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B)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4
中科院2023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科技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讨论生入学试卷物理化学一、选择题(20分)1. 苯在一刚性绝热容器中燃烧:C6H6(l)+A. U=0, H0,Q=0 C. U=0, H=0,Q=015O2(g)=6CO2(g)+3H2O(g)()2B. U=0, H0,W=0 D. U≠0, H≠0,Q=02. 对于肯定量抱负气体,些列过程不行能发生的是()A.等温绝热膨胀B.等压绝热膨胀C.吸热而温度不变D.吸热而体积缩小3. 在封闭体系的S-T图中,通过某点可以分别作出等容线和等压线,其斜率分别为:S S=x和=y T T V p则在该点两曲线的斜率的关系是()A. xyB. x=yC. xyD.无固定关系4. 恒温时,B溶解于A形成溶液,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 的偏摩尔体积,则增加压力将使B在A中的溶解度如何变化?()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肯定5. 在平动、转动、振动运动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中,下述关系式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Fr=GrB. Uυ=HυC. Cv,υ=Cp,υD. Cp, , t=Cvt--6. 400K时,液体A的蒸汽压为4104Nm2,液体B的蒸汽压为6104Nm2。
二者组成抱负液体混合物。
当达气—液平衡时,在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6,则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A.0.31 B.0.40 C.0.50D.0.607. 反应CO(g)+H2O(g)=CO2(g)+H2(g)在600℃,100kPa下达到化学平衡。
当p=5000kPa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2)=1.90, γ(H2)=1.10, γ(CO)=1.23, γ(H2O)=0.77则平衡点()A.向右移动B.不移动C.向左移动D.不能确定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变化C.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达到CMC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9. 0.001molkg1的K3[Fe(CN)6]水溶液的例子强度为()----A.6.0103B. 5.0103C. 4.5103D.3.0010310. 反应NO+A. B. C. D.1O2=NO2的速率在温度上升时反而下降,这是由于()2该反应是一个光化学反应该反应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速控步骤前的快速平衡步骤放热显著这是一个放热的简单反应二、(8分)已知反应:(1)Na(s) →Na(g), H=+105kJ (291K) (2)Cl2(g) →2Cl(g), H=+250kJ (291K) (3)1Cl(g)+Na(s) →NaCl(s), H= 411kJ (291K) 2+→Na(g)+e,U=493kJ (0K) (4)Na(g)(5)Na(g)+Cl(g) →NaCl(s),U= 766kJ(0K) (6)NaCl(s)(0K) →NaCl(s), H=100kJ (291K)(7)Na(g)(0K)+Cl(g)(0K) →Na(g)(291K)+Cl(g)(291K), H=12.1kJ 求氯原子的电子亲合势,即(8)Cl(g)+e →Cl(g)的U(0K)三、(6分)计算1mol苯的过冷液体在-5℃,p+时凝固过程的lsS和lsG。
习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作为熵增原理,下述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远增加B. 在绝热条件下,趋向平衡的过程中封闭体系的熵值增加C.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不减少D. 可用体系的熵的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2、溶液内任一组分的偏摩尔体积( )A. 不可能是负B. 总是正值C. 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D. 必然和纯组分的摩尔体积相等3、在T 时,一纯液体的蒸气压为8000 Pa,当0.2 mol 的非挥发性溶质溶于0.8 mol的该液体中时,溶液的蒸气压为4000 Pa,若蒸气是理想的,则在该溶液中溶剂的活度系数是( )A. 2.27B. 0.625C. 1.80D. 0.2304、同一温度下,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汽压和大块颗粒的饱和蒸汽压哪个大? ( )A. 微小晶粒的大B. 大块颗粒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5、在10 cm3,1mol·dm-3的KOH溶液中加入10cm3水,其摩尔电导率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状态函数的特征是,功、热、体积、焓和熵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有。
2、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为,化学达平衡时等温方程式为,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用参数,等温等压条件下若使反应逆向进行,则应满足条件。
3、形成负偏差的溶液,异种分子间的引力同类分子间的引力,使分子逸出液面的倾向,实际蒸气压依拉乌尔定律计算值,且△mi x H0,△mi x V0。
4、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自由度f=。
5、液滴越小,饱和蒸气压越__________;而液体中的气泡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__________ 。
6、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 ·dm -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 ,初始浓度为0.024 mol ·dm -3时,半衰期为 600 s ,此反应级数n = 。
物理化学b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是电解质?A. 蔗糖B. 氯化钠C. 酒精D. 植物油答案:B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 系统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C. 系统吸收热量且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 系统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答案:C3. 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遵循下列哪个定律?A. 牛顿定律B. 阿伏伽德罗定律C. 盖斯定律D. 阿伦尼乌斯定律答案:D4.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哪一个变量是温度的函数?A. PB. VC. nD. R答案:B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所有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D. 熵总是减少的答案:B6.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G < 0时,反应自发进行B. ΔG > 0时,反应自发进行C. ΔG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7.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C.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有关D.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和温度有关答案:A8. 根据电离平衡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完全的B.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C. 强电解质的电离是完全的D. 强电解质的电离是不可逆的答案:B9. 根据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的直接体现B. 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的间接体现C. 布朗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D. 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答案:B10. 根据表面张力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力B. 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力C.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相互排斥的力D. 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排斥的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_______。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 4157J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 )0)TU (V =∂∂ (B ) 0)V U (T =∂∂ (C ) 0)P U (T =∂∂ (D ) 0)P H (T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A ) Q = 0 ;H ∆ =0;P ∆< 0 (B ) Q = 0 ;H ∆ = 0;P ∆> 0(C ) Q > 0 ;H ∆ =0;P ∆< 0 (D ) Q < 0 ;H ∆ = 0;P ∆< 0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物理化学第一章模拟试卷B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3题26分)1. 2 分标准离子生成焓取H+的摩尔生成焓为零,即Δf H m(H+,∞,aq)=0。
在此规定下,H2的摩尔生成焓Δf H m(H2,g)为何值? ( )(A) 为零(B) 大于零(C) 小于零(D) 不定2. 2 分已知有下列一组公式可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1) W=C V (T1-T2)(2) [1/(γ -1)](p1V1-p2V2)(3) [p1V1/(γ -1)][1-(V1/V2)γ-L](4) [p1V1/(γ -1)][1-(p2/p1)(1 - γ)/γ](5) [p1V1/(γ -1)][1-(p2V2/p1V1)](6) [R/(γ -1)](T1-T2)但这些公式只适于绝热可逆过程的是:( )(A) (1), (2) (B) (3), (4)(C) (5), (6) (D) (4), (5)3. 2 分按下列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的功W是大于零的:( )4. 2 分理想气体经历绝热不可逆过程从状态1 (p1,V1,T1)变化到状态2 (p2,V2,T2),所做的功为:( )(A) p2V2-p1V1(B) p2(V2-V1)(C) [p2V γ2/(1-γ)](1/V2γ-1-1/V1γ-1)(D) (p2V2-p1V1)/(1-γ)5. 2 分在一定T ,p 下,汽化焓Δvap H ,熔化焓Δfus H 和升华焓Δsub H 的关系为: ( )(A) Δsub H >Δvap H (B) Δsub H >Δfus H(C) Δsub H =Δvap H +Δfus H (D) Δvap H >Δsub H上述各式中,哪一个错误?6. 6. 2 分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1) 因为ΔH =Q p ,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2) 因为ΔH =Q p ,所以Q p 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3) 公式ΔH =Q p 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 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1) ,(4) (B) (3) ,(4)(C) (2) ,(3) (D) (1) ,(2)7. 2 分计算298 K 下,CO(g)和CH 3OH(g)的标准生成焓,并计算反应CO(g)+2H 2(g)=CH 3OH(g)的标准焓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 》课程B 卷专业年级: 应化04级 命题教师: 杨亚提 审题教师: 考生姓名: 学 号: 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分)1.理想气体的内能由U 1增加到U 2,若分别按Ⅰ等压、Ⅱ等容和Ⅲ绝热过程来完成这一变化,则 ( ) A.△T Ⅲ>△T Ⅱ>△T Ⅰ B.Q Ⅰ>Q Ⅱ>Q Ⅲ C. Q Ⅲ>Q Ⅱ>Q Ⅰ D. △H Ⅲ>△H Ⅱ>△H Ⅰ2.下列各式属于化学势的是 ( ) A .Z n P T B n U ,,)(∂∂ B. Z n P T B n H ,,)(∂∂ C. P H B n S T ,)(∂∂ D. Z n P T Bn G,,)(∂∂3.通常在定温定压下气-固吸附过程应满足 ( ) A.△G>0,△S>0,△H>0 B.△G<0,△S<0,△H<0 C.△G>0,△S<0,△H<0 D.△G<0,△S>0,△H>04.所谓溶胶的沉降平衡是指 ( ) A.各处浓度均匀一致 B.粒子恒速下沉 C.粒子重力=阻力 D.粒子以浓度梯度分布5.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后,再增加浓度,溶液表面吸附量将( )A.维持不变B.略有增加C.略有减少D.明显增加 6.溶胶稳定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布郎运动 B.聚结稳定性 C.动力稳定性 D.扩散运动 7.乳状液的形成类型取决于 ( ) A.媒剂的多少 B.媒剂的性质 C.媒质的性质 D.乳化剂的性质 8.恒温恒压下,纯液体A 、B 混合成理想溶液时 ( ) A. △mix V = 0 B. △mix H < 0 C. △mix S < 0 D. △mix G = 0 9.可以应用dG = -SdT + Vdp 的过程是 ( ) A.恒温下烧杯中进行的溶液反应 B.组成一定的混合气体膨胀 C.可逆电池中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 D.恒温恒压相变10.将一定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逐渐稀释,其摩尔电导率 (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增后减 11.若液体对毛细管壁的润湿角大于900,则当毛细管插入该液体时,毛细管中将发生: A.液面上升 B.蒸气压小于平面时的饱和蒸气压 ( )C.液面突起D.液体能润湿毛细管壁12.某大分子溶液存在Donnan 平衡时,其渗透压 ( ) A.由大分子的浓度决定 B.由大分子溶液中各种粒子的浓度之和决定 C.由除大分子外其它粒子的浓度决定 D.由半透膜两侧粒子的浓度之差决定13.正丁醇溶于水,在溶液表面 ( ) A.正吸附 B.负吸附 C.不吸附 D.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 14.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达平衡,则必有 ( )A.0=∆θm r GB. 0=∆θm r HC. 0=∆θm r SD.0=∑B B μν15.任一均相单组分封闭体系S V U)(∂∂ 等于 ( ) A. V B. T P G )(∂∂ C.T D. T VF)(∂∂16.n mol 某理想气体在恒容下由T 1加热到T 2 ,其熵变为△S 1,相同量的该气体在恒压下 由T 1加热到T 2,其熵变为△S 2 ,则△S 1与△S 2的关系 ( ) A. △S 1 >△S 2 B. △S 1 = △S 2 C. △S 1 < △S 2 D. △S 1 = △S 2 = 0 17.最概然分布时,i ε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N i 为 ( ) A. Ti ieg κε- B.Ti Ti iieg eg κεκε--∑C. T i e q N κε-D. T i ie g qN κε-18. 将0.001mol 的某电解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稀溶液,其凝固点为273.094K 。
物理化学试题-王B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1、20 ℃, 100 kPa下湿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百分数为5.2%, 其分压为 kPa。
2、水在101.3 kPa, 100 ℃下的气化焓为40.6 kJ/mol, 1 mol水蒸气在此温度和压力下凝结为水,此过程的熵变ΔS=。
3、25 ℃下,反应MgO(s) +Cl(g) =MgCl(s) +O(g) 达到平衡后,若增大系统总压,则平衡向方移动,标准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某系统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FeO(s)+CO(g) Fe (s)+CO2(g)C(s)+CO2 (g) 2CO(g)FeO(s)+C(s) Fe(s)+CO(g)此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自由度数为。
5、按照氧化反应的难易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析出电势的离子,优先在阴极上还原,析出电势的离子,优先在阳极上氧化。
6、某简单级数的反应,当初浓度减半时,半衰期未变,则反应为级;若初浓度减半时,半衰期加倍,则反应为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等温、等压下过程可逆性的判据是。
A.G ≤ 0B.A≤ 0C.S(总) ≤ 0D.S(总) ≥ 02、298 K 时, 对反应: 2 FeSO(s) Fe O(s) + SO(g) + SO(g). 当两固相存在时, 反应的分解压力为91.2 kPa, 则在此温度时的K= 。
A. 0.832B. 0.208C. 0.912D. 0.900A3、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A.亨利定律B.沸点升高定律C.凝固点下降定律D.渗透压定律.4、反应A + B P, 加入催化剂后, 。
A. 会增加P 的平衡产率B. 会减少P 的平衡产率C. P 的平衡产率不变D. A 的消耗会减少5、空气中直径为 1 cm 的肥皂泡所受附加压力为Pa ( 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0.025 N/m )。
A. 5B. 10C. 15,D. 206、连串反应A ─> B ─> C,则为提高中间物B产率采取的最佳有效措施为。
WORD 完美格式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答案:B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 。
因焓是状态函数。
3.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 。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 <ΔU 。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 答案:D5.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A 。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6.dU=CvdT 及dUm=Cv ,mdT 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 答案:D7.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代码:20307130(Ⅰ)—1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年级2001级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16K纸打印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2001级物理化学(I )-1期末考试题B 卷答案一、选择填空(12分,每空2分)1、B2、A3、B4、C5、C6、D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 > > =2、776.33、0.913 0.9614、1 25、y A >,0A x >x A 纯A 纯B6、-10.823三、(16分)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18.314383.23186JR m g W P V PV nRT =∆≈==⨯⨯= 2分33.3 3.18630.114kJ U Q W ∆=-=-= 2分 3-133.31086.90J K383.2vap mR bH Q S TT ∆⨯∆====⋅体 2分-186.9J K RQ Q S T T∆==-=-⋅环环 2分0R R G H T S Q Q ∆=∆-∆=-= 2分3.186kJ R R A U T S U Q W ∆=∆-∆=∆-=-= 2分四、(12分)解: ∵ A A B B P x P x P **+=总 ∴1378.844A B P P **+= 6分 1182.722ABP P **+=联立求解 得 90.7A P kP a *= 6分74.7B P kP a *=五、(20分)7分2.见图4分3.1548℃下可分离出最大量的纯固体Bao-La 2O 3 2分()()503218616550155S S W W -===-- 解出()0.545kg S W = 4分4.熔化物b 冷却到1800℃时发生转熔反应生成化合物C :l +α=Bao-La 2O 3(s ) 3分若冷却速率较快,会在α(S )晶粒体沉积析出Bao-La 2O 3,产生“包晶” 现象,得到不纯化合物C六、(20分)解:1. 11(395.2)(296.1)099.1kJ m ol2r mH θ-∆=----⨯=-⋅-11256.2248.5205.0394.82J K2r m S θ∆=--⨯=-⋅31(99.1)298.15(94.82)1070.83kJ m olr m G θ--∆=--⨯-⨯=-⋅28.571270830exp() 2.56108.314298.15Keθ===⨯⨯ 12分1111292222.56101013258.0410p K K PPaθθ---==⨯⨯=⨯11121222() 2.5610() 2.5610x P P K K PPθθθθ==⨯⨯=⨯时间 温度 a b2. SO 2(g) + 1/2O 2(g) = SO 3(g) t =0时 mol 1 0.5 0t =∞时mol 1-α 0.5-1/2α α n 总=1.5-1/2α121211.52()10.5.05111.5 1.522P x P K K Pθθαααααα-⎛⎫⎪ ⎪ ⎪-⎝⎭==⎛⎫⎛⎫ ⎪ ⎪-- ⎪ ⎪ ⎪ ⎪--⎝⎭⎝⎭6分11221122(3)0.8 2.213.27(1)(1)0.20.2αααα-⨯===--⨯99100852ln 94.828.314ln 13.27r mr m H T KS R Kθθθ∆-===∆---⨯ 2分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代码:20307130(Ⅰ)—1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年级2001级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16K纸打印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2001级物理化学(I )-1期末考试题B 卷答案二、选择填空(12分,每空2分)1、B2、A3、B4、C5、C6、D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 > > =2、776.33、0.913 0.9614、1 25、y A >,0A x >x A 纯A 纯B6、-10.823三、(16分)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18.314383.23186JR m g W P V PV nRT =∆≈==⨯⨯= 2分33.3 3.18630.114kJ U Q W ∆=-=-= 2分 3-133.31086.90J K383.2vap mR bH Q S TT ∆⨯∆====⋅体 2分-186.9J K RQ Q S T T∆==-=-⋅环环 2分0R R G H T S Q Q ∆=∆-∆=-= 2分3.186kJ R R A U T S U Q W ∆=∆-∆=∆-=-= 2分四、(12分)解: ∵ A A B B P x P x P **+=总 ∴1378.844A B P P **+= 6分 1182.722ABP P **+=联立求解 得 90.7A P kP a *= 6分74.7B P kP a *=五、(20分)7分2.见图4分3.1548℃下可分离出最大量的纯固体Bao-La 2O 3 2分()()503218616550155S S W W -===-- 解出()0.545kg S W = 4分4.熔化物b 冷却到1800℃时发生转熔反应生成化合物C :l +α=Bao-La 2O 3(s ) 3分若冷却速率较快,会在α(S )晶粒体沉积析出Bao-La 2O 3,产生“包晶” 现象,得到不纯化合物C六、(20分)解:1. 11(395.2)(296.1)099.1kJ m ol2r mH θ-∆=----⨯=-⋅-11256.2248.5205.0394.82J K2r m S θ∆=--⨯=-⋅31(99.1)298.15(94.82)1070.83kJ m olr m G θ--∆=--⨯-⨯=-⋅28.571270830exp() 2.56108.314298.15Keθ===⨯⨯ 12分1111292222.56101013258.0410p K K PPaθθ---==⨯⨯=⨯11121222() 2.5610() 2.5610x P P K K PPθθθθ==⨯⨯=⨯时间 温度 a b2. SO 2(g) + 1/2O 2(g) = SO 3(g) t =0时 mol 1 0.5 0t =∞时mol 1-α 0.5-1/2α α n 总=1.5-1/2α121211.52()10.5.05111.5 1.522P x P K K Pθθαααααα-⎛⎫⎪ ⎪ ⎪-⎝⎭==⎛⎫⎛⎫ ⎪ ⎪-- ⎪ ⎪ ⎪ ⎪--⎝⎭⎝⎭6分11221122(3)0.8 2.213.27(1)(1)0.20.2αααα-⨯===--⨯99100852ln 94.828.314ln 13.27r mr m H T KS R Kθθθ∆-===∆---⨯ 2分。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
考试(考查) 命 题 人:刘 勇 审题:
开(闭)卷 笔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可带计算器)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
2、热力学过程中W 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1 )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
5、1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1 )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1 )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1 )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 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1 )
二、选择题。
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置。
(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一定压力下,当2 L 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2、A 、B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 ,其中气体A 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的分压为( )。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4、如图,将C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 4水溶液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G=H +TS
B. G=A +PV
C. A=U +TS C. H=U —PV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ΔU > 0
B. ΔQ = 0,W = 0,ΔU < 0
C. Q = 0,W = 0,ΔU = 0
D. Q < 0,W > 0,ΔU < 0
8、ΔH =Q 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A. 理想气体从106 Pa 反抗恒外压105 Pa 膨胀到105 Pa
B. 0℃ ,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 CuSO 4水溶液
D. 气体从 (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4 Pa)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升华热
B. 溶解热
C. 汽化热
D. 熔化热
11、在 100℃和 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12、在等压下,进行一个反应A + B=C,若Δr H m > 0,则该反应一定是:()。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温度升高
D. 无法确定
13、将1mol H2O(l)(100℃、101.325kPa)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
并达平衡,该过程的△G()。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不能确定
14、1mol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 p是:()。
A. 1.5R
B. 2.5R
C. 3.5R
D. 2R
15、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B. 331
C. 5.76
D. 11.52
三、填空题:以下各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空白处。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已知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3,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为91.3kPa,则该溶液中溶
剂的蒸汽压为kPa。
2、化学式的定义式为μB= 。
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 H2S(s)为K1;S(s) + O2(g) = SO2(g)为K2。
则反应 H2(g) + SO2(g) =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
4、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
数C= ;相数P= ;自由度F= 。
5、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始冷却的
过程中,最多有种固相同时析出?
四、计算题。
(1小题6分,2、3小题各12分,共30分)
1、在一定压力p和温度298.2 K的条件下,1molC2H5OH(l)完全燃烧时所做的功是
多少?设体系中气体服从理想气体行为。
2、101325Pa下将一盛有100℃、1mol的密闭玻璃球放在100dm3的容器中,整个容
器放在100℃的恒温槽内。
将玻璃小球击破,水即发生气化(设蒸气为理想气体),计算该过程的Q,W,∆U,∆H,∆S,∆A,和∆G。
已知100℃水的气化热为40.59 kJ·mol–1。
3、已知甲苯的摩尔质量为92⨯10-3 kg·mol-1,沸点为383.15K,平均摩尔气化焓为
33.84kJ·mol-1;苯的摩尔质量为78⨯10-3 kg·mol-1,沸点为353.15K,平均摩尔
气化焓为30.03kJ·mol-1。
有一含苯100g 和甲苯200g 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在373.15K,101.325 kPa下达气液平衡。
求
(1)373.15K 时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
(2)平衡时液相和气相的组成;
(3)由两组分物质形成该理想液态混合物时的混合焓和混合熵。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88.561 2、G B (或者c
n p T B
n G ,,⎪⎪⎭⎫ ⎝⎛∂∂) 3、K 1/K 2 4、2,2,2 5、2
四、计算题:(1小题6分,2、3小题各12分,共30分)。
1、
解:反应方程
这是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
J RT RT
p RT
p RT p W p RT
p RT n V p RT p RT n V V V p W 24792.298314.8)32()32(23)
(221112=⨯==⨯--=--=====
--=
2、
解:首先判断水是否全部气化,在101325Pa 下,1mol 水全部气化应占体积:
或在恒容下,1mol 水全部气化后的压力:
体积和压力均小于始态,表明能全部气化,末态压力应为31025.7Pa 选择整个容器为系统,设计下过程
理想气体恒温过程 ∆H 2=0, ∆U 2=0 ∆H = ∆H 1+ ∆H 2= ∆H 1=40.59 kJ (2分) ∆U= ∆U 1+ ∆U 2= ∆U 1= ∆H 1–∆(pV )= ∆H 1–RT =37.47 kJ (2分) 因对整个容器系统 ∆V =0,故W=0,Q= ∆U = 37.47 kJ (2分)
∆S = ∆S 1+ ∆S 2= ∆H 1/T – nR ln(p 2/p 1) =118.60 J ·K –1 (2分) ∆A= ∆U –T ∆S =37.49kJ –118.60⨯373.15 J = –6.771 kJ (1分) ∆G= ∆H –T ∆S =40.59kJ –118.60⨯373.15 J = –3.672 kJ (1分)
)
()(2)(3)(22252l O H g CO g O l OH H C +−−→−+3
3
8.315373.15 m 30.62 dm 101325
V ⨯=
=3
8.315373.15
Pa 31025.7 Pa
10010p -⨯=
=⨯(2分) (2分)
(1分)
(2分)
(1分)
3、
(2分)
(1分)
(1分)
(2分)
(2分)
(2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