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妙计几招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亲子沟通的一些小妙计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
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
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
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
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
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
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
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不应针锋相对地斥责她,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恨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孩子此刻已经平静,脸上浮起羞愧的笑。
这位妈妈后来说:如果当时我也发火,把孩子的“反抗情绪”硬压下去,就不会有后面的谈话和沟通了。
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堵塞、压制,还是疏导,决定了沟通是否能继续下去。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
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老爸带娃的绝招
最近,很多年轻爸爸们开始担任起了带娃的重任,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新手爸爸来说,带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老爸们便开始探索各种带娃绝招,以下是其中几个比较实用的:
1. 利用游戏和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闹腾不停时,老爸可以拿出一些好玩的玩具或者玩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忘记闹腾。
2. 安排好孩子的时间表。
孩子的时间表可以按照饮食、睡眠、游戏等来进行安排。
老爸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让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可循。
3. 创造亲子互动的机会。
老爸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饭、看电影、散步等,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4. 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心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需求,老爸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以上是几个老爸带娃的绝招,希望对新手爸爸们有所帮助,让你们更好地享受带娃的过程。
- 1 -。
亲子沟通锦囊《亲子沟通锦囊:打开和谐亲子关系的大门》亲子之间的沟通啊,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却会遇到各种小怪兽。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亲子沟通的锦囊妙计。
我邻居家有个小男孩,特别调皮捣蛋,他妈妈经常被他气得火冒三丈。
有一次,小男孩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他妈妈刚要发火,突然想起之前学过的一个沟通方法,深吸一口气,然后故作惊讶地说:“哇,宝贝,你这是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艺术创作吗?不过这个创作材料有点太昂贵啦,我们下次能不能换个便宜点的东西来创作呢?”小男孩本来以为会挨一顿臭骂,听到妈妈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妈妈,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
”这就是第一个锦囊——换个角度看问题。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立刻批评指责,试着从孩子的行为中找到一些积极的点,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也能让紧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下来。
还有个朋友,她女儿正处于青春期,变得特别敏感,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我朋友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儿交流。
有一天,她写了一张纸条,上面画了一个可爱的笑脸,还有一句话:“亲爱的女儿,妈妈知道你现在有自己的小世界,如果你愿意,妈妈很想走进你的世界,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烦恼,妈妈在门外等你哦。
”然后她把纸条从门缝里塞进去。
过了一会儿,女儿打开了门,和妈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就是第二个锦囊——巧用文字表达。
有时候,言语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但是文字却能以一种更温柔、更含蓄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
我自己也有一次有趣的经历。
我和儿子一起玩拼图,儿子怎么都拼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我没有直接帮他拼,而是说:“宝贝,我们来玩个猜谜游戏吧。
你看这个拼图块,它像不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碎片?我们一起猜猜它应该放在哪里,才能找到宝藏呢?”儿子一听,来了兴趣,和我一起愉快地玩起了猜谜拼图。
这就是第三个锦囊——把任务变成游戏。
孩子天生喜欢玩游戏,把一些枯燥的任务或者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形式,孩子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东西。
【亲子活动】亲子沟通三十六计!亲情沟通36计!1.“呃……我究竟要把胳膊伸多长,才能够得到妈妈手中的小玩意呢?”怎么样使宝宝愿活动自己的身体,锻炼身体四肢的同时还能够认识到因果关系?——太直观了,妈妈只要准备好一根绳子和一截纸管(能够被穿着出来就不好),把它加出来,在距离宝宝脸部25厘米左右的地方摇晃(这个距离就是最难使宝宝看不见的),引发宝宝的特别注意。
“看看,这就是什么呢?”当宝宝低头回去这么它的时候,妈妈可以把玩具看齐一些,使宝宝揪至。
2.“今天起,自己动手吃饼干!”不管就是妈妈自己动手做的饼干,还是轻易买来的非常简单商品,把它们放入食物袋子里给宝宝喝,使宝宝充分认识饼干的相同形状、颜色、口味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妈妈的爱。
给宝宝的专用饼干袋子可以自己缝制,就用把两块布料包扎成袋子,再在袋口处加缝一根金属丝,这样宝宝就可以很便利地拎着喝了。
不过,及时洁净,维持袋子的卫生可以何苦一点马虎哦。
3.“找呀找,找那件带有卡通图案的,那就是我的。
”妈妈先观测宝宝所讨厌的造型和颜色,然后挑选出其中形状直观、颜色艳丽、造型调皮的卡通造型,用笔绘画在布块上,将这个造型剪成,缠在宝宝的毛巾呀、衣服呀、手帕呀等等日用物品上,这样,宝宝就可以自己回去重新认识、挑选出并采用自己的特定权利啦。
4.“咦?这不是我的涂鸦杰作吗?哈哈!”当宝宝存有涂鸦的性欲时,妈妈必须尽量满足用户他,可以为他准备工作画纸和画笔使宝宝尽情回去涂鸦创作,把这些作品放入相框、张贴在墙壁上或者干脆搜集成衣本册子。
也可以轻易给宝宝一块素色的桌布,使宝宝用蜡笔轻易在桌布上作画,之后匀一下桌布,给图案定色。
看著家里时时都存有自己的杰作,宝宝一定很存有成就感。
123455.“亲爱的大玩具们约不好一起来和我玩玩,真使我真的惊艳呢!”宝宝平时喜欢的那些小玩具都很普通吗?时间长了难免会让宝宝厌烦的吧?不要紧,妈妈不如把它们收集起来,用绳子或者支架把它们固定,在风吹或者轻轻触碰的时候,这些玩具就会一反常态地自动动起来啦——相信宝宝对这些会动的玩具一定会刮目相看,更加爱不释手的哦!6.“聚会上要看见好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这就是我平时所体会没的冷清呢!”平时的工作繁忙,亲戚朋友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了,连互相问候也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培养亲子关系的50个小游戏培养亲子关系的50个小游戏听说陪宝贝玩游戏可以促进亲子亲密度,宝贝们乖巧听话又贴心,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小小这里准备了50个促进亲子关系小游戏,不要嫌多,留起来慢慢用,孩子成长需要更多游戏。
1、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多少人?2、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多少小孩/大人?问问孩子是大人多,还是小孩多?然后想想其他分类方式,再问孩子。
比如:有多少人穿绿色衬衫?多少人穿蓝色袜子?多少人比你高?比你矮?3、让孩子猜猜你脑子里想数字,告诉他这个数字前面和后面数字,让他猜。
4、猜猜从房间一头到另一头需要走几步路?然后走一次,试试之前猜测是否正确。
然后再猜猜如果是跳跃、跨越、小步跳、单脚跳或其他移动方式,会需要多少次才能从房间一头到另一头?对假设进行验证。
5、在地上或桌上标注一段距离。
然后选择一件物品,如棍子、树叶或勺子,来猜测需要多少根棍子、多少片树叶或多少个勺子才能量完这段距离。
对假设进行验证,并用其他物品来重复这个游戏。
6、选择一个字或一个字母,让每个孩子说出一个由这个字或这个字母开头词。
选择其他字或字母继续这个游戏。
例如选择“水”这个字,词便可以是“水瓶”或“水井”。
7、在一个平面上撒上少量面粉、沙子或灰,让孩子用手指在沙上写字。
然后尝试写数字、写词和画形状。
8、让孩子猜猜你脑子里想东西,告诉他这个东西用途,让他猜。
9、说一个词,让孩子想出一个和它押韵词,然后想出其它押韵词,越多越好。
10、在杂志或报纸上找出一个图片,让孩子描述图片里发生了什么。
然后让他们猜测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
11、在杂志或报纸上寻找带有某字(或您选择其他字或字母)开头词图片,把图片剪下来,用它们来讲故事。
12、在您家里、杂志里或报纸上寻找对称物品。
13、在家里走一圈,让孩子告诉您每个物品名称首个字(例如”电视”首个字是“电”)。
14、用押韵词编一首诗歌或歌曲。
15、尝试用押韵句子组织一段对话。
16、让孩子指出家里所有红色物品。
十个集中注意力的亲子游戏!1.神奇的口袋让儿童安静地端坐在椅子上半分钟,两手张开放在背后。
把儿童熟悉的一些小物品,橡皮、钥匙、积木、小镜子、牙刷放入袋子中。
让儿童凭感觉说出用手抓到袋子中的物品名称。
2.打电话家长用一根长约3米的线穿过两个纸杯底部的中心,线的两端系上一根小竹签,使线不从小孔中滑走。
家长和孩子各拿一个纸杯,拉紧线后模仿打电话,家长对着话筒轻轻讲话,孩子把另一个纸杯罩在耳朵上仔细听,相互交流。
3.指五官配合儿歌:眼睛眼睛在哪里?在这里!耳朵耳朵在哪里?在这里!……4.分豆豆准备三个碗。
将50颗绿豆、红小豆放入中间的一个碗内,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取豆豆(可轮换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依次拿出分别放入两边的碗内。
左手做完后可换成右手或双手。
游戏可以重复2—3遍。
5.听名拍手游戏准备一些上面有水果、用具、动物之类的图片。
家长读,孩子听。
让孩子听到动物名称时拍一下手,听到水果名称时拍两下手。
如:笔、小白兔、桔子、自行车、西瓜、苹果、老虎等。
6.取豆子在孩子和母亲面前各放上一定数量的东西,如:棋子、钮扣、花生之类。
父亲依次念出一些数量,让孩子和母亲取出,看谁拿得又快,数量又正确,如父亲可以念:2粒——1粒——4粒——3粒。
7.拍手游戏成人与孩子面对面,边念儿歌边拍手。
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后成人伸右手,与孩子伸出的右手对拍。
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
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后成人伸出双手与孩子伸出的双手手心对拍一下,手背对拍一下。
加快拍手速度,提高游戏的熟练程度,直到不念儿歌也能快速动作。
游戏应尽量避免或少出失误,该游戏可持续三到五分钟。
儿歌:“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拍手背。
”8.找回不见的玩具妈妈与宝宝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教宝宝清点玩具的数量,让他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
然后,让宝宝背过身,妈妈拿走其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
最后问宝宝:“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宝宝集中注意力去查看、回想、寻找。
亲子互动的技巧作为父母,与孩子进行互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良好的亲子互动可以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亲子互动技巧。
1. 亲子读书亲子读书是一种容易实现的互动方式。
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
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图书或故事书,每晚为孩子讲述一些故事,或者一起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讨论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2. 玩游戏游戏是一个有趣的互动方式。
通过玩游戏,父母和孩子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
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拼图、搭积木等适合年龄的游戏。
3. 制作手工艺品制作手工艺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互动方式。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并且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父母可以找到一些适合年龄的手工艺品教程,然后和孩子一起制作。
例如,可以制作折纸、剪纸等手工艺品。
4. 做饭烘焙做饭和烘焙也是一种有趣的互动方式。
在做饭和烘焙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厨艺经验,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享受美食的味道。
与孩子一起下厨房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食物的来源和营养知识。
5. 参加活动参加活动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有趣的时光。
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游乐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孩子见识更多的事物。
本文介绍了几种亲子互动的技巧,无论哪种方式,在实现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以孩子的利益为重在互动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以孩子的利益为重。
2. 不必强求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不必强求孩子完成所有的任务,要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
3. 主动倾听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父母要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50个亲子互动小点子想让宝宝更聪明,不一定需要多么昂贵的玩具,或者遵循什么深奥的智力开发的学问,其实你就是孩子学习的最好的帮手。
对他说话、给他讲故事、唱歌或者只是在一起开怀大笑……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就是刺激宝宝大脑发育的最好方式。
1. 目光交流新生的宝宝一天中很多时间都是在呼呼大睡中度过,所以你应该非常珍惜他睁开眼睛的有限时间,看着他,也让他看到你。
小宝宝很早就有了辨认人的不同面孔的能力,相信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些记住爸爸妈妈的样子。
那么你--每一次你的宝贝看着你,他的记忆力就多了一些积累。
2. 说话,越多越好也许,开始你得到的只是宝宝茫然的目光,但先不要放弃,而且要在你希望得到他回应的地方稍做停顿,留给宝宝一些时间。
不用多久,宝宝就能够掌握对话的节奏,并且用友好的"咿咿呀呀"来填补你留给他的那些空白。
3. 享受美味时的交流哺乳是一个绝好的与宝宝交流的机会。
在他香甜地吮吸时,你轻轻哼唱,或者跟他说说话,哪怕只是轻抚他那柔软的头发,都将再一次地加深你们之间的情感。
4. 伸舌头的游戏研究表明,出生仅仅只有两天的婴儿就能够模仿简单的面部动作--这是他们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早期表现。
5. 看看自己让你的宝宝从镜子里看看自己。
刚一开始,他可能会以为那是另一个可爱的小伙伴,然后他会发现自己能令那个"小伙伴"挥手和微笑--所有的宝宝都会喜欢这样的游戏。
6. 挠挠挠挠他的小脚心,或者温柔地呵他的痒痒,他会很开心。
而且,笑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
7. 哪里不一样?将两幅画举到离宝宝8~12英尺的地方让他看。
这两幅画应该是大致一样,但稍微有所区别的。
(比如一幅画中的树下有只小兔子,而另一幅中没有。
)宝宝虽然小,却已经能够反复地来回看那两幅画,慢慢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
这种简单的游戏将为他以后识字以及阅读打下很好的基础。
8. 分享带宝宝出去散步,用小车推着他,或者将他舒服地抱在怀里。
亲子成长中的锦囊妙计说到育儿,哎呀,简直就是一门“大学问”啊!每个爸妈都有那么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快被孩子给“逼疯”了。
你看,孩子不是在发脾气,就是在惹麻烦,好像没有一个安稳的时候。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就是个无敌超人,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是无力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这时候,爸妈们常常都在想,怎么才能让这段亲子成长的路走得顺畅点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锦囊妙计”,希望能帮到大家,让你不再觉得育儿是场“硬仗”。
记住一点,孩子不是真的“反叛”。
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恨不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超人,所以他们才总是“挑事儿”。
你看,小孩对什么都感兴趣,哪怕是你刚刚吃过的水果皮,都能让他们乐得像捡到宝一样。
你别觉得他们烦,其实他们只是没找到能让自己安静的事儿。
给他们点空间,让他们去探索,也许他们就能找着自己的乐子,自己就不烦了。
家长其实也是一样,别把自己想得太复杂,也别想着总要做个“完美父母”。
没人能做到完美,试着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像电视剧里那样,搞得那么戏剧化。
耐心很重要!很多爸妈都希望孩子能够一下子就懂得所有道理,什么事都能“立竿见影”,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个过程。
你以为他说“我明白了”,实际上心里根本没搞清楚。
这个时候,你千万别急,别想着打破砂锅问到底。
孩子是个小小的“探险家”,他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吸收,你就当是给他们一点“消化时间”。
举个例子,孩子犯错了,不要马上急着“教育”他,而是可以轻轻地提醒:“你是不是忘记了……?”这样,他能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好好琢磨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而不是一味地觉得自己错了就完了,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愿意改。
然后,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紧张,往往是因为沟通不到位。
别以为你是大人,你说了就算。
其实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心里也有小小的“想法”,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他们根本不是不听话,而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
亲子互动小点子1.学会100首歌反复地读书对孩子学习语言很有帮助。
2. 和食物一起玩3. 纸牌游戏4. 经典故事5. 创作一本“动物园的故事”下次去动物园的时候,记得带上相机。
把宝宝喜欢的动物拍下来,装进一本专门的相册里。
以后可以和宝宝一起看这本相册,共同分辨不同动物的名称,还可以加上它们的叫声和与它们有关系的故事。
6. 让宝贝做主(但只能偶尔为之)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这样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有些事情是可以让宝贝自己做主的--比如晚饭时用什么颜色的碗。
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也是有意义的,同时还增强了他辨别颜色的能力。
7. 充分利用故事时间边看图边讲故事是个不错方式。
你要善于指出图画中的细节,同时向孩子提问。
比如"你见过白颜色的小猫吗?"8.给他更多的交流与关心9. 换一个角度看风景把宝宝的餐椅从餐桌这头搬到餐桌那头。
哈哈,这对宝宝的记忆力可是个大挑战呢,他还能记得以前左边坐的是谁吗?10. 寻找甲虫在杂志或者图书里找到一些无害的昆虫(比如瓢虫、蚂蚁、蝴蝶)的图片给孩子看,然后到公园或者小区的花园里去寻找这些昆虫。
11. 什么叫“体积”找几个不同大小的杯子或者是塑料盒子。
下次宝宝洗澡的时候让他尝试将水从这个杯子倒进那个杯子。
有的时候他倒多了,有时候他又倒得太少了。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跟他讨论一下哪个杯子大,哪个杯子小的问题了。
12. 图书馆如果你有周末去图书馆看书的习惯,或许偶尔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去。
就几分钟,让他感受一下那里与众不同的气氛也好。
13. 一次只一种西方的小孩子在学习字母时,他们的家长都会遵从这样的建议:一周学一个。
比如这周是A,那么就给他看以字母A开头的书,把面包切成A的形状,用彩笔在白纸上写A。
14. 旧玩具的再利用15. 回忆那些感受晚上临睡前和宝宝一起躺在床上,问问他这一天当中什么事高兴,什么事令他伤心,什么是他最骄傲的……帮助孩子回忆一天当中的感受,你可以给他鼓励或者安慰。
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1.榜样计:树立学习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面前,再细微的言行举止也要留意,树立好榜样。
2.鼓励计:鼓励他挑战困难。
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些挫折放弃努力,此时,家长的鼓励是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能帮孩子找到问题、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3.倾听计:掌握孩子的感受。
再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耐心听他说话,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以便及时对孩子的身心变化、问题等做出处理。
4.奖励计:奖励比惩罚有效。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认为,教育孩子,奖励比惩罚有效得多。
用奖励正确来代替惩罚错误,既能避免伤害孩子,又可以督促他发扬优点。
5.扮弱计:偶尔向孩子“求助”。
缺乏责任心,常常是因为父母照顾太周到。
偶尔向孩子“求助”,你会发现他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
6.补强计:好习惯多夸奖。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家詹姆斯·多伯林提出“补强法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正面行为受到认可时,就能逐渐摆脱自卑,不断激发自信心。
7.冷淡计:任性时别睬他。
任性几乎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此时,家长务必要狠下心“隔离”他,让他因为得不到关注,自动收敛坏脾气。
8.放手计:让孩子自己尝试。
包办父母只能养出飞不出笼子的金丝雀。
制造一些让孩子尝试、摸索的机会,他们才能独立应对生活。
9.纵容计:别扼杀淘气天性。
“淘气包”、“捣蛋鬼”往往脑子灵光、求知欲强。
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纵容这些行为,是挖掘孩子潜能和创造力的好时机。
10.处罚计:让孩子懂得承担错误。
做错事了可以安慰,但一定不能姑息,适度的惩罚才能让他明白“赏罚分明”这一生存法则。
父母切记对宝宝没有耐心,或心烦气躁的对宝宝,即使你隐藏的再深,天生心理学家的他们也会感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