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7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通信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从最初的传统有线电话到如今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对其组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要点一、通信系统的要点二、通信系统的要点三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目标与结构。
接下来,在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部分,我们将具体描述其定义、背景、组件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要点,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解释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通过详细说明每个关键要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并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和运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最终,我们期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概述,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2.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2.1 定义和背景: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传送、交换和处理信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组设备和技术的集合。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2.2 组件和功能: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实现信息传递。
主要的组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信号处理设备。
发送端将待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播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如图1——1所示:图1——1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2所示: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4所示:图1——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二、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1.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被传输消息的物理特性分: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等。
(2)按调制方式分:总的说来,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带通)传输两大类。
基带传输是直接以基带信号来传输,而频带传输是对基带信号先进行调制,再以调制后的信号来传输。
根据载波是连续波还是脉冲波以及调制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可分为四类。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分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与上面向联系可知:模拟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 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反之亦然。
(4)按传输媒介分:有线(含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系统。
(5)按信号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2.通信方式(1)按消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分:①单工通信:单向,如广播、无线寻呼。
②(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如电话。
③半双工通信:双向、不同时,如无线对讲机。
(2)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式分:串行(序)传输和并行(序)传输。
三、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每一个消息信号必定包含有接受者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消息以具体信号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则是抽象的、本质的内容。
只有消息中有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所以信息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
1.信息量的计算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消息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则消息 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当消息出现的概率为1时,则它传递的信息量为0;若干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等于各个消息所含信息量的线性叠加,即信息具有相加性。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模型一、通信的定义1.信息:对收信者来说未知的、待传送、交换、存储或提取的内容﹙包括语音、图象、文字等﹚人与人之间要互通情报,交换消息,这就需要消息的传递。
古代的烽火台、金鼓、旌旗,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都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2.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
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
3.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二、电通信1.定义利用“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电通信。
2.特点电通信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既迅速、有效,而又准确、可靠的传递。
电通信一般指电信,即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和其它电磁系统,对于消息、情报、指令、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消息进行传输。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按信号随时间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2)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按信号随频率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发信源发出的信号。
频带信号: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
基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输的信号 (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
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更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FM、AM、MODEM)三、通信系统的模型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发信源:是消息的产生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变换:将非电物理量转换为掂量。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
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它要完成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还要包括编码和加密。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模型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信息传递的重要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涉及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在通信系统中,源头产生的信息通过信号转换成电磁波或其他载体进行传输,最终被接收方解码还原成可读取的信息。
1.1 信号产生信号是指源头产生的传递信息的载体。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则是离散且有限的信号。
信号的产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声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文字通过键盘输入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等。
1.2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号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
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电磁波作为信号的传输媒介。
电磁波可以在空气、电线、光纤等介质中传播,其中光纤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传输介质之一。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衰减和失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制、编码和纠错技术来保障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信号接收信号接收是指将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解码还原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接收方根据发送方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操作。
解调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解码是指将编码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
解调和解码过程通常需要使用相应的硬件设备和算法来实现。
二、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可以通过模型来描述其运行原理,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
通信系统的模型一般包括发送方、接收方、信道和噪声等基本组成部分。
2.1 发送方发送方是指信息的源头,负责产生并发送信号。
发送方在发送之前可能需要进行信号处理、调制和编码等操作,以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
2.2 接收方接收方是指信息的目标对象,负责接收并解码信号,将其转换为可读取的信息。
接收方在接收到信号后,可能需要进行信号处理、解调和解码等操作,以还原信号的原始信息。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系统,它由多个组件和过程组成,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描述了通信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发送端、信道、接收端和附加组件。
1. 发送端:发送端是通信系统的起点,负责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发送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源(Source):信源产生要传输的信息。
它可以是一个声音源、图像源、数据源等。
信源可以是模拟信号源或数字信号源。
-编码器(Encoder):编码器将从信源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编码的目的是将信息转换为能够在信道中传输和恢复的形式。
-调制器(Modulator):调制器将编码后的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模拟或数字信号。
它通常使用调制技术,如调幅(AM)、调频(FM)或数字调制(如QAM)。
2. 信道:信道是信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的媒介。
信道可以是有线传输媒介(如光纤、同轴电缆)或无线传输媒介(如无线电频谱)。
信道可能会引入干扰、噪声和失真,对传输的信息产生影响。
3. 接收端:接收端是通信系统的终点,负责从信道中接收信号并将其恢复为原始信息。
接收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解调器(Demodulator):解调器将在信道上调制的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解码器(Decoder):解码器将解调器输出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息。
解码器的功能是逆向编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与发送端相同的形式。
-信源(Source):接收到的信息从信源输出。
接收端的信源应与发送端的信源相对应。
4. 附加组件:除了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之外,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些附加组件,以增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这些附加组件可能包括:-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FEC技术用于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
它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道的抗干扰和纠错能力。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模型一、通信的定义1.信息:对收信者来说未知的、待传送、交换、存储或提取的内容﹙包括语音、图象、文字等﹚人与人之间要互通情报,交换消息,这就需要消息的传递。
古代的烽火台、金鼓、旌旗,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都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2.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
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
3.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二、电通信1.定义利用“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电通信。
2.特点电通信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既迅速、有效,而又准确、可靠的传递。
电通信一般指电信,即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和其它电磁系统,对于消息、情报、指令、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消息进行传输。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按信号随时间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2)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按信号随频率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发信源发出的信号。
频带信号: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
基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输的信号 (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
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更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FM、AM、MODEM)三、通信系统的模型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发信源:是消息的产生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变换:将非电物理量转换为掂量。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
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它要完成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还要包括编码和加密。
通信系统模型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图1-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1)信息源①信息源的作用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②信息源的分类a.模拟信源模拟信源输出连续的模拟信号,如话筒、摄像机。
b.数字信源数字信源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如电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
(2)发送设备①发送设备的作用a.产生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b.使发送信号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c.使发送信号具有抗信道干扰的能力;d.使发送信号具有足够的功率以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要。
②发送设备的内容包含变换器、放大器、滤波器、编码器、调制器、多路复用器等过程。
(3)信道①信道的定义信道是一种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媒质。
②信道的分类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③信道的作用信道传输信号的通路,并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噪声。
(4)噪声源噪声源是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示。
(5)接收设备①接收设备的作用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②接收设备的功能a.将信号放大和反变换。
b.对于多路复用信号,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
c.尽可能减小在传输过程中噪声与干扰所带来的影响。
(6)信宿①信宿的定义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
②信宿的作用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扬声器等。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图1-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1)模拟信源与信宿①模拟信源的作用模拟信源把连续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即基带信号。
②模拟信宿的作用模拟信宿将基带信号变换为连续消息。
③基带信号a.基带信号的定义基带信号是从信源发出或送达信宿的信号的基本频带信号。
b.基带信号的基本特性频谱通常从零频附近开始。
c.基带信号的实例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00Hz~3400Hz;图像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6MHz。
(2)调制器与解调器①调制器的作用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②解调器的作用将信道中传输的已调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
③已调信号定义: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模型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将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型,以下为内容的分点列举:1.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a. 信号传输:通信系统通过信号传输实现信息的交流。
信号可以是声音、文字或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b. 编码: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通常通过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编码。
c. 调制:将编码后的信号调制到载波上,以便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减少信号的干扰。
d. 解调:接收方通过解调将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解码。
e. 解码:将解调后的信号转化为原始的信息内容。
2. 通信系统的模型:a. 发送方:发送方是通信系统的起始点,负责将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
其主要组件包括信息源、编码器和调制器。
b.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介质,如光纤、电缆或无线电波等。
c. 接收方:接收方是通信系统的终点,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其主要组件包括解调器和解码器。
d. 噪声和信道:噪声是通信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干扰源,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
噪声会对信号造成干扰和损坏,信道则会对信号进行衰减和畸变。
e. 反馈机制:为了确保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信系统通常会采用反馈机制进行误码校正和错误处理。
3. 通信系统的步骤:a. 信息编码:将原始的信息内容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通常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编码方法。
b. 调制:将编码后的信号调制到适当的载波上,以便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减少干扰。
c. 信号传输:通过传输媒介将调制后的信号传送到接收方,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和信道的干扰。
d. 解调:接收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
e. 信息解码: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将信号转换为原始的信息内容。
f. 错误处理:根据反馈机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误码校正和错误处理,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准确和可靠。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是用来描述通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型。
它通常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发送器、信道和接收器。
发送器是通信系统中的送信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并将这些电信号传输到通信信道上。
通常,发送器会将信息信号先进行压缩、模拟调制或
数字调制等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调制器转换为载波信号,最终通过天线或其
他信号传输设备传输到通信信道上。
信道是指信息信号传输的媒介,它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
通常情况下,信道会受到各
种干扰和信号失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降低信道的传输质量。
因此,通信系统中设
计了一系列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以尽可能减少信号失真、提高传输质量,并确保
信息信号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接收器是通信系统中的收信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信道传输过来的信号经过解调、
滤波等处理后,将信息信号从载波信号中恢复出来,并进行解码和还原等处理以获得原始
信息。
接收器也需要采用一系列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以适应不同的信道特性和噪
声环境,并提高信息信号的重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总之,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是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模型,它可以描述通信系统中的各个
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今的通信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其中包含了各种不
同的技术和协议。
因此,对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对于正确理解通信系统
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是十分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