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思品第3课我们互通有无(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73 MB
- 文档页数:49
第3课我们互通有无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行为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货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
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第1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的图片。
2.请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等途径,查找一些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获取如某产品产量排列在世界第几位、占世界份额的百分比等信息。
3.请学生在家或超市、商场里找一找产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品,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
4.师生共同寻找汉语中外来词汇的例子。
二、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中国制造”1.出示图片:国外商店中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师:同学们仔细看这些物品,你有什么特别的发现?2.学生交流,引出“MADE IN CHINA”。
(引导学生明白:物品上标有“中国制造”字样,它表明这件物品是我们中国制造的。
)3.师导入:现在国外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那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怎样呢?课前同学们通过走访调查、上网调查等方法去作了相关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开一个“中国制造”商品新闻发布会好吗?(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可能还没有对身边的“进口货”了解得多,所以课一开始就以事实说话,出示一组外国商店“中国制造”商品琳琅满目的图片,最后定格在商品上的标志“中国制造”上,一下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民族的自豪感,从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我们互通有无》教案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
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
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1.查找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信息资料。
2.调查身边的进口货,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它表明这件东西是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
现在国外许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二、学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1.主题新闻发布会: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资料。
教师讲解图表的有关知识,请学生借鉴课本第16页的表格,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
2.阅读《圣诞老人中国造》。
讨论: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3.指名朗读《我在美国逛超市》。
同桌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讨论: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美国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三、学习“我们身边的进口货”1.学生整理课前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包括物品名称、品牌、产地和调查方式。
2.比较讨论:你在调查中有没有发现有些商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产自不同的国家?3.了解“外来词”。
阅读课本中的《咖啡——汉语中的外来词》。
你还能够找出几个汉语中的外来词吗?讨论:汉语中有这么多的外来词,汉语有渗透到一些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明确: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四、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3 我们互通有无第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4、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货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几件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和几件来自其他国家的物品。
2、请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等途径,查找一些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获取如果某产品产量排列在世界第几位,占世界份额的百分比等信息。
3、请学生在家或超市、商场里找一些产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品,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
二.导入师(老师出示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字样,它表明了这件东西是在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现在,在国外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标有“MADE IN CHIIA”字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三.课堂活动教学互动一1、主题新闻发布会。
学生分别走上讲台,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
2、台下同学做小记者,简要地记下相关数据。
3、教师讲解国表的有关知识,结合之前记录的数据,请学生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横、纵坐标自拟。
教学互动二1、阅读课本第17页《圣诞老人中国造》2、讨论:“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教学互动三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第17页《我在美国逛超市》,其他同学注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