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历年真题--计算题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3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_历年真题★第 1 页共32 页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分)1.在培训方面,员工个人负有学习的责任,公司只是提供协助的人力资源战略类型是()A.累积型B.效用型C.协助型D.整体型2.与人员数相等的是()A.任务数B.职责数C.职位数D.职务数3.岗位职务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是(、)A.组织定岗定编B.人力分配规划C.人员调配规划D.招聘规划4.属于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常用方法的是()A.趋势分析法B.职务分析C.德尔菲法D.档案资料分析5.广告的结构要遵循的AIDA 原则中的I指()A.欲望B.行动C.注意D.兴趣6.“人业互择理论”的提出者是()A.帕森斯B.霍兰德C.勒温D.沃克7.关注劳工关系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A.产业模式B.投资模式C.参与模式D.高灵活性模式8.在人员测评过程中,可将测评结果用于团体间的比较的信度系数范围是()A.r<0.70B.r>0.70C.0.80<r<0.85D.r>0.909.绩效考核循环中耗时最长、最为关键的环节是()A.确定工作要项B.确定绩效标准C.绩效辅导D.考核实施10.有利于促进差别化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薪酬战略是()A.市场领先B.市场滞后C.市场匹配D.市场竞争11.员工持股计划的提出者是()A.路易斯·凯尔萨B.约瑟夫·斯坎伦C.弗拉赖根D.伯恩斯12.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是()A.习得条件反射B.实践的机会C.及时的反馈D.榜样的影响13.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的尝试子阶段指的是()A.21-25 岁B.25-30 岁C.28-35 岁D.30-40 岁14.奖励成本属于人力资源()A.取得成本B.开发成本C.使用成本D.保障成本15.人际关系属于组织文化中的()A.物质层B.制度层C.精神层D.行为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组织实施工作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有()A.目的原则B.公平原则C.经济原则D.动态原则E.参与原则17.检验特定招募渠道有效性的评估指标有()A.一定时期内吸引招聘者的数量B.目标人选与非目标人选的比率C.从招募到录用的时间D.参加面试的人数E.每录用一名人选的平均费用18.平衡记分卡的主要内容包括()A.财务B.顾客C.内部业务流程D.创新和学习E.员工19.薪__________酬浮动幅度的设计要根据员工的()A.职位特点B.资历C.能力D.职位等级E.学历20.弹性福利的主要类型包括()A.附加型弹性福利B.核心加选择型弹性福利C.弹性支用账户D.福利“套餐”E.选择型弹性福利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人力资源22.人员测评23.强制分布法24.劳动福利25.企业文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6.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20XX年5月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如表1所示,上一年度净产值为9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2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一年。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出该企业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总额及其目标人工成本的增长率。
答:(1)由于:人工成本费用(总额)=企业在岗人员工资总额+不在岗员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经费+招聘费用+解聘费用(2)则上一年度人工成本费用总额+2300+81+678+219+44+58+127+30+22+21=3580(万元)(3)又因: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总额/净产值,则:上一年度劳动分配率=3580÷9780=36.61%(4)根据已知条件,本年目标劳动分配率与上一年相同,则: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36.61%(5)由于: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成本费用/目标净产值即:36.61%=目标人工费用/12975则: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12975×36.61%=4749.54(万元)(6)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增长率=4749.54÷3580—100%=32.67%20XX年5月二、计算题(20分)某公司毛利金额为5400万元,公司中推销人员月工资1860,一年发13个月工资,公司为推销人员花费的总费用如表1所示某公司毛利金额为5400万元,公司中推销人员月工资1860,一年发13个月工资,公司为(1)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是多少?(16分)(2)该推销员月目标销售毛利是多少?(4分)(1)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是多少?(16分)解: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员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住房费用+招聘费用+解聘费用(3分)=532+151+59+13+28+10+7=800(万元) (3分)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2分)=800÷5400 =14.81%(3分)该推销员年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人员工资÷推销员人工费用率(2分)=1860×13÷14.81% =163268(元) (3分)综上计算可得,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是163 268元。
计算题一、计算题的命题视角计算题主要检验考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计算能力,以及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水平。
相对来说,计算题所考查的知识面比案例分析题、图表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都要简单一些,因为计算题所涉及的题目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在日常工作中所必须用到的数量分析方法.计算题的命题视角也集中于此。
【计算题举例】例1: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说明:(1)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2)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四等,对决策的影响三等,沟通等监督管理一等,职责四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等,工作环境一等(3)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二等。
对决策的影响一等,沟通一等监督管理二等,职责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等,工作环境三等请你计算岗位A, B的岗位评价结果本题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在工作岗位评价中所进行的简单计算参考答案:岗位A 的计算结果是:800×(0. 08+0.08十0.02+0.02十0.12+0.15十0.04)=800×0. 51=408岗位B 的计算结果是:800× (0. 04十0.02十0.02+0.06+0.06+ 0.06-+0.15)=800 × 0. 41=328例2;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费率为19%。
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激费费率为10%,个人为2%十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费率为1. 5写,个人为。
.5环某企业现有员工10人,每月工资情况如表2所示表2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问题:(1)企业每月三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2)侮个员上每月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本题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福利保险缴费的简单计算能力参考答案:(1)企业缴费计算结果如下:企业工资总额为:5 000十3 000 × 3+2 000 X 4十1 000 × 2=24 000(元/月)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24 000 X 19%=4 560(元)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为:24 000×10%=2 400(元)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为24000×1. 5%=360(元)企业悔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为:4 560+2 400十360=7 320(元)(2)个人缴费如表3所示。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计算公式例题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计算公式:1.人员需求方案平衡式:〔P37〕方案期内员工补充需求量=方案期内员工总需求量-报告期期末员工总数+方案期内自然减员员工总数2. 转换比率法〔P42〕方案期末需要的员工数量=★3.管理人员接替模型〔P65〕,可能会考综合题,往年考试有出过分析题,着重理解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例题暂略,建议找相关题目看下或本人过后再补充发给大家〕注:以下例题并非与上述公式一一对应。
例1.某学院在2000年有博士研究生1500人,在2003年招生方案中,方案招生150人,目前每个教师平均承担15名研究生的工作量不变,那么在2003年该学院需要教师多少人?〔应用比率公式计算〕〔03年7月二级真题〕解:根据题意,目前每个教师平均承担15名研究生的工作量不变,那么其消费率的增长率为0,由转换比率法可知:方案期末需要的员工数量=那么2003年该学院需要的教师数量=例 2.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量占30%以上。
公司多年的理论证明,公司的销售额与公司的员工总人数之间有着高度相关的正比例关系。
2007年,公司的销售、人员情况如下表1所示。
根据以前的销售额和初步的预测,公司估计2021年的销售额为6300万元。
表1:某公司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公司各类人员的比例从1999年至今变化不大,而且,根据预测,在将来10年中根本上保持这一比例不变。
表2所显示的是从事各岗位工作的员工人数。
表2:2007年公司各类员工分布情况统计表问题:〔1〕根据以上的数据,计算在2021年,公司的员工总数要到达多少才能完成预期的销售额?〔2〕公司内各类员工的数量会有哪些变化?解:〔1〕由题可知,该公司的销售额与公司的员工总人数之间成高度正比例关系,设2021年该公司的员工总人数到达M时才能实现预期的销售额,那么可列比例等式方程:5600:6300=1200:M,解方程可得: M=1350人。
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及答案:职业道德知识局部一.职业道德知识局部1.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A.树立职业理想B.强化职业责任C.提高职业技能D.抓住择业机遇2.关于老实守信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老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那么B.老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C.老实守信是为人之本D.奉行老实守信的原那么在市场经济中必定难以立足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员工之间加强团结互助的要求包括〔〕A.讲究合作,防止竞争B.平等交流,平等对话C.既合作,又竞争,竞争及合作相统一D.互相学习,共同提高4.坚持办事公正,必须做到〔〕。
A.坚持真理B.自我牺牲C.舍已为人D.光明磊落5.创新对企事业与个人开展的作用表现在〔〕。
A.是企事业持续.安康开展的巨大动力B.是企事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C.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D.是个人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6.无论你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它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的约束。
A.明确的规定性B.一定的强制性C.一定的弹性D.一定的自我约束性7.职业纪律具有的特点是〔〕A.明确的规定性B.一定的强制性C.一定的弹性D.一定的自我约束性8.下面关于勤劳节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消费可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开展,因此提倡节省是不合时宜的B.勤劳节省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不符合现代企业精神C.勤劳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可以降低本钱D.勤劳节省有利于可持续开展9.以下说法中,符合"语言标准"具体要求的是〔〕A.多说俏皮话B.用尊称,不用忌语C.语速要快,节省客人时间D.不乱幽默,以免客人误解10.职业道德主要通过〔〕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A.协调企业职工间B.调节领导及职工C.协调职工及企业D.调节企业及市场二.个人情况表述局部11.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准确〔〕。
A.从不B.较少C.较多D.总是12.以下说法中,你认同哪一种观点?〔〕A.按领导的意思办事就是忠诚企业的表现B.敢于对领导提出批评是忠诚企业的表现C.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忠诚企业的表现D.忠诚企业就要大胆地批评领导13.你认可以下哪些做法?〔〕A.碗里剩下一粒米也要吃光B.工作忙时,地上掉了一块钱也不去拣C.水龙头滴水,马上关紧D.打印纸用完正面再用反面14.以下说法中,你认同哪一种观点?〔〕A.现代社会提倡人才流动,爱岗敬业正逐步削弱它的价值B.爱岗及敬业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C.爱岗及敬业的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矛盾D.受岗敬业及社会提倡人才流动并不矛盾15.你有让他人失望吗?〔〕A.从不B.较少C.较多D.总是16.关于人及人的工作关系,你赞同哪一种态度?〔〕A.主要的是竞争B.有合作,也有竞争C.竞争及合作同样重要D.合作多于竞争17.A厂的职工朱某用恫吓等非常手段将B厂长期拖欠A厂的钱要回,你认可以下哪些说法?〔〕A.以恶制恶的正义之举B.违反道德的行为C.特殊情境下的正确选择,因为假设不采用非常手段,就不能要回欠款D.目的正当,但手段欠妥18.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仔细〔〕。
计算题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费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聘人数x计划招聘人数)*100%
录用合格比=(已录用胜任岗位人数/实际录用人数)*100%
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计划期废品率)]
设备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开动班次)/(员工看管定额×出勤率)
人工成本费用(总额)=企业在岗人员工资总额+不在岗员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经费+招聘费用+解聘费用 (3分)
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成本费用/目标净产值
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销售收入)
=薪酬水平/单位员工销售收入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率=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总额/净产值(增加值)
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按设备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x出勤率)
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
按产量定额计算: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产量定额
年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1、筒述绩效考评数据处理的步骤。
(12分(1)表格的设计与发放;(2)收集考评数据记录;(3)考评数据的统计;(4)数据的计算机处理;(5)考评数据的保存;(6)文档的保管。
2、简述基本社会保险缴费的内容。
(10分(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2)基本医疗保险缴费;(3)失业保险缴费;(4)工伤保险缴费(5)生育保险缴费。
3、简述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 劳动关系主要有哪几种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主要有:(1)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2)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3)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的调整;(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等。
l 、某公司于2006年6月11日成立,在职员工人数为80人,6月份以后至7月份没有出现人员变动;8月1日,该公司正式聘用20人;8月20日,有5名员工离职。
请计算:该公司6、7、8月份的月平均人数各是多少?(12分(1)6月份每天实际人数之和月份月平均人数(人)月份的日历日数(2)由于未出现人员变动,因此7月份的月平均人数为80人(3)8月份每天实际人数之和月份月平均人数(人)月份的日历日数2、某员工的岗位工资标准是3480元/月(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10月份该员工在国庆节期间休假7天,周末休息时间为6天,平时加班12小时,因病缺勤l 天。
请计算:(1该企业10月份的制度工时数。
(3分(2该员工10月份的实际工作工时数。
(3分(3如果不考虑扣个人所得税和各项保险, 企业应支付该员工多少工资?(8分(1)10月份的制度工时数=(31-7-6)×8=144(小时)(2)10月份该员工实际工时数=(31-7-6-1)×8+12=148(小时)(3)小时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8 =3480/(21.75×8)=20元/小时因此,应付该员工的工资=3480-20×8+20×12×150%=3480-160+360=3680(元)1、A 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2004年开始实施竞聘上岗。
一、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表1 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单位:%说明:(1) 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2) 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4等,对决策的影响3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1等,职责4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等,工作环境1等;(3) 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2等,对决策的影响1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2等,职责2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等,工作环境3等。
请你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本题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在工作岗位评价时所进行的简单计算。
答案如下:1. 岗位A的计算结果是:800×(0.08+0.08+0.02+0.02+0.12+0.15+0.04)=800×0.51=4082. 岗位B的计算结果是:800×(0.04+0.04+0.02+0.06+0.06+0.06+0.15)=800×0.41=328二、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是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是1.5%,个人是0.5%。
某企业现有员工10名,工资情况每月如表2所示:表2 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问题:(1)企业每月三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2)每个员工每月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这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福利保险交费的简单计算能力。
)答案如下:(1)企业缴费企业的工资总额为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每月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24000×19%=4560(元)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24000×10%=2400(元)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4000×10%=360(元)企业每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4560十2400十360=7320(元)(2)个人交费(如表3所示)。
表3三、员工纳税额的计算某员工应纳税额为4200元,根据其所在城市规定的费用扣除额为1000元;其适用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那么该员工应纳税额为多少?答:员工应纳税额=(4200—1000)x15%-125=355(元)四、员工计件工资的计算某员工的工资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在产量为3000个时,计价单价为0.9元/个,产量超过3000个,每超过一个,计件单价为1.1元/个,该员工实际产量为3600个,其实付工资为多少?答:实付员工工资=3000×0.9十(3600—2000)×1.1=4460(元)五、员工培训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的分析某公司对其新任主管工作人员开发实施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1.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2007年生产A产品300台;B产品400台;C产品500台;D产品200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20;30;40;5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25%;出勤率为90%;废品率为8%;计算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数..解:×××××∑(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废品率)1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足额完成率×出勤率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8/工时定额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8×足额完成率×出勤率计划期任务若按年规定:见上述习题若任务不稳定时分母再乘以作业率2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3现有三个岗位共同操作;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为240工分;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60工分;定员人数为解: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共组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班定员人数=260+300+240/60×8-60≈22.某医务所连续十天就诊如下;平均看病人为15分钟;医务人员时间利用率为85%在保证95%可靠性μ﹦1.6;就诊人数上限:解:1根据十天内的就诊统计数据;可求得每天的就诊人数的均值X和标准差σ如下:平均值=++++++==∑=101101351321101251301 n X X n i i123人次标准差σ=﹦8.47≈8人次且已知保证95%可靠性前提下; μ﹦1.6所以;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数的上限为:X +μ×σ﹦123+1.6×8﹦135.8≈136人次 需安排医务人员数量:该医务所每天诊病总工作时间该医务所必要的医务人员数=每个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时间 1361556080.85⨯==⨯⨯(人)除了必要的医务人员外;还应该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和勤杂人员此处各配备1人..同时考虑到医务人员需要值夜班;应再增加1名医务人员;因此;该医务所需要安排的医务人员数量为:5+2+1=8人..3.招聘 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招聘单位成本=招聘总成本/实际录用人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匈牙利法求最优值:2.解:计算步骤如下:1建立矩阵105918-51318612-63244-21891016-92对以上矩阵进行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新矩阵如下:504137120610229017-1-2矩阵中第一列和第四列都不含“0”;因此转入第三步;进行列约减..3对以上矩阵进行列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新矩阵如下:4041161204002080154在上述矩阵中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三中的0全部覆盖住..“盖0”线只有3条;小于矩阵的维数4; 因此转入第五步;进行数据转换..5数据转换..上述矩阵中未被“盖0”线覆盖的最小数λ为1;将矩阵中未被“盖0”线覆盖的数减去1; “盖0”线交叉点处的数加1; 得新矩阵如下:3031061304012070046在上述矩阵中画“盖0”线..“盖0”线只有3条;小于矩阵的维数4; 因此转入第七步;进行数据转换..7数据转换..上述矩阵中未被“盖0”线覆盖的最小数λ为3;将矩阵中未被“盖0”线覆盖的数减去3; “盖0”线交叉点处的数加3; 得新矩阵如下:003731301045040018 在上述矩阵中画“盖0”线..“盖0”线有4条;等于矩阵的维数4;因此转入第九步;求最优解..9 求最优解..①最后一列只含有一个“0”;将该列中的“0”打“√”..②将第三行中另外一个“0”打“⨯”..③将第一列中另外一个“0”打“√”..④将第一行中另外一个“0”打“⨯”..⑤将第二列中另外一个“0”打“√”..⑥将第四行中另外一个“0”打“⨯”..⑦将第三列中另外一个“0”打“√”..最终结果见以下矩阵0√0×373130√10×450√40√0×1得到最优解如下:赵——A;钱——D;孙——B;李——C..对照工时消耗表;完成任务的总时间为10+9+6+4=294.某员工月度标准工资为2400元;五月份的加班为:劳动节一天半;休息日一天;其他两天;五月实发工资为:员工日工资=月标准工资/月制度工日=2400/20.92=114.72元/天五一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3=114.72×1.5×3=516.24元休息日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2=114.72×1×2=229.44元其他时间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1.5=114.72×2×1.5=344.16元5. 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 /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人员费用/员工总数量/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人数=薪酬水平 / 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 / 增加值纯收入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 / 销货额=净产值 / 销货额×人工费用 / 净产值=目标附加价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例1:某公司目标净产值率40%;目标劳动分配率45%目标人工成本2600万元;按人工费用率之基准计算;其目标销售额为: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 / 人工费用率=目标人工费用/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2600/40%×50%=14444.44万元例2:某公司上年度人工成本为2382万元;净产值为8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10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人工成本增长率为上年度劳动分配率=2382÷8780=27.13% 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则: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费用/目标净产值即:27.13%=目标人工费用/10975则:本年人工成本=10975×27.13%=2977.52万元人工成本增长率=2977.52÷2382×100%-100%=25%例3: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上年平均薪酬×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 / 人工费用率某公司人工费用率18%;上年平均酬薪6600元;本年度计划平均人数为108人;平均酬薪增长25%本年销售额为:目标人工成本=108×6600×1+25%=891000目标销售额=891000÷18%=495例4: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 / 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某公司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1.24%月薪平均为720元且年度奖金为13个月;该公司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为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720×13/1.24%=75.48例5: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 / 毛利额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 / 推销员人工费用率某公司毛利金额为3400万元;销售人工成本600万元;某销售人员工资为860元;每年薪资给13个月;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月目标销售毛利该销售人员人工费用率=600/3400=17.65% 该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860×13/17.65%=63343 该推销员月度目标销售毛利=63343/12=5279。
一、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表1 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单位:%说明:(1) 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 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2) 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4等,对决策的影响3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1等,职责4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等,工作环境1等;(3)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2等,对决策的影响1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2等,职责2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等,工作环境3等。
请你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本题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在工作岗位评价时所进行的简单计算。
答案如下:1。
岗位A的计算结果是:800×(0.08+0。
08+0。
02+0。
02+0.12+0.15+0.04)=800×0.51=4082.岗位B的计算结果是:800×(0.04+0.04+0.02+0.06+0。
06+0.0 6+0.15)=800×0.41=328二、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是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是1。
5%,个人是0.5%。
某企业现有员工10名,工资情况每月如表2所示:表2 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问题:(1)企业每月三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2)每个员工每月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这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福利保险交费的简单计算能力。
)答案如下:(1)企业缴费企业的工资总额为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每月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24000×19%=4560(元)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24000×10%=2400(元)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4000×10%=360(元)企业每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4560十2400十360=7320(元)(2)个人交费(如表3所示)。
表3三、员工纳税额的计算某员工应纳税额为4200元,根据其所在城市规定的费用扣除额为1000元;其适用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那么该员工应纳税额为多少?答:员工应纳税额=(4200-1000)x15%—125=355(元)四、员工计件工资的计算某员工的工资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在产量为3000个时,计价单价为0。
1、 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为1200件, 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16件, 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120%出勤率为95%。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出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事。
1、 解: 定员人数=出勤率工人劳动效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95%120161200⨯⨯≈66(人)通过上述计算, 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为66人2、 某医务所诊治病人次数最高的月份, 平均每天就诊120人次。
其标准差为10人次, 在保证95%可靠性的前提下, 该企业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次数为120+1.6x10=136人次; 同时, 又已知医务人员接待每一位病人平均时间为25分钟, 医务人员除正常休息及上下班准备、 收尾时间和病事假、 缺勤等因素外, 其平均每天实际工作时间利用率为85%。
根据上述材料, 可推算出必要的医务人员应有多少? 辅助人员和勤杂工应配备多少?2、 解: 医务室所需的义务人员数=(每天就诊人次数×每一位病人平均就诊时间)/(医务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利用率), 即所需医务人员数=(136×25)/(60×8×85%)≈8(人); 由于有夜班, 所以医务人员的辅助人员应配有2人, 勤杂工应配1人。
合计该医务所人员应是8+2+1=11(人)3、 某工厂车间有生产工人7771人, 在生产中需要到设备室借还 各类使用的工具, 如果每个工人在借还中浪费20元, 而车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配备几名工具保管员。
如果一名工具保管员的工资每天是40元, 该车间应配备几名工具保管员最为合理, 即支付的人员工资最低。
请绘出定员经济比较图。
3、 解: 该车间的定员经济比较表如表1-1所示。
表1-1 定员经济比较表771人次经济损失总数=元)每一工时损失的价值((秒)等待时间(妙)人次⨯⨯3600)(771通过上述计算, 该车间配备3名工具保管员最为经济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析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组织内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
面的管理。
以下是一些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考试题目及
答案解析:
1. 简要解释员工招聘的重要性和挑战。
答案解析:员工招聘是组织中获取合适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挑
战包括招聘成本、时间压力、招聘渠道的选择等。
2. 描述员工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答案解析:员工绩效评估的目的是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
反馈和奖励,促进员工的发展。
常用的方法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3. 解释培训与发展的差异,并说明它们对组织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培训是为员工提供技能和知识的过程,而发展旨在
提高员工在长期发展和晋升方面的能力。
它们对组织的重要性在于
增强员工的能力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4. 讨论员工离职原因的分类和管理方法。
答案解析:员工离职原因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
管理
方法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等。
5. 解释多元化工作团队的益处和挑战。
答案解析:多元化工作团队能够获得不同背景和经验的员工的
丰富思想和创新能力,但也面临沟通和协调困难等挑战。
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的简要内容。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及效果。
此文档共有800字以上。
计算题复习汇总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核定用人数量旳基本措施(掌握)制定企业定员原则, 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定员)旳基本根据是: 制度时间内规定旳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旳工作人员旳工作效率。
即:某类岗位制度时间计划内工作任务总量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一)按劳动效率定员计算公式为: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定员人数=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其中, 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毕率(假如完毕率为100%, 则工人劳动效率就是定额完毕率), 则可表达为: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定员人数=劳动定额×定额完毕率×出勤率假如采用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按班确定)旳关系是:工作时间班产量定(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则有: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毕率×出勤率假如计划期任务是按年规定旳, 而产量定额是按班规定旳, 同步生产若干种产品(产品不是单一旳), 则计算人员定额公式是:∑(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毕率×出勤率计算定员时, 为了把废品原因考虑进去, 则将(1-计划期废品率)除以上式(二)按设备定员这种措施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旳台数和开动旳班次、工人看守定额, 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计算公式: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定员人数 =工人看守定额×出勤率(三)按岗位定员所谓按岗位定员就是根据岗位旳多少, 以及岗位旳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旳措施。
按岗位定员详细体现为如下两种形式:1、设备岗位定员。
详细定员时, 应考虑如下几方面旳内容:(1)看守旳岗位量。
(2)岗位旳负荷量。
(3)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旳程度等。
(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旳措施。
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旳岗位, 其定员人数旳计算公式:共同操作旳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旳总和班定员人数=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2.工作岗位定员。
历年真题分题型汇总(含部分参考答案)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010年1月33、企业劳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指标有哪些?各指标如何计算?请写出相关计算公式。
P78 34、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
P52 2、2009年7月33、如何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综合评价体系?P32答:(1)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是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统计等方面,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2分)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有:数量化、模糊性、动态性。
(1分) (2)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设计的构成因素有: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等。
(1分)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定量化原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化原则。
(3分)(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程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方法。
(3分)(评分要求:答出要点,并进行阐述。
)34、如何运用指数体系对企业员工工资水平的变动进行分析?P179 答:(1)企业工资部额的变动统计公式为:工资总额=职工平均人数×职工平均工资。
(1分) (2)平均工资的计算:平均工资∑∑=TXT X (1分)(3)平均工资指数的计算:①可变工资数:∑∑∑∑=1011101TT x T T x X X (1分)②固定构成工资指数:∑∑∑∑=11011101T T X T T X X X (1分)③结构影响工资指数:∑∑∑∑=011001TT x T T x X X (1分)(4)三者关系分析:连乘关系:∑∑∑∑∑∑∑∑∑∑∑∑⨯==001101101110011101TT x T T x T T x T T x TT x T T x X X (2分)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1分) 总和关系:∑∑∑∑∑∑∑∑∑∑∑∑-+-=-0110110111000111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增减关系:0110101111X T Tx T T x x TTx T T x X X X ∑∑∑∑∑∑∑∑-+-=-3、 09年1月:33、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第二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三级)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三、简答题1.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类别及含义。
(2005 年5 月三级真题)答:(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 即具体的实施计划) 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 人力资源规划的类别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不同,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①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③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⑤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2.在工作岗位分析准备阶段。
主要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2008 年5 月三级真题) 答:工作岗位分析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计算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计算题示例
1. 计算员工出勤率
假设某公司有员工100人,某一天请假的有5人。
出勤率的计算公式是: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那么这一天的实际出勤人数就是100 - 5 = 95人。
所以出勤率就是95÷100×100% = 95%。
这就意味着这一天有95%的员工正常出勤啦。
2. 计算工资
假如基本工资是3000元,绩效奖金是1000元,加班补贴是500元。
那么总工资就是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补贴。
也就是3000+1000+500 = 4500元。
这就是这个员工这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数哦。
3. 计算人力成本产出比
假设某企业这个月的总营收是100000元,人力成本是20000元。
人力成本产出比的计算公式是:总营收÷人力成本。
那么这个月的人力成本产出比就是100000÷20000 = 5。
这个比值能让企业知道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产出情况呢。
答案与解析:
对于出勤率的计算,答案是95%。
解析就是按照出勤率的定义公式,先求出实际出勤人数,再进行计算。
工资计算的答案是4500元。
解析是根据工资的组成部分,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和加班补贴相加得出。
人力成本产出比的答案是5。
解析是依据人力成本产出比的计算公式,用总营收除以人力成本得到。
这就是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可能会遇到的计算题,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呀?。
一、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表1 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单位:%说明:(1) 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2) 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4等,对决策的影响3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1等,职责4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等,工作环境1等;(3) 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2等,对决策的影响1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2等,职责2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等,工作环境3等。
请你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本题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在工作岗位评价时所进行的简单计算。
答案如下:1. 岗位A的计算结果是:800×(0.08+0.08+0.02+0.02+0.12+0.15+0.04)=800×0.51=4082. 岗位B的计算结果是:800×(0.04+0.04+0.02+0.06+0.06+0.06+0.15)=800×0.41=328二、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是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是1.5%,个人是0.5%。
某企业现有员工10名,工资情况每月如表2所示:表2 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问题:(1)企业每月三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2)每个员工每月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这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福利保险交费的简单计算能力。
)答案如下:(1)企业缴费企业的工资总额为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每月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24000×19%=4560(元)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24000×10%=2400(元)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4000×10%=360(元)企业每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4560十2400十360=7320(元)(2)个人交费(如表3所示)。
表3三、员工纳税额的计算某员工应纳税额为4200元,根据其所在城市规定的费用扣除额为1000元;其适用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那么该员工应纳税额为多少?答:员工应纳税额=(4200—1000)x15%-125=355(元)四、员工计件工资的计算某员工的工资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在产量为3000个时,计价单价为0.9元/个,产量超过3000个,每超过一个,计件单价为1.1元/个,该员工实际产量为3600个,其实付工资为多少?答:实付员工工资=3000×0.9十(3600—2000)×1.1=4460(元)五、员工培训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的分析某公司对其新任主管工作人员开发实施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该培训项目的核心包括八个方面的能力:1.主管人员的作用和职责;2.沟通;3.工作的计划、分配;控制和评估;4.职业道德;5.领导与激励:个以立作业绩问题的:分析;7.客户服务;8.管理多样化。
新技主管人员的直接上级表示,上述各方面能力在初级主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占80%。
对于被评估的目标群体而言,每年平均工资加上福利为40000元,将这个数字乘以根据各方面能力所确定的工作成功的比例(80%),可计算出每名学员的货币价值为32000元。
.如果某人—年内在全部八个方面的能力上都表现成功的话,那么他对于该机构的价值就应该是32000元。
直接上级采用0到9分数制对新任主管人员在每个能力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评定。
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平均技能水平被确定为7,面从事此项工作之前的技能评定分数为4.8,也就是7的69%,(即学员的工作表现为在各能力方面取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水平的69%)。
培训项目之后的技能评定分数为5.8,也就是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的83%。
培训项目成本为1400元/学员。
根据案例计算学员培训后的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简答:培训前:32000元×69%=23080元培训后:32000元×83%=26560元培训效益:26560-22080元=4480元投资回报率=(4480元-1400元)/1400元=3080/1400×100%=20%或:成本收益比率=4480/1400元=3.2:1六、会计岗位工资水平的确定某企业对会计岗位进行了市场薪酬调查,A企业3500元,B企业2000元,C企业1200元,D企业、E企业都是1400元,F企业、G企业是2200元,H、I企业是2500元。
如果企业将薪酬水平定位在市场平均水平处,那么应将会计岗位的工资设定为多少?1.首先进行排序:1A 3500;2H 2500;3I 2500;4F 2200;5G 2200;6B 2000;7D 1400;8E 1400;9C 1200。
3. 应关注50%点处的工资,4. 为2200元。
七、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
表1 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单位:%请你根据表中资料和说明,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简答:岗位A: 800×(11%+8%+2%+2%+12%+15%+2%)=416分岗位B:800×(5%+2%+2%+6%+6%+6%+10%)=296 分八、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量占30%以上。
公司多年的实践证明,公司的销售额与公司的员工总人数之间有着高度相关的正比例关系。
2002年,公司的销售、人员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以前的销售额和初步的预测,公司估计2003年的销售额为6300万元。
公司各类人员的比例从1999年至今变化不大,而且,根据预测,在未来10年中基本上保持这一比例不变。
表2所显示的是从事各岗位工作的员工人数。
表2 2002年公司各类员工分布情况统计表问题:(1) 根据以上的数据,(2) 计算在2003年,(3) 公司的员工总数要达到多少才能完成预期的销售额?答:假设到2003年该公司的员工总人数达到M,才能实现预期的销售额. 根据条件,可列比例等式方程: 560:630=1200:M解方程可得:M=1350(人)〔2〕公司内各类员工的数量会有哪些变化?答: 由2002年的员工分布情况表可知,该公司各种员工的人员比例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生产人员=1:2:3:6根据案例的中的信息,此比例保持不变,那么,到2002年,各种员工的人数分别为:人员分类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生产人员总数数量(人) 112.5 225 337.5 675 1350所以, 高层领导人员要增加12(或是13人),中层管理人员要增加25人, 主管人员增加38人(或37人),生产人员增加75人.九、亚龙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种体育用品的中型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其销售量占50%以上,而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一种稳定的速度不断提高。
2002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为5600万元,根据初步市场预测2003年的销售额预计达到6300万元。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经理认为有必要对公司各类人员的需要量进行分析。
该公司2002年员工人数为1000人,各类员工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各类人员比例从1999年至今变化不大,预测未来十年这一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公司各类员工分布情况统计表人员分类2002年(人)高层管理人员100中层管理人员200主管人员250生产人员450总数1000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2003年亚龙公司的全员及各类人员的需求量。
答:假设亚龙公司2003年的总人数将为Q,那么根据案例中的信息可以得到比例等式:5600:1000=6300:Q从而可以得到Q=1125(人)。
即亚龙公司2003年的员工总人数。
(6分)由表2可以得到亚龙公司各类人员的比例: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生产人员=10:20:25:45从而可以计算出各类人员的人数,如表1所示。
(4分)表1:亚龙公司2003年员工情况预计人员分类2003年(人)高层管理人员113中层管理人员225主管人员281生产人员506总数1125十、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为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5%,个人为0.5%;工伤保险费率为0.3%。
某企业有6类员工共18人,其工资标准及人员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工资标准与人员分布情况表序号员工类别工资标准(元) 员工人数1 A 4000 12 B 3500 23 C 3000 44 D 2500 65 E 2000 36 F 1500 2请计算:(1) 该企业每月四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2) 6类员工每月分别应缴纳多少保险费?答案要点如下:(1)企业每月四项保险共需缴纳的保险费数额4000*1+3500*2+3000*4+2500 *6+2000*3+1500*2)*(19%+10%+1.5%+0.3%)=14476(元)A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4000*(7%+2%+0.5%)+3=383(元);B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3500*(7%+2%+0.5%)+3=335.5(元);C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3000*(7%+2%+0.5%)+3=288(元);D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2500*(7%+2%+0.5%)+3=240.5(元);E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2000*(7%+2%+0.5%)+3=193(元);F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1500*(7%+2%+0.5%)+3=145.5(元);十一、某公司采用成对比较法对现有六种岗位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工作岗位 A B C D E F 序号A 0 + + + + +B 0 + + - +C 0 - - +D 0 —+E 0 +F 0合计最终排序:请先将表中的空白处添齐,并进行数据汇总,再对该六种岗位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评分标准:(1)添齐表中空白(6分)(2)岗位正确(6分)表1工作岗位 A B C D E F 序号A 0 + + + + + 6B - 0 + + - + 4C - - 0 - - + 2D - - + 0 - + 3E - + + + 0 + 5F - - - - - 0 1合计-5 -1 +3 +1 -3 +5 0最终排序:A、E、B、D、C、F附件2:二、计算题l、亚飞皮鞋厂在工厂的生产经营中曾出现了三个问题。
第一,每年生产的皮鞋有2%由于质量太差而被退货;第二,车间生产作业环境管理不好,如车间地上的钉子可能会伤到员工;第三,可避免的事故发生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消除这些问题,厂部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如下培训:(1)开展与质量问题、员工不良工作习惯有关的绩效管理和人际关系技能培训;(2)如何表彰绩效有提高的员工。
一线主管人员、轮班监督人员和工厂经理层共40人参加了由公司培训教师主讲的为期2周的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