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各科知识点集锦word版本 (21页)
- 格式:docx
- 大小:42.99 KB
- 文档页数:21
2018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实质,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2018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2)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
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9.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0.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2.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非金属单质:(2)金属单质(3)常见的氧化物(4)常见的酸(5)常见的盐(6)常见的碱(7)常见的有机物(8)常见化肥(9)常见沉淀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 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1)金刚石、石墨:C(2)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15)酒精、乙醇:C2H5OH(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4、常见物质的颜色(1)固体物质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B 、黄色固体:硫粉(S)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D、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193班第一讲、机械运动............................................................................................. - 3 - 第二讲、声现象................................................................................................. - 5 - 第三讲、物态变化............................................................................................. - 7 - 第四讲、光现象................................................................................................. - 9 - 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 ................................................................................... - 11 - 第六讲、质量与密度....................................................................................... - 13 - 第七讲、力 ...................................................................................................... - 15 - 第八讲、力与运动........................................................................................... - 17 - 第九讲、压强 .................................................................................................. - 19 - 第十讲、浮力................................................................................................. - 21 - 第十一讲功和机械能 ................................................................................... - 23 - 第十二讲、简单机械....................................................................................... - 25 - 第十三讲、内能及内能的利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 27 - 第十四讲、电路............................................................................................... - 29 - 第十五讲、电流......................................................................................... - 31 - 第十六讲、电压......................................................................................... - 33 - 第十七讲、电阻......................................................................................... - 35 - 第十八讲、欧姆定律....................................................................................... - 37 - 第十九讲、电功和电热 ................................................................................... - 39 - 第二十讲、生活用电....................................................................................... - 41 - 第二十一讲、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 - 43 -第一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五篇】导读:本文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也作线性函数,在x,y坐标轴中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y=kx+b(k不为0)a).k不为0b).x的指数是1c).b取任意实数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0,b)和(-b/k,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做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当b>0时,向上平移;b【第二篇:有关圆的字母表示方法】有关圆的字母表示方法圆--⊙半径—r弧--⌒直径—d扇形弧长/圆锥母线—l周长—C面积—S三、有关圆的基本性质与定理(27个)1.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PO2.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2个圆心角,2个圆周角,2条弧,2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8中考语文知识要点汇编【三篇】导读:本文2018中考语文知识要点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中考语文知识要点一:说明文语言考点总结一、例题解析【2016·重庆】21.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分)(1)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2)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参考答案(1)"约"即"大约",说明这里的"80块肌肉"是一个个估计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这里运用比喻(打比方),将"笑"比作"美容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笑具有保持青春美丽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二、答题技巧1、句子类(1)作文中引用的传说、故事、诗句或史料的作用的题时,先答它们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再答作用的相关术语。
引用的内容相关术语传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故事诗句史料使文章更真实可信2、链接材料类(1)核心:找准原文与链接材料相关联的语句。
2018中考语文知识要点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不少同学期中考试后都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在期末考前把成绩提上来,其实很简单,期中考试哪道题不会,就把答这道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做汇总,然后每天只刷这一种题。
把这种题都做会之后,再做另外一种题。
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都在用这种学习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下面是一位中考语文阅卷老师总结的阅读理解的一些答题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做好阅读理解题有帮助。
1)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018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39.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40.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1.密度的计算公式:42.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43.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
(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44.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7第七章力45.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8.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9.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8第八章运动和力50.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1.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在同一条直线上。
52.平衡状态:(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5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9第九章压强5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大小55.压强的计算公式:56.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一、知识点概述数学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其中常见的知识点有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内容。
本文对2018年中考数学的知识点做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
二、初中数学1.1 代数•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四则运算及其应用•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组:含参数的一次方程,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等•二次根式及其化简•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1.2 几何•角•同位角、对顶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旁外角、异旁内角的性质•一次坐标系•垂线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简单的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坐标系及其应用,例如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和中点等1.3 数据与概率•极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等统计概念•有序数列和无序数列的意义及其性质•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平均数不等式及其应用•列联表的制作和分析•基本的概率概念和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三、高中数学2.1 代数•指数与对数:指数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对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二次函数:基本概念、图像、定点、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多项式函数:定义、性质、分解因式、求根、余式定理等•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不等式组的解法,绝对值的基本性质•反比例函数:反比例的基本概念、图像、性质及其应用2.2 几何•向量的基本运算及其应用•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定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定理•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初等函数的关系•平移、翻折、旋转、对称等几何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2.3 数与函数•数列的基本概念、形成和性质•极限的基本概念、极限计算方法和极限存在定理•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及其应用•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初步解法四、本篇文章对于2018年的中考数学知识点做了。
初中数学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数据与概率考点,高中数学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数与函数考点。
大家可以根据本文中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各科知识点集锦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文章摘要: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
选择课题进行探究的新型学习活动。
近两年的中考中,探究题在语文试题中闪
亮登场,很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
那么,什么是探究学习呢?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
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课题进行探究的新型学习活动。
近两年的中考中,探
究题在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很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考生该如何探究?
教师如何指导考生解答此类型的题目?现以下列题目为例作简要的分析。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历练后的飞翔》),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
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
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
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
头扔给幼虎啃。
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
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
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
漫
画题为“如此爱心”。
(201X年黄冈中考语文试题)
第一步,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首先要抓住要点,审清题意。
这道题目表面看起来是提供三个材料让考生
探究。
其实,是提供四个材料让考生探究,包括文章《历练后的飞翔》。
考生
一定要读懂这四个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解决
问题。
第二步,找出材料的个性。
考生要认真阅读材料,从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分析、解剖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及中心思想,从而揭示其个性特征。
如:《历练后的飞翔》是一篇散文,说的是雄鹰“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由此联想“人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人翅膀被折断,我们要忍受
剧痛拒绝怜悯”的内容。
材料一讲的是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一个片断说
明性文字。
材料二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话,这一段话是来论证
“生于忧患”。
材料三也是一个片断性的说明性文字,主要内容是介绍一幅漫画,讲的是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讽刺父亲宠爱儿子。
第三步,提炼材料的共性。
在分析四个材料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的点加以
合并以把不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共性。
(1)材料《历练后的飞翔》、材料一、材料三共同点都有讲关于对一代培养教育的问题;
(2)材料《历练后的飞翔》、材料一、材料二共同点都有涉及到苦难挫折和适应环境的问题。
我们再综合(1)(2),这样,就可以提炼出这四则材料的共性。
第四步,写出探究结果。
提炼材料的共性之后,运用自己的语文素养概括归纳,出探究结果,语言
要凝练简洁明了。
这一试题材料探究结果可为:
(1)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2)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应该加强挫折教育、苦难教育。
大致意思相同即可。
中考语文试题中,探究题闪亮登场,给我们中考语文带来新的亮点。
随着
中考语文探究题的不断出现,探究学习应当引起广大师生充分的重视。
如何开
展语文探究性学习呢?
(1)在问题中探究。
教师要“学会提问”,激疑激趣的提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在比较中探究。
学生与书本、同学、教师的比较中找到差距,从中受到启发,在思维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3)在活用教材教法中探究。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发挥教育智慧,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使教材显示它的生机与活力。
教师应结合时代特点,结合本校本班实际,精心设计辅助教材。
(4)在活动课中探究。
语文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它能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
(5)在课后延伸性作业中探究。
学习课文理解相关内容,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
文章摘要:金属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让
学生体验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所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金属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化
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所以《金属的化
学性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
学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
学到知识并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不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究
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们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
可是在学习国培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课程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是我在教授《金属化学性质》一课时的感受和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
原来教学这一课题时,我总是首先讲解Mg、Fe、Cu等金属和氧气反应现象不同是因为它们化学性质活泼程度不同。
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金属和
酸反应现象不同,从而告诉学生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最后补充相关的习题
进行训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到,这只是在讲教材,这样尽管思路清晰,也完成了教
学任务,但学生丧失了“自我意识”。
学生也没有什么学习兴趣。
在国培学习后,我认识到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探究
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学
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属于学生自己。
于是我大胆进行尝试:
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Mg、Fe等金属和氧气反应条件、现象,接着让其猜想为什么会反应需要不同条件、反应现象也不同。
接着各小组说出自己的猜想,
对于这些猜想我和大家一起探讨总结。
最后剩下两点:1、可能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2、和金属的硬度有关,硬度大的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
“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呢?现在用稀硫酸和稀盐酸代替O2,用Mg、Fe、Zn、Cu、Pb这些常见金属设计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看到同学们开始行动,我接着鼓励大家“如果谁能用事实证明你认为的错误的猜想,那——以后我就请谁和我一起做兼职实验员”。
这一下吊起了学生求知的胃口,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各小组开始有板有眼的讨论设计自己的方案、分工、进行实验……
看着他们个个神采飞扬,渴望表达的眼神,那些仪器的碰撞声这时也变得那么悦耳,这时的我就像那些溶解于酸中的金属一样融入在了这节课堂中,我陶醉了。
这一课后,化学科代表找到我。
“老师,大家都要求以后化学课一直这样上,行吗?
看着他一脸认真和期待的样子,我笑了。
这不能不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现在我从另一个层面认识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让我看到了新课程理念下成功的课堂情境是什么样子的,以前我们总认为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关键是把他们抓的太紧。
与其说这是一堂实验课,不如说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只要相信学生,学生就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的创新甚至你根本无法预知,从这一点看,备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情境的设计上,把教材中“静止”的知识变得“活动”起来,既具备直观性、又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想象力,这样的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学生怎能没有学习欲望?
一碗热馄饨
文章摘要:马老师的女儿一边一字一句地读着信,一边喃喃地说:“七里香馄饨”从来都是三元一碗的啊!此刻,病床上,马老师紧握着三万零三百六十元捐款,嘴唇嗫嚅着,泪水汩汩而出,浸湿了那条雪白的枕巾。
…
那天一大早,马老师到街上买馄饨。
远远地闻到一阵香喷喷的馄饨味儿。
马老师四下一打量,看见前面有个摊子,一旁竖着一个大牌子,写着“七里香馄饨”五个大红字。
尝尝去,看是不是吹牛!
“老板,来一碗馄饨。
”
“马老师,是您啊,好多年没见了,您好啊!”
马老师很纳闷:您是?
马老师瞪大眼睛,往前走了两步,托了托眼镜,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身穿白大褂、头戴白色卫生帽的青年摊主。
马老师模模糊糊觉得有些面熟,一时记又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