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五节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素材 (新版)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裸子植物-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课程背景裸子植物属于植物界的种子植物,其种子裸露于外,没有子房围绕着它们。
而裸子植物中却有很多种重要植物,如松树、杉树和银杏树等。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裸子植物的一些特点和形态结构。
学习目标1.了解裸子植物最基本的形态2.掌握松树、银杏树、杉树等裸子植物的特征3.学会利用实验方法观察和记录裸子植物形态的变化教学方法零散学习、课堂讨论和小组实验教学内容裸子植物基本形态裸子植物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被一个种子皮所包裹,这种子皮没有子房的包绕。
裸子植物上所结的种子一般都是暴露在外,因为所处环境需要其传播。
裸子植物体内包括了根、茎、叶、花序等,但像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维管束却空缺,直接对接了枝梢的组织属于木质化了的靶子组织,称为“副木质化生长”。
松树松树是分布最广、林分结构最简单的森林之一,而且其修枝性能百分之九十以上,能够比较好地适应极其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其次其三角锥形圆锥形的松果形态也是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
银杏树银杏树高大挺直,树冠为圆形,可以最终长到30-50米高,胸径1-2米。
其枝条直直往上伸,树木含水果和花。
杉树杉树叶片比较硬,被针状而成。
这些针叶长在树上,有时可以达到4厘米左右。
杉树形态比较优雅,是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常见树种之一。
实验1.搜寻裸子植物2.观察裸子植物的形态,包括植株的高度、松果形状和种子等大小3.记录数据并总结结论学习评估1.小组实验报告2.口头问答测试3.简答题考试讲师评估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方法学习裸子植物的形态学知识2.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结束语本节课介绍了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形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裸子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裸子植物的形态变化。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裸子植物的认识和理解将会更加深入和细致。
植物第一课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时目标1.概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4.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特别是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课时活动设计新课导入。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这样写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诗主要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呢?设计意图:以古诗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在哪里能找到苔藓?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3.苔藓植物为什么不能长高?学生回答:苔藓植物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体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能长高。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苔藓植物与藻类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藻类在地球上出现得较早,但是它主要生活在水中,这恰好印证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的进化,生物开始逐渐由水生向陆生过渡,就出现了苔藓植物。
但是苔藓植物对水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因此苔藓植物需要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探究实验:观察葫芦藓,思考苔藓植物与藻类相比,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
1.葫芦藓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有假根,起固着作用。
2.葫芦藓较矮小,高约1厘米。
3.葫芦藓顶端的是孢蒴,里面充满孢子,是苔藓植物的生殖细胞,用于繁殖后代。
总结:苔藓植物的植物体矮小,一般具有类似茎、叶的结构和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能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苔藓植物还有墙藓、地钱、泥炭藓、绿片苔等。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类似茎和叶的结构,只有假根,没有输导组织。
奇异植物大观1。
在生死的边界怒放——狼毒花茫茫的沙漠与草原之间,一丛丛、一片片灰绿色的草,在漫天的灰尘和沙砾中傲然挺立着,草尖上有的像火柴头般的红骨朵,有的已经开了花,一种白色的花。
它叫狼毒花. 狼毒花在刺耳的风声里,在落日的余晖下顽强地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据说,它是草原蜕变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风景线,有人说它比狼还毒,给人带来的是恐惧和死亡的威胁。
但是,人们也都知道,从沙漠里走来的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希望,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胜利。
也只有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并奇迹般地开花结果.2。
沙漠中最长寿的植物—-千岁兰千岁兰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它生长在干旱贫瘠的沙漠地区,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它可以活2000多年,故称为千岁兰。
很难想象它是如何在沙漠地带生活的,据科学家考证,它是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雾或蒙蒙细雨来获取水分的。
它有二片像牛皮一样厚的叶子,而且终生只有这两片叶子。
叶尖在沙漠地上不断磨损,叶的茎部却在不停地生长,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3。
盐碱地的宝树—-胡杨盐碱地对植物的害处很大,只有极少数的植物能够在盐碱地中生存,但大多是比较矮小的植物。
胡杨是生活在盐碱地的特殊高大植物,树高达15——30米,因此被称为盐碱地“巨人”。
胡杨是落叶乔木,叶形多变异,它的根可扎根到10米以下的地层中去吸取地下水,而且体内还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因此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气候条件;它的细胞有不受碱水伤害的特殊机能,细胞液的浓度很高,能够从含盐碱的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和养料,因此,具有极强的耐碱能力。
胡杨能使盐碱地得到改良,同时又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所以,胡杨被称为盐碱地的宝树。
4.“沙漠勇士”——骆驼刺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骆驼刺尽量使地面部分长得矮小,同时将宠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
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5。
一生一定要美丽一次——依米花生长在非洲的戈壁滩上,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绚丽。
第五节裸子植物和第六节被子植物1.参与搜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课前预习】一、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区别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种子结构上的不同【课前预习】一、种子植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类。
松树的种子是__________的,外面没有起爱惜作用的___________。
松球果上那一片片______________结构是鳞片,鳞片基部是___________,因此松树属于____________植物。
而桃、大豆和水稻的种子外面有__________,种子被包在___________当中,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植物。
二、果实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果实;有些果实表面有________或粘液,能够粘附在动物的体表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实;有些果实颜色____________,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够诱使动物来吃,很多种子能够随着动物粪便的排出而______________。
可见,_____________植物比_____________植物加倍适应陆地生活。
【合作探讨】任务一: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人一组将搜集来的果实切开,观看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看松子在球果的位置。
(找不到松果的可看教材第86页图)二、讨论:(1)哪些种子是袒露的?哪些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2)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3、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比较项目定义举例果实种子植物类别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观看教材第86~87页图和教师补充的图片,熟悉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任务二:了解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1.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1)在种子发育进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2)在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3)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要紧分借风力传播.借动物传播请同窗们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借风力传播如:借动物传播如:2.小结: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植物更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散布更_________________,种类更________________。
地面上的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特点,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能够识别一些典型的植物。
(2)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区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异同。
2、能力目标:
(1)通过描述各种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3)通过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裸子植物——松的鳞片与被子植物的果皮的比较。
二、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边观察,一边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观花察果”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到的知识比较牢固。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植物的有关资料、ppt课件、已开花的梅花、百合花、马尾松的球果。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刀片和放大镜)等,准备一些水果供学生观
察、品尝。
学生准备:供观察的各种被子植物的花和果实。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面上的植物(第二课时)
一、概念
(1)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2)被子植物:在种子植物中,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3)裸子植物:在种子植物中,种子是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二、观察桃
三、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四、观察马尾松
五、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六、比较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