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8
菏泽三桐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一年级英语试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卷(共100分)一、单项填空(共30分)从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1. —Can you give an example to show how useful a computer is?—Sure. ___________ people get ___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it every day.A. A large number of; plenty ofB. The number of; a lot ofC. Lots of; a lotD. Many a; a great deal of2. He is looking for another job because he feels that nothing he does _______ his boss.A. servesB. satisfiesC. promisesD. supports3. _______ our food running out, we had to walk to a village for help.A. SinceB. BecauseC. WithD. For4. —Our new teacher’s English is difficult for me to ___________.—Why don’t you ask your brother ___________ help?A. understand; withB. follow; forC. speak; forD. pick up; by5. Mr. Baker _______ in his old clothes, while his wife ______ a very beautiful skirt.A. dressed; was wearingB. was dressed; was having onC. was dressed; was wearingD. was wearing; was dressed6. He dropped the ______ and broke it.A. cup of coffeeB. coffee’s cupC. cup for coffeeD. coffee cup7. — May I have _______ honor of dining with you ?— Sure , I feel quite honored , because you are _______ honor to our city .A.an ; the B.the ; anC.the ; the D.an ; an8. He certainly looked the part all right, he thought as he ______ himself in the mirror.A. lookedB. showedC. admiredD. enjoyed9. We are all looking forward ______ the Great Wall during the National Day.A. to visitingB. to visitC. for visitingD. for a visit to10. The great day he looked forward to ______ at last.A. comingB. comeC. cameD. having come11. It looks _______ you are ill. You should go to see the doctor.A. asB. as thoughC. whichD. whether12. — Look! It looks as if it ______ going to rain. We must hurry.— OK.A. wasB. isC. wereD. will be13. _______ it is to go for a picnic on such a fine day!A. What a funB. What funC. How funny C. How a fun14. — It was careless of you to have left the house without turning off the gas.— My god! _______.A. So were youB. So was IC. So did ID. So I did15. — What are you doing, John? Why stop?— To be on the safe side, we'd fill up the tank now for we _______run out of gas on the wayA. mustB. willC. mightD. should16. Mrs Brown really _________ go on a diet. She has put on so much weight since she gave up jogging(慢跑).A. couldB. ought toC. mayD. must17. — Has Mary finished writing her article?— No, and it _____ before class was over.A. should be finishedB. should finishC. should have finishedD. ought to have been finished18. You fool! You ______ for a house full of wonderful food, but you only wished for a cake.A . could wish B. could have wishedC. can wishD. may wish19. What is the way George thought of ______ enough money to buy the house?A. to getB. gettingC. having gotD. being got20.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opinion?—None has given me ___________ piece of advice.A. a betterB. a bestC. the bestD. the better21. — Which is ___________, China or Russia?— Russia is ___________ than China, I think.A. larger; largerB. the largest; largerC. the lager; largerD. the larger; larger22. I thought I was going to fail the exam, but I passed _______.A. above allB. after allC. in allD. first of all23 Last summer holiday, I went back to my hometown, ________ the neighbours and the house ________ I used to be familiar with were gone.A. only finding; whichB. only to find; thatC. to find; whomD. found; that24. —Let’s go to a movie after work, OK?— _____________A. Not at all.B. Why not?C. Never mind.D. What of it?25. Nuclear science should be developed to benefit the people ______ harm them.A. more thanB. rather thanC. other thanD. better than26. —Didn’t you enjoy the performance last night?— ___________. It was less wonderful than expected.A. Yes, I didB. No, I didn’tC. Yes, I didn’tD. No, I did27. This project ________ considered thoroughly, a nd I’m sure it ________ finished on time.A. must be; may beB. should be; can beC. may be; must beD. can be; should be28. I was really anxious about you. You _______ home without a word next time.A. mustn’t leaveB. shouldn’t have le ftC. couldn’t have leftD. needn’t leave29. It was very kind of you to do the washing-up, but you ________ it.A. mustn’t have doneB. wouldn’t have doneC. mightn’t have doneD. didn’t have to do30. It was ______ that they all went swimming in the river.A. such a hot weatherB. such hot weatherC. so hot weatherD. so hot a weather二、完形填空(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大意,然后从31-5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答案。
菏泽三桐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一、基础知识(共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 )A.伛偻.(lǔ)鬈.曲(juán)马厩.(jiù) 殷.红(yīn)B.骨髓.(suǐ)稀薄.(bó)蹩.(biã)进自诩.(xǔ)C.湮.没(yān)躯壳.(kã)逡.巡(qūn)谥.号(yì)D.憎.恨(zâng)矿藏.(cáng)疏浚.(jùn) 逮.(dǎi)捕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绵沿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暇思。
B.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只好瞌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随着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以简短的文字记录信息并进行传递的发贴子成为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极大方便和丰富了网民的生活。
3.下列选项中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才能历尽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
②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 ----- 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的账。
③因此,我们不应以偏赅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 和取代另一种文化。
A.庇护荒谬统筹 B.保护荒谬统管.C.庇护荒唐统摄 D.袒护荒诞统管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振聋发聩....。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段考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满分100分,考试吋间60分钟。
第I卷(共65分)1.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
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A.商朝的内外服制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严格的等级关系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3.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与这种现彖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郡县制D.宗法制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0.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分封制、郡县制B.宗法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6.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郡县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和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Z特权阶级。
”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8."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山东省菏泽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据此判断,复旦校训应出自下列哪部典籍()A.《韩非子》B.《庄子》C.《老子》D.《论语》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 )A. 孔子“仁”的思想B. 孟子的“性善说”C. 墨子的“兼爱"思想D。
陆九渊的“心学”3.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
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A.汉代经学B.隋唐儒学C.宋明理学D.清代考据学5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6。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 抗清斗争高涨B. 社会相对安定C。
西方思想的影响D. 商品经济的发展7。
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火药的发明C.纸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8. 普罗泰格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山东省菏泽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据此判断,复旦校训应出自下列哪部典籍( )A.《韩非子》 B.《庄子》C.《老子》 D.《论语》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 )A. 孔子“仁”的思想B. 孟子的“性善说”C. 墨子的“兼爱”思想D. 陆九渊的“心学”3.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 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 )A.汉代经学B.隋唐儒学 C.宋明理学 D.清代考据学5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6.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 抗清斗争高涨B. 社会相对安定C. 西方思想的影响D. 商品经济的发展7. 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
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火药的发明C.纸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8. 普罗泰格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数学(文)试题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sin cos f x x α=-,则'()f α等于( )A .sin αB .cos αC .sin cos αα+D .2sin α2.曲线x y e =在点A (0,1)处的切线斜率为( )A.1B.2C.eD.1e3.函数3y x x =+的递增区间是( )A .),0(+∞B .)1,(-∞C .),(+∞-∞D .),1(+∞4.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21t t s +-=其中s 的单位是米,t 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A .7米/秒B .6米/秒C .5米/秒D .8米/秒 5.函数()323922y x x x x =---<<有( )A .极大值5,极小值27-B .极大值5,极小值11-C .极大值5,无极小值D .极小值27-,无极大值6.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开区间),(b a ,导函数)(x f '在),(b a 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x f 在开区间),(b a 内有极小值点(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函数f (x )=x +eln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0,+∞) B(-∞,0) C .(-∞,0)和(0,+∞)D .R8.下面是一个2×2列联表:则表中a ,b A .94,72 B .52,50 C .52,74 D .74,529. 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K 2的观测值为k=6.635,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C.若从统计量中求出有95% 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是指有5% 的可能性使得推判出现错误;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10.函数xxy ln =的最大值为( )A .1-e B .e C .2e D .31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sin xy x=的导数为_________________; 12.函数5523--+=x 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13.如图是y =f (x )的导函数的图象,现有四种说法:(1)f (x )在(-3,1)上是增函数; (2)x =-1是f (x )的极小值点; (3)f (x )在(2,4)上是减函数, 在(-1,2)上是增函数; (4)x =2是f (x )的极小值点; 以上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14.为了判断高中三年级学生选修文科是否与性别有关,现随机抽取50名学生,得到如下2×2列联表:已知P (K 2≥3. 841)≈根据表中数据,得到K 2的观测值k =50×(13×20-10×7)223×27×20×30≈4.844,则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系出错的可能性约为__________.15.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方程ˆ0.6754.9yx =+.现发现表中有一个数据M 模糊看不清,请你推断出该数据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75分.) 16.(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3bx ax y +=,当1x =时,有极大值3;(1)求,a b 的值;(2)求函数y 的极小值。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70分。
)1. 在“我和中国这十年”网络调查中,“您认为民主政治这十年进程中最大的看点是什么?”调查结果如下所示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人民民主权利得到物质保障②人民民主权利得到法律保障③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④专政是对极少数敌人的统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自2012年9月1日起,在北京、广州、深圳等6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实施允许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异地提交出入境证件申请的便利措施。
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③公民已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 某市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建立了法律援助流动岗。
该市农民和外打工人员需要法律援助时,只需打个电话,就会有律师上门提供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
该市这样做()A.保证了农民工、外务工人员的权益不受侵犯B.避免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C.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落到了实处D.优先保护了农民、外务工人员的权益4.目前广东登记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共有28 500多个,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广东社会团体众多的现象表明()A.我国公民享有集会自由B.公民积极履行政治性义务C.公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D.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5.信访代理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信访形式,就是由法律专业人士代理信访人员进行信访,这一创新形式的优点是()A.能保证信访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B.有利于依法信访,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C.限制了公民信访举报的权利D.能保证信访人员信访目的的实现6. 某市民发现,当地的有关政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第Ⅰ卷(共36题,54分)1.人们在梭伦的塑像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数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下列叙述能说明梭伦是位“伟大的立法者”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推行财产等级制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创立“陶片放逐法”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2.西方人文精神起于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能产生一批先哲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希腊城邦制的出现 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3.梭伦改革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A.国王与贵族 B.贵族与平民 C.贵族与奴隶 D.国王与奴隶4.“我给了一般人们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富豪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伤害。
”这段话体现了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A.公平原则 B.中庸原则 C.民主原则 D.财产原则5.克里斯提尼改革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表明其改革( )①削弱了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②促进了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③以地域组织代替了氏族组织④为国家政权机构的改革奠定了基础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6.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是( )A.成立公民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议事会C.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陶片放逐法”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春秋时期私田的开垦越越多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8.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9.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10.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相符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11.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1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2.“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一继天立极,)。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
A.老子 B.董仲舒C.李贽 D.梁启超3.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C.陆九渊 D.王阳明4.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人”,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这样说是因为该书( )。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是指(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段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者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有时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C.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D.儒佛道出现融合趋势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6.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7.下列体现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言论有()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制天命而用之”④为政以德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8.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D.休耕2.能反映唐朝发达的农业生产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3.徐州汉邦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A.秦朝B.汉朝C.三国时期D.唐朝4.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5.2009年1月2日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
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
“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是与徽商齐名的,它是()A.徽商B.闽商C.粤商D.晋商6.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④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⑤农产品贸易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8.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铁器和牛耕的出现B.公田的大量抛荒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D.商鞅变法9.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风靡一时,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花瓷、青瓷、白瓷B.白瓷、青瓷、青花瓷C.青瓷、青花瓷、白瓷D.青瓷、白瓷、青花瓷10.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1.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许多技术领先世界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3.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这反映出的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是A.已出现了繁荣的“夜市”和“草市”B.已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C.商业活动受到相国寺的控制D.已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场所14.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他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A.北宋B.元朝C.唐朝D.明朝15.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抑商”的含义是()A.取消一切商业活动B.限制与外国贸易往C.限制私人的商业经济活动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16.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文教娱乐业17.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
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B.自然经济的影响C.农民战争的影响D.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1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19.“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D.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20.下列历史概念的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B.商品经济发展——官营手工业衰落C.资本主义萌芽——郑和下西洋D.重农抑商——闭关锁国2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信仰天主教22.下列对欧洲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给殖民地人民带了巨大的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3.下图是泰坦尼克号的图片。
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A 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B 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D 它是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4.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游④网上炒股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5.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2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27.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首先发生在英国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的影响是(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9.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完全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3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完《新航路开辟》一课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自己的历史小论文,题目分别是:《哥伦布为欧洲发现了“无主地”》《麦哲伦与地圆学说》《中国四大发明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让欧洲崛起》,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正确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31.1750 年,沃尔波尔写道:“英国上院一一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
“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的“三角”先后次序是()①欧洲②非洲③北美洲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①②③D ③②①32.美洲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与这一名称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3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C.蒸汽机的发展中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34.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水力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35..“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
”“这一发现”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B.电的发明C.蒸汽轮船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36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B 在工业革命时代,企业家不能自由解雇工人C 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 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D 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开始于工业革命进行中.37.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38.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3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开始和最终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不断紧密,下面选项中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的是()A 新航路的开僻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贝尔试用电话D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40.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1)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的三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经济文明,据此回答:①简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6分)②水利工程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举古代中国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三项重大成就。
(3分)(2)古代中国手工业工艺精湛,世界闻名;商业和城市持续繁荣,中华文明远扬世界。
①请列举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
(3分)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代表历史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2分)②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有人打算经商,他的“顾虑”有哪些?(2分)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最好的选择是什么?(1分)(3)评价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3分)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