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点,理解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对艾青和艾青诗歌的评价,由此激发学生对艾青及他的作品的兴趣,进而引领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新知探究一、作品感知1.内容概述。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艾青诗选》的内容概述,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性的认识。
2.了解特点。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艾青诗选》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在诗歌风格与思想内容方面的艺术特点。
3.作品梳理。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对《艾青诗选》中作品的梳理,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在不同时期的经历,以及诗人各时期诗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整体内容与艺术特点,以及诗人各个时期诗歌的特点。
二、阅读指导【活动内容】如何阅读现代诗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看法。
教师提示学生,回顾本单元已学的诗歌,思考应从哪几方面赏析现代诗歌。
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课件,梳理出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三、自主阅读【活动内容】自由阅读《艾青诗选》,在小组内分享其中你最喜欢的诗歌,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阅读作品内容,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赏析诗歌,并在小组内分享。
活动完成后,教师出示预设,赏析一首诗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赏析诗歌,理解诗歌中寄托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锻炼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艾青诗选》,了解了艾青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诗歌的艺术特点,学会了赏析现代诗歌的方法,并在小组内自由分享了自己喜欢的篇目。
牛汉在《艾青诗选》的前言中写道:“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目标:1.通过诗《艾青诗选》,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初步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重难点突破:重点:通过读《艾青诗选》,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难点: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1.教师点拨法:教学中,不应该一直牵着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蕴。
2.讲解法:借助物像与移情,让学生联系诗歌内容,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
学法:1.讨论法:对于一些抽象或难点问题,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是必要的,同龄人之间的共同探讨能让他们更易于接受,从而领悟诗歌的内涵。
2.朗诵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现代诗歌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朗诵诗歌,从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诗人在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介绍现代诗歌的起源、特点与主要学习及欣赏方法,让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