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疆预科,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7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考试号填涂在相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开普勒、卡文迪许B.第谷、开普勒C.伽利略、牛顿D.牛顿、卡文迪许2.下列现象中,与离心运动无关的是()A.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乘客感觉往外甩B.汽车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C.洗衣机脱水桶旋转,将衣服上的水甩掉D.运动员投掷链球时,在高速旋转的时候释放链球3.下列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B.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为7.9km/sC.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为11.2km/sD.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线速度4.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 A>r B=r 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a B、a C间的关系是()=a B=a CA.aB.a C>a A>a BC.a C<a A<a BD.a C<a B<a A5 .引体向上是中学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引体向上运动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53次/分钟.若一个普通高中生在30秒内完成20次() 引体向上,该学生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A.2W B.20W C.200W D.2000W6.在里约奥运会女子十米跳水决赛中,中国四川妹子任茜为中国代表团拿下里约奥运会的第20枚金牌,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00后冠军.如图所示,她在某次练习跳水时保持同一姿态在空中下落一段距离,重力对她做功950J,她克服阻力做功50J,任茜在此过程中()A.动能增加了950JB.机械能减少了50JC.动能增加了1000JD.重力势能减少了1000J7.汽车过拱形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向前行驶,桥面圆弧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汽车过桥时()A.对桥的压力不可能大于mgB.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向心力的作用C.若速度v一定,则半径R越小越安全D.若半径R一定,则速度v越大越安全8.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E k表示动能,E p表示重力势能,t表示下落时间,v 表示运动速度.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描述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研究下列各种运动情况时(如图),可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火车进站的时间B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动作时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D .研究空间站对接时2.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成正比C .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的结合起来D .伽利略直接通过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二次方成正比3. 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有恒定的速率,则加速度一定为零B. 物体速度保持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为零C. 物体速度增加,则加速度为正D. 物体加速度增加,则速度也一定增大4.如图所示为我国用“长征二号”火箭运载着“神舟十号”飞船点火发射的情景,设在点火后,火箭由静止开始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点火后的第2s 内,火箭上升的高度为60m ,则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以及第4s 内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A .230/240m s m ,B .240/140m s m ,C .230/140m s m ,D .240/240m s m ,5.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 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 m/s ,有三种行进方式:a 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 为先减速再加速;c 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A .a 种方式先到达B .b 种方式先到达C .c 种方式先到达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A 、B 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12k k 、(12k k ≠)的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装置的缓冲效果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 .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产生的弹力之比F 1:F 2=k 1:k 2C .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长度之比l 1:l 2=k 2:k 1D .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x 1:x 2=k 2:k 17.物体A 的质量为1 kg ,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时刻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 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F 0=1 N 的作用力.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 2)( )8.如图所示,一个匀质球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在斜面上有一光滑且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木板与斜面的夹角α缓慢增大至水平,在这个过程中( )A .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减小B .球对木板的压力一直减小C .木板和斜面对球的合力一直增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9.在空中某点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210/g m s = ( )A .物体经过3s 到达最高点B .物体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C .3s 后物体的加速度改变方向D .5s 内物体的位移为25m ,方向竖直向上10.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均做直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路程大于乙车通过路程C. 丙、丁两车相遇前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1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 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 ,方向竖直向上B .若木块静止,当F 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 .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 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 .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 ,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光滑球B 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A 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 )gB .A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零C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R r mg RD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r mg R13.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端移到B 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B.B 端移到B 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三、简答题 本题共2题,共24分14.(12分,每空2分,图像2分)小王和小李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想到既然自由落体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就可以设计一自由落体运动来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 ,于是两个人合作,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试验.(1)实验室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_______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2)做完实验,选择了一条纸带,并截取了中间某一段,如图2,已知时间间隔为T.则测量C点速度v C=_______,重力加速度g=_______(写表达式)(3)另一同学计算了个其中连续5个点的速度,如表格,请在图3中描绘出该运动的v-t 图象.通过图象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2分,每空2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3)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B中是.(4)如图甲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是一定沿着橡皮条的伸长方向(5)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的关系正确的有()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2018-2019扬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单选题(共5小题)1.从高空每隔0.5秒释放一个钢球,使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在这些钢球都没有落地之前,它们在空中从落点起向下的分布情况应是()A.越来越密集B.越来越稀疏C.均匀分布D.无法判定2.当人用力蹬自行车使自行车沿平直公路前进过程中,自行车前轮和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是()A.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前C.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3.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4.一质点在a、b两点之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当在a点初速度为v时,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当在a点初速度为2v时,保持其他量不变,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A.t′>B.t′=C.t′<D.t′=t5.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是()A.A、B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减小B.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增大C.A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B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二、多选题(共4小题)6.下列对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率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物体有恒定的速率时,其速度不可能变化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7.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F=100N,则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可能是()A.30N B.60N C.100N D.500N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叠放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关于m和M的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m给M向左的摩擦力B.M给m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9.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内,用绳子AB、BC拴在一个重球,绳BC呈水平状态,绳AB的拉力为T1,绳BC的拉力为T2.当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左运动,但重球相对小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两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T1变大,T2变小B.T1变大,T2变大C.T1不变,T2变小D.T1变大,T2不变三、填空题(共1小题)10.“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一、单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2.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 .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C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能产生弹力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3.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0,0B .4.3 km ,4.3 kmC .0,4.3 kmD .4.3 km ,04.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飞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飞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 .伤病员B .直升飞机C .钻井平台D .直升飞机驾驶员 5.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 .第2s 的平均速度为15 m/sB .第7s 的位移为65mC .后一秒的位移总比前一秒的位移多5mD .前一秒的平均速度总比后一秒小5m/s 6.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2s 前甲比乙运动的快B .在第2s 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 .第3s 末,甲落后于乙D .在两质点再次相遇之前,在第2s 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7.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l 、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l =10N 、F 2 =2N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 .10N ,方向向左 B .6N ,方向向右 C .2N ,方向向左 D .零乙甲V/(m?1?、s -1)t/s248.如图所示,电灯悬挂在两墙壁之间,更换水平绳OA,使OA的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动时()A.绳OA的拉力逐渐增大B.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C.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D.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9.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10.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下列各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3N、6N、10N B.3N、6N、8N C.4N、5N、9N D.1N 、3N、5N11.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12.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表可知,不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大于等于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新疆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并将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2.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在4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那么在任意1秒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1m/s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1m/sD.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1m/s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对于同一坐标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7.如图所示,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关于A、B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A>F B B.F A=F BC.F A<F 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2015年10月连淮扬镇高速铁路正式全线开工,标志着该铁路进入全面建设实施阶段,预计2019年9月建成通车.连淮扬镇铁路是江苏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该线北起连云港,经淮安市、扬州市至镇江市,全长305km,采用双线进行建设,设计时速250km/h.材料中的“全长305km”、“时速250km/h”指的是()A.路程和平均速度 B.位移和平均速度C.路程和瞬时速度 D.位移和瞬时速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量是(AC为圆的直径)()A.瞬时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的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1.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2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则()A.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B.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C.甲、乙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D.甲、乙两球各落下1 s时的速度相等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A.v1:v2:v3=3:2:1 B.v1:v2:v3=::1C.t1:t2:t3=1:(﹣1):(﹣) D.t1:t2:t3=(﹣):(﹣1):1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的位置.)1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1)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2)0﹣5s内的位移大小为;(3)请定性描述物体在0﹣5s内做何种直线运动.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第1s内的位移是m,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m/s.15.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1)图甲中仪器叫做计时器,使用220V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填“靠近”或“远离”)仪器A的位置.(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B、穿好纸带C、把计时器固定好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3)如图所示,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要求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加速度的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17.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水平向右拉木块;试求.(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当弹簧秤读数为2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18.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为第1s内位移的9倍.(取g=10m/s2)求:(1)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2)物体下落的总时间;(3)塔高H.19.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新疆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并将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考点】12: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能可做质点.参考系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水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故参考系是地球,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解答】解:A、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能可做质点,故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直接的关系,即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故A错误.B、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要研究运动员肢体的动作,不可看成质点,故B正确.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水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故参考系是地球.故C错误.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故D错误.故选:B.2.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在4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考点】2S:胡克定律.【分析】由题确定出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长度,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解答】解: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2cm=0.02m,弹簧的弹力为F=4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200N/m.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考点】1B: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若相反,则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匀速高速飞行的飞机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故A正确;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仍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故选:A.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那么在任意1秒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1m/s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1m/sD.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1m/s【考点】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说明每一秒内物体的速度增大1m/s.【解答】解:A、加速度为1m/s2,说明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在任意1秒内末速度一定不等于初速度.故A错误.B、加速度为1m/s2,在任意1秒内,速度的变化量△v=1m/s,说明每一秒内物体的速度增大1m/s,即在任意1秒内,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1m/s.故B正确.C、在任意1秒内的初始时刻与前一秒的末时刻是同一时刻,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与前一秒末速度相同.故C错误.D、任意1秒内的末了时刻与前一秒的初始时刻相隔2s时间,则速度的变化量大小△v=at=2m/s,说明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对于同一坐标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时,物体开始运动.由图直接读出出发时间和位置.根据斜率比较速率的大小.【解答】解:①、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乙两图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①错误.②、由图看出,甲从0时刻出发,而乙t0时刻出发,则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故②正确.③、由图看出,甲从距原点s0处出发,而乙原点出发,则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故③正确.④、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率,由图看出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故④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解答】解:A、由图知甲的速度为正,即知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的速度为负,说明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B、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同,故B错误.C、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位移不同,故C错误.D、由于两个物体出发点的位置未知,不能确定两者之间距离如何变化,故D错误.故选:A7.如图所示,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关于A、B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A>F B B.F A=F BC.F A<F 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38: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依据实验可得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根据实验得出的牛顿第三定律的特点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实验观察到F A与F B的大小总是相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2015年10月连淮扬镇高速铁路正式全线开工,标志着该铁路进入全面建设实施阶段,预计2019年9月建成通车.连淮扬镇铁路是江苏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该线北起连云港,经淮安市、扬州市至镇江市,全长305km,采用双线进行建设,设计时速250km/h.材料中的“全长305km”、“时速250km/h”指的是()A.路程和平均速度 B.位移和平均速度C.路程和瞬时速度 D.位移和瞬时速度【考点】19:平均速度;15: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瞬时速度为物体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平均速度为某一段时间内对应的速度.【解答】解:全长305公里是列车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设计时速250km/h为全程对应的最高速度,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量是(AC为圆的直径)()A.瞬时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考点】15:位移与路程;19:平均速度;1A:瞬时速度.【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A、两个人在C点相遇时,他们的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瞬时速度不同,所以A错误;B、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所以B正确;C、两个人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均为半圆的弧长,所以他们的路程相同,所以C正确;D、两人的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v=相同,所以D正确.故选BCD.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的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考点】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由此可判知各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M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向上,即竖直向上,故A正确;B、N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原木P垂直向上,不是竖直向上,故B错误;C、原木相对于地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在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地面向右,故C错误;D、因原木P有沿原木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故D错误.故选:A.11.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2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则()A.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B.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C.甲、乙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D.甲、乙两球各落下1 s时的速度相等【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通过v2=2gh判断两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通过v=gt 比较两球各下落1s时的速度大小.【解答】解:AB、甲乙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g,故A错误,B正确;C、根据v2=2gh,知两球的高度不同,则落地的速度不等,故C错误;D、根据v=gt,知经过1s时两球的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BD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A.v1:v2:v3=3:2:1 B.v1:v2:v3=::1C.t1:t2:t3=1:(﹣1):(﹣) D.t1:t2:t3=(﹣):(﹣1):1【考点】1G: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2=2ax求出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的速度比;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根据该推论得出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解答】解:A、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12=6ad,v22=4ad,v32=2ad,所以=.故A错误,B正确.C、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比…,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的位置.)1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1)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2)0﹣5s内的位移大小为7m;(3)请定性描述物体在0﹣5s内做何种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求加速度大小.(2)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根据几何知识求解.(3)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1)在0﹣2s内的加速度a==m/s2=1m/s2.(2)在0﹣5s内,位移为x=×2m=7m.(3)物体在0﹣5s内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是一种变加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1m/s2.(2)7m.(3)变加速直线运动.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第1s内的位移是6m,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9:平均速度.【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第1s内的位移以及前2s内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前2s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质点第1s内的位移.质点前2s内的位移x2=5×2+4m=14m,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6,7.15.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1)图甲中仪器叫做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填“靠近”或“远离”)仪器A的位置.(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B、穿好纸带C、把计时器固定好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CBDA.(3)如图所示,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0.86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要求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加速度的大小是0.64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M4: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步骤即可正确解答;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瞬时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根据△x=aT2列式求解加速度大小.【解答】解:(1)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仪器A的位置.(2)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注意实验中为了使打点稳定后再进行实验,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尽量将纸带上打满点,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正确的顺序是:CBDA.(3)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因此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即:v A===0.86m/s根据△x=aT2,有:(x4+x5+x6)﹣(x1+x2+x3)=a(3T)2,解得:a==×10﹣2 m/s2=0.64m/s2;故答案为:(1)电火花打点,交流,靠近;(2)CBDA;(3)0.86,a=,0.64.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时间;(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解答】(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代入数据得到:14=t+0.25t2解得:t=8s或者t=﹣12s(负值舍去)所以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2)设到中点的速度为v1,末位置速度为v t,有:v t=v0+at1=1+0.5×8m/s=5m/s联立解得:答:(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为.17.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水平向右拉木块;试求.(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当弹簧秤读数为2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考点】24:滑动摩擦力.【分析】(1)木块与水平桌面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最大静摩擦力,当木块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2)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3)求出木块与桌面间的压力,由滑动摩擦力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4)当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判定是否能滑动,若能,则依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水平拉力,由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大小是1N,方向水平向左.(2)当弹簧秤读数为2N时,木块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f=F拉=2.0N.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3)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G=5N,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μG,则动摩擦因数μ===0.4;(4)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大于滑动摩擦力2N,因此木块受到是滑动摩擦力,那么摩擦力大小仍为2N,方向水平向左;答:(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摩擦力大小为1N和方向水平向左;(2)当弹簧秤读数为2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和方向水平向左;(3)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18.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为第1s内位移的9倍.(取g=10m/s2)求:(1)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2)物体下落的总时间;(3)塔高H.【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h=求解第1s位移;(2)设总时间为t,最后1s的位移为第1s位移的9倍,根据位移公式h=列式求解时间;(3)求解出总的时间后,根据位移公式h=求解塔高.【解答】解:(1)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为:。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一 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一、选择题1.“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新增的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在空中展示着优美的动作,深受观众欢迎,假设某运动员在弹力的作用下以8m /s 的初速度从蹦床上跃起,则可以估算运动员从跃起到落回蹦床瞬间,可以在空中展示动作的时间是(g 取()210m/s )? A .1.6s B .0.8s C .0.4s D .0.2s2.如图所示,物体B 叠放在物体A 上,A 、B 的质量均为m ,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 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没有静摩擦力B .A 受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θD .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 .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4.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v =f λB .v =λfC .f =vλD .λ=vf5.课间休息时,负责擦黑板的同学为方便老师下节课使用,将磁性板擦吸附在磁性黑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板擦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黑板B .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C .作用在板擦上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若磁力突然消失,板擦仍能保持静止不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D .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 ,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 2B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 2C .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D .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8.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 1和x 2,速度的变化量Δv 1和Δv 2的大小关系A .x 1=x 2B .x 1<x 2C .Δv 1>Δv 2D .Δv 1<Δv 29.如下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 .11m g kB .22m g kC .12m g kD .21m g k 10.如图,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固定的木板,下列关于足球与木板作用时木板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沿v 1的方向B .沿v 2的方向C .沿垂直于木板斜向左上方的方向D .先沿v 1的方向后沿v 2的方向11.(题文)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C.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12.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与6 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1∶3 B.2∶3 C.16∶25 D.4∶51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此时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也大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江泉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及以下14.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0、2m/s2B.5m/s、4m/s2C.5m/s、8m/s2D.5m/s、2m/s215.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B.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6.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17.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b.路程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e.时间f.加速度g.速率A.只有acdfB.只有adfC.只有afgD.只有af18.如图,用两根细线AC、BD静止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薄板的重心可能在AC和BD的延长线的交点B.AC的拉力大于BD的拉力C.剪断BD,因为惯性薄板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一直静止D.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到竖直方向,则AC的拉力一直减小19.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新疆班预科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B. 设计时速80 km/h为瞬时速率C. 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D.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C错误.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分钟,故D错误.故选B。
考点:位移;瞬时速度;时间和时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区别,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A.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B.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C.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增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房价上涨类比成速度增大,减缓趋势反映房价上涨变慢,类比成速度增加变慢。
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选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睛】能正确理解和区分一些物理量的含义和物理意义,其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不一样的,要求同学们能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3.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0m/s2,经过5.0s停止运动.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 )A. 10 m/sB. 20 m/sC. 30m/sD. 40 m/s【答案】B【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即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故选项B正确。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2018.11 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含附加题),考试用时90分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纸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昼夜更替。
B.研究一列队伍....过桥的时间问题。
C.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打分。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2.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一个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但一定有施力物体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D.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3.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不能被看作质点D.丁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4.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时某手机导航软件的程序界面,关于该图中出现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km/h”是指汽车的平均速度B.“3.8公里”是指距离目的地的位移C.“14分钟”是指时刻D.“202米”是指路程5.在我校第56届田径运动会上,教练员分析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共用了12.5s,则()A.运动员在第1s末的速度是8m/sB.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C.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是9m/sD.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8m/s6.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C.一直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7.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8.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9.(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一】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说明: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列情况下,加点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B.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飞行C.研究地球昼夜交替D.研究月球圆缺2.如右图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x和时间t的关系,那么该质点3s内能通过的路程是A.2m B.3m C.m D.0.5m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5.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B.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时所受的重力不一样6.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7.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受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8.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是A.F1=2 N,F2=9 N B.F1=4 N,F2=8 N C.F1=1 N,F2=8 N D.F1=2 N,F2=1 N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2021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10.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则速度也一定增大B.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11. 如图所示,小球A的重力为G=20 N,上端被竖直于O点,下端与水平桌面相接触,对球A的拉力、水平桌面对球A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A.0, B.20,0C.10,10 D.5,2512. 小娟、小强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θ为120°时,F=GB.不管θ为何值,F=C.当θ=0°时,F=D.θ越大时F越小三、(本题共3小题,共分,把答案填在).几个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他们先读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图中标尺等分刻度只是示意图),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力F/N0.51.01.52.02.5弹簧原来长度l0 / cm15.015.015.015.015.0弹簧后来长度l / cm16.217.318.519.620.8弹簧伸长量x / cm(1)算出每一次弹簧的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在坐标纸上作出F-x图像.()根据作出的关系曲线,可以求得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弹簧不挂砝码时,刻度尺的0”刻度与弹簧的上端没有对齐,这对准确测出劲度系数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分别用一根绳拉橡皮条时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拉力()四、计算题(本题共 5小题,共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2)小球下落2s时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小球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多大?17.以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在内前进.求:(1)汽车的加速度;(2)从汽车开始刹车时计时,5内汽车前进的距离..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10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3.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19.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不动.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求:(1)物块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木板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物块相对木板向右滑动时,木板被物块带动也向右滑动,求木板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一、二、选择题★请考生注意:选择题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三、实验题13. __________m/s, ____________m/s2..(1)弹力F/N0.51.01.52.02.5弹簧伸长量x/ cm()在坐标纸上作出F-x图像.()__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15.(1)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6.17.18.19.20.16.(10分)(1)由 g=1.6m/s2 (2) v=gt=3.2m/s (3)△h=4mx/mt /s321O123F/Nx/cmO3.02.51.51.00.52.06123475CBOA1NvmMF/Nx/cmO3.02.51.51.00.52.061 23475CBOA1NvmM60°ABCO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和谐号”动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时间B.比较“摩拜”与“ofo”共享单车的车轮半径大小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D.研究“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水面高速滑行的机翼姿态2.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
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B.1:00养护开始指的是时间间隔C.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D.设计时速80km/h为瞬时速率3.针对下面几种运动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长征二号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0决赛中张培萌夺得冠军.A.①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B.②中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很快减为零,所以加速度很大C.③中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D.④中张培萌率先冲过终点,所以和其他运动员相比经过终点时加速度一定最大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C.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D.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重力、速度、路程、时间B.弹力、速度、摩擦力、路程C.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D.位移、弹力、加速度、速度6.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B.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桌面产生了形变C.书发生了形变,因此书受到了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不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7.下列各组力中,合力可能为零的是A.3 N,4 N,8 N B.1 N,3 N,5 NC.4 N,7 N,8 N D.2 N,6 N,9 N8.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球对绳的拉力T和对斜面的压力N将A.T逐渐增大,N逐渐减小B.T逐渐减小,N逐渐增大C.T先增大后减小,N逐渐减小D.T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有弹力,也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10.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在0到5s这段时间内,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大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s时,C追上D之前,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11.如下图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卓别林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力使身躯平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手杖可能没有摩擦力作用B.地面对手杖一定有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D.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12.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则A.第3 s内平均速度是6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3 s末的速度是7.2m/s13.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的读数可能为A.10N B.20N C.40N D.60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三、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位置.)14.(10分)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1)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A.220V交流电源 B.220V直流电源C.6V以下交流电源 D.6V以下直流电源(3)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电压变成210V ,打计时点的周期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15.(6分)“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 拉到位置O 。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疆预
科,无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 –5: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m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2.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3.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4.0m/s2,经过
5.0s停止运动.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
4.木星的卫星“爱奥”上有一火山,岩石竖直喷出后上升的高度可达100km.已知“爱奥”周围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为1.8 m/s2,则岩石喷出时的最大速度为( )
A. 300 m/s
B. 3.6×104m/ s
C. 3.3×103m/s
D. 600 m/s
5.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 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
C. 质点第5s内速度是2m/s
D. 质点前8s内位移是25m
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则关于物体在前8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4 s末改变运动方向
B.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
C.前6 s内的位移为12 m
D.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7.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 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 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
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 (位移x与时间t的单位分别是米
和秒),对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
A.第1 s内的位移是6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2 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B.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C.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如果物体的体积很大,则不能被看成质点
10.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识中,错误
..的是()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能很小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
D .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
11.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经时间t 落地,此时速度为v ,则( ) A .
2t 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
H
B .
2t 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
3H
C .物体下落
2H D .物体下落2H 时速度为2v 1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零时刻起,汽车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
m v x )1.010(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 s
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10 m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简答题: 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计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3.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⑴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所接电源均为的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频率为50Hz ,则每隔______s 打一次点。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代号).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平均速度 (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打点计时器应使用直流电源
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 点为计时起点 ①由图判断小车做 直线运动,②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 ③BE 间的平均速度BE v = m/s ,④C 点的瞬时速度v C = m/s ,
⑤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6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3 s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16.一质点从距离地面45m的高度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
(2)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
(3)最后1s内质点走过的位移大小
17.冰壶比赛是冬奥会的重要项目。
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已知一冰壶被运动员推出的初速度大小为3m/s,其加速度大小为0.2m/s2,求:冰壶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
(1)平均速度的大小;
(2)10s末的速度大小;
(3)20s内的位移大小。
18.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求:
(1)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
(2)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大;
(3)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
1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正上方的装置M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
当某小球离开M的同时,O点右侧一长为L=1.2m的平板车开始以a= 6.0m/s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
已知平板车上表面距离M的竖直高度为h
=0.45m.忽略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l0 m/s2。
(1)小球自由落至平板车上表面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求小车左端离O点的水平距离s;
(3)若至少有2个小球落到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应满足什么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3.(1)(填“交流”或“直流”), s(2)
(3)。
v= m/s,④v C= m/s,14 .①,② s,③
BE
⑤a= m/s2
四、计算题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