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发表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我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5年6月2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修订)为了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我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作如下规定:一、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1.我校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下同)以“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篇以上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2.我校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之前,必须以第一作者以“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正式刊号)上发表1篇以上与其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暂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4.特殊学科、专业及其他特殊情况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研究生院审批后可以适当调整发表论文的要求。
5.已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按时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但未达到以上发表论文要求者不授予学位。
硕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后的一年内达到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的可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授予硕士学位的申请。
博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后的二年内达到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的,可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
二、核心刊物的认定核心刊物的认定以经我校研究生院认定的最新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旧版在研究生院公布新版后的一年内仍有效。
目前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三、本规定是《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补充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根据《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学校对毕业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出以下相关规定:一、本规定所指学术论文是指研究生在攻读相应学位期间及期后,以学位论文相应内容及在读期间所做科研工作为基础公开发表或参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二、博士研究生必须将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以论著形式(原则上不含短篇报道)在SCI源期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一篇(或已被期刊杂志录用),方准许申请学位。
提交文章补申请学位的期限原则上为毕业后五年内。
要求第一作者(排名第一)SCI学术论著1 篇JCR3区及以上(或IF>3);或1 篇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前二)JCR2区及以上(或IF>5);或以1 篇共同第一作者(排名前三)JCR1区(或IF>8)。
发表的SCI 文章在网络检索到方能领取学位证书。
三、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一般为医科大学,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按以下4种格式之一规范署名:(一)医科大学+学院(部)名称(校本部各学院(部)及省立临床学院和福总临床学院),如: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名称(含直属和非直属),如: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非我校附属医院的通讯作者,可署名2个单位,但其学院(部)或挂靠学院(部)名称必须排在第1位。
如:1.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2. 厦门市中山医院。
2.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省立医院。
四、第一作者一般标注一个作者单位。
在我校研究生院备案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可标注2个作者单位,其单位排序及通讯作者署名不做要求,其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不做要求。
五、不按规定署名作者单位名称的文章将不予承认。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毕业后如用于公开发表或申报成果,必须署名医科大学,否则,一经发现我校有权取消原授予的学位并取消其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第一条 总则1.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逐步提升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在国内的学术地位,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
3.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以第一作者(如是第二作者,导师应为第一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西南交通大学)。
4.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论文应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术期刊分级目录》(以下简称:分级目录)规定的刊物(不含增刊)上正式发表(含在线发表)。
5.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专著、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申请发明专利等,可折算为学术论文,具体折算关系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分委会)自行确定,但要求折算篇数不能超过1篇,折算级别不能超过B+类,折算标准应对外公示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6. 各分委会根据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在不低于本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可按分委会、按学院或按学科制定具体的标准和实施细则,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后,即可对外公布实施。
第二条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在分级目录规定的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达到下列四条之一,方可申请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1. 发表A+类及以上论文至少1篇;2. 发表A类及以上论文至少2篇;3. 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至少3篇(其中A类及以上论文至少1篇);4. 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至少4篇(其中B+类及以上论文至少2篇)。
上述条件中的学术论文须有一篇为外文学术论文,如都是中文学术论文,要求在正式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另外发表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对于会议论文,最多只计1篇,且至少需要发表1篇非会议论文。
第三条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基本要求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正式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论文发表要求由各分委会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大学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切实保证和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根据《XX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对我校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作出如下规定,各学科可参照本规定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一、原则上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至少要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全文收录的论文1篇或EI(检索类型为JA)全文收录的论文2篇;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就低减免1篇学术论文:在学科认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获省级二等及以上的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奖项(持个人证书,且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XX大学必须作为完成单位之一)、获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二,如博士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时,则第一发明人应为指导教师,XX大学必须作为第一专利权人,以知识产权首页“专利检索”查询结果为准)。
(2)发表3篇EI(检索类型为JA)或SCI全文收录的论文;(3)发表2篇SCI全文收录的论文;(4)发表1篇科学院SCI期刊分区二区及以上期刊论文。
二、自然科学类学术硕士研究生须在统计源期刊(不含增刊)、正式出版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类学术硕士研究生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上、正式出版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于发表学术论文不做要求。
三、研究生撰写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投稿前应经导师审阅同意。
论文的署名应由研究生与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研究生必须是所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其中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一篇。
在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指导教师。
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应为XX大学。
四、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同时提交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原件及有关检索证明材料,交学位办公室审查。
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为了使研究生毕业发刊成果更加丰富、优质,我们提出以下要求:一、学术水平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是研究生在学业生涯中的重要成果之一,要求论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广度。
论文应该具备创新性、独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
为了保证发刊质量,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论文应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且论文内容要在所属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二、发表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所有论文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严禁一切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发刊所接受的论文应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内容真实可靠,数据准确无误,论文作者要对其研究成果负责,并确保论文来源、引用和数据真实性。
三、语言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论文语言通顺、准确,不得有语法、拼写等方面的错误。
采用规范的学术写作格式,引用格式符合学术要求。
论文应该注重篇章结构的合理性,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简洁,文字通顺。
四、排版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论文排版规范,格式整齐,图表清晰,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格式撰写。
页边距、字体、行间距、引用格式等均需符合学术规范。
五、论文评审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所有论文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
评审要求评审专家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经验,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性、实用价值、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审查评价。
评审结果作为录用与否的重要依据。
六、提交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论文提交时间需符合学校要求的截止时间,逾期提交的论文将不予受理。
提交时需附上相关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意见,确保论文真实性。
七、版权要求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论文作者要尊重出版单位的版权制度,未经出版单位允许不得在其他刊物上再次发表。
研究生毕业发刊要求提出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要求,旨在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严格要求,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毕业发刊的质量和水平,为研究生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学院各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院对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规定如下。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优秀毕业生、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和科技活动先进个人应满足以下条件。
1.每名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学校规定的理工D 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1篇(含录用);或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1篇(专家评价三星及以上);2.硕士研究生撰写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投稿前应经导师审阅同意,导师应对学术论文是否存在学术道德问题进行审查。
论文的署名应由研究生与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3.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相关成果获得市、厅局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或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有效名次)1项,等同于发表2篇学术论文;4.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等同于发表1篇学术论文;5.申请优秀毕业生、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和科技活动先进个人发表的学术论文应在学校规定的理工C类及以上期刊,署名前两名有效;6.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同时提交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原件或有确定卷期号的录用通知书原件、版面费收据及文章复印件。
以上规定的成果要求第一署名单位均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本规定自2011级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若此前发文与本规定不相符,一律按本规定执行,本规定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二O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发表论文的工作,鼓励研究生在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作出如下要求:一、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含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报)或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发表(或已录用)1篇反映本人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全文。
录用论文,须提交相关的版面费付款证明。
二、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1.期刊论文工科和理科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核心期刊、国外重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至少发表(或已录用)3篇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全文,其中至少有1篇被SCI收录或发表或录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或至少有2篇被EI收录或发表或录用在EI收录的期刊上。
管理和法学学科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至少发表(或已录用)3篇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全文。
2.会议论文博士生须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的名义,发表2篇国际会议论文或国内学会组织的年度会议论文,且至少有1篇是国际会议论文。
3.可用核心期刊或SCI或EI的期刊源上的文章替代1篇会议论文。
4.具备下列条件,可对应减少上述“1”条中发表论文的篇数:(1)申请答辩前取得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奖(本人有获奖证书),或以第一申请人身份并以电子科技大学名义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可视为被SCI收录或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2)申请答辩前取得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鉴定的主研(国家级项目排名前5名,省部级项目排名前3名),可视为被EI收录或在E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3)被ISTP收录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可视为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全文;(4)若同一项目既鉴定又获奖或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只就高计算1次,不累计计算;(5)上述(1)和(2)两项累计计算最多不能超过2篇论文。
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评审的规定(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通过)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我校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规范管理,学校决定对学术型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学位论文评审做如下具体规定。
一、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一)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是指研究生入学后至申请学位前,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全文发表的或已经录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须满足下列发表论文条件:1.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被SCI、EI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英文);2.“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的研究生,须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或更高级别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被SCI、EI或SSCI收录(英文),且为第一作者。
(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发表或录用1篇学术论文;2.尚未发表学术论文,但提交的学位论文质量较高,经导师同意、学科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免发学术论文申请表》。
(四)学校鼓励研究生联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以沈阳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与本人学位论文有直接关系、且被SCI收录的论文,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影响因子≥4.0,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2.影响因子≥8.0,研究生为第一、第二或第三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3.影响因子≥2.0,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4.影响因子≥4.0,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或第三作者。
二、学位论文评审的规定(一)初审。
学位论文必须经过导师同意后方可提交所在学科,经过学科初审同意后,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分委员会决定是否同意进行下一步审查工作。
(二)盲审。
博士学位论文、提交免发学术论文申请以及非正常时间毕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都必须进行校外专家盲审。
附件:东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为满足高水平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所要求的研究生已正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与该学科研究内容相关,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通讯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文章第一署名单位均为东北农业大学。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三条自然科学类学科博士研究生,需在学校指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必须有 SCI、EI收录的论文1篇。
第四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博士研究生,需在学校指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必须有 SCI、EI、SSCI收录的论文1篇。
第五条自然科学类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应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1篇;自然科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应在全国核心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1篇;两者或在学校认定的国家级期刊中(包括SCI、EI刊源)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综述性论文1篇。
第六条人文社会科学类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2篇;人文社会科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2篇,其中1篇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
第七条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1篇。
第三章附则第八条期刊认定按东农科字[2005]2号及后续相关补充文件执行。
第九条各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可根据本规定,制定高于本规定的论文发表要求,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通过,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备案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0级入学研究生开始执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1。
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毕业论文一、申请博士学位对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1.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申请者在国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 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SCI影响因子0.5以上);(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收录源刊物或在《中国科学》(中文版)、《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和《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2篇论文。
2. 物理学科申请者在国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5.0以上,或累计达到5.0及以上;(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且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用外文公开发表。
已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SCIE收录论文;已受理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EI收录论文。
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学生论文发表篇数和影响因子尊重导师意见。
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开题与答辩前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分学位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其发表论文要求可执行工学学科相关规定。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含化学学科)申请者在国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SCIE 的Q1区收录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或者发表SCIE 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5.0;(2)发表SCIE收录论文3篇;或发表2篇SCIE收录论文,另外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公共事务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
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我院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院硕士、博士研究生
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1.我院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以第一作者和以“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篇以上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在5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
发表在一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可以算作两篇核心论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的有录用函即可。
2.我院硕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以第一作者和以“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正式刊号)
上发表1篇以上与其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原则上字数不少于3000字)。
②参加撰写与专业相关的教材、专著、论文集,且已经正式出版(原则上字数不少于7
千字)。
③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教研课题,并参与撰写了研究报告,其成果已通过了有关部
门的鉴定(原则上字数不少于7千字)。
④取得挑战杯或其它省部级以上科研竞赛的奖励成果。
3.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暂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4.已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按时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但未达到以上发表论文要求者暂不授予学位。
硕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后的两年内达到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的可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授予硕士学位的申请,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位。
博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后的三年内达到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标准的,可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位。
二、核心刊物的认定
核心刊物的认定以经我校研究生院认定的最新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为准,旧版在新版公布后的一年内仍有效。
三、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