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用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1.非织造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2.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3)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3,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4)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4.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范围广5.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①靠纤维的缠结得以加固②由纤维形成线圈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①由粘合剂加固②热粘合作用加固6,非织造布测试准备★预处理:50℃,相对湿度5%〜25%条件下进行预烘干预调湿:标准状态下20℃±1℃,相对湿度65%±2%,一般调湿24h。
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1.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1)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长,制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是纤维过长不利于梳理,易产生纤维结。
气流成网一般用10mm左右的纤维,机械梳理一般采用小于65 mm的中长型纤维2)纤维的线密度:线密度小,产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线密度大时,纤维的回弹性好。
汽车配件用的滤纸的主要成分一、纤维素纤维素是汽车配件用滤纸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纤维素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
在滤纸制造过程中,纤维素经过特殊处理和加工,使滤纸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过滤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二、硫酸钙硫酸钙是另一种常见的滤纸成分,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可以增加滤纸的耐久性和过滤效率。
硫酸钙通常以结晶或无定形形式存在,可以通过沉淀法或结晶法从天然或合成原料中获得。
三、丙三醇丙三醇是一种常见的添加剂,用于提高滤纸的湿润性和柔韧性。
它在滤纸制造过程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可以改善滤纸的手感和外观。
同时,丙三醇还可以提高滤纸的抗水性和抗油性,使其更适合于汽车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场景。
四、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等特点。
在滤纸制造中,氧化铝可以作为添加剂使用,提高滤纸的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氧化铝还可以增加滤纸的抗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适用于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的过滤应用。
五、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滤纸制造中起到润湿剂和乳化剂的作用。
它能够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滤纸表面的湿润性,提高过滤效率和减少过滤阻力。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表面活性剂。
六、硅石硅石是一种常见的填料,用于提高滤纸的物理性能和增加其体积。
硅石具有较高的硬度、密度和稳定性,可以改善滤纸的尺寸稳定性和过滤效率。
硅石通常以天然形式存在,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获得。
七、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等特点。
在滤纸制造中,玻璃纤维可以提高滤纸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使其适用于高温和高压力环境下的过滤应用。
玻璃纤维的长度和直径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物理性能。
八、铝箔铝箔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在滤纸制造中,铝箔可以作为增强材料使用,提高滤纸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铝箔还可以增加滤纸的阻隔性能,使其适用于需要隔绝空气和水的应用场景。
非织造布和织物过滤材料比较分析随着过滤产品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其中包括非织造布和织物过滤材料。
本文将从材质、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两者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材质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是由一系列纤维或片状材料通过机械、热力或化学处理等加工技术形成的纤维网状结构材料。
其原材料包括纤维素、聚合物、硅酸盐、金属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材质的纤维进行生产。
而织物(Fabric)则主要由纺织工艺加工而成,一般采用天然纤维、化纤、合成纤维等进行织造。
2.结构非织造布的结构比较松散,大部分是无序排列的纤维网,其密度和孔隙率、厚度等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调整。
而织物的结构相对较为紧密,由多根经纬线交织而成,多为有规律的编织、针织或绕组结构。
3.性能由于材质和结构的区别,非织造布和织物过滤材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柔软度,且可根据不同工艺进行防水、防油处理;其孔隙率大、过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但耐腐蚀性较差,易受机械损伤或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
织物过滤材料具有均匀的网状结构,耐磨性和抗压性能也较好,适用于一些高压高温的过滤工作,但对于某些细小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不如非织造布。
4.应用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非织造布和织物过滤材料的应用范围也有所区别。
非织造布主要应用于制作口罩、卫生巾、湿巾等消费品,以及空气过滤器、水处理过滤器、电力装备过滤器等工业用品。
而织物过滤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空调等领域,如空气净化器、汽车油滤器、水处理过滤器等。
总之,非织造布和织物过滤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在选择和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这两种过滤材料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各行业领域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经济的过滤解决方案。
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首先,我们来看一下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的结构。
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由聚丙烯纺丝层、熔喷层和丙纶无纺布层组成。
其中,聚丙烯纺丝层是由聚丙烯材料通过纺丝工艺制成的纤维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软性。
熔喷层是由熔喷工艺产生的微细纤维层,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阻隔性能。
丙纶无纺布层是由丙纶纤维通过无纺工艺制成的纤维层,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首先,将聚丙烯材料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成纺丝状的聚丙烯纤维。
然后,将纺丝状的聚丙烯纤维和熔喷细纤维一起通过熔融熔喷工艺,使其相互结合形成熔喷层。
最后,将丙纶纤维通过无纺工艺制成无纺布层。
通过热压等复合工艺,将聚丙烯纺丝层、熔喷层和无纺布层结合在一起,形成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
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具有多种优异性能。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拉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拉伸力。
其次,由于具有熔喷层,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阻隔性能,能够有效过滤微小颗粒和阻隔液体和气体。
此外,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能够保持皮肤干爽和舒适。
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一次性外科手术服、防护服、手术帽、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的制造。
由于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阻隔性能,可以有效阻隔微生物和液体,起到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作用。
此外,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还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用于过滤材料、油水分离膜等。
由于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能够过滤微小颗粒和分离油水等物质。
综上所述,SMS复合丙纶非织造布是一种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新型纺织材料。
它由聚丙烯纺丝层、熔喷层和丙纶无纺布层组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软性,优异的过滤性能和阻隔性能,以及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在医疗卫生领域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非织造材料的表面特性与应用非织造材料,这个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的名词,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还稍显陌生。
但实际上,从医疗用品到家居装饰,从服装面料到汽车内饰,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要深入了解非织造材料,就不得不从其独特的表面特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说起。
非织造材料的表面特性首先体现在其纤维的排列方式上。
与传统的纺织面料不同,非织造材料中的纤维通常是随机分布的,这种无序的排列赋予了材料各向同性的特点,即在不同方向上具有相似的性能。
这使得非织造材料在受力时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应力,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
非织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特性。
其表面不像光滑的织物那样平整,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微观起伏。
这种粗糙度在某些应用中具有优势,比如在过滤领域,能够增加过滤介质与杂质颗粒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率;在防滑领域,粗糙的表面可以提供更好的摩擦力,防止物体滑落。
此外,非织造材料的表面孔隙结构也十分关键。
这些孔隙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对材料的透气性、吸湿性和过滤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例如,用于医疗卫生的非织造材料通常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以保持皮肤的干爽和舒适;而用于工业过滤的非织造材料则需要精确控制孔隙大小,以有效地拦截不同尺寸的颗粒。
非织造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同样不容忽视。
通过对其进行化学处理,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或疏水性。
亲水性的非织造材料能够迅速吸收水分,常用于湿巾、尿布等产品;疏水性的非织造材料则具有防水、防油的特性,可应用于户外服装和防护用品。
由于上述独特的表面特性,非织造材料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非织造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次性手术衣、口罩、消毒湿巾等产品大多采用非织造材料制成。
手术衣需要具备良好的阻隔性能,防止病菌的传播;口罩要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消毒湿巾则需要有较强的吸水性和杀菌能力。
非织造材料的各项表面特性使其能够满足这些严格的要求,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有效的保护。
2024年非织造布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非织造布是一种用于多种应用领域的新型材料,具有透气、防水、耐磨、无毒无刺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卫生用品、家居用品、汽车行业、建筑业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非织造布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非织造布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非织造布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非织造布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1000亿美元。
非织造布的多功能性和广泛应用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2. 应用领域2.1 卫生用品非织造布在卫生用品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例如,卫生巾、尿布和成人用品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非织造布作为这些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市场需求起到推动作用。
2.2 家居用品家居用品市场对非织造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家居清洁用品、床上用品、窗帘和家具等产品的生产中,非织造布被广泛应用。
这些产品对于非织造布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其功能性和环保性上。
2.3 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是非织造布需求的重要领域之一。
非织造布作为汽车内饰材料、车顶材料和过滤器等的基本材料,对于汽车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非织造布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将持续增加。
2.4 建筑业建筑业对非织造布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非织造布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和隔音材料等。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功能性和环保性要求的提高,非织造布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市场驱动因素非织造布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驱动因素:•生活水平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品质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非织造布作为一种高品质材料得到了广泛认可。
•环保意识增强:非织造布具有无毒、无刺激、可回收等环保特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非织造布的制造工艺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改善,为市场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汽车无纺布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长和消费者对车内舒适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加,汽车无纺布市场持续扩大。
本文旨在对当前汽车无纺布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主要参与者、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汽车无纺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汽车无纺布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汽车无纺布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其市场规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约XX%。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无纺布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汽车无纺布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有多家主要参与者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其中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公司A: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纺布制造商之一,公司A在汽车无纺布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商对环保材料的需求。
•公司B: 该公司以其创新的产品设计和高性能材料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公司B致力于开发更轻、更环保的汽车无纺布材料,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汽车性能要求。
•公司C: 作为一家新兴的无纺布制造商,公司C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该公司注重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汽车无纺布市场有望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环保要求的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商对环保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无纺布作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废物产生,因此将受到更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2.轻量化趋势: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制造的主要趋势之一。
汽车无纺布具有较低的比重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用于替代传统材料,使汽车更轻更节能。
3.提升乘坐舒适度:随着人们对驾驶舒适度的要求提高,汽车内部材料也在不断升级。
汽车无纺布具有柔软、透气和舒适的特点,能够提升乘坐舒适度,因此在汽车内饰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
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功能及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非织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的数量、品种及质量、性能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功能性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是针对特定的环境要求(如耐高温、耐腐蚀、抗静电、拒水、拒油、阻燃、抗菌或抗病毒、清除有害气体等)而开发的过滤材料。
这里主要介绍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功能及应用与发展关键词:功能非制造材料过滤我们知道大气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粉尘,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工业、生活、交通和建筑等各类排放源排放了大量的烟尘和粉尘,使大气中粉尘颗粒物急剧增加。
由粉尘而引起的各种隐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身体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对个人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关注能安全防护粉尘的材料,并进行开发和应用。
随着除尘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展,对应用于除尘行业的纺织品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应用于过滤除尘的防护纺织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
1·粉尘的性质及其危害性粉尘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依照粉尘的不同特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粉尘颗粒大小分类方法(1)可见粉尘,用眼睛可以分辨的粉尘,粒径大于10μm;(2)显微粉尘,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分辨的粉尘,粒径在0.25~10μm之间;(3)超显微粉尘,在超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分辨的粉尘,粒径在0.25μm以下。
在人类活动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产生大量粉尘,尤其是建材、冶金、化学工业以及工业与民用锅炉产生的粉尘最为严重。
粉尘的危害表现在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产和污染环境三个方面。
粉尘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的颗粒度和粉尘的浓度。
有毒粉尘(铅、砷、汞、铬、锰、镉、镍等)能引起中毒;对人的五官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会引起炎症;各类粉尘进入人体肺部会引起尘肺病等。
熔喷法非织造布的概述及生产流程熔喷法非织造布主要用作复合材料、过滤材料、保温材料、卫生用品、吸油材料及洁净布(擦布)、电池隔膜等,广泛应用于如医疗卫生、汽车工业、过滤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
从图1-32可看到,在国外,熔喷法非织造布主要用作两步法SMS材料和医疗卫生用材料及包覆材料,另外擦拭和吸收材料、过滤及阻隔材料也是熔喷布的重要用途。
各种典型用途的熔喷法非织造布规格见表1-8,国内熔喷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及份额见表1-9。
医用防护 ~由于熔喷布与纺粘布复合的材料有较高耐静水压能力,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过滤效果,特别是与膜复合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99%以上。
如用定量规格为60-100g/㎡d 复合材料制成的医用防护服,能有效地阻隔微生物、颗粒和流体,对类似SARS病毒(尺寸为45nm)、HIV病毒(尺寸为90nm)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空气过滤用材料 ~经过静电驻极处理的熔喷复合材料,用于空气过滤时,具有初始阻力低、容尘量大,过滤效率高【在32L/min流量状态下,对0.3um粒径的过滤效率可达99.9%,阻力仅为117.7Pa(12mm水柱)】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子制造、食品、材料、化工、机场、宾馆等场所的空气净化处理。
熔喷法非织造布主要用作复合材料、过滤材料、保暖材料、卫生用品、吸油材料及洁净布(擦布)、电池隔膜等,广泛用于如医疗卫生、汽车工业、过滤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
液体过滤用材料 ~熔喷法非织造布还可用作液体过滤材料,能过滤0.22~10um粒径的颗粒。
如细菌、血液及大分子物质。
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的感光抗蚀剂的过滤,医药工业药物、生物、合成血浆产品过滤,食品工业的饮料、啤酒和唐将过滤,电镀液精滤,水厂净水过滤,自来水净化过滤,点解水制氢装置,环境废水过滤等。
保温材料 ~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小、空隙率高等特点。
如平均直径为3um【相当于纤维平均线密度为0.0638dtex(纤度为0.058旦)】的熔喷法非织造布纤维的必变面积达14617cm2/g,而平均直径为15.3um【相当于纤维平均线密度1.65dtex (纤度为1.5旦)】的纺粘法非织造布纤维的比表面积仅为2883cm2/g。
2012年世界非织造布生厂商40强过滤材料产品摘要:本文综述了2012年世界非织造布生产商40强中,过滤材料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过滤材料的产品性能特点。
从产品性能的差别,归纳为微纳米过滤材料和普通非织造过滤材料,其中涉足微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商有10家,涉足普通非织造材料的有7家。
关键词: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纳米产品前言2012年非织布生产商40强排名是根据销售业绩来确定的,40强名单中有新面孔。
40强主要生产非织造布,用于屋面防漏、医疗卫生、路基、个人防护等产品,其中1/3厂家涉足过滤材料产品,有些已成为企业的主业。
下面对40强中有关过滤材料产品做简单介绍,让涉猎该领域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对新兴产业获取些微借鉴和帮助。
1 微纳米过滤材料产品1.1 sandler (No.11)*1盛德?公司是欧洲唯一一家大型家族式无纺布行业历史较悠久的企业之一,2012年全球排名第11。
盛德?的过滤介质应用于抽油烟机、室内和车辆空调系统以及工业生产设备的滤材,也用于吸尘器内的合成滤袋。
盛德?过滤用无纺布耐用,能够适应高湿度、温度剧变等环境因素,可制成满足多种过滤级要求的滤材,备受知名滤材生产商的青睐。
盛德?的微纳米过滤产品有以下几个品种:⑴室内通风技术用过滤介质盛德?提供机固结和热固结的垫式与袋式过滤介质,满足EN 779至H10标准等级的要求。
⑵微尘滤清器(滤袋)盛纺格林? (sawascreen?eco)系列熔喷无纺布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结构独特,过滤性能卓越。
盛纺格林?系列适于制作袋式过滤介质,过滤级数可达F5至F9级。
根据不同的过滤需求,可增覆预过滤层。
采用热固结技术,不含粘合剂,满足G3至F5级分离等级要求。
sawaloom?/sawafill?系列的洁净空气输出面经针刺而成,容尘能力高,压差低,满足G3至F5级分离等级要求。
⑶打褶/褶皱滤材用超精细纤维制成的厚型褶皱过滤介质多用于加强型滤材。
此类滤材常制成V字型槽,用于浮尘滤清器的最终过滤。
汽车工业用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摘要:介绍了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如今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汽车用空气过滤器、熔喷非织造布过滤芯、发动机过滤介质和汽车油漆过滤袋的性能和加工方法,并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过滤;纺织品;非织造布;性能;汽车工业
非织造过滤材料是将纤维经过开松、梳理成网,采用针刺法、热熔法或毡缩法,并根据需要进行热定形和烧毛等整理工序而制成。
其中,针刺非织造过滤布又可分为有基和无基两种。
有基针刺非织造布就是将纤维网置于紧度较低的机织布的上下两面,经针刺工艺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再经整理而成过滤材料。
1.我国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在汽车工业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非织造过滤材料起步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采用的是湿法和化学粘合法加工技术,针刺法、纺粘法、熔喷法等加工技术则出现较晚。
我国滤材的发展速度超过世界平均速度的3%~5%,世界滤材制造商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1998年我国非织造滤材用量约1 000万m2(0.3万t),潜在的市场为8 000万m2。
目前,针刺法占据着国际非织造过滤材料首位,而熔喷法因其生产的超细纤维(1~10/~m)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75%)、更细的空隙(孔径≤20 m)而位居第二。
非织造过滤材料的主要原料有聚酯(PET)、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芳族聚酰亚胺(P84)、偏芳族聚酰胺(Nomex)、三聚氰胺等,无机纤维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等。
汽车工业是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生产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及质量的提高,给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带来了巨大的应用市场。
目前,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在汽车工业中已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全世界非织造布每年用于汽车工业的数量近1亿m2,约l5万t,其中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约占21.84%,即汽车工业每年对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应用量为2000多万m2,约3万t左右。
据预测,到2010年左右,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将超过1亿m2,达到l0万t以上。
2.汽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应用举例
非织造布过滤材料既可应用于汽车的内部构造,又可应用于汽车生产加工过程之中。
汽车工业中应用的非织造过滤材料主要有车箱用空气过滤器、熔喷非织造布滤芯、汽车发动机过滤介质、汽车油漆过滤袋、非织造布复合过滤袋、空调用热熔非织造布滤网、滤清器用针刺过滤毡、面漆生产线用针刺非织造布过滤毡、浸渍粘合法除砂过滤布、喷漆房用层压复合非织造过滤材料、汽车尾气排放针刺过滤毡或熔喷非织造布等等。
目前,应用于汽车工业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中空气过滤器和滤芯的用量最大,约占总应用量的65%一70%左右;其次是过滤袋、过滤布和各种过滤器,约占应用总量的20%~25%左右;其余是用于汽车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滤膜和其他各种复合滤料等。
下面就简要介绍4种汽车工业用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2.1 汽车用空气过滤器
众说周知,汽车车箱内存在着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细粒子、烟尘、细菌、霉菌和粉尘等。
如果在汽车车箱中安装非织造布空气过滤器,可以有效地排除各种有害气体,净化车内空气,确保车箱内部的安全舒适。
现在很多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将非织造布空气过滤器作为汽车的一种必备装置,列入汽车设计标准中。
在欧洲和日本的新型汽车中,为了提高汽车的性价比,非织造布空气过滤器已作为一种标准装置,并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的一项重要条件。
用非织造布做成的空气过滤器具有滤清效率高,阻力低、储灰量高、耐油、耐碱并能水洗等优点。
2.2 熔喷非织造布过滤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转向器和转向泵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每一个转向装置在出厂前,都要经过专门的检测生产线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模拟测试其动平衡、扭矩和剪切力等,在检测线上要使用非织造布过滤芯。
熔喷法是将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高压喷出,以极细的不规则排布的纤维状沉积在凝网帘带或滚筒上形成纤维网,并借助自身的熔融粘合形成非织造布。
熔喷法非织造布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不同布面效果和内在品质的产品,可以使纤维细度达到0.5~5tun,制成的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覆盖性。
因熔喷法非织造布纤维排列无规则,定向性好,故其特别适合做超细过滤芯。
非织造布过滤芯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熔喷非织造布检测一芯盖冲压一芯管打孔一剪网和裁布一芯盖和芯管喷涂印字一折布和折网一一全部件组合一卷边封口一密封性检测一其它性能检测一成品包装。
目前国内应用的高档过滤芯主要依靠进口。
进口非织造布过滤芯内部纤维孔径小,空隙多且分布均匀,纤维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过滤阻力小,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都较高,但成本也较高。
日本尼坡迪索公司生产的高技术复合过滤芯,采用种超精细纤维(0.5~1.5tun)熔喷非织造布,以3层复合构成,这样就在滤芯内部形成了理想的纤维曲径式系统。
其双外层过滤介质由1.0~1.5tan细旦纤维熔喷非织造布组成,内层过滤介质则由0.5~1.0tun超精细纤维熔喷非织造布组成,双外层起初效过滤作用,内层起高效过滤作用,双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中效过滤空间。
国产过滤芯过滤精度不够,过滤效率低,成本也低。
国产过滤芯采用传统滤纸作为过滤介质,滤纸所用的材料是棉纤维或涤纶短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方法采用浸渍工艺制成,其纤维细度一般都在1.5~2.5dtex,过滤介质内部空隙少,纤维之间孔径大,故过滤精度不够,过滤效率低。
2.3 汽车发动机过滤介质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过滤介质均为纸介质,纸介质过滤精度差、效率低、过滤阻力大、使用寿命短。
非织造布复合过滤介质是多层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纤维间孔隙小且分布均匀,过滤阻力小,过滤效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容量大,使用寿命长,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已被普遍采用。
目前应用的汽车发动机过滤介质为复合非织造布滤料,一般为3层复合,3层之间构成初、中、高效过滤作用。
如日本产的一种涤腈混合针刺复合非织造布过滤介质,产品为3层复合结构,第一层为3dX 54ram涤腈初效滤网,定量为80'~120g/m2,厚度为0.8~1.5ram;第二层为1.5d×38ram涤纶中效滤网,定量为50~80g/m2,厚度为0.5~1.0mm;第三层为尼龙机织底布。
前两层滤网先通过针刺复合,然后再与尼龙底布通过热压或热熔复合做成成品。
国产发动机过滤介质在过滤性能和过滤精度方面已基本能达到进口产品的性能水平,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纸介质。
2.4 汽车用油漆过滤袋
油漆是各种器械工业产品外表装饰及防护的主要喷涂材料,油漆生产厂把油漆分为普通民用油漆和工业用精加工油漆两大类。
普通民用油漆颗粒较粗,粒径约在60pm左右,属于粗加工,如各种磁漆、底漆等;工业用精加工油漆颗粒较细,要求较高,主要用在飞机、汽车、精密仪器及军事领域等,其产品档次根据颗粒细度可分为细度≤20p.m、≤lOp.m、~<5pm、≤2~3/z,n4种。
汽车外壳用喷涂油漆的粒径在15p.m以下,有的甚至小于5pm,油漆的粒径与性能及过滤后杂质的含量直接影响汽车外观与质量,因此汽车用油漆过滤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很关键。
汽车油漆生产线所采用的过滤系统是根据高压液体过滤原理制成的。
经配料、研磨、兑
稀(加干料、稀料、色相等)等工序加工后的油漆含杂质很多,需经输送管道进人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装置有一个环口型过滤袋,油漆从内向外经滤袋后,油漆中的固体杂质会阻留并粘附在过滤袋内层。
非织造布油漆过滤袋是油漆过滤系统的主要环节,它要求过滤袋具有一定的强度,且必须能允许很大流量的漆液通过,经过过滤袋后要能滤除粒径为15p.m以上的固体杂质。
生产油漆过滤袋的材料主要是针刺非织造布材料。
针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是三维结构,空隙小、分布均匀,总孔隙率达70%~80%,比机织二维结构过滤材料的总孔隙率30%~40%大1倍,在进行过滤时能对首批靠近的尘粒有强烈的截留和阻筛作用,既能快速形成尘层,以便进一步截留下一批尘粒,又能抑制粉尘粒子的深层渗透,避免降低效率,所以它的滤尘效率是普通机织布的两倍。
针刺非织造布过滤袋加工方便,过滤强度各方面性能较好,但阻挡能力不够,且有脱毛现象。
因此在生产时通常采用针刺非织造布复合机织布或热轧布的方法,复合以后强力大大提高,阻挡杂质的能力有很大改善,且有效减少了脱毛现象。
参考文献:
[1] 杨海华.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产业用纺织品。
1998,16(5):6-8。
14.
[2] 李冶,王伟民.21世纪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非织造布.2OO3(3):13—15.
[3] 冷纯廷,程宏,曹莉.汽车工业用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现状及展望[J].非织布.2OO4(2):10—13.
[4] 焦晓宁,郭秉臣,苏瑞环,等.高附加值汽车油漆过滤袋的研制[J].非织造布.20O0,(3):25—27.
[5] 冷纯廷,程宏,张亚天.汽车用非织造布过滤介质的开发应用[J].产业用纺品.1998(11):24—26.
[6] 冷纯廷,程宏,刘冰.汽车工业用熔喷非织造布过滤芯的研究与应用[J].非织造布.2OO4(2):8—9.
[7] 马建伟,郭秉臣,陈韶娟.非织造布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OO4
[8] 姜坪。
刘梅红.空气过滤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纺织技术,2002,1o(4):52-55.
[9] 戴天翼.我国过滤材料的标准亟待起草与颁发[T].产业用纺织品。
2003,21(9):25-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