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巷维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4
3-3煤辅运大巷、回风大巷东翼延伸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1、巷道名称3-3煤东翼辅运巷、回风巷延伸工程。
2、巷道用途查明3-3煤东翼原采空区实际范围,用于3-3煤东翼采区生产系统,满足采区通风、行人、运输、管线敷设的需要。
3、施工地段在3-3煤层辅运大巷延伸段测点D5(x:,y:.681)前米处沿煤层顶板开始掘进。
4、预计开工时间计划开工时间:2015年 6 月 18日第二节编写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掘进操作规程》。
2、《东峰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
3、《东峰煤矿地质报告》。
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5、《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一、巷道地面位置该巷道对应地面标高为+1272m~+1301m,巷道标高为1149m~+1154m 。
地表大部分为黄土梁峁区,沟谷密集,地形起伏较大,地形破碎,无民房建筑,无大的水体及河流。
二、与邻近巷道位置关系该掘进工作面位于3-3煤层井田范围的东北部:北为原阳塔煤矿采空区,南为原商联煤矿采空区,东为原龙王庙煤矿采空区,西是4-4至3-3煤皮带运输大巷。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3-3煤层呈层状赋存于延安组第三段下旋回上部,呈简单的层状产出,层位稳定。
煤层埋深在0~160m之间,一般50~140m。
底板标高变化在1138~1180m之间。
煤层厚度变化在之间,平均。
煤层在整合区北部向北倾斜、南部向北西倾斜,总体向北西西倾斜,倾向约340°,降深幅度平均/km,平均倾角°。
与下伏4-4号煤层间距在~之间变化,平均,相当稳定。
含0~1层泥岩夹矸,局部含2层,结构简单。
煤层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岩次之,煤层底板岩性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泥岩次之。
煤层与其顶底板均为明显接触。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述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规章制度,是规范煤矿掘进作业的基本依据。
下面将对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进行概述。
一、作业前准备在开工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整备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具体内容如下:1.检查掘进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通风系统及瓦斯检查仪器是否齐备并正常使用。
2.对作业面进风巷和回风巷进行喷雾除尘,保持通风顺畅。
3.检查和维修插板及支架,防止出现插板松动或支架断裂等情况。
4.检查工作面煤质情况,确定掘进工艺和采煤方式,防止出现煤层崩塌等危险情况。
5.检查通讯设备是否正常使用,保证工作面及时得到指令。
6.进行瓦斯抽采装置的检查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二、掘进作业1.推进工作面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保证规范掘进,要避免掘进过程中煤层开裂、坍塌、失稳等情况,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掘进工艺采用贯通掘进方式时,必须保证无顶板煤和顶板煤同时掏出,防止顶板坍塌和带煤巷垮塌等情况出现。
3.尽量不采取在支架外掘进作业,如必须采取,应加强支架管理、定期巡检并加强通洞的掌子面巩固工作。
三、煤质品管1.根据工艺要求实行煤质分层采掘,对高灰分煤层、高硫分煤层、高瓦斯煤层等採用有针对性的排放管道,防止引发火灾和煤层爆炸等安全事故。
2.在掘进工作面进行煤质检测,及时发现煤质异常情况,调整掘进和煤质分选措施。
四、日常检查1.开头和中途的日常检查均需认真必行,发现电缆线路老化或支架有破损等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2.关注煤层中的地质变化,及时采取加强支架、喷雾除尘等措施保证工作面安全。
3.防止因为挖掘机械过度牵引,引起工作面顶部岩层向下塌陷,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5. 其他要求1.创新技术不断突破,不断提高操作员技能水平,防止人员的错误操作引发危险。
2.采取预采空隙法,不采用煤柱保护法,优先开采好的煤层,尽可能实行注浆和支护等方法,预防或减少巷道灾害。
3.减小空气中煤尘和污染压力,重视通风系统及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喷雾系统质量,促进安全生产。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设计施工巷道为东西向回风大巷及其联络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形成矿井生产系统,满足矿井的通风、排水及管线敷设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坡度、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东西向回风大巷设计长度为2484m。
坡度:回风大巷布置在煤层中,即沿4-2煤层底板布置,如果煤层起伏较大,施工时,线路和水沟可根据煤层的起伏适当调整。
联络巷地点因运输和通风需要,设4#、6#、8#、10#、12#六条联络巷。
服务年限:大巷及其联络巷服务年限为整个矿井生产期。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2年12月10日开工,预计2013年4月30日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1、淖尔壕煤矿地质精查报告、补勘报告。
2、天隆淖尔壕煤炭有限公司淖尔壕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
3、天隆淖尔壕煤炭有限公司淖尔壕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
4、施工图S1362-115-1、2、3、4、5。
5、淖尔壕煤矿建设工程量清单及说明。
7、《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8、《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9、其他有关煤矿安全开采法律法规。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开采情况表水平名称第一水平巷道名称回风大巷地面标高(m)1283.1~1304.8 巷道标高(m)1155~1173位置东西回风大巷自辅运大巷往东按方位角90°17'18"沿煤层掘进,大巷开口坐标X=27050.7714,Y=74467.0389。
巷道设计长度回风大巷:2484m,联络巷:270m邻近开采情况矿井为新建矿井,巷道邻近没有开采采区,施工中不受采动影响。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硬度系数该巷道在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4-2煤层及其顶底板中施工。
煤呈黑色,条痕为褐黑色,沥青光泽,参差状、棱角状断口,内生裂隙较发育,常为黄铁矿及方解石薄膜充填。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范文一、概述1. 目的本作业规程的目的是为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规范作业步骤、操作要求和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
2. 适用范围本作业规程适用于掘进工作面的所有作业人员,包括掘进队伍、工程技术人员、监控人员等。
3. 定义(根据实际情况,列举相关术语的定义)二、工作前准备1. 安全准备1.1. 负责人员必须熟悉掘进工作面的情况,包括掘进方向、岩石性质、地质条件等。
1.2. 检查并保证掘进设备和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消除隐患。
1.3. 工作面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如支护设备、照明设备、通风设备等等。
1.4. 工作面周围必须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划定安全区域等等。
2. 人员准备2.1. 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必须已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2. 指定专人负责工作面安全监控,做好状态监测和紧急救援准备。
2.3. 工作面的负责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三、工作面作业流程1. 掘进工作面的布置1.1. 根据掘进工艺和岩石力学性质,制定合理的工作面布置方案。
1.2. 合理设置进出风口、排水口、通风设备等,保证工作面的正常通风和排水。
1.3. 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支护,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
2. 掘进作业的操作要求2.1. 在开始掘进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探和地质预测,了解岩层情况。
2.2. 根据岩石性质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掘进方法和工具。
2.3. 严格按照规定的掘进顺序和工作面进度进行作业。
2.4. 配合监测人员监控工作面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5. 控制掘进速度和力度,防止地质灾害和事故的发生。
2.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调整作业方法和工具,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要求。
3. 工作面的管理和维护3.1. 工作面负责人必须做好工作面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记录、人员考勤等。
3.2. 定期对工作面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规程的名称为《22201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本作业规程适用于22201掘进工作面上巷、下巷及切眼的掘进作业。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服务于22201工作面的回采,22201上巷作为回风巷,22201下巷作为进风巷和运输巷。
巷道掘进时满足回采时的通风、行人、运输、管线敷设的要求。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1、设计长度:上巷955米,下巷985米,切眼127米,总工程量2067米。
2、服务年限: 1.5年。
四、预计开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09年11月份开工,预计2010年5月份竣工。
五、巷道布置:见22201掘进工作面平面图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本面所掘进的巷道施工的依据是《22201掘进工作面平面图》,批准时间为:2009年11月份。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本掘进工作面所掘进巷道地质资料的依据是《2220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8年6月份。
第二章: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三章防突规定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陶二矿2#煤层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及预测》报告,确定了陶二煤矿2#煤层DF44断层以南及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大于0.74Mpa的区域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即矿井南采区、扩大区首采区等为突出危险区域;北二采区、四采区、六采区为无突出危险区。
即22201下巷掘进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不采取防突措施。
二、区域验证1、22201工作面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区域防突措施验证,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我矿实际考察和文件的批复,我矿临界值确定为:Smax<4.0kg、Δh2<200pa认为无突出危险,达到或超过此临界值则认定为有突出危险。
2、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2次区域验证。
工作面每推进20m在进行1次区域验证。
3、钻孔布置:工作面布置3个孔径为42mm、孔深8m的区域验证钻孔,钻孔要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它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回采巷道维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1.引言采巷道维修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采巷道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煤矿采巷道维修工作中的各项操作,旨在规范维修工的作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
2.人员安全2.1 所有参与采巷道维修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维修工作证书,并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2.2 严禁无证人员进入采巷道维修现场,如发现无证人员,应立即予以劝离。
2.3 所有维修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确保安全帽没有破损或过期。
2.4 所有维修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服,防止物体或煤尘对皮肤的刺激。
2.5 维修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操作前,应检查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可燃气体或有害气体,如有发现应报告现场负责人,确保安全。
2.6 维修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作业状态,禁止口禁运动或走神,以免影响操作安全。
3.设备使用与维护3.1 使用任何设备之前,维修工作人员必须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2 严禁维修工作人员私自更改设备、工具等使用方式,如需修改,必须经过现场负责人或专业人员同意。
3.3 使用电动设备时,必须确保设备的接地连接正常,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避免触电事故。
3.4 使用手动设备时,维修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操作,并避免疲劳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3.5 配合现场负责人或专业人员完成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6 设备维修过程中如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维修工作人员应暂停操作,并报告现场负责人或专业人员。
4.煤尘与防火4.1 采巷道维修工作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防止煤尘积聚,避免煤尘爆炸等事故发生。
4.2 维修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或切割等作业时,必须使用防火衣、防火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并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
4.3 维修工作人员在进行明火作业前,应检查周围是否有不明火源,如发现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4 严禁在有可燃气体泄漏的环境下进行明火作业,如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应立即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并报告现场负责人。
十八连山乡雄达煤矿22701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雄达煤矿2006年10月2日会审意见:总工程师审批意见: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地质概况三、掘进方式与施工工艺流程四、通风系统五、排水六、运输七、供风、水、电及通讯八、支护九、安全技术措施十、附图表一、工程概况1、工作面巷道名称为:22701回风巷2、22701回风巷掘进断面,即净高1.8m,上净宽2.2m,下净宽2.6m。
3、22701回风巷与邻近采区(面)关系22701回风巷位于1528水平,东为22701机运巷,西为12706机运巷,南为边界,北为22702回风巷。
4、预计工程量: 22701回风巷设计工程量1000m。
5、该工程预计2006年10月中旬开工,2007年6月下旬竣工。
二、地质概况1、煤层及煤层厚度情况根据地质资料,该区七煤层平均厚1.6米,结构简单,底板以碳质泥岩为主,煤层走向为2600,煤层倾向为3500,煤层倾角为80-120。
2、煤层顶底板情况1)、煤层顶板为0.1米细沙岩,其上为碳质泥岩和粉砂岩。
2)、底板为碳质泥岩。
3、水文地质情况地表无水塘、河流及其它积水水源,工作面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顶板裂隙水。
4、地质构造情况工作面的地址构造简单。
无断层影响。
5、瓦斯、煤尘与自然发火1)瓦斯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小。
2)煤层本工作面为七号煤层。
3)煤尘爆炸性该工作面无煤尘爆炸危险性。
三、掘进方式与施工工艺流程1、22701回风巷掘进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
2、作业形式实行“三八”制作业。
3、施工工艺流程和设备1)、施工工艺流程为:交接班→检查、处理安全→打眼→装药联线→布岗放炮→通风、处理安全→临时支护→出矸→接溜→永久支护→文明生产。
2)、迎头采用矿用电煤钻打眼,1台备用,采用2台OB型风镐处理欠挖、卧底等。
4、钻爆方法及爆破说明书迎头采用矿用电煤钻打眼,选用一台FD—100型启爆器,3#煤矿乳化炸药配瞬发电雷管分段启爆。
进、回风巷超前支护
作业规程
年月
一、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的顶板控制
1、进、回风巷维护
(1)进、回风巷超前工作面煤壁20m,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双排迈步支护成直线作超前支护,排、间距3m×1m。
(2)若在回采期间,采用上述超前支护形式仍不能有效支撑顶板时,则视现场的实际情况,另补专门措施。
二、采面出口及端头支护
采面出口端头机头、机尾采用各架设三排(每排4根),间、排距1m×0.6m,1mm铰接梁配合单体支护顶板单体选用Φ100mmLDW28型单体液压支柱。
详见305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9101回风巷。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9101回采工作面的生产系统,满足该工作面回采时的回风、行人及管线敷设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485.2m。
2、服务年限:6个月。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开工时间为2010年5月10日,竣工时间为2010年10月10日。
第二节编写依据《初步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6年2月。
《安全专篇》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6年2月《9101回风槽平、剖、断面图》,批准日期:2010年4月。
《2010版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龙贵煤矿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附表1)水平-1280m工程名称9101上顺槽地面标高+1280m~+1240m井下标高-1030m~- 1090m地面的相对位置位于井田西南部牧场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上部为8101回采工作面,东以9#层轨道下山为界,南部为未采实体煤。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相邻为未开拓的采区,施工中主要受静压力影响。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一、煤层赋存特征根据附近钻孔揭露情况,9-2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煤厚在0.96m~ 3.40m,均厚1.67m。
均为可采煤层。
顶板岩性为黑褐色粘土岩夹薄层炭质泥岩,底板为灰黑色泥岩或粘土岩,距下部9-3煤层0.05~ 1.74 m,平均间距0.86 m。
9-2煤层赋存于山西组第一岩段中部。
煤层产状:总体由西向东有增厚之势,煤层局部有变薄现象,厚度变化较稳定。
煤层赋存及煤质指标(附表2)煤层名称9-2煤煤岩类别半亮型厚度(m)平均1.67煤尘爆炸性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结构简单煤的自燃易自燃发火煤层倾角0~6°地温无异常品种焦煤地压中等容重1.45t/m3瓦斯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67m3/t硬度(f)1.45煤层顶底板情况(附表3)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砂质泥岩87.04灰至深灰色,较至密,砂泥质直接顶炭质泥岩4.8灰黑至黑色、易碎伪顶泥岩0.05灰黑色,含炭量较高,易碎易风化直接底泥岩0.05灰色、灰黑色、钙质胶结、局部有硅质结核,质软老底灰岩3.94深灰色,较坚硬9101上顺槽综合柱状图见附图1二、煤层瓦斯及自燃根据该矿井地质报告,该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芦山县渝川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2010 —04号工作面名称:+1160m屯昌炭上山巷编制:廖胜明施工负责人:廖顺贵主管矿长:罗昌建批准日期:2010年月日执行日期:2010年月日会审意见总工程师:2010年月日生产:2010年月日通风:2010年月日安全:2010年月日机电:2010年月日技术负责人:2010年月日地测:2010年月日一、存在问题:二.处理意见:芦山县渝川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审批表作业规程考试题一、叙述+1160m上山巷的用途及服务年限。
二、巷道采用什么支护方式?三、回风巷净高、净宽各位多少米?四、什么叫“一炮三检”?五、阐述避灾路线?六、巷道透水前有预兆?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该掘进巷道名称为:+1160m上山巷,位于+1160m水平运输巷西翼,巷道顺屯昌煤层掘进,为正、副开切眼。
二、掘井目的及巷道用途:主要作为+1160m水平屯昌炭东、西两翼工作面开切眼。
三、巷道的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开切眼设计总长度为140m(正、副各70m),联络巷50m,服务年限1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该掘井工作面自2010年7月10日开始施工至2010年8月10日竣工。
第二节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生产系统布置现状。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详细内容见表:表一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巷道围岩特征上距独股子煤层垂距约70~75m,矿区范围内,该煤层为简单复式结构。
其上分层煤厚一般为0.08~0.18m,下分层厚度约0.25~0.35m,夹矸厚约0.15~0.1m,煤层倾角平均50°,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均为一薄层状泥质粉砂岩(附综合柱状图)。
二、瓦斯及有害气体根据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根据结果,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573m3 /t,绝对瓦斯涌出量0.42 m3 /min。
山西晋城XX煤业有限公司开拓维护回风巷作业规程1、工作面概况我矿回风巷位于轨道运输巷以东50米处。
走向磁方位为354o,由于原回风巷年久失修,有部分地段为了满足从新开拓风井底开拓总回风巷工程量490米。
2、地质情况2.1煤层状况该掘进区煤层厚度约6米,倾角2o---3o,煤层中有不同程度的夹矸厚度为0.1--0.4米,煤质容重1.5T/M3,煤质水份3.91%.灰份9.41%,挥发份5.77%,硫份0.29%.2.2围岩名称及岩性.掘进巷道沿底板掘进, 位于山西组下部,井田内3号煤层上距K8砂岩平均约37.37m,下距K7砂岩0至数米,下距9号煤层平均51m,煤层厚度为6.00─6.80m,平均厚6.35m,煤层厚度及层位稳定,属稳定煤层。
煤层顶板多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局部为砂岩或粉砂质粘土岩。
底板一般为泥岩、粉砂岩,少数为细粒或中粒砂岩。
煤层结构简单,含1~2层夹矸,厚0.04─0.30m。
顶板一般为粉砂岩,常有薄层岩质泥岩或页岩伪顶,厚0.1米,层理发育,质软,随采随落,直接顶为1---2米厚深灰色粉砂岩,质地较坚硬,老顶为灰色中粒砂岩,一班厚8米,底板为深灰色粉砂岩,粗砂岩或页岩,硬度较高,较好管理。
2.3地质构造本掘进区内构造简单,以开阔平缓的褶曲为主,地层走向呈向南突出的弧形状态。
2.4本掘进区内无瓦斯、煤层突出及自然发火,瓦斯涌出量根据同水平煤层预计相对涌出量为17.38m3/t,绝对涌出量每盘区约为4.14m3/min.2.5水文地质情况该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3#煤层,水区含水层分为三层:(1)第四系及风化带潜水;(2)三炭二迭系裂隙承压水;(3)奥陶系石灰岩溶洞承压水。
这三层水由于排泻条件好,平时富水性差,雨季含水性增大,3、施工方法3.1掘进方法:巷道掘进采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煤, 人工辅助装煤,矿车运煤,采用钢棚支护。
3.2作业方式:底眼八字掏槽—压中—压顶3.3工艺流程准备─打眼─装药─放炮─运料─敲帮部顶─超前支护─出煤─架棚。
3.4施工组织:旋工组织采用8小时制,3班作业,班完成2个循环,循环总进度3.6m昼夜总进度为7.2米.附:巷道断面图2.7m2.0m3.2m3.5.1打眼放炮作业打眼采用MI--12型煤电钻打眼,配备1台,打眼作业要有两个人配合进行。
3.5.2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放炮员要按规定放炮,坚持“一炮三检”,坚持使用水炮泥。
(2)按爆破图表规定进行装药和联线(3)含水层眼的炸药要套防水套(4)、爆破前,班组长必须和爆破工、安检工要站在同一地点,班组长指定专人撤出警戒线内所有人员到安全地点,并设好警戒。
警戒距离直巷不小于120m,弯巷不小于75m,拐弯后不小于15m。
(5)爆破必须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和“一炮三检”制度。
1)爆破工在检查联线工作无误后,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
2)班组长接到警戒牌后,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爆破命令牌交给安检工,3)安检工监督爆破工检查瓦斯、煤尘及工作地点的变化情况,确认瓦斯浓度符合规定小于O.8%时确认安全后,将自己携带的爆破牌交给爆破工。
4)爆破工街道放炮牌和班组长下达的放炮命令后,将放炮母线与脚线进行连结,最后离开放炮地点,到安全地点进行放炮。
5)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三声哨声),至少再等5分钟,方可起爆,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爆破时警戒地点必须挂警戒牌、拉警戒线进行警戒。
6)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必须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
(6)、爆破后,待炮烟吹散后,爆破工、安检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检查爆破地点的瓦斯、顶板、支护、拒爆和通风等情况,无危险后,班组长方可撤回警戒人员。
若通电以后装药炮眼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钥匙和母线,并将母线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至少15分钟),方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发现有拒爆、残爆等情况时要及时处理。
处理时按以下方法处理,1、由于连接不良造成瞎炮可重新联线爆破;2、在距瞎炮至少0.3m处另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联线爆破;3、严禁直接从炮眼中拉出原放置的弓I药和雷管,严禁用铁丝等工具从炮眼中掏出雷管和火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爆破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末爆的雷管;5、在瞎炮处理完毕以后,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装药的炮眼应在当班爆破完毕。
特殊情况,当班尚有末爆破的装药炮眼时,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在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3.5.3打眼时要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炮眼。
3.5.4打眼前要照准巷道的路线,并画好巷道的轮廊线,确定眼位。
3.5.5爆破采用矿用4#硝铵炸药,瞬发电雷管,引爆器引爆,放炮方式采用串联放炮。
3.5.6每次放炮前必须工作面15M内棚子打紧打背牢。
3.5.7放炮母线长度必须大于75米,拐弯巷道必须大于50米,且拐弯后必须大于10米的进风巷道。
3.5.8每次放炮前班组长,要清点人数,并派好截人员后,方可通知放炮员准备放炮。
3.5.9一次装药必须一次全部起爆.3.5.10每次放炮吹散炮烟后必须先由班组长,放炮员,安全员对放炮地点的支护,残爆,瞎炮,通风,瓦斯,顶板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安全后再作业。
3.5.11若出现放炮崩坏的棚子,必须先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修复处理,修棚时要首先进行敲帮问顶,班组长和安全员要现场指挥监督。
3.6顶板控制与支护3.6.1超前支护方式:放煤压顶后采用点柱和棚架进行超前支护,主要以液压点柱或∏型钢梁棚架支护,棚距为1m。
3.6.2使用方法:每次放炮压顶经过敲帮问顶后必须立即架设好超前支护.3.6.3永久支护:采用钢棚支护为永久支护,每1m一架永久棚架,根据情况必要时破碎区采用加密形式支护。
3.6.4架钢棚支护使用措施3.6.4.1架棚前必须行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在顶帮稳定的情况下架设。
3.6.4.2架棚作业时班组长负责组织工作,人员间要相互配合协调。
4.工作面运输及动力供应4.1运输路线.掘进工作面---煤溜---掘进运输巷---循环绞车---井底车场---井底---串车提升---地面。
4.2运输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装煤采用人工辅助装至矿车运煤,在装煤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处理马棚伞檐,松动炭块,应站在支护完整,顶板良好的地点进行装煤,每个工作面装煤人数不得超过4个,严禁空顶作业, 确保运输安全。
4.3供电系统供电由地面380V电压----井下机电硐室------各巷控制总开关-----风机、水泵。
5.工作面通风、监测监控、防尘、排水5.1通风系统5.1.1工作面风量的确定风量计算:根据矿井瓦斯鉴定及邻近工作面瓦斯检测结果,预计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32m3/t,绝对涌出量为1.12m3/min.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掘=100×QCH4K掘=100×1.12×1.6=179.6m3/min式中:Q掘----工作面所需要风量,m3/minQCH4----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取最大值1.12m3/min.K掘----通风系统取1.6按巷道最低允许风速计算Q掘=60VS =60×0.25×6.6 =99m/min式中:Q掘----工作面所需用风量,m3/minV---巷道允许风速取0.25m/sS----巷道净断面积,主运输巷为6.6m2通过上述计算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应配够179.6m3/minV=Q掘/S=179.6/(6.6×60)=0.45m/s大于0.24m/s安设局扇巷道的配备风量YBT42-2(型)局扇实际吸风Q=225m3/min,满足工作面风量要求。
5、1.2通风方式工作面采用压入式局扇通风。
5、1.3 监测监控系统本掘进巷道局部通风机处安装一台瓦斯电闭锁装置和一部开停传感器,距工作面5m安装一部甲烷传感器。
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1.0%,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
甲烷传感器每项7天必须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仪进行一次测试。
每周对风电、瓦斯电闭锁试验,每半月对风机电缆进行检测一次。
5、1.4通风安全措施:通风采用轴流式局部扇风机压力入式进行通风,风机的位置距回风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必须采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装置,风机必须保持正常连续运转,严禁随意停开风机,停风时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出,风筒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风筒要求做到逢环必挂,吊挂平直,接口正确严密,拐弯平缓,无破口漏风。
瓦斯检测大小要及时给予公布,发现瓦斯超限要果断撤离人员采取措施。
附:通风系统示意图5、2工作面排水系统设备工作面涌水量不大,目前掘进工作面无水,有水时沿运输巷水沟自然流入本运输巷水仓。
5、3防尘供水系统工作面打眼时,工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工作面放完炮后,人工洒水10分钟,达到降尘作用。
6、劳动组织,循环作业与技术经济指标。
6、1劳动组织形式,劳动力的配备及工人出勤表劳动组织图表6、2循环作业图表7、巷道维修安全措施7.1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连续撤换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里向外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
7.2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
架设的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前,不得中止工作。
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出境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8、安全技术措施8、1认真学习贯彻有关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制理”的方针,搞好安全生产。
8、2坚持领导干部多入坑,现场办公,现场指挥。
8、3加强机电管理,认真做好“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确保机电正常运转,万无一失。
8、4遵守规程规定,加强顶板支护管理,坚持敲邦问顶,敲邦问顶由两人操作,其中一人找顶,一人观山,找顶人员在找顶前应先找好退路,然后手拿铁镐,空枪等铁质工具,认真找掉顶帮的离层活煤观山人员由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观山人员站在支护完好的巷道内观山望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通知找顶人员撤离工作面到安全地点,待采取安全措施处理后,方可恢复工作。
8、5严格工程质量,回柱由里向外,由下到上,并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操作,回柱必须有人观察顶板变化情况。
顶板破碎地段必须加密支护,缩小控顶距,不得有漏顶现象。
8、6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在检”,“三人联锁”不放明炮,糊炮,空心炮,不丢瞎炮,不掏瞎炮,遵守规定,合理操作。
8、7打眼与装药不能平行作业,待炮眼打完后,将人员和机具撤至安全地点后方进行装药。
8、8放炮母线应挂在无电源一侧,并避开导电物体0.3m以上,放炮站岗位置到放炮点距离直巷不小于75m,拐弯巷不少于50m,且拐弯后到掩护点不小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