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一例腰椎滑脱症病人的整体护理目的:讨论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整体护理。
方法:PIO整体护理。
结论:腰椎滑脱症病护理重点是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以加强对患者的身心护理,促进其能够早日康复。
标签:腰椎滑脱症、整体护理病例介绍患者15床,曹志珍,女,53岁,因腰痛十余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一年余入院,X线示L4滑脱症、L3-4椎间盘彭隆,L4/5椎间盘突出,入院后医嘱即给予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择期手术。
患者于2012年11月26日11时10分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L4滑脱复位、GSS固定、L5S1椎间盘切除、L4全椎板切除减压及植骨融合术,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后医嘱给予卧硬板床、吸氧、心电监护、抗炎、止血、输血、补液及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等对症处理,术后第一天切口引流出550ml血性液体,第二天引流出190ml血性液体,第三天引出25ml血性液体予以拔出。
患者术后第二天起T升高,最高不超过39.3度,医嘱继续予以抗炎、补液、加强伤口换药、嘱其多饮水,进易消化富营养饮食等对症处理,五天后T恢复正常,现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无感染,于12.15出院。
护理评估:依据健康史、身体状况、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心理因素等综合考虑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措施,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护理问题:P1恐惧焦虑:与疾病、手术有关:患者入院手术治疗往往都是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症状体征较重,病人对手术即抱有很大的希望,又对手术存有担忧、恐惧心里,怕手术失败。
针对这些反应,应跟根据病人不同文化层次、心里状态,讲明手术的必要性、目的及术中如何配合,以手术成功的病例鼓励病人。
注重给予情感支持和心里安慰,以减轻患者心里负担,消除其紧张情绪,使病人能安然接受手术治疗。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定于11月26日手术.I)用肯定的语气说明面临手术有紧张心理是正常的,再次解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
腰椎滑脱症手术护理常规一、疾病概念腰椎滑脱症指因组成腰椎管的骨性或纤维性组织异常,引起椎管有效容量减少,以致位于管道中的神经组织受压或受刺激而产生的功能障碍及一系列症状。
二、健康指导1、术前护理(1)按骨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身心评估:①心理评估:心理状态、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需求,家庭及亲友的配合状况。
②全身情况:病人步态、脊柱处有无畸形、椎间隙的棘突旁是否有压痛受压神经根感觉是否有异常情况。
(3)心理护理:病人人院后责任护士应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情绪,使病人安然接受手术治疗。
(4)限制活动:人院后即嘱咐病人减少不必要的久站、久行等活动,多卧床休息。
同时训练床上排便,以适应术后卧床排便的需要。
(5)呼吸功能锻炼:人院后即指导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常见的方法有:向装有水的瓶子里吹气、吹气球、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
(6)其他准备:病人除做好骨科术前的常规准备,如戒烟戒酒,术前禁食水6~8h.沐浴、更换病员服等,还应控制原有的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l将疾病控制在可耐受手术的范围内。
(7)术晨准备;监测生命体征,准备术前用药及×线片等物品,并与手术室护土交接、确认并签字。
2、术后护理(1)按骨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应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持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
观察病人的面色及有无头晕、呕吐、恶心,同时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尿量情况、及时记录。
(3)脊髓神经功能的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除遵医嘱处理外,应对病人肢体适当按摩。
(4)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末端的负压球呈负压状态,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滑脱。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记录。
引流液达到负压球2/3时及时倾倒。
若引流管堵塞及时状并记录。
一、概述腰部滑脱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成功与否与术后的护理密切相关。
术后护理得当,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为腰部滑脱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一般护理1. 术后体位:患者术后需保持平卧位,避免腰部扭曲、受压。
术后6小时可逐渐改为侧卧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及时更换。
观察伤口渗液、红肿、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饮食护理: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充足,促进伤口愈合。
4.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 肺部并发症:术后患者需注意咳嗽、咳痰,预防肺炎。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如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2. 泌尿系统并发症:术后患者需注意排尿情况,如有尿潴留,及时通知医生。
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尿道口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3. 静脉血栓:术后患者需注意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4. 压疮:术后患者需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出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四、术后功能锻炼1. 术后第1-3天: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预防肌肉萎缩。
2. 术后第4-7天: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术后第8-14天:进行关节屈伸运动,预防关节僵硬。
4. 术后第15-30天: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腰部稳定性。
5. 术后第31-60天:佩戴腰围,进行床上起坐、轴位翻身,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五、术后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六、注意事项1.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
2. 术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腰部受凉、受潮。
3. 术后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 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病情稳定。
总之,腰部滑脱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腰椎滑脱的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卧硬板床休息,佩戴腰围,加强对腰椎的保护和制动作用。
3、患者入院即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
4、指导腰背肌锻炼,常用方法是飞燕式、五点式、四点式、三点式。
术后护理
1、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脱落、受压。
为防止伤口感染和硬膜外血肿,术后应行负压引流,负压过大,将加重出血,负压过小,达不到引流目的。
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若引流液多呈血性,血压偏低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暂停吸引并及时遵医嘱输血治疗。
2、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如渗血过多,应及时更换敷料。
3、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轴线翻身每2小时一次。
4、导尿病人预防泌尿系感染,给予会阴护理,每日两次,拔除尿管后鼓励病人尽早床上解小便,排尿困难者,可给予热敷、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诱导排尿失败可给予导尿,解除尿潴留。
5、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禁热敷,防烫伤),观察手术效果,防止血肿压迫神经导致瘫痪。
6、术后3天,开始指导直腿抬高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
7、排气后可给予少量多次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8、拆线后,进行“三点式”“五点式”功能锻炼。
9、指导病人佩戴好腰围起床的方法。
参考文献:《积水潭脊柱外科护理与康复》2016年8月第1版拟定人:陈**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易出现焦虑、悲观情绪,对手术持怀疑态度,担心术后肢体康复程度,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给病人以关心、理解和安慰,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
向病人介绍同病区相同疾病好转的例子,告诉病人术后可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无并发症,不影响以后的日常生活、工作等,使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
2、做好各项辅助检查:20例术前均施行下腰椎(L3~S1)椎管CT 扫描,其中15例行脊髓造影CT(CTM)扫描,造影前遵医嘱进行常规碘过敏试验。
造影后回病房给予半卧位或头高位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肌内注射安定5~10mg,以免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不适等。
本组1例女病人造影后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与体位不当有关,经头高位卧床休息后好转。
二、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一般卧床3~4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3~5h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
视病人体质1~2h按摩1次,每次5~10min。
翻身时由护士协助病人,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一般平卧2~3h,侧卧15~30min。
2、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麻醉消失后以钝形针尖如回形针尖轻触病人双下肢或趾尖皮肤,观察有否知觉或痛觉,本组没有发生肢体感觉丧失。
术中因神经牵拉,可致术后神经根水肿,出现肢体酸胀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10~2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以减轻神经根水肿,减轻症状。
同时,协助病人主动或被动训练足趾,3次/d,每次3~5min。
3、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练习直腿抬高。
病人平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幅度适当,逐渐增加直腿抬高度数,先单腿,后双腿,3次/d,每次3~5拍(每抬起1次为1拍),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拍,其目的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及双下肢肌肉萎缩。
腰椎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之一。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腰椎滑脱术后的一些护理措施:一、术后体位1. 保持平卧位,头部稍抬高,以减轻颈部肌肉张力,促进颈部血液循环。
2. 保持腰部中立位,避免腰部扭曲、旋转和过度伸展。
3. 定时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以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二、伤口护理1. 术后伤口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2. 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伤口愈合后,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三、疼痛管理1. 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可根据医生指导使用镇痛药物。
2. 适当活动,减轻疼痛,但避免剧烈运动。
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感。
四、呼吸功能锻炼1. 术后尽早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排痰锻炼,预防肺部感染。
2. 按照医生指导使用呼吸训练器,增强呼吸功能。
3. 避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康复训练1. 术后3-5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如抬腿、翻身等。
2. 术后1-2周,可进行床边站立和行走训练,逐步增加活动量。
3. 术后3-6个月,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4. 术后6个月至1年,可进行游泳、瑜伽等全身性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六、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
2. 避免提重物、弯腰、扭转腰部等动作。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寒冷等不良环境。
5. 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七、心理护理1.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
2.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3.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4.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总之,腰椎滑脱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体滑脱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腰椎体滑脱(lumbar spondylolisthesis)是指椎骨滑脱,即腰椎骨相对于骶骨向前滑移。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肌力减退等症状。
腰椎体滑脱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是在恢复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腰椎体滑脱的护理措施,并为患者提供有关病因、症状和预防的信息。
2. 护理措施2.1 休息和活动限制•患者需要在治疗期间遵守医生的休息和活动限制。
这可能包括避免剧烈活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和扭曲腰部的动作。
•床上活动应该按照医嘱进行,如翻身时应避免用力,尽量保持躯干正中,避免过度扭动腰椎。
2.2 饮食调理•患者需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加强身体的康复能力。
•避免摄入高热量和高胆固醇食物,以控制体重,并减轻腰椎的负荷。
2.3 疼痛管理•针对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常规的疼痛管理措施,如非处方药和物理疗法。
按照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病情。
•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冷热敷、理疗和按摩等,可以缓解疼痛。
2.4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腰椎体滑脱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康复锻炼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包括腰背肌的有氧运动、核心肌群的训练和柔韧性的提高。
患者应该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避免加重腰椎损伤。
2.5 心理支持•腰椎体滑脱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患者应该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包括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参加康复小组等。
3. 预防措施3.1 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该有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在进行体力劳动或者长时间坐姿工作时,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者过度伸展。
3.2 加强腰背肌群•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腰背肌锻炼,可以增强腰部的肌肉支撑能力,减少腰椎的负荷。
3.3 避免过度负重•避免过度负重,特别是长时间搬运重物。
如果需要搬运重物,应该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工具,以减少腰椎受力。
腰椎滑脱症护理常规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腰椎滑脱一般为前滑脱。
后滑脱好发于腰5和腰4椎体.一、临床表现腰椎滑脱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亏虚证、血瘀气滞证两型。
其临床表现为:(一)肝肾亏虚证慢性损伤或劳损有腰部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血瘀气滞证急性损伤,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二、临证(症)施护(一)肝肾亏虚证1、注意腰背部保暖,可予以热敷。
2、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二)血瘀气滞证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3星期,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
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放松背部肌肉,增加舒适感。
不习惯长期侧卧者亦可在膝部垫高后屈髋屈膝仰卧,每日除了必要起床的事外,应尽量卧床,直至症状甚本缓解。
指导病人及家属帮助病人进行床上翻身,同时作张口呼吸,以使肌肉放松。
3、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三、饮食护理(一)肝肾亏虚证:饮食宜多食补益肝肾食物,多食甲鱼、木耳、银耳、动物肝脏、肾及核桃、枸杞等滋补肝肾之物。
如壮骨汤、桑枝煲鸡等。
(二)血瘀气滞证:饮食宜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腰椎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椎体向前滑移,严重时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腰椎滑脱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详细解释手术方法、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
(3)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术前焦虑和紧张情绪。
2. 生理护理(1)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以防术中发生呕吐。
(2)术前备皮,清除皮肤上的毛发,预防感染。
(3)术前进行抗生素皮试,预防术后感染。
(4)术前训练床上排便,预防术后便秘。
(5)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提高术后恢复能力。
3. 生活护理(1)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定期开窗通风,预防感染。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3)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术后护理1. 心理护理(1)观察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2)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增强患者的信心。
(3)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
2. 生理护理(1)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术后6小时内避免进食,防止呕吐。
(4)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防止伤口裂开。
(5)术后3天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6)术后第4天开始进行床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7)术后1周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预防腰背肌萎缩。
3. 生活护理(1)术后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定期开窗通风。
(2)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如进食、洗漱、排泄等。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4)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术后第10天开始进行站立、行走训练,逐渐增加活动量。
腰椎滑脱症护理常规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腰椎滑脱一般为前滑脱。
后滑脱好发于腰5和腰4椎体.
一、临床表现
腰椎滑脱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亏虚证、血瘀气滞证两型。
其临床表现为:(一)肝肾亏虚证
慢性损伤或劳损有腰部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血瘀气滞证
急性损伤,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二、临证(症)施护
(一)肝肾亏虚证
1、注意腰背部保暖,可予以热敷。
2、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二)血瘀气滞证
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3星期,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
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放松背部肌肉,增加舒适感。
不习惯长期侧卧者亦可在膝部垫高后屈髋屈膝仰卧,每日除了必要起床的事外,应尽量卧床,直至症状甚本缓解。
指导病人及家属帮助病人进行床上翻身,同时作张口呼吸,以使肌肉放松。
3、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三、饮食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饮食宜多食补益肝肾食物,多食甲鱼、木耳、银耳、动物肝脏、肾及核桃、枸杞等滋补肝肾之物。
如壮骨汤、桑枝煲鸡等。
(二)血瘀气滞证:饮食宜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食葛根煲猪脊骨、桃仁粥等。
四、用药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以补益肝肾为则,可用右归饮加减或牛杞地黄丸、消增强骨片、血藤当归胶囊、补气益肾胶囊、制香片、玄胡伤痛片等以益肝肾,补气血,温经通络。
中药汤剂宜温服。
(二)血瘀气滞证:在服舒筋活血汤期间应局部保暖,免受风寒湿邪。
局部可用舒筋活血方湿热敷,口服三七口服液、创伤灵、玄胡伤痛宁,外用郑氏舒活酊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治疗。
五、健康指导
(一)指导病人保持正确姿势,应用人体力学的原理指导病人的坐、立、行、卧及持重姿势。
指出病人不正确姿势及活动方法,协助并监督病人改正。
用易懂的言语讲解有关知识,使病人认识到保持正确姿势原理、重要性及对疾病的影响。
(二)指导病人经常换体位,避免长时间用同一姿势站或坐。
站一段时间后,将一只脚放在脚踏上,双手放在身前,身体稍前倾。
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应积极参加工间活动,以免慢性肌肉劳损。
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站、走。
(三)保护腰部,腰部劳动强度大的人,应配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
参加剧烈运动时,应注意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中的保护措施。
(四)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以增加脊柱稳定性,同时加强营养减缓机体组织和器官的退行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