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15
命题人:周金辉审查人:郑明丽2013.10.19一.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2.“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远远高于往年。
”下列事例中,价格变动原因与这个例子相同的是A.每年“母亲节”这一天,全国各城市的康乃馨等鲜花的价格高出平日几倍B.某市演出市场推出“半日价”,票价降了,观众多了C.近年来,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低价时代D.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范围油价上涨3.《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公平合理的价格应该是A.依据经营者的利益而制定的价格B.依据消费者的意愿而制定的价格C.依据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的价格D.根据政府需要制定的价格4.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微信”、“飞信”等网络聊天软件进行联络,传统电信业务逐渐减少,2013年第一季度,短信发送量同比下降了10.9%。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价格变动影响了企业的经营B.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D.消费需求引导着生产的发展5.2013年8月19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四周年。
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国有保险企业在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点是A.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B.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C.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D.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6.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假定A运输企业8月份在经营活动中可获得运输劳务收入80万元,相关运输成本60万元。
河南省2014届高三语文名校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河南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的古老文字中,唯有汉字沿用至今。
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最近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早在五千年前,长江下游的良渚先民就有了“原始文字”。
虽然,它与之前别处发现的一些原始文字处于同一时期,尚不能断定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它与甲骨文乃至汉字的关系依然值得深入研究。
这一发现出自庄桥坟遗址。
它位于浙江省平湖市林壤镇群丰村,是一处大型良渚文化遗址。
庄桥坟遗址2003年5月被发现,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说,十年来考古人员持之以恒地对出土器物进行研究整理,最终发现,在出土的3000余件(组)器物中,有244件器物或碎片上有刻画符号。
在良渚文化的各处遗址中,庄桥坟遗址是发现带有刻画符号的器物最多的。
最重要的是,在这批器物中,有两件残石钺两面均刻有“原始文字”。
著名古文字学者曹锦炎说,之前在良渚文化的多个遗址中,考古人员都曾在一些出土陶器上发现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像在余杭南湖出土的一个陶罐上就有11个刻画符号。
有学者就以为它们是“文字”。
“我们知道,虽然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从严谨的学术角度看,良渚文化以往的发现尚未有足够证据能界定它们是文字,所以浙江的考古工作者称它们为刻画符号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曹锦炎说。
曹锦炎告诉记者:这次平湖的发现则截然不同,两件石钺上所刻的已不是刻画符号,而是属于“原始文字”:首先从构形上说,它们不是由简单的几何形线条所组成,而是已经具备了象形文字的构形要素,稍具古文字知识的学者一看就能分辨。
其次从功能上说,它们已具备了作为记录语言的必需条件。
在这两件残石钺中,一件的A面是由刻有四至五个不同形体的原始文字组成一个短句,另一件的A面则是由重复的两个字构成六字短句,而两件石钺B 面也各刻有一个字或两个字。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本卷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使用(共27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C.果脯./胸脯.提.防/提.心吊胆方兴未艾./自怨自艾.D.沧.桑/悲怆.榜.样/依山傍.水贻.笑大方/心旷神怡.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奥秘分水岭高瞻远瞩步步为赢B.颠簸逻辑学循规蹈距千钧一发C.震憾管弦乐老生常谈枕戈待旦D.裁缝四合院两全其美食不果腹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高三语文试题(总分100分时长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每题2分,共30分)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4.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次: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6.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7.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8.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9.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始:10.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寻:1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13.三顾14.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1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来:__________二、判断下列关于文言字词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为T,错的为F(每题3分,共15分)1. 《诗经·氓》中“送子涉淇,至于..暴矣”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
..顿丘”与“言既遂矣,至于T F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与“余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两句中的“乘”都是登上的意思。
T F3.《孔雀东南飞》中“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与“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两句中的“相”用法相同,在这都是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代词“你”,指代刘兰芝。
T F4. 《孔雀东南飞》中“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与《雁荡山》中“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两句中的“适”都是恰好的意思。
T F5.“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两句中的“信”含义不同,前者是随便的意思,后者是的确的意思。
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周考英语试题2013.10.19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85分)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The company was badly in _______ need of a manager with ______ better command ofEnglish.A. a; /B. /; aC. the; aD. /; the22. For quite ______ students, their teache r’s advi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_____ of theirparents’.A. few; oneB. a few; thatC. a little; someD. a lot; many23 ______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part in the boat race.A. Ten strong young ChineseB. Ten Chinese strong youngC. Chinese ten young strongD. Young strong ten Chinese24. --- Must I turn off the gas after cooking?--- Of course. You can never be _____ careful with that.A. ratherB. tooC. soD. very25.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Senior 3 ______ the sport activities _______.A. who take part in; is decreasingB. who takes part in; are decreasingC. that takes part in; is decreasedD. that take part in; are decreased26.--- Where did you meet the famous novelist?--- It was on the square ______ I made a visit the other day.A. whichB. thatC. to whichD. to where27.______ wants to separate Tibet from our motherland should be _______.A. Anyone; blamedB. whoever; condemnedC. Who; accusedD. No matter who; charged28. Only by _____ your attention _____ what you are learning _____learn it well.A. focus; on; can youB. paying; to; you canC. focusing; on; can youD. pay; on; can you29. We ______ wait for a bus to get to the station since we are not in a hurry.A. might wellB. might as wellC. could wellD. should as well30. ---Jack, would you please offer me some advice on whether or not I should do yoga to loseweight?--- _____ Yoga is good if you really want to keep it.A. Why not?B. What for?C. You’re joking.D. It just depends.31. The happiest people don’t have the best of everything. They ju st ______ everything.A. get away fromB. make the best ofC. concentrate onD. catch up with32. ---They used to be good friends but now they are like strangers.--- How ______ this ______?A. was; come aboutB. was; taken placeC. did; come aboutD. was happened33. It is the modern city set up in ______ was a wasteland ten years ago ______ attracts a lot ofexcellent people throughout China.A. what; whichB. what; thatC. which; thatD. where; that34. They broke up ten years ago. It was 2 years _____ they met again.A. whenB. sinceC. beforeD. that35. _____ of danger in the street at night, she had to go home with a friend ______ her.A. Warned; followedB. Having been warned; followingC. Warning; followedD. Having warned; following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命题人 :刘怀波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3-10-19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徽派建筑系统化、规范化,表现为徽州百姓聚族而居,杂姓不混居B.徽派建筑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宗法势力的祠堂位于村落的正中央,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的重要场所。
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徽派民居虽然外廓大,住房多,但,,仍显得井然有序。
D.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掷千金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封建城池拱卫内城的外廓水口类似于护城河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
少颖悟绝伦。
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赵元昊且叛,为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
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
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
”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
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
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
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
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
”时韪其谋。
知益州。
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
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
”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
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
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
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
"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1.下列字词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岑.寂(cén)接榫.(sǔn)屋脊.(jǐ)心有余悸.(jì)B.玷.辱(diàn)投奔.(bēn)埋.怨(mái)不落言筌.(quán)C.翘.首(qiào)迤逦..(xū)..(yǐ lǐ)拮据.(jù)气喘吁吁D.处置(chǔ)憎.恶(zēng)椽.子(yuàn)天理昭.然(zhāo)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A. 赍发央浼流敝遵徇感恩带德B.通宵仓廒譬如逻辑哀声叹气C.沉缅讫今押韵拌倒琐然寡味 D. 洗炼付梓坍缩絮烦不落巢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风,不停地吹;雪,不停地下。
他在这寒冷的街头茕茕孑立....了两个小时后,还是朝着温暖的家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B、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但在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C、《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山寺、明祖陵、周恩来故居等名胜古迹无不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虽然理工科背景的人有专业技能,但专业性对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而有文科背景的人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知识面上来看,都决定他更适合从政。
C、今年2月7日,据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雾霾被检出含有大量氮有机颗粒物,这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危险的信号”。
2014届高三周考语文试卷(七)制卷人:徐伟红审卷人:王岭(时量:45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60分,每小题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煊.赫(xuǎn)躯壳.(.qiào) 颤.巍巍(chàn ) 岿.然不动(guī)B.泡.桐(pào)妊娠.(.shēn) 鸭绿.江(lǜ) 稍纵即.逝(jí)C.讣.告(fù)喷.香(pèn)创.可贴(chuāng) 毋.庸置疑(wù)D.怪癖(..pǐ)鬈.发(quán )白桦.林(huà) 怙恶不悛.(qu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方圆几百上千里这片大山中,峰峦迭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
B.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常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C.毕淑敏:“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
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手挑选。
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零零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D.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然我们不能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九十岁的老母亲开始往墓地走。
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
C.“青春无限,拼搏三年”,湘阴一中留下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教学楼里的书声,体育馆里的誓言,晨跑路上的口号……这些曾经的雪泥鸿爪....般的痕迹会伴我一生。
D.房价调控总是在需求上打转转,一边号召大家租房,一边抑制多套住房,殊不知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以至于在需求上做的调控文章也只是扬汤止沸....……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河南省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新人教版"2013.10.19第I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由此可见,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 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2、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斯多亚学派认为:“在世界和宇宙理想面前,一切民族、国家和个人都是平等的;理性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
”还提出了“人人皆兄弟”和“世界公民”的政治主张。
这些主张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一起,构成了西方早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据此判断斯多亚学派想要解决的命题是A.“我是什么” B.“我应该做什么” C.“什么是幸福” D.“人与人的关系”3、“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A. 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 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C. 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D. 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4、“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5、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6、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命题人:李银彬 2013.10.19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利用主要有助于控制( )①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酸雨的形成 ③臭氧空洞扩大 ④温室效应 ⑤白色污染.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⑤ 2.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Al 2O 3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 .高纯度的硅单质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 .铝热反应是炼铁最常用的方法D .N 2与O 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生成NO 2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FeI 2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 2Fe 2++2I -+2Cl 2=2Fe 3++I 2+4Cl -B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 2CO 3>HClO >HCO 3-,向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lO -+CO 2+ H 2O =2HClO+CO 32-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 =AlO 2-+2H 2O +4NH 4+D .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 4HCO 3稀溶液混合: Ba 2++ 2OH - + NH 4++ HCO 3- = BaCO 3↓ + NH 3•H 2O + H 2O 4.下列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5 A .2HgO=====△2Hg +O 2↑ B .2NaCl (熔融)电解2Na +Cl 2↑C .2MgO (熔融)电解2Mg +O 2↑ D . Fe 2O 3+3CO 2Fe +3CO 26.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命题人:刘怀波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13-10-19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
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
二、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三、讲究群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
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补。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的地理位臵,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
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筑规模上。
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
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
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送往,举行欢庆仪式。
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
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水口砌有专供祭祀孤寡的坟台(不葬灵枢),厚实的石碑上书:孤坟总祭。
清明节家家户户竞相祭拜,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散布在徽州大地各交通要道上(旁)的牌坊岿然挺立,引人注目,也是封建统治者强化封建功名意识,宣扬封建道义礼教的产物。
在宗族攀比竞争意识的诱使下,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
他们以封建国法礼教为准绳,制定了谨严繁缛的族规家训,鼓励敦促族人前赴后继建功立业,循规蹈矩为人处世,持之以恒尽孝守节。
在这种封建思潮的教导下,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天而起。
徽州大地牌坊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举世无双,可见程朱理学宗法制度对徽州人思想奴役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转变为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是统治者淡化、消解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
l.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派建筑系统化、规范化,表现为徽州百姓聚族而居,杂姓不混居,基础设施全面以及讲究群体布局。
B.徽派建筑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宗法势力的祠堂位于村落的正中央,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的重要场所。
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徽派民居虽然外廓大,住房多,但可通过回廊,彼此连通,仍显得井然有序。
D.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
水口建设有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等,族人对此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一掷千金。
2、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A.徽派建筑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讲究群体布局,如不符合要求,有时需要修改或弥补。
B.民居群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像封建城池中拱卫内城的外廓。
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防卫功能。
C.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宗族使用族产收入;有的宗族采用挨家摊派的方式;有的宗族采取主动捐赠的方式,族人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D.间接反映一个宗族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的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派民居不能遮挡与祠堂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其地势和规模不得超过祠堂,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封建宗法族权制约。
B.徽州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天而起,这是因为徽州人深受程朱理学宗法制度的影响。
C.清明节家家户户在水口竞相祭拜祖宗神灵,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D.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向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转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
少颖悟绝伦。
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
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
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
”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
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
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
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
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
”时韪其谋。
知益州。
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
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
”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
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
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
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
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
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
以工部尚书帅秦州。
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
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
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
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
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宜卷甲而趋.之趋:驱赶B.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审:谨慎C.方西鄙.用兵鄙:边境D.王安石弛.铜禁弛:放松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3分)()①皆谓其论出姑息②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③方平曰:“此必妄也。
”④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⑤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⑥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
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
B.对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
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依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
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它战争,正值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来。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
7、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6分)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当余之从师也,,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乙选考题(25分)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品质约翰•高尔斯华绥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
他和他的哥哥合开一爿店,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脚伸到他跟前时,羞怯地问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他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精华缝到靴子里去了。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
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作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