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古楼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9
2023-2024学年七下语文期中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全卷共四大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运用(2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红(yīn ) 校对(jiào ) 狂澜(lán ) 锋芒必露(bì)B. 淳朴(chún ) 谦逊(xùn ) 胸脯(pú) 苛捐杂税(shuì)C. 坚韧(rěn ) 豁亮(huò) 咀嚼(jiáo ) 迥乎不同(jiǒng )D. 亘古(gèng ) 卓越(zhuó) 默锲(qì) 鲜为人知(xiǎn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A. 妈妈经常提醒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解决。
B. 王明去了一趟超市,回来后摸摸钱包,感觉若有所失,打开一检查,原来是虚惊一场。
C. “嫦娥”四号直上云霄,气冲斗牛,最后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D. 时代需要更多像闻一多一样的学者,能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一丝不苟地专注于学问。
3. 下列语句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本句话中两个“最”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B. “他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
”本句话中“把”是介词,“从”是动词。
C.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本句话中“哎呀”是叹词,表示感叹。
D.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句话中“嗡嗡”是拟声词。
4. 请创作班刊小诗,完成下面任务。
纸短情长,落笔三行。
诗歌需要想象,能从看似无关的事物中找到共同点,从而产生新奇的效果,譬如下面两首诗。
请从“彩虹”“气球”“仙人掌”“落叶”中选择一个作为想象的出发点,尝试写一首三行小诗。
蝴蝶·豌豆花一只蝴蝶从竹篱外了飞来,豌豆花问蝴蝶,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沙·海这无法游泳的海只能以驼铃解渴每一粒沙都是渴死的水名著阅读(6分)5. 下列对《骆驼祥子》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的的A.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2)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 赵师秀《约客》 )(4)行到水穷处,________。
( 王维《终南别业》 )(5)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
(李煜《相见欢》)(8)最难割舍是乡情。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 ________,孤帆天际看”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范仲淹《苏幕遮》中“_______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出了征人的乡愁乡恋,马致远则在《天净沙·秋思》中以一句“夕阳西下,________”道尽了天涯游子之悲。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2. (9分)(2016·虹口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完成下列表格(2)下列对周处“终为忠臣”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周处杀虎斩蛟为乡里除暴B . 周处从里人相庆感悟错误C . 周处有了自我改悔的想法D . 周处主动入吴听取贤人规劝3. (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20·河池模拟) 下列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有的心胸狭隘,蛮不讲理……荷兰作家斯宾诺沙说的“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是很有道理的。
宽容,意味着遇事不埋怨他人,不推脱自己的责任。
生活中遇事要学会忍让,不要为一些嗤之以鼻的事情与人斤斤计较,大庭广众之下,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A . 形形色色B . 知书达理C . 嗤之以鼻D . 大庭广众【考点】2. (2分) (2017八上·云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 . 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 .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 .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考点】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7七下·河源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pán qūlín xún________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苏州园林》)②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他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kuī sì________。
(《白鹅》)③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的人物了。
(《邓稼先》)④有的人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ó_______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列夫·托尔斯泰》)【考点】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4. (12分) (2018九上·杭州期中) 古诗文名句填空。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幼稚zhì卖弄lòng窃笑qiè积累lěiB . 纠正jiū斥鴳ān星系xì高超chāoC . 咫尺zhǐ自掘jué绝伦lún更替gēngD . 陷阱xiàn狂妄wàng隐藏cáng赋予yù2. (2分) (2019七下·大庆期末)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帷幕潮汐雾霭花香鸟语B . 悬殊致密凋零偷偷摸摸C . 萌发踪迹追溯草长莺飞D . 邀请希疏次弟周而复始3. (2分) (2019九上·成都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进一步表明,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B .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C .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 . 《沁园春·雪》中勾画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天刚蒙蒙亮,薄雾还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B .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 .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 《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5. (2分) (2017七下·济南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元勋昼夜鞠躬尽瘁B . 梳头忧然沥尽心血C . 硕果分咐妇孺皆知D . 抹杀迭起锋芒必露2. (2分)(2016·黄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 . 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 .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 . 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3. (2分) (2020八上·汾阳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对名家作品能否有透彻的理解,主要取决于能深入阅读作品。
B . 我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母亲多年来对我的细心照顾与耐心教育。
C .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D . 各地各部门都要把改善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2分) (2017九上·南郑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清静和雅”系列钧瓷茶壶作为官方礼品馈赠给参会的外国元首及政要。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①北京APEC会议定制的茶壶有一半是中国红,有预祝会议圆满、顺利的含义,同时也代表了中国②钧瓷始于唐朝,流行于宋代,有着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③而另一半的天青色则代表中国玉石的颜色,象征高贵温润④钧瓷过去是以摆件和大件居多,要烧制像茶壶这样的精密小件,对技术工艺要求很高A . ④②①③B . ④①②③C . ②④①③D . ②①③④5. (2分)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七上·浙江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夕阳西下,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中秋佳节,月圆,人圆,事圆,团团圆圆,请写一句与月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5分)2. (15分)读《谈生命》,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2)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 (25分)(2014·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核桃压枝低王建领①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③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
信步走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但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
大爷一脸幸福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捉迷藏。
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
”“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
重庆市合川区古楼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考试范围:七年级下册1至3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评卷人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哺(bǔ)育攒(cuán)成候(hòu)鸟人迹罕(hǎn)至B. 泯(mǐn)然讪(shàn)笑踌(chóu)躇气冲斗(dǒu)牛C. 伫(chù)立憎(zēng)恶重荷(hé)义愤填膺(yīnɡ)D. 哽咽(yè)磐(pán)石深邃(suì)锲(qiè)而不舍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3分)A.人生鼎沸迥乎不同荒草萋萋家喻户晓B.相安无事亦复如是锋芒必露恍然大悟C.妇儒皆知孜孜不倦炯炯有神骇人听闻D.当之无愧杂乱无章一视同仁鞠躬尽瘁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明年是奥运年,到那时,各种赛事将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B.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钓鱼城,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C.这伙不法之徒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网络诈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4、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3分)A.《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
B.《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教师形象。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代表作有《自由颂》。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合川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2题;共14分)1. (9分) (2018八上·武邑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心乐之________②卷石底以出________③往来翕忽________④记之而去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
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B . 第④段,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C . 作者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由乐到忧。
初一语文(教师版)嗨,同学,今天的语文试卷会带你一步步地探寻传统美德遗存,认识中华文化底蕴。
美德好比每个人的灵魂的化妆师,它可以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美好和精致。
探经典之美,承美德于行经典中的美德,是一种精神的丰饶,是一种心灵的晶莹;是哺()育生命的甘泉,是穿透黑暗的阳光。
现代经典中,有颠沛流离年代,鞠躬尽cuì()的爱国情怀;有和平崛起时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有关怀弱小,悲天悯人的良知;有请教先贤,不耻下问的谦逊。
①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让中华美德贯穿历史长河,熠熠生辉。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有知信守礼的情操。
③古文,也是透视美德的一扇窗。
④《卖油翁》里有熟能生巧的品质。
⑤新时代的华夏儿女任重道远,应传承美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哺()育鞠躬尽cuì()锲()而不舍2.语段中四个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颠沛流离B.悲天悯人C.不耻下问D.任重道远3.第二段的正确语序是()(3分)A.①②④③⑤B.①⑤②④③C.③②④①⑤D.③④②①⑤4.二十四节气是最有诗意的历法,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请从下列三幅节气画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运用具体的意象,写出所选节气的特点和诗意,句式不限。
(4分)节气画:立春清明立夏示例:惊蛰——一声响雷,一场春雨,越冬的蛰虫苏醒,万物生机盎然。
5.“阅读经典名著”——《海底两万里》。
(9分)(1)下列阅读笔记,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2)《海底两万里》情节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请参看下面的思维导图,选取两个你熟悉的章节,具体分析:凡尔纳如何通过情节的节奏变化,来拨动读者的心弦?(5分)6.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
(8分)美德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行动。
班级决定开展“孝亲敬老月”活动,请你参加。
【“孝”语设计】(1)海报是图文并茂的一种艺术宣传形式。
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同学们准备制作两张母亲节的活动海报,以感恩母爱。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卷参考答案1. 斓督ɡèn qì2. C 可把“微不足道”删除3. D “防止”“不再”均含有否定之意,连用导致句意相反。
删除其一4. B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无言之美5.仿写散发光热的太阳告诉你,做一个奉献的人;搏击风浪的海燕告诉你,做一个拼搏的人。
常年采蜜的蜜蜂告诉你,做一个勤劳的人;灿烂怒放的繁花告诉你,做一个开心的人。
6.名著:(1)D. 是高妈(2)老舍祥子第一次买车或祥子买新车(意对即可)吃苦耐劳(意对即可)7.综合性性学习(1)爱国故事大家讲爱国故事大家演爱国歌曲大家唱爱国诗词飞花令(2)示例:小语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气势磅礴,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下面让我们有请小文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爱这土地》,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艾青对土地对祖国深沉真挚的爱。
(3)示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8.古诗词默写①独奏幽篁里②草树知春不久归③何人不起故园情④双袖龙钟泪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9.(1)了解(2)另、另外(3)迟;晚(4)光亮10.(1)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2)年轻时学习,如升起的太阳11.C【详解】应是“侧面表现”,而非“正面表现”。
故选C。
12.共同点:虚心听取他人合理的建议、热爱读书学习。
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学有所成,后来鲁肃还赞叹他已非吴下阿蒙;晋平公:听取了师况的建议,七十岁仍然学习。
乙文翻译:晋平公向师旷问:“我七十岁了,想再学习,恐怕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蜡烛呢?”平公说:“哪有作为臣子的戏弄君主的?”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君主!我听说,年轻时学习,如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学习,如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学习,如点燃蜡烛的明亮。
重庆市合川区古楼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亲爱的同学们,考试是我们学习历程中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让我们看到成功而喜悦,发现问题而清醒。
千万不要畏惧和紧张,发挥你的正常水平,肯定会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祝你取得好成绩!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秩.序井然(zhì)深邃. (suì) 觅.食(mì) 羁.绊(jī) 阴霾.(mái)B.肆无忌惮. (dàn) 哽咽. (yàn) 狭隘.(ài) 炽.热(zhì) 亘.(gân)古C.叱咤.风云(zhà)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àn) 怪诞. (dàn)D.当之无愧.(ku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3分)A 来势凶凶锲而不舍荒草萋萋家喻户晓B 九曲连环一泻千里锋芒必露亦复如是C 妇儒皆知人声鼎沸炯炯有神秩序井然D 当之无愧杂乱无章惹人注目鞠躬尽瘁3. .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5、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改正。
(4分)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①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作者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结果,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
②教师教这些佳作,自己首先应认真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千万不能采取冷漠旁观。
③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提高意识,教师自己要先“进入角色”,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④或感悟生活,走近生活,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给予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感染听课的人。
(1)第①处句式杂糅,应将“”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6、(重庆一中)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在横线一续写两句话,使内容前后一致。
(4分)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厚;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亲情是,。
父母和子女之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抒写我们的家,抒写我们的亲情吧!7、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10分)你所在的三庙中学七年级四班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
(2分)示例:主题班会(2)为了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宣传标语:(3)主题班会是活动项目之一,时间定在本周四上午十至十二点,地点定在你班教室,这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你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方ⅹⅹ来作专题报告,见到方ⅹⅹ时,你会对他说:“。
”(3分)(4)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3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⑮“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⑯《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世隶.耕()②父利.其然也()③或以钱币乞.之()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不能称前时之闻B、忽啼求之C、余闻之也久D、借旁近与之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顿一次)(2分)①余闻之也久②即书诗四句12、(3分)方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归结于其父“不使学”的缘故,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13、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分)(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分)三、现代文阅读 (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9题。
(22分)最后的礼物①织完最后一针,妈妈哭了。
妈妈没有哭出声,丁旺看着妈妈把嘴唇咬出牙印,咬出血,妈妈看着丁旺就又笑了,笑得像外面晴开的天。
②丁旺也笑了,小心翼翼偎进妈妈的怀里,帮着妈妈擦去泪水,汗水。
八岁的丁旺懂事,他怕硌疼了妈妈。
妈妈瘦得就剩下一层皮,苍老而干枯,那些骨节突兀而高耸,就像寒风中随时都会折断的的枯树枝。
③妈妈的力气好像全部用完了,她把手放在丁旺头上,连来回抚摸的力气都没有。
妈妈闭上眼好像睡着了。
丁旺看着妈妈那么疲惫,像赶了多么长的路终于回到家,长舒了一口气。
④多累啊,连着几天,他看见妈妈屋里的灯亮到很晚。
他睡醒一觉,灯还亮着。
爸爸小声说,今天累了,明天再织吧。
妈妈说,明天还不知道能醒过来不?现在能织就多织一会吧。
妈妈声音很低,丁旺屏息静气,支着耳朵才能听见。
⑤丁旺给妈妈小心扯着薄被子。
天气越来越热,眼看就要收麦了。
⑥丁旺手里还攥着半疙瘩毛线。
刚开始的时候,他怎么都缠不圆。
妈妈微笑着教他。
他按着妈妈说的,先左缠右缠缠成一个疙瘩,然后横缠竖缠,他就缠成了一个歪甜瓜。
他笑了,妈妈也笑了。
几个毛线疙瘩缠下来,他缠的毛线疙瘩就又圆又大,严紧而松软。
⑦每天放学,他告诉妈妈学校里好笑的事好玩的人,妈妈听着听着就笑了。
他喜欢看妈妈上下舞动的手,妈妈说织毛衣有什么好看的。
丁旺说妈妈不是在织毛衣,妈妈是在绣花。
妈妈停下手,盯着丁旺看一阵子,眼里汹涌着泪水。
⑧那些毛线都是妈妈从医院出来后,拆了自己所有的毛衣毛裤洗净,晒干。
丁旺呼吸着有着好闻香味的洗衣粉,他偷偷哭过几次了。
⑨织一会毛衣,妈妈满头大汗,停下手大口喘息着。
丁旺知道妈妈累,更疼。
丁旺站在屋后大声骂过多少次,他记不清了。
这该死的骨癌。
该死的骨癌。
每到星期天,他都会跟着奶奶到村西的小教堂,为妈妈祈祷。
家里为妈妈看病,把能卖的都卖了,亲戚邻居都借遍了。
今年的麦子还没收下来,爸爸让收麦子的邻居预付了三千元。
爸爸说,你妈妈可能吃不上新麦子,我们爷俩好对付。
丁旺像大人似的,脸上没一丝笑意点点头。
爸爸每天出门打工,深夜十一二点回来。
爸爸无论多晚回家,进门就满脸笑容。
⑩妈妈睁开眼念叨着,你看妈妈多不中用,又睡着了。
妈妈伸出骨瘦如柴的右手,指着柜子。
丁旺跑过去拿出那五条毛裤。
丁旺一条一条捋直,从短到长紧挨着排开。
离妈妈最近的那条是最短的,妈妈说你今年冬天就穿这条。
丁旺拿起那条最长的说,爸爸今年冬天就穿这条。
妈妈微笑着摇摇头说,你爸爸是大人,他不怕冷。
这六条都是给你准备的。
妈妈没啥能给你留下的,只有这六条毛裤。
11丁旺愣怔了,抱紧了妈妈,任泪水流着。
他从来不让妈妈看见他哭。
妈妈说,每二三年换一条,换勤了就没有了。
到时候多买条松紧带束着,毛裤不掉胯。
丁旺咬住嘴唇点着头,他把嘴唇咬出了牙印,咬出了血。
他知道,这是妈妈用所有心血留给自己最后的礼物。
《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1期14..试分析文章标题“最后的礼物” 的含义。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八岁的丁旺在艰难的生活中,在母爱的呵护下早早的懂事了。
请你从文中选出一例做简要分析。
(3分)16.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织完最后一针,妈妈哭.了。
②丁旺呼吸着有着好闻香味的洗衣粉,他偷偷地哭.过几次了。
哭:①②17.请分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人物“把嘴唇咬出牙印,咬出血”,这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母亲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
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联系选文中妈妈留下的礼物和汶川大地震中这位母亲留下的短信,谈谈你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回答。
(8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