,该区域现在遍布着单色调的办公楼和高层住宅。这也将为附近区域提供一个吸引人的目的地,吸引新的办公楼租户并带来由新的餐饮,零售和娱乐设施带来的收入。 我们设计的主题是建造一个城市花园,而规划中的三条市政路却影响了整个绿地的整体性,所以我们规将划市政道路下沉至地下形成地下公路与车库相连接,交通堵塞、人流拥挤一直是困扰城市的难题利用下沉式道路将停车场、地下

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

目录 一、人力资源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资源 (3) (一)人力资源的优势造就了中关村的辉煌 (3) (二)人力资源是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 (三)人力资源规划对实现园区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4)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5) (一)得天独厚的地区科研教育资源优势 (5) (二)人力资源质和量均居国内科技园区首位 (5) 1、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已形成,从业人员数量巨大 (5) 2、人力资源整体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6) (三)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6) 1、人力资源吸纳的政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6) 2、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6) (四)创业者群体和以创业为核心的园区文化已初步形成 (7)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7) (一)区域科研教育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7) (二)高层次人才的吸纳与激励机制面临挑战 (7) (三)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9)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尽完备 (9) (五)人才中介市场化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9) (六)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园区环境建设亟待改善 (9)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0)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10) 1、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10)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10) 3、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和重点 (10) 4、体现科学、务实、改革的精神,注重应用性和操作性 (10) 5、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高标准的制定规划 (11) 6、以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为核心,充分挖掘潜能 (11) (二)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11) 1、总体目标 (11) 2、到2005年的具体目标 (11) 五、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12) (一)完善园区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体系 (12) (二)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互动 (14) (三)推动企业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14) (四)搭建全方位的园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15) (五)大力发展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机构 (15) (六)发展培训产业,实施“中关村英才计划” (16) (七)加快园区建设,优化发挥人力资源能力的配套环境 (16)

信息产业园总体规划设计报告

辽阳市信息产业园总体规划设计报告 (结构) 第一部分:世界及国内先进产业园 一、市工业园区开发的典型模式(“西方模式”):美国硅谷模式 1、硅谷的形成背景 (1).早期无线电和军事技术的基础旧金山湾区在很早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1909年,美国第一个有固定节目时间的广播电台在圣何塞诞生。1933年, 森尼维尔(Sunnyvale) 空军基地(后来改名为墨菲飞机场)成为美国海军飞 艇的基地。在基地周围开始出现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二战后,海军 将西海岸的业务移往加州南部的圣迭戈,国家航天委员会(美国航天局 NASA 的前身)将墨菲飞机场(Moffett Field) 的一部分用于航天方面的研究。为航 天服务的公司开始出现,包括后来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 (Lockheed)。 (2).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大学回流的学生骤增。为满足财务需求,同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斯坦福大学采纳 Frederick Terman的建议开辟工业园,允许高技术公司租用其地作为办公用地。 最早入驻的公司是1930年代由斯坦福毕业生创办的瓦里安公司(Varian Associates)。Terman 同时为民用技术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惠普公司是 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在1990年代中期,柯达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也在工业园 驻有研究机构,斯坦福工业园逐步成为技术中心。 (3).硅晶体管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人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 在斯坦福大学南边的山景城创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1957年,肖克利决定停 止对硅晶体管的研究。当时公司的八位工程师出走成立了仙童(Fairchild) 半 导体公司,称为“八叛逆”。“八叛逆”里的诺伊斯和摩尔后来创办了英特尔 (Intel) 公司。在仙童工作过的人中,斯波克后来成为国民半导体公司的CEO,另一 位桑德斯则创办了AMD公司。 (4).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 从1972年第一家风险资本在紧挨斯坦福的Sand Hill 路落户,风险资本极大促进了硅谷的成长。1980年苹果公司的上 市吸引了更多风险资本来到硅谷。Sand Hill 在硅谷成为风险资本的代名词。

邀请函 - 中关村科技园区

2009中关村论坛议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院 国家知识产权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科技日报社 科技部火炬中心 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组委会领导 名誉主席:宋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主席:徐冠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秘书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 丁仲礼中科院副院长 甘绍宁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苟仲文北京市副市长 副秘书长:修小平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 黄庆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 夏颖奇中关村管委会委员 杨志强海淀区常务副区长 二、论坛主题 年度主题: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

三、活动日程 时间: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地点: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 议程: 11月12日(星期四) 8:00-8:40 会议签到 上午开幕式及大会演讲 9:00-10:30 论坛开幕式 主持: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 主办单位代表致辞:北京市市长郭金龙 主旨演讲: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 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 10:30-10:40 茶歇 10:40-11:30 大会演讲 主持:加拿大创新中心主任Mike Darch 演讲嘉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待定)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待定)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11:45-12:00 中关村科技园区与韩国大邱庆北自由经济区签约仪 式(部分代表参加) 12:00-13:30 自助午餐 下午专场活动

13:30-16:30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专题 主持:中关村环保促进中心主任徐云 演讲嘉宾: 国家环保部领导(待定) 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 韩国大邱自由经济区理事长朴寅哲 神雾公司董事长吴道洪 加拿大创新中心主任Mike Darch 北京市东城区区长杨艺文 第二专场 13:30-16:30 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专题 主持:北京市海淀区常务副区长杨志强 演讲嘉宾:北京市海淀区区长林抚生 美国硅谷银行总裁Greg Becker 纳斯达克中国区代表郑华 英飞尼迪股权基金管理集团创始合伙人Gal-Or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冯国荣第三专场 13:30-16:30 知识产权战略与保护专题 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保护司司长黄庆 演讲嘉宾: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樊志勇 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CEO 林善喜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龙传红 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教授Kubo Kozo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科园发〔2019〕42号) 各有关单位: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我委2019年第9次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9月18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示区组发〔2018〕4号),加快支持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中关村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平台旨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关村示范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和人才优势,通过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成果共享、标准创制、构建专利池、市场应用推广、产业生态建设等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解决中关村示范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技术短板,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紧密协作、互利共赢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重点产业发展发挥重大带动作用。 第三条按照“统筹布局、聚焦重点、创新引领、产业协同”的原则,结合中

关村示范区各分园产业定位,聚焦重点特色产业园区与细分产业重点环节,统筹建设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平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充分集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前沿技术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对一区多园产业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二章统筹布局 第四条产业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中关村示范区重点发展产业,聚焦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关键环节,在以下细分技术领域布局建设创新平台: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重点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底层开源软件和核心算法平台、新一代操作系统研发应用平台、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创新应用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测试及创新应用平台、重点行业大数据开放应用平台、自动驾驶技术开源开放与测试应用平台、导航与位置运营服务平台、量子通信研发应用平台等。 (二)生物健康。聚焦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成果转化、研发生产、注册上市、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共性需求,重点支持建设千升以上规模的生物药中试服务平台、高端制剂平台、医药合同研发机构、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服务机构、代工生产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工程化平台等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发生产服务平台,以及推进临床科研成果转化的中关村医学成果转化中心。 (三)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围绕机器人、精密机床、无人机、增材制造(3D 打印)、微纳制造、柔性制造、轨道交通、商用航天等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的共性需求,重点支持建设自动化工业设计与仿真服务平台、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应用平台、精密机床高端数控系统、无人机共性技术及应用平台、商用航天关键技术与核心组件研发商用化平台、增材制造材料设备和工艺研发平台、微纳制造研发应用平台等。 (四)新材料。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前沿材料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概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概况(国家级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丰台科技园区,1991年11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1996年丰台园成为全国首批向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之一。同年,丰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家科委联合考核,被确定为"国际企业孵化器(IBI)"试点单位。 1992年以来,丰台园已累计批准入园高新技术企业1200余家,三资企业154家,注册资本金达5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47亿元,形成了北京西南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工程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丰台园产业基地——丰台科学城占地5平方公里,处于四环路西南角内外两侧,一期工程已开发完毕。北京贝尔、北方华为、北辰东大阿尔派、晓通创新网络、双鹤制药装备、长征高科技、中国华电、中成股份、中垦股份、金自天正智能、燕化高新等80余家企业形成了科学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帝京花园、宝隆城温泉公寓、吉利双星、阳光四季、城市经典、恒富花园等巨型物业的运作,浓厚了科学城的社会人文气氛;完善的公共市政设施,配套的小区服务体系,营造了首都高品位的产业投资环境。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 地址:北京丰台科学城海鹰路2号 邮编:100070 电话:86-10-6372608386-1063734445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14863931.html, 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丰台科学城位于北京市四环路西南角内外两侧,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多园”中距市区最近的产业基地,距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12公里。 人文自然:丰台久享京城“花乡”之誉,空气清新,风光秀丽。座落在区内的丰台体育中心,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紧靠科学城南侧,是著名的万亩绿色旅游区,其中包括世界公园、大葆台汉墓以及将要建成的未来世界、人造海滩和18孔高尔夫球场。丰台园还在产业基地生活区内建有占地近80000平方米的科技公园。 交通通讯:丰台素有首都“陆路码头”之称。丰台园是距市中心最近,交通最便捷的科技园。京石、京开、京津塘高速公路横贯园区,辐射全国;亚洲最大的北京西客站和全国最大的丰台货运编组站座落科技园区,联通各地;南苑机场作为首都第二航空港,距园区仅4

中关村科技园东升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东升园区 园区整体概况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是中关村区域引进先进科技园创办理念的示范园区。园区坐落于北京海淀学府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于2009年5月开盘。已有15栋花园式、低密度独栋学院派风格建筑构成了集总部基地、高科技产业研发基地、加速器及企业孵化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生态型综合园区。二期总面积69.96公顷,规划研发办公区、综合商务区、企业总部及孵化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景观生态轴等,全方位考虑园区功能规划、产业软硬设施综合配套,并将引入国际前沿的环保建设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高科技产业园典范;三期预计于2016年建设完成。一二期整体规划参考了世界上多处著名高科技聚集区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引领中国企业步入生态办公的未来科技园。目前,园区一期签约客户已达80多家,入驻率达到100%,吸引了清华工业研究院、国科激光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构成了集总部基地、高科技产业研发基地、加速器及企业孵化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园区。 与北京市其他科技园相比,东升科技园的身份非常特殊:它是全市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乡镇自主建设,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全乡农民集体所有的高科技园区。换句话说,只要是东升乡的农民,都能从园区中获得收益。

园区采取封闭式管理,一切无证车辆必须登记后方可入园。除快递外,一切其它如外卖等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园区为全市首家乡镇高新技术园区——占地3.78平方公里的东升科技园,已正式并入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开始启动、三期预计2016年完成。开发过程中,采用“集体土地自主开发、自有物业只租不售”的开发运营模式,使农民变股民、收益按股量化,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科技园股权分红收入,还可以在园区从事基础性劳动获得第二份收入。园区地理位置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座落于海淀区东升地区,南接五环,西临八达岭高速,东靠林萃路,北依西三旗南路。是海淀区东北部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也是中关村的又一个核心区,与中关村西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构成“黄金三角”组合。高速、轻轨、地铁瞬时连接中央城市,有效的保证了在物流与人流上的畅通。多层次交叉路网架构四通八达,2011年建成的地铁8号线西小口站距园区正门直线距离仅300米。距林萃路800米,距离八达岭高速1.5公里,距CBD22公里,距金融街12公里,距离首都机场19公里,距北京火车站18公里,距高科技龙头所在地地----中关村仅9公里,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企业科研基地。

中关村领潮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关村领潮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关村不是中国的硅谷,而是世界的中关村。 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引发创业浪潮,带来产业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中关村是我国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孕育地。今天,互联与移动在一起,智能与制造在一起,生物与医药在一起,传统产业嫁接互联网思维,新产业的广阔空间,正在神州大地引发新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大潮,而中关村,正是这潮头的领潮者…… 科技创业圣地,引领中国风向 30多年前,改革开放春风乍起的时候,中关村出现了最早砸碎锁链的勇士。他们成为中国科技创业的引路人。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什么错?”一个叫做陈春先的核科学家,率先下海,不低头,不写检查,在一个破旧仓库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一个叫做王洪德的工程师,提交了辞职创业报告,发出了“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不后悔”的呐喊。 选择不安与冒险,选择未来的召唤,奔向市场经济的洪

流。1987年底,集中在白石桥路、海淀路和中关村路的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已达148家,形成了“电子一条街”的雏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创业的发源地。 “鸟飞林觉曙,鱼戏水知春”。20多年前,中关村建起中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一代代创业者在此登上科技创业的“高速列车”。 海归创业,引领风向。为了“让互联网改变中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张朝阳创办了搜狐公司。为了“用技术改变世界”,李彦宏辞掉硅谷职位,带着专利技术回国,创办了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百度。如今,在这个科技创业者的摇篮里,留学归国人员占到全国的1/4,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占到全国的1/3。用创业体现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聚集地。 在科技创业中铺下创新的基石,中关村开发了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紧缺技术和产品,掌握了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TD?CSCDMA、闪联等一大批重要国际技术标准,为航天、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天,中关村已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王晓

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关于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示区组发〔2016〕2号),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在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5〕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以下简称一区多园支持资金)从中关村示范区专项资金中列支,并按照年度预算进行安排。 第三条一区多园支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公开公正、聚焦重点、择优支持、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支持对象为在中关村示范区及京津冀范围内重点合作和辐射区内开展绿色生态园区、特色园区、创新社区、军民融合园建设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的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服务示范区企业的人才住房保障项目的投资、建设或管理单位;向园区辐射转移和落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精尖” - 1 -

产业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主体;开展智慧中关村示范试点的项目单位。 第二章支持内容 第五条推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 支持分园、特色园区和创新社区开展整体绿色生态建设,鼓励园区申报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或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探索生态建设机制创新,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对规划范围不少于40亩或建筑规模不少于3万平方米、已编制生态规划或实施方案、集成生态智慧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服务不少于5个领域且已完成项目不少于3项的,按照已完成项目生态建设投资的40%给予资金支持,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第六条推进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盘活存量土地或空间资源,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对盘活土地面积在10亩(含)以上,且规划获得相关部门审批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给予项目盘活改造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一次性300万元资金支持。 (二)对园区存量楼宇、厂房等空间资源进行内部整理改造,且改造完成后用于创业孵化或者入驻高新技术企业使用面积不少于60%的项目,盘活改造面积在8000平方米(含)以上,给予项目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一次性200万元的支持资金;盘活改造面积在5000平方米(含)至8000平方米,给予项目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一次性100万元支持资金。 - 2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 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政策解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17年9月22日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细则》出台背景及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52号)、《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城市工作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落实《关于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促进分园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制定了《实施细则》,对支持内容、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内容进一步的明确细化。 二、《实施细则》的支持主体 支持对象为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开展绿色生态园区、特色园区、创新社区、军民融合园建设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的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服务示范区企业的人才住房保障项目的投资、建设或管理单位;向园区辐射转移和落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精尖”产业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主体;开展智慧中关村示范试点的项目单位。 三、《实施细则》的支持主要内容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基础上,对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等9个支持方向在支持内容和申报材料方面进行明确和细化。 (一)推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 细化支持条件:1.明确生态建设项目领域包括建筑节能、海绵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生态景观、生态智慧管控系统、固体废弃物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生态修复等。2.对第三方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建设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公司或中关村示范区政策范围内注册企业,且为项目出资方,出资金额须高于项目生态建设投资的40%。 明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生态园区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及其专家评审意见或相关评审会议纪要等复印件、相关合同文件及资金往来凭证复印件、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效益分析报告等。 (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细化支持条件:

创新之路_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文/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后改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简称中关村), 从此拉开了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 二十年间,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起步,发展成总面积232.52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高科技园区。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迅速成长,重大科技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 与二十年前的电子一条街相比,今天的中关村“旧貌换新颜”,变化之大,速度之快,令人振奋。 1、中关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早期的中关村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组装、研发生产和销售,随后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领域极大扩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为主的庞大产业群,建立了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电子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多个特色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其中,台式计算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以上,笔记本计算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以上,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近年来,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清洁能源及时也在中关村迅速兴起,研发、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规模已经达到中关村总量的一半以上。2008年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中关村第二大产业,联合国大会专门邀请中关村代表参加第62届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创新之路 ———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ILUNSHIYE 理论视野 L 92 中国高新区2009/04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说明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招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成果完成时间:2009年7月目录1.项目分析 001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2规划围与现状分析1.3规划目标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前期概况自1992年起,北京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合作建设学校周边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三亿多元建设了三座大厦(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形成了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建筑。目前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已开发建成近 10 万平方米建筑物。理工科技大厦建筑面积32083平方米,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具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办公良好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海淀科技大厦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园办公大楼。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建筑面积19956平方米,大厦有入驻企业办公场地,北京理工科技集团总部设在大厦六层,大厦设有用于企业交流、学术会议、信息发布等报告厅、会议室,三星级客房和中西餐厅等服务设施。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2项目区位与规模区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桥街,北跨北

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心地段,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位于学校中关村校区西部(戊区),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叉口,南与5、6大学生公寓隔校园道路相望,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西临西三环,东至校园西路。占地面积与建设规模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 划项目占地面积73亩(约4.9万平方米),地块呈南北向直角梯形(南端顶边176米,北端底边209米,南北长255米)。本项目用地性质为教学科研用地,拟规划建设规模为:规划容积率4.2,控制高度80米,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地上建筑物规模20万平方米。项目在北京市的区位项目在理工大学的区位1.项目分析1.2规划围与现状分析规划围项目地处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西部,南至5、6大学生公寓北侧,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东至校园西路西,西至西三环。周边现状分析项目地理位置重要,主要考虑如下周边现状:第一,项目处于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口,重要临街面面向三环,对将来建成的建筑外立面形象要求较高。第二,项目与武警总部大楼和北京电视台办公楼隔三环相望。第三,考虑项目本身与校园主楼的相互关系。综上,设计时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高度都推敲科技园区建筑的形体关系,才能满足周边环境的需要。1.项目分析1.2规

海淀中关村科技园企业名录

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集团公司 神州电视有限公司 四方电气(四方继保)(集团)有限公司 日电卓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恩益禧)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亿阳信通软件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奥特集团有限公司 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大通实业) 点击科技有限公司 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恩梯梯数据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广联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 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联信永益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清华泰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锐浪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三晶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富力传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天九伟业科技发展公司 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万集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 新浪网(中国)有限公司 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汇佳学校 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 中国惠普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搜狐新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发分公司空中(中国)有限公司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光宇华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超威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中翰仪器有限公司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日电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北控电信通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利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瑞萨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世联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金道天成信息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 第一视频数码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理光软件 创联万网国际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秦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NTTDATA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瞬联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 游龙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华象创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指南(企业用)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指南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二○一一年四月

前言 为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出台了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政策、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为了方便企业、相关人员清晰地了解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以下简称税收优惠),正确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我们编写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指南》(以下简称《政策指南》)。 《政策指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享受示范区税收优惠的具体操作流程;第三部分为适用示范区税收优惠应注意的问题。三部分均详尽、细致地介绍了有关内容,会对读者全面了解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正确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惠起到指引作用。 《政策指南》中如有疏漏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为提升中关村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加快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1号,以下简称81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3号)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发火[2011]90号),明确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现将其中有关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以下简称税收优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示范区的范围 目前,示范区现总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包括海淀园(133.06平方公里)、丰台园(8.18平方公里)、昌平园(11.48平方公里)、电子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标 签】管理体制改革,中关村科技园区 【颁布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京政办发﹝2001﹞29号 【发文日期】2001-04-13 【实施时间】2001-04-13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9]45号)精神,按照《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步伐,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发展首都经济相适应的运转协调、精干高效、行为规范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赋予的管理权限,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现授予、履行行政权力的法定化。 (二)按照转变职能的原则,明确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职责,集中精力做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服务工作,加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协调、指导,建立“小机构、大服务”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 (三)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调整中关村科技园区行政管理层级,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精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推行国际管理方式。 (四)按照管理权限下放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行政管理权限,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层级管理职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五)按照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理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与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区政府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各科技园区管委会等机构的关系,建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行政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