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技术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11
电石炉烟气治理方案--详细介绍电石炉烟气治理方案--详细介绍要使烟气治理方案可靠、长期、安全运行,关键在于选择设备必须适应烟气特点。
为了提供可靠数据,加深对烟气特点的认识,本厂重新对烟气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测量,结果如下:烟气量:4.5万m3/h;烟温:635℃;烟尘质量浓度:8 680~9 200 mg/m3;烟气成分:N2 76.2%,O2 7.9%,CO2 4.9%,CO 0.033%,其它0.967%;烟尘成分:CaO(MgO) 41.72%,SiO2 15.78%,Al2O3 7.01%,Fe2O3 0.96%,C(其它)34.53%;烟尘粒度:0~2 μm 37.05%,2~5 μm 19.06%,5~10 μm 21.82%,10~20 μm 15.02%,20~40 μm 4.05%,>40 μm 2.43%。
根据测量数据和对烟气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既能烟尘排放达标,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余热利用,落丸清灰、负压流程、布袋除尘、微机控制”的技术新方案,其流程示意图见图2。
4#炉烟气由两根导烟管引入沉降室,正常情况下,经主烟道进入余锅进行热交换后,烟温由500℃以上降至220℃以下进入布袋过滤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
当烟温过高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烟气走旁路烟道直接由烟囱排放。
新方案有三大主要设备:余锅、布袋过滤器、引风机和5个辅助装置:软水处理、钢丸循环清灰、过热蒸汽入网、卸灰和微机控制组成。
①FR-Ⅱ型单汽泡自然循环直立烟道式余热锅炉该锅炉的设计对电石炉烟气特征有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锅炉分过热段、蒸气段、省煤段。
受热面密排布置,烟气以横向冲刷为主,传热效果好。
同时,还根据电石炉烟气特点在钢丸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密度和撞击高度,落丸循环周期和循环量等方面,都结合投入试运行后进行的实验,较好解决了钢丸在受热面、贮斗、管道等部位的堆积以及丸与灰的分离等难题,使钢丸能持续、可靠地工作,解决了锅炉列管集灰问题,从而使落丸清灰这项传统技术又增加了在电石炉烟气治理技术中新的活力。
电石炉气的净化和利用技术浅析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电石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了重视程度,并对其加大了研究力度,以此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
在电石生产中,所使用的碳素材料以及石灰材料,在电石炉的不断加温下,会产生反应,从而生产出电石,但同时也会生产出大量的电石炉气。
但为了避免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国家下发了相关条例,所成产的电石炉气回收净化,并对其进行利用,以此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自然污染,为电石生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电石炉气;净化;利用技术前言:目前,我国电石生产企业一般所使用的电石生产设备主要包含了三种,其中一种是开放式电石炉,该电石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想生产1t的电石,则需要释放出800m3的电石炉气,一旦电石炉气释放,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而使用全密闭电石炉生产1t电石,则会产出400m3的炉气,炉气中含有大,少量的焦油、粉尘与氢气、这也使得许多电石生产一般会以全密闭电量的CO2石炉作为主要电石生产设备,但为了能够进一步对炉气进行净化,并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我国也加大了净化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
1电石炉气除尘和利用技术1.1湿法回收电石炉气后再利用技术该主要就是指在电石生产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电石炉炉内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促使电石炉气温度达到饱和,从而促使电石炉气内部所存在的焦油,在低温环境下逐渐硬化,能够有效对电石炉气进行净化。
虽然该技术在通过不断优化,其工艺越加成熟,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使用中,会导致电炉设备运行动力消耗严重,很容易对电炉设备造成影响,加大了设备的维修费用成本。
此外,该技术在应用中,会产生含氰废水,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无法满足实际环保需求。
1.2直接利用后再除尘技术。
该技术工艺主要就是通过利用电石炉内的剩余温度,将电石炉气进行低温处理,促使炉气形成液体,同时将电石炉气中所含有的CO2、氰化物进行分解,使电石炉气结构更加密实,降低炉气内部的焦油含量,减少炉气的粘稠性,该除尘方式与国内锅炉除尘工艺较为相似,但是整体除尘难度相对较大,还需要对氰化物污染问题加以解决。
电石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概况中国电石行业约有电石炉四百多座,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国内电石行业在规模、炉型、布局、节能、环保上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原料质量差、治理水平仍然比较低,同时能耗高、污染严峻。
一方面电石炉烟气的余热利用成效不佳,另一方面电石炉烟气的除尘净化更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在电石生产中,电石炉的烟气是最大污染源,以一座10000KVA的开放式电石炉为例,年排放废气量(以每一年生产10个月计算)达6亿标准立方米,年粉尘排放量超过1000吨,污染极为严峻。
由于电石炉烟气温度高,粉尘性质特殊,风量转变大,国内电石行业采纳了许多除尘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烟气净化的实践,但都未能全然解决问题。
为推动国内电石炉行业技术进步,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德国、挪威、日本等国引进8套25000KVA全密闭电石炉,引进中空电极、气烧窑、组合式把持器、干法除尘、运算机操纵等五项新技术。
从应用上看,组合式把持器、运算机操纵二项技术取得了成功,但中空电极、电石炉烟气干法除尘技术却始终无法成功,由于烟气无法净化而不能向气烧窑提供干净的气源,致使气烧窑技术也最终失败,烟气的污染不能解决,烟气中的大量的热能也白白浪费。
国内电石炉烟气净化的实践告知咱们:不管是初期自行研制的电石炉除尘技术,仍是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或改良后的除尘技术;不管是采纳电除尘技术、或袋除尘技术,仍是采纳耐高温陶瓷过滤技术,或水除尘技术,都因为无法适应电石炉烟气转变和焦油糊袋、或形成二次污染而最终全数失败。
新老项目普遍产生的严酷现实使电石炉行业熟悉到:即便是引进国外技术,也必需是成熟过硬的技术,还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不然将无法发挥其先进性。
同时,要求国内电石行业必需下更大的力气和决心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和烟气净扮装制。
1996年8月,由国家建材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三明化工总厂等单位一起承担设计的电石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在三明化工总厂4#电石炉投入运行。
电石炉气的净化工艺及其应用摘要:电石炉煤气采用干法净化除尘技术回收煤气,避免了湿法回收时产生CN而造成对水的污染,同时净化后电石炉煤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减少了项目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最大利益。
关键词:电石炉气,净化工艺引言电石是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于19世纪末工业化生产。
随着PVC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电石新用途的出现,电石的主要生产装置电石炉由落后的开放炉、内燃炉向大型密闭电石炉转变,容量由几百千瓦向几万千瓦升级,单台炉的年产量由几百吨发展到十几万吨,产业集中度在发电能力比较集中以及石灰石和焦炭、兰炭等资源较丰富的西北、西南等地区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批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集团。
一、电石工业及电石炉技术的发展状况电石做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医药等诸多领域。
电石为煤炭化工的中间产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尤其PVC需求量的迅速增加,电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大。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电石生产提供了充分的原料保证。
特别是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飞速上涨,导致石油化工生产成本不断升高,与石油化工相比,煤炭化工已不断呈显其自身优势,使得电石工业迅猛发展。
电石生产的主体设备为电石炉,电石炉在电炉种类的划分中属埋弧电炉(或矿热电炉),与一些铁合金电炉属同一种类。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电石生产大国,国内有大型电石生产骨干企业五、六十家,中、小型电石企业更多至几百家,电石生产设备主要以中、小型开放式电石炉为主,大型密闭式电石炉占有量相对较少。
在今后的电石工业发展中,将以大型节能、环保型密闭电石炉为主。
我国老式电石炉主要是在前苏联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国际上以前电石炉技术比较先进的外国公司主要有挪威埃肯公司、德国西马克•德马格公司以及日本钻石公司等,我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日本钻石公司引进35MVA密闭式电石炉技术,20世纪80年代分别从挪威埃肯公司引进25.5MVA密闭电石炉技术、从德国西马克•德马格公司引进多种容量大型铁合金电炉技术。
40MVA电石炉节能技改方案草拟:孙继江(高级工程师)电话:1乌海市江嘉节能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4月电石炉技改方案引言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电石炉尾气超过150亿m3。
处置方式基本为炉气直排或点火炬,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也造成环境污染。
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在《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中明确规定“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密闭式电石炉,电石炉气必须综合利用”,“密闭式电石装置的炉气(指CO气体)必须综合利用,正常生产时不允许炉气直排或点火炬”。
但由于电石炉尾气成分复杂,净化提纯难度大,国内外目前可供选用的真正成熟可行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工艺很少,因而电石炉尾气回收利用率一直很低。
截至2008年底,全国电石炉尾气的利用量尚不足15亿m3,利用率不足10%。
每年因此损失约240万吨标准煤,同时排放约1200万吨二氧化碳和90余万吨粉尘。
研究开发经济合理、工艺技术可行的电石炉尾气利用途径,迫在眉睫。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为乌海xxxx化工公司,现有17MVA电石炉两座,技改为40MVA全密闭电石炉一座,配套50万t白灰窑一座,2000kw烟气余热发电机组一套。
一. 电石炉余热回收利用方案1、余热资源情况电石炉炉型全密闭电石炉电石炉容量/MV A 40 MV A烟气发热值/KJ/N m311000-13500出口烟气温度/ ℃600-1000烟气含尘量, /g/Nm3 50-200炉烟气量/Nm3/h 22000-30000烟气焦油含量/mg/Nm3 ≤150热值(kJ/Nm3):2400~2700kcal/ Nm3)2.密闭电石炉、白灰窑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工艺流程2.1. 一台40000KVA密闭电石炉,产电石11.5t/h,产生电石废气量4666m3/h, , 废气温度600-1000℃,尾气综合利用一套干法除尘(旋风+布袋)系统组成。
废气入口600℃, 废气出口200℃。
2.2 一台12万t白灰窑,t灰用CO300m3,产白灰15.5t/h(耗用电石废气4650Nm3),产生废气10万m3/h, 废气温度350-450℃,尾气综合利用机组方案由一台10t/h蒸汽锅炉和一套除尘(旋风+布袋)系统组成。
电石炉气的净化和利用技术浅析中国天辰工程公司前言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电石生产能力约为1700万吨,在建生产能力为300万吨。
预计2007年电石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
电石生产的核心设备是电石炉,从电石生产的原理和结构方面区分,电石炉分为密闭式电石炉和开放式电石炉。
电石生产中炭素材料和石灰发生反应,生成炭化钙(电石)和CO。
如果电石炉的炉盖达到全部紧密的密封则同时副产炉气,其主要成分是CO。
这种电石炉称为密闭式电石炉。
如果电石炉没有炉盖或为了除尘而在炉体上方设置了收尘罩,无论其收尘罩有多麽尽量的严密,或炉罩的开孔有多麽尽量的小,由,这种电石炉称为于电石生产过程中副产的CO在炉面上与空气接触,迅速形成CO2开放式电石炉。
在2006年的1700万吨电石产能中大约密闭式电石炉仅占100万吨。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和实现能源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按照国家发改委2007年70号文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意见。
今后新建电石炉必须符合以下4个要求:(1)建设大型密闭式电石炉;(2)单台炉容量25000KVA以上;(3)初始总容量100000KVA;(4)电石炉气必须综合利用。
电石炉气的净化和利用在国内和国外都是难题,本文仅就密闭式电石炉气得净化和利用进行粗浅的分析。
1炉气的特性及其净化利用的意义1.1炉气的特性1.1.1副产炉气量:约400Nm3/t电石;1.1.2温度正常400--800℃,(瞬时)1000℃。
1.1.3热值11290~11715KJ/Nm3。
1.1.4炉气的组份(一般)CO H2CH4CO2N2O2 %70~9510~2.52~4 2.5~3.51~20.2~0.61.1.5粉尘含量及组分粉尘含量50-150g/Nm3组分C CaO MgO其他(S2O、Al2O3、Fe2O3等未细分)焦油%10~2530~551~51~10微量1.2炉气的特点由于电石生产间歇出炉、时常小修、时常停电、限电等因素,所以炉气量波动而不平稳;温度波动不平稳,经常500~800℃之间,瞬时达1000℃乃至更高;炉气内含有微量焦油,它在>225℃呈气态,<225℃凝析出来,足以使布袋粘结堵塞;炉气中含尘量大,在50~150g/Nm3炉尘具有粘、轻、细不易扑集的特点。
电石炉气的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3-03-16T06:10:21.687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2期作者:卢志龙[导读] 我国现有电石生产企业200多家,每年产生的电石炉气超过150亿m3,a绝大部分被放空,既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又造成CO资源的极大浪费。
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100摘要:我国现有电石生产企业200多家,每年产生的电石炉气超过150亿m3,a绝大部分被放空,既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又造成CO资源的极大浪费。
电石炉气经净化后可以实现一氧化碳等资源的利用。
完整的电石炉气净化过程包括脱粉尘、除焦油、耐硫脱氧、脱硫、脱磷砷和氟氯等工序,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几年潜心研究,开发了一整套电石炉气净化提纯技术。
关键词:电石炉气;一氧化碳;净化;技术;1 技术与市场需求我国现有电石生产企业2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电石炉尾气超过150亿m3,绝大部分被放空或“点天灯”,既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又造成CO资源的极大浪费。
2018年以来,我国加大力度淘汰落后的开放式电石炉,推广密闭电石炉。
如果我国全部电石生产都改用密闭式电石炉,按当前的电石产量,每年仍将产生70亿立方米的电石炉气,规模巨大。
若作为碳一化工原料,每立方米价值按1.5元计,相当于每年回收价值135亿元的CO气。
要实现电石炉气的综合利用要解决两大难题:(1)炉气的除尘:首先必须除去炉气中的粉尘和少量的焦油。
由于炉气温度高,所含粉尘颗粒度相当于烟尘级,且含有焦油,这给炉气净化带来了困难;(2)炉气的净化:炉气中含有HCN、PH3、H2S以及有机硫杂质,当利用炉气生产化工产品时,这些杂质会对催化剂带来毒害。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电石炉尾气净化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主要分湿法洗气和干法洗气两种技术。
2.1 湿法洗气技术国际方面,德国泰森公司湿法洗气技术:电石炉气经过顺流塔、逆流塔洗涤后,再经过灰尘扑集器和水封粗洗,粉尘和焦油大部被除掉。
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技术的开发与综合应用汪为忠合肥合意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炉气治理的污染现状,论述了目前使用的几种典型的炉气治理方法以及可行性对比。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
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
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
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
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
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1 概况电石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由它制得的乙炔可替代石油制品生产醋酸、醋酸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乙炔碳黑等一系列数千种有机产品。
又是冶金、矿山、机械、建筑等工业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
由于中国原油缺少,现在油价又节节攀升,从氯碱行业的信息看,电石法PVC还将发展,电石行业仍有发展的空间,但大部分电石厂技术落后,装备较差,环保意识淡薄,对我国环境状况构成威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能源的日趋紧缺,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电石生产技术正向高效、节能和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形成煤、盐、电、碱、电石、PVC、水泥、CO利用的大型一体化项目,电石规模都在数十万吨以上,甚至规划超百万吨的,无疑将在整合和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上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电石工业朝密闭炉型、大型化、规模化已成趋势。
中国电石行业目前初步资料表明约有电石企业二百多户,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电石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在电石生产中,电石炉的烟气是最大的污染源,以一座20000KVA的内燃式密闭电石炉为例,年排放废气量(以每年生产10个月计算)达到4亿标准立方米,年粉尘排放量超过2000吨,污染极其严重。
由于电石炉烟气温度高,粉尘性质特殊,风量变化大,国内电石行业采用了许多除尘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烟气净化的实践,但都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全国电石行业,无论是全密闭电石炉、半密闭电石炉还是开放式电石炉,其烟气治理技术多年来都一直是国内电石行业的难题而无法解决。
电石炉烟气的处理及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3-02-23T02:09:19.35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期作者:米振太[导读] 实现循环经济,降低电石和水泥行业的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电石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
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 838100摘要:与环境意识的不断改进,开发节能环保的电石行业已是当务之急,它还电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电石生产,充分利用电石炉尾气,干洗后使用电石炉尾气气烧石灰窑,电石渣水泥的干燥乙炔工艺,实现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实现电石炉的零排放。
如何进一步利用电石炉废气,充分利用电石渣,充分利用粉体,减少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当前社会企业不能等的课题。
关键词:密闭电石炉;气烧石灰窑;尾气;电石渣引言电石是一个高能源消耗、高排放行业,为了呼吁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从使用电石炉尾气,尾气余热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的讨论,不仅节约成本,实现废气的综合利用,渣。
实现循环经济,降低电石和水泥行业的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电石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
1电石炉气的特点和价值1.1特点在电石生产过程中,电石炉所排放的烟气量较大,在该类污染源的影响下,容易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结合电石炉的种类,可以将其分为开放式、内燃式以及密闭式等三种类型。
其中,在国家的规定下,开放式电石炉逐渐被淘汰。
本文针对密闭式类型,探讨该类电石炉烟气的特点,并掌握其处置和利用方法。
在使用密闭炉生产电石时,炉气中的碳产量较大,并且含有微量的焦油。
在温度超过225℃时,焦油呈现出气态的形式,小于225℃时,焦油容易析出。
电石炉气本身具有较高的温度,且含有大量的粉尘,清除难度较大,阻碍了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炉气进行净化处理。
1.2价值结合电石炉气的相关成分,可以看出其中含有大量的CO和H2,可以将其作为燃料使用,或者将其作为原料,辅助化工生产作业的开展。
电石炉炉气净化技术摘要:电石炉炉气湿法和干法处理技术的比较,炉气干法净化后除焦技术,尾气的长距离输送关键词:电石炉尾气炉气干法净化炉气除焦炉气长距离输送电石生产主要由氧化钙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反应式为通过计算每生成1t电石约产生350Nm3纯净的一氧化碳,由于电石炉中有少量空气进入以及焦炭有少量水分蒸发等原因,产生的炉气量约为400Nm3/t电石。
炉气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燃料气来用于石灰窑。
经实测,密闭电石炉的炉气主要成分及粉尘粒径,粉尘成分如表1。
平均发热量约为:13358kJ/Nm3;平均含尘浓度:50~150g/Nm3。
炉气的处理是电石炉的一个难点,目前炉气处理方法有湿法净化、干法净化及干法和湿法相结合三种。
以下就这三种方法分别说明。
目前国内电石炉基本上都是在埃肯炉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起来的,炉气的处理几乎全部采用干法净化。
1 湿法净化湿法净化工艺主要采取各种水洗的方法,洗涤含尘气体,以达到净化含尘气的目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生产多采用湿法净化炉气,主要采用洗气机或文丘里精洗法的工艺流程。
洗气机法的净化系统共有主要设备30多台,处理3000Nm3/h的装置,其消耗工业用水200~300t/h,动力电消耗110kwh/小时左右,文丘里洗涤法需主要设备近20台,处理3000Nm3/h的炉气装置,其消耗治理工业用水90t/h,动力电消耗60kwh/h。
上述方法只是将炉气的粉尘处理掉,但仍需将产生的污水进一步处理,产生的污水含有氰化物及大量的固体悬浮物,其含量及组成如表4。
这部分污水必须经过处理,以防二次污染环境,常用的方法是加氯沉淀解毒及分离固体悬浮物,处理后的CN-由10~20mg/L降至0.5mg/L以下,悬浮物由1000~2000mg/L,降至100mg/L。
由于水处理过程中加入氯气,经化学反应后仍有微量余氯及微量氰化物,对自然环境仍有一些影响。
由于湿法净化的主要缺点是污水中有氰根离子,即氰化物约为20mg/L左右,必须经多级除氰化学反应装置,使氰根离子降至0.5mg/L 以下,才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这种除尘方式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同时运行费用高,不经济。
电石炉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摘要:电石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为号召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电石炉尾气利用、尾气余热利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生产水泥加以探讨,既节约成本,又实现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
实现循环经济,降低电石、水泥行业的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这也是当今电石生产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密闭电石炉气烧石灰窑尾气电石渣一、前言电石生产属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自身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排放出大量的尾气(CO)。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电石炉尾气超过150亿m3,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将电石炉尾气以点燃火炬的形式排放,对大气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同时,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到2008年底,我国将电石尾气的利用不到15亿m3,利用率仅10%。
每年经济损失240万吨标准煤,同时排放约1200万吨CO2和90万吨粉尘。
目前每年产生的电石渣(干渣)近500万吨,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节能环保的电石工业已是当务之急,这也给电石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公司电石生产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充分利用电石炉尾气,将电石炉尾气经过干法净化后用于气烧石灰窑,将干法乙炔工序中产生的电石渣制水泥,实现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达到电石炉尾气零排放。
如何进一步利用电石炉尾气、电石渣的利用、粉料的充分利用,减少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已是当今社会企业迫不及待的课题。
二、大型密闭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基本途径1.电石炉尾气大型密闭电石生产中产生出高温炉气400~600℃,主要成分CO。
其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 + 3C —> CaC2 + CO↑,其中CO约占气体总量的75~85%,炉气的成分取决于石灰的品质,石灰的煅烧程度至关重要。
而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生产每吨电石一般副产炉气450Nm3左右,折合标煤约0.17吨,可满足生产1吨石灰所需的能源。
2.气烧石灰窑电石炉尾气稳定后,其热值为2600Kcal/Nm3,热值比较高,利用价值极高。
三废利用电石炉气热能利用及除尘技术于巨声(浙江巨化电石有限公司,浙江衢州 324004) 摘 要:介绍了将电石炉气直接引入余热锅炉燃烧及除尘技术,该技术在生产中显示了优越的工艺性能,是一种投资省、见效快、安全、经济、节能的可行的技术。
关键词:密闭电石炉炉气;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 K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0840(2001)0120044203 浙江巨化电石公司拥有25500kVA密闭电石炉一座,在年产4.5万t电石的同时产生约1800万m3炉气。
原设计用炉气经干法净化烧制石灰的工艺路线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实现,因此炉气一直是放空烧掉,既污染了环境(夹带粉尘量约900~1800t·a-1),又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炉气中含CO:65%~80%、H2:5%~10%)。
1996年公司提出将放空烧掉的电石炉气进行热能或化工利用的课题,并先后就利用炉气来干燥焦炭、气烧石灰或用来羰基合成醋酸等化工产品进行调研。
由于受技术、市场、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电石炉气一直没有得到利用。
1997年底,我们自己设计并建成了密闭电石炉气热能利用及除尘技改工程。
该技术与现有国内外使用的回收方法相比,具有投资省、热效率高、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电石炉气回收技术现状 回收密闭电石炉气作为化工原料使用,无论是从净化、提纯的技术难度上考虑,还是从经济合理方面考虑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目前国内外一般都把净化后的炉气作为燃料气使用,大多用于锅炉、气烧石灰窑,碳材干燥等方面。
炉气净化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
干法净化技术国内尚未过关,技术及设备需从国外引进,投资较大。
湿法净化工艺虽然成熟,但投资高,污水处理所占场地大,且有二次污染,在技术上不可取。
目前挪威、西德和日本等国家对密闭电石炉气普遍采用干法除尘净化,以代替传统的湿法除尘净化,从而避免了湿法净化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节约能源是我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问题,有必要研究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不断超越客户的要求,企业才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探讨了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利用。
关键词: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利用Abstract: the energy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energy issue is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issue. Save energy is our country better on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key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energy.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is 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job, only through constant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antly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s, the enterprise will b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boiler flue gas waste heat utilization.Key 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boiler; Smoke waste heat; use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 成为全球热点。
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技术的开发与综合应用汪为忠合肥合意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炉气治理的污染现状,论述了目前使用的几种典型的炉气治理方法以及可行性对比。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
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
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
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
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
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1 概况电石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由它制得的乙炔可替代石油制品生产醋酸、醋酸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乙炔碳黑等一系列数千种有机产品。
又是冶金、矿山、机械、建筑等工业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
由于中国原油缺少,现在油价又节节攀升,从氯碱行业的信息看,电石法PVC还将发展,电石行业仍有发展的空间,但大部分电石厂技术落后,装备较差,环保意识淡薄,对我国环境状况构成威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能源的日趋紧缺,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电石生产技术正向高效、节能和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形成煤、盐、电、碱、电石、PVC、水泥、CO利用的大型一体化项目,电石规模都在数十万吨以上,甚至规划超百万吨的,无疑将在整合和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上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电石工业朝密闭炉型、大型化、规模化已成趋势。
中国电石行业目前初步资料表明约有电石企业二百多户,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电石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在电石生产中,电石炉的烟气是最大的污染源,以一座20000KVA的内燃式密闭电石炉为例,年排放废气量(以每年生产10个月计算)达到4亿标准立方米,年粉尘排放量超过2000吨,污染极其严重。
由于电石炉烟气温度高,粉尘性质特殊,风量变化大,国内电石行业采用了许多除尘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烟气净化的实践,但都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全国电石行业,无论是全密闭电石炉、半密闭电石炉还是开放式电石炉,其烟气治理技术多年来都一直是国内电石行业的难题而无法解决。
电石行业及环保科技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尝试采用了各种除尘技术,但实际应用成功的很少。
主要的问题是烟气排放不能达标,另外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较差,很多电石厂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上马的废气除尘装置用不了多久就失去功效而最终废弃不用。
电石炉烟气的治理如此困难,主要原因是其烟气量大,含尘浓度高,粉尘性质十分特殊,烟气温度高并存在波动,烟气的性质随炉型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这些给除尘器的设计选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直到1996年8月,由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设计的我国第一台用于半密闭电石炉烟气的玻纤袋除尘器在三明化工总厂电石分厂20000KV A半密闭电石炉上建成投运,才实现了电石炉烟气治理技术的根本突破。
三明化工厂电石炉烟气治理的成功标志着半密闭电石炉的烟气治理技术难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可以说这是电石炉除尘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进步。
此后三明化工厂另外两台半密闭电石炉也采用该项技术,胜利油田、福维、广维、焦作化一、新疆天业、云南维尼纶等企业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相继采用了这一技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以这些技术为基础,新的能够适合不同用户要求的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很快获得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烟气特性内燃式密闭电石炉是在引进国外电石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自行研制出来的炉型,其烟温及烟气量波动较大、粒径细小而且还有一定的粘性,烟温较高,一般达到400℃以上。
一般来说,电石炉的烟气特征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的烟气工艺参数表2:电石炉烟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表3:电石炉烟气中粉尘的粒径分布3国内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烟气净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电石的粉尘性质可以看出,电石炉烟气温度高,粉尘性质复杂,烟气量大,比电阻高,治理难度是较大的。
炉气由于在炉面燃烧,产生的炉气主要成分是CO2和粉尘,目前国内用于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的净化处理方法中有两种,分别是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湿法除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粉尘中含有CaO,遇水生成Ca(OH)2,碱性、粘性大,在高温下形成酸液严重腐蚀设备并造成二次污染。
干法除尘有旋风除尘、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旋风除尘由于除尘效率低一般都不能达标;静电除尘要降低粉尘比电阻,才能够实现粉尘的达标排放,国内目前能够实现达标排放的几乎没有;布袋除尘使用的比较普遍,但在选用时要考虑降温、滤料和清灰方式的选择才能实现粉尘的达标排放;相比来说,布袋除尘的除尘效率是最高的,可以达到99%。
多年来国内电石企业和环保科技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尝试采用了各种除尘技术,成功的先例较少。
主要存在的问题为①除尘方式的选用不当,②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较差,而且影响电炉的正常生产。
③采用干法除尘时设备采用的清灰方式选用不当,建议采用新型的高压喷管脉冲清灰技术。
电石炉的烟气特点主要为烟气量大、含尘多、粉尘颗粒细小比重轻且具有一定的粘度、烟气温度较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
④采用干法除尘时的滤料选用不当,由于电石炉烟气温度变化较大,不同的炉型及不同的工艺状况其温度不同,即使是同种炉型在不同的煅烧阶段其温度也会有变化,选用滤料应以烟气波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来考虑,综合考虑是选用冷却系统+常温滤料(高温滤料)+除尘器或是无冷却系统直接为高温滤料+除尘器的方式,对电石炉的烟气温度估计不足而导致滤袋烧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电石炉烟气的治理如此困难,多年来电石炉烟气除尘一直是电石行业的一大难题。
4内燃式密闭电石炉高温烟气净化技术介绍4.1工艺流程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系统一般由一个主系统和四个附属系统来组成的,主要工艺流程简图为:4.2主要工艺过程说明上述整个工艺流程是采用余热利用或降温装置加袋式除尘器系统的负压工艺流程,具体为电石炉高温炉气进入专门设计的余热锅炉或冷却设备降温,降至200℃左右,然后经袋除尘器净化后由高压风机排出。
整个炉气的混合、流动均由引风机作为动力源,整个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袋除尘器采用高压脉冲喷吹进行清灰,当积聚在滤袋外表面的粉尘达到一定的厚度,清灰系统发出清灰信号,脉冲系统进行高压清灰,清灰结束后又进入正常的过滤状态。
电石炉废气保留旁通烟道,主烟道和旁通烟道用水冷蝶阀进行切换。
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集中控制。
除尘器收集下的粉尘由灰斗和储灰仓储存,定时由小车或输送设备输送作为建材原料。
系统中应设置紧急降温装置和旁通烟道,以自动或手动阀门切换。
还可以考虑将出炉口烟气一并考虑由上述净化系统集中处理。
上述整个工艺流程的完成均由一Micropro控制系统完成自控及过程中温度压力的监测,清卸灰的实现,并实行报警功能。
a.每台电石炉单独设向天排空的旁通烟道,并设蝶阀控制;b.每台电石炉单引主烟道用蝶阀控制;c.当余热锅炉或冷却设备降温至200度左右后进入长袋脉冲除尘器过滤净化。
d.除尘系统用一台引风机进行抽引,变频控制,由一根钢烟囱排出;上述主要工艺过程就是烟气冷却,净化设备、清灰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旁路系统和报警装置组成。
4.3关键技术4.3.1降温技术目前国内布袋承受的烟气温度一般在220℃以下,因此首先将烟气温度降到220℃以下,然后进行布袋除尘,冷却方式常用空冷、水冷或加冷风等方法来降温,但这些方法是不经济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对烟气进行余热利用的同时也降低烟温。
余热利用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变环保只投入无产出的情况。
选择冷却器或者余热锅炉的形式要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来定。
4.3.2漏风技术问题系统中严重的漏风,加快除尘器的过滤速度,降低除尘效率,增加引风机的负担,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降低烟气温度,减少余热利用量,增加排烟量。
4.3.3阻力技术问题系统阻力过大,会造成引风机压头不足,无法将电炉烟气全部抽入系统运行。
4.3.4受热面清灰技术问题电石炉烟气中含尘量大而粉尘细小,很容易在管壁、炉墙上产生很厚的积尘层,因此能否有效地清除受热面上的积灰层,是余热锅炉能否有效地进行工作,回收利用烟气余热产生过热蒸汽,同时保证烟温降至200℃左右,保证布袋除尘器安全工作的关键。
4.3.5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计算机、PLC、显示器、操作箱温压仪表等组成;采用定时、定阻联合清灰设计;停机自清灰系统;提供烟气超温放风报警系统及主旁通烟道自动切换系统;提供除尘器进出口温度和压差显示;独立卸灰输送控制系统及卸灰系统连锁开启控制;提供稳定炉面负压的自动控制;提供主烟道和旁通烟道切换阀的电动操作及开度显示;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烟气温度变化幅度很大,平均温度500℃,高时连续在600℃以上,这对冷却设备的受热面布置和排烟温度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也给后面的除尘器滤料带来很大的冲击,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必须有可靠的温控技术和经济安全措施作为安全运行的保证。
所以设计的冷却装置和余热锅炉必须适应比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同时要有温控装置控制排烟温度幅度在30℃左右,另外还加有紧急自动进冷风装置。
4.3.6除灰外运系统除灰外运系统是保证除尘器除灰与飞灰外运中无二次污染设计的,飞灰比重轻,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应采用密封输送,封闭型集灰箱装运飞灰的系统,以确保无二次污染。
4.4余热综合利用对于密封好的内燃式密闭电石炉炉气温度可达到600℃左右,其热量还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针对不同的用户可选择烘干焦碳或余热锅炉产蒸汽的方式。
炉气中热量的利用,可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创三丰收的局面。
5.投资比较根据各公司电石扩建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净化方法做以下比较:6 小结我公司在全国各地电石炉烟气净化与余热利用系统的成功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电石生产节能与环保问题,各项技术都已经被证明先进可靠、运转率高,并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的成绩。
这对推动整个电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之后,更具针对性、更经济、新型的电石炉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技术不断被开发应用,满足不同炉型和用户的需要。
余热利用方面既可以采用余热锅炉副产蒸汽、也可考虑采用空气冷却器烘干焦炭;冷却器方面可考虑强制风冷、自然风冷、水冷供选择;除尘技术方面也有脉冲袋技术、玻纤除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供用户选择。
部分应用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