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 18秋学期(17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奥鹏】[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前提假定的是()A、生产要素存量一定,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B、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C、生产中存在特定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答案 C第2题,下列属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前提假定的是()A、供给弹性无穷大B、供给无弹性C、小国情况下D、大国情况下答案A第3题,假定A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6单位劳动与2单位劳动,B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15单位劳动与12单位劳动,则()A、A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B、B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C、A国在X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D、B国在Y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答案A第4题,下列有关进口替代战略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低估本国货币的汇率B、拥有较广阔的国内市场C、实施外汇管制D、对进口商品实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答案A第5题,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变动答案D第6题,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若某一时期内甲国的利率为5%,乙国的利率为3%,在该时期内两国汇率的变动表现为()A、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B、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3C、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D、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3答案C第7题,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的差异在于()A、后者制定了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B、后者实现了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C、后者实现了区内经济政策的协调D、后者的一体化程度低于前者答案C第8题,假设美国资本相对丰裕,汽车相对纺织品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A、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B、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C、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D、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答案A第9题,根据凯恩斯的乘数论,下列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乘数论机制实现的前提是国内尚未实现充分就业,但利率水平可变动B、政府购买增加与同等的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量不同C、可以同时通过调节政府购买和出口消除贸易逆差D、政府购买、出口和进口均是外生变量答案C第10题,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J曲线效应",在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倾向于()A、改善B、恶化C、不发生变化D、变化方向不确定答案B第11题,假设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丰裕,纺织品相对汽车而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进行自由贸易后()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上升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下降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答案A第12题,假设2015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6元人民币,2016年美国的物价上涨了6%,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了8%,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为()A、5.89B、6.11C、4.5D、8答案A第13题,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可以帮助一国缓解失业压力并同时收缩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A、紧缩财政,紧缩货币B、紧缩财政,放松货币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答案D第14题,开放经济条件下,按照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理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A、货币幻觉效应B、闲置资本效应C、货币余额效应D、收入再分配效应答案B第15题,"荷兰病"可以用以下哪种理论加以解释()A、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B、赫克歇尔-俄林定理C、罗伯津斯基定理D、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答案C第16题,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A、降低关税壁垒B、高估本币价值C、放松外汇管制D、减少非关税壁垒答案B第17题,根据蒙代尔等学者提出的"分配法则",()A、应当主要使用财政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B、应当主要使用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C、应当主要使用收入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D、应当主要使用产业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贸易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答案B第18题,下列哪项定理描述了要素增长对生产的影响()A、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B、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C、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O-S Theorem)D、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答案B第19题,如果中国是劳动力丰裕国家,美国是土地丰裕国家,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中国和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最大的分别是()A、土地所有者、劳动者B、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C、劳动者、土地所有者D、劳动者、劳动者答案C第20题,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A、中心-外围论B、比较利益理论C、夕阳产业保护论D、改善贸易条件论答案A第21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A、生产者剩余增加B、贸易条件改善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消费者剩余下降答案A,C,D第22题,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统计内容的是()A、商品和服务贸易B、经常转移C、投资收益D、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再投资答案A,B,C第23题,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论,下列属于货币贬值对吸收产生的直接影响效应的是()A、货币余额效应B、收入再分配效应C、货币幻觉效应D、贸易条件效应答案A,B,C第24题,下列()情况下,采取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更强。
(单选题) 1: 下列()属于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假定前提条件A: 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 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 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在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A: 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的产量均下降B: 贸易规模不变C: 贸易规模扩大D: 贸易规模缩减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根据蒙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当一国通胀和顺差并存时,为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应采取的政策搭配是()A: 紧财政、松货币B: 松财政、松货币C: 紧财政、紧货币D: 松财政、紧货币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可以帮助一国缓解通胀压力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A: 紧缩财政,放松货币B: 紧缩财政,紧缩货币C: 放松财政,紧缩货币D: 放松财政,放松货币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如果一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同时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则对其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判断是()A: 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B: 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C: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效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正确答案:(单选题) 6: 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A: 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B: 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C: 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D: 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本币贬值不仅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 A: 本国是小国B: 供给无弹性C: 需求无弹性D: 需求弹性无穷大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假设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3,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该国出口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万美元的顺差A: 100B: 40C: 60D: 50正确答案:(单选题) 9: A国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5,2008年该国出口增加100亿美元。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国际经济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A.生产增长B.消费增长C.交换增长D.经济增长2.H-O模型认为只要有好的资源就可以发展起来,这种观点是合理的。
()A.错误B.正确3.在国际上提出“无核”的是哪个国家领导人?()A.奥巴马B.克林顿C.小布什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B.商品跨国界流通C.国际分工D.开放经济5.李嘉图比较贸易学说假设收入分配受贸易影响。
()A.错误B.正确6.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诞生于哪个国家?()A.中国B.苏联C.美国D.英国7.工业产品最初时,大部分以什么作为原料?()A.水B.农产品C.矿产资源D.工业半成品8.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小国”具有的特点是()。
A.价格接受者B.价格决定者C.没有贸易优势D.对国际市场供应量有重要影响9.H-O模型主要考虑的是什么问题()A.需求B.消费C.供给D.生产10.把H-O模型转变成动态的贸易模型是指哪个理论?()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D.技术差距理论11.下列()具有国际储备的功能。
A.港币B.人民币C.美元D.台币12.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都是通过对具体实践的考察总结出来的。
()A.错误B.正确13.广义与狭义的国际收支主要差别在于()。
A.转移支付B.购买支付C.资本流动D.金融活动14.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中“单一劳动要素投入”的假设是不合理的。
()A.错误B.正确15.对中国而言,一个典型的倾销的产品是()A.纺织品B.汽车C.彩色胶卷D.电子产品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和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更注重()方面A.生产B.消费C.需求D.供给2.假设A国对X产品有比较优势,那么由于边际效益递减,他还会保留部分Y产品的生产。
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1.第1题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第2题如果一个大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A.对贸易条件不产生影响B.提高所有国家的贸易条件C.提高本国的贸易条件D.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第3题通常所说的“纸黄金”是()。
A.黄金B.外汇C.普通提款权D.特别提款权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第4题甲乙两国货币的实际汇率由名义汇率以及()共同决定。
A.甲国货币购买力B.乙国货币购买力C.两国利率水平D.两国相对物价水平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5.第5题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用来实现外部均衡的政策手段是()。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汇率政策D.直接管制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6.第6题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7.第7题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
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8.第8题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
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9.第17题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____市场和____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A.货币资本B.资本劳动力C.资本商品D.货币产品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0.第18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不包括()。
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D.自由市场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1.第19题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就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1.1国际贸易理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对策•B、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C、国际金融理论及其对策•D、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2【单选题】()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A、《资本论》•B、《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国富论》•D、《道德情操论》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私有制出现之前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氏族•B、国家•C、家庭•D、郡县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4【判断题】国际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2国际贸易理论(二)已完成成绩:50.0分1【单选题】资源的“稀缺性”主要是针对()来说的。
•A、当代资源情况•B、允许使用的资源•C、能够使用的资源•D、人的欲望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按照萨伊的观点,()不是生产要素。
•A、劳动力•B、资本•C、人口•D、土地我的答案:B正确答案:C 得分:0.0分3【判断题】所有的经济学都是从西方经济学延伸出来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0.0分4【判断题】朝鲜是目前国际上相对封闭的国家。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3国际贸易理论(三)已完成成绩:80.0分1【单选题】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
•A、商品跨国界流通•B、国际分工•C、开放经济•D、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C得分:0.0分2【单选题】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不能从经济运行的()解释。
•A、范围•B、主体•C、个体•D、目的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大卫·李嘉图的经典假设是()。
•A、要素在国与国之间可完全流动•B、要素在国与国之间完全不可流动•C、要素在国与国之间不可完全流动•D、要素在一国之内不可完全流动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4【判断题】“居者有其屋”是孙中山提出的目标。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
4、C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在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中,货币供给的国内部门等于()。
A储蓄额
B信贷额
C外汇储备额
D国际收支额
正确答案是:B
2、弹性调节法是一种()的分析方法。
A一般均衡
B规范
C局部均衡
D实证
正确答案是:C
3、在人类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采取的主要是什么方式
A物物交换
B国际贸易
C金融证券
D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4、在国际贸易理论界,更加弘扬()。
A贸易保护
B关税壁垒
C自由贸易
D反倾销
正确答案是:C
5、无差异曲线有多少条
A一条
B无数条
C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数量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是:B
6、一体化组织的典型代表是()。
A欧盟
B华约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约
正确答案是:A
7、私有制出现之前经济的基本单位是()
A家庭
B氏族
C国家
D郡县。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开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先例。
()A.正确B.错误2.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从货币供求均衡的角度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实际上来源于该国货币存量的过度供给,而国际收支逆差则来源于该国货币存量的过度需求。
()A.错误B.正确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变动4.政府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增加了国内税收负担。
()A.错误B.正确5.一般来说,技术要求越高、资本使用越密集、产品多样化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A.错误B.正确6.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认为,单纯的企业占领市场行为,也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A.错误B.正确7.由于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迅速,导致了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
() B.错误8.在考虑外国收入影响后,开放条件下的乘数会变小。
()A.错误B.正确9.假设中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汽车相对纺织品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10.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当出口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时,通过货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A.错误B.正确11.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必须由国际贸易作为补充,但此时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具有不确定性。
()A.错误B.正确12.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
A.降低关税壁垒B.高估本币价值C.放松外汇管制D.减少非关税壁垒13.下列有关征收进口关税的影响分析中正确的有()A.征收关税将使得进口国消费者福利下降B.征收关税将使得国内进口竞争企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提高C.征收关税后进口国贸易条件必然恶化D.征收关税不仅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相竞争的产品价格14.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中国单位劳动产出为20码布或25公斤小麦,美国单位劳动产出为40码布或100公斤小麦,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1码布:2公斤小麦是一种可行的国际交换价格
B: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贸易后布与小麦的全球总产量都将比贸易前得到提高
D:如果国际比价为1码布:1.25公斤小麦,则国际贸易对中国总体福利无影响
答案:C
成员国间实现了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但经济政策尚未协调一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指的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答案:C
下列属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前提假定的是()
A:供给弹性无穷大
B:供给无弹性
C:小国情况下
D:大国情况下
答案:A
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
A: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B: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
C: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
D: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
答案:C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J曲线效应”,在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倾向于()
A:改善
B:恶化
C:不发生变化
D:变化方向不确定
答案:B
下列哪一项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后果()
A:减少失业
B:进口需求增加
C:利率上升
D:贸易收支改善
答案:D。
18秋学期(17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和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更注重()方面
A.生产
B.消费
C.需求
D.供给
正确答案:C
FDI指的是()。
A.劳动力投资
B.技术投资
C.间接资本投资
D.直接资本投资
正确答案:D
下列哪个不是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
A.外汇管制
B.弹性调节法
C.关税壁垒
D.货币法
正确答案:C
当需求曲线向外移动,社会购买力提高之后,由于配额会限制进口的数量,导致国内市场价格
A.上涨
B.不变
C.下降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哪位经济学家的著作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詹姆斯·穆勒
D.凯恩斯
正确答案:A
“政府干预可以将国外厂商的利润转移给国内厂商,增加国民福利。
”是哪个经济学家的观点
A.克鲁格曼
B.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正确答案:A
根据J曲线效应,本币初贬值的3-6个月国际收支状况()。
A.迅速改善
B.缓慢改善
C.不变
D.继续恶化
正确答案:D
标志着西方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A.国富论
B.资本论
C.通论
D.道德情操论
正确答案:A
如果A国与B国相比,在X商品上劳动成生产率低于B国20%,在Y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于B 国30%,那么A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
A.X
B.Y
C.X和Y
D.都没有
正确答案:A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即H-O模型)比古典学派贸易模型多的一个投入要素是
A.劳动
B.技术
C.土地
D.资本
正确答案:D
“居者有其屋”出自近代哪位名人之口?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蒋介石
正确答案:A
在坎昆会议上,下列哪个国家加入了WTO。
A.中国
B.日本
C.柬埔寨
D.美国
正确答案:C
中国出口欧洲的纺织品的贸易摩擦进行了()轮谈判。
A.10
B.8
C.13
D.11
正确答案:B
西方的国际贸易模型以()作为标志。
A.李嘉图的绝对利益说
B.亚当·斯密的比较利益说
C.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
D.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
正确答案:C
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谁提出?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马克思
D.弗里德曼
正确答案:A
“要在国际与国内贸易之间划出一条明显的界限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是谁讲过的。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哈伯勒
D.李嘉图
正确答案:C
金本位制的特征中,()是典型的世界货币。
A.黄金
B.美元
C.欧元
D.人民币
正确答案:A
下列哪个不是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的问题
A.经济增长
B.环境保护
C.物价稳定
D.充分就业
正确答案:B
被称为“黑嘴经济学家”
A.李嘉图
B.弗里德曼
C.科斯
D.诺斯
正确答案:B
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恩格斯
D.李嘉图
正确答案:D
在李嘉图和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投入的要素包括
A.资本
B.劳动
C.技术
D.土地
正确答案:B
把H-O模型转变成动态的贸易模型是指哪个理论?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技术差距理论
正确答案:A
“人们在谈到利益的时候,就把心底最卑鄙最龌龊最恶劣的感情……”是出资哪部著作
A.《国富论》
B.《国际经济学》
C.《制度经济学》
D.《资本论》
正确答案:D
在人类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采取的主要是什么方式
A.物物交换
B.国际贸易
C.金融证券
D.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A
下列()具有国际储备的功能。
A.港币
B.人民
C.美元
D.台币
正确答案:C
宏观经济学的迅速发展以凯恩斯的()出版为标志
A.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资本论
D.道德情操论
正确答案:B
要素价格趋于均等的原理是由哪位经济学家证明的?
A.M.V.波斯纳
B.加里·贝克尔
C.萨缪尔逊
D.西奥多·舒尔茨
正确答案:C
古典经济学家假定()是唯一的要素
A.劳动
B.资本
C.土地
D.企业家才能
正确答案:A
1974年的《多种纤维协定》允许国家对()一定的贸易保护。
A.金融产业
B.汽车行业
C.航空行业
正确答案:D
下列哪个不是隐蔽的贸易保护措施
A.技术标准
B.关税
C.食品卫生标准
D.绿色标准
正确答案:B
我国主管贸易的是哪个部门
A.财政部
B.商务部
C.交通部
D.教育部
正确答案:B
在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低,该名义关税税率的保护作用就()。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小国”具有的特点是()
A.价格接受者
B.价格决定者
C.没有贸易优势
D.对国际市场供应量有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A
私有制出现之前经济的基本单位是()
A.家庭
B.氏族
C.国家
D.郡县
正确答案:A
一国的外汇储备不包括下列()
A.黄金储备
B.在IMF的特别提款权
C.在世界银行的贷款
D.外币储备
正确答案:C
贸易的无差异曲线上,无论进口产品如何组合,总福利是不变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一个国家的自然要素禀赋总是在发生变化的。
B.正确
正确答案:A
H-O模型认为只要有好的资源就可以发展起来,这种观点是合理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H-O模型以一个国家的基本的基本资源优势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扩大了考虑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和利益分配,比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更贴近事实。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假设A国对X产品有比较优势,那么由于边际效益递减,他还会保留部分Y产品的生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利益一旦分配,价格就确定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朝鲜是目前国际上相对封闭的国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国家干预可以加快企业积累和扩张的速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传统贸易理论鼓励国家干预行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国际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国内经济学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从事国际贸易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异质性产品之间完全不可替代。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018年秋季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下载后删除这一段提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