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生殖与泌乳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9
生殖过程:生殖细胞的产生、交配、受精、妊娠、分娩、哺乳双亲生殖:亲体分雄性和雌性,每一亲体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分同配生殖、异配生殖。
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就可发育成一个动物的生殖方式(如轮虫、一些甲壳动物、昆虫、火鸡雌雄同体:雄性、雌性生殖器共存于一个动物的现象(如水汽、蚯蚓、盲鳗、鲷鱼,大多异体受精,少数自体受精,如绦虫)性分化:从性未分化状态开始,生殖腺变成具有睾丸或卵巢特征的腺体,接着形成雄性或雌性特征的生殖管道系统及其附属腺体,以及外生殖器;与性行为的表现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也表现出雄性或雌性的特征性成熟:开始生成成熟的生殖细胞,呈现明显的性行为和性功能。
初情期是性成熟的最初阶段影响因素: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品种、营养状况、气温、应激因素、日照时间体成熟:身体发育成熟完全生殖周期:软泡发育、排卵、发情、受精、妊娠、分娩、哺乳不完全生殖周期:缺少受精以后的环节,前三者周期性重复进行季节性繁殖动物:生殖活动具有季节性的动物——马、羊鹿、大多候鸟终年繁殖动物:繁殖没有明显季节性——牛、猪、兔、鸡雄性副性器官:①附睾②精囊腺③前列腺④尿道球腺⑤壶腹腺支持细胞的作用:①形成血-睾屏障②产生睾丸液③产生雄刺激结合蛋白④分泌抑制素⑤支持生精细胞及精子释放⑥吞噬作用⑦营养作用卵泡发育过程①单层细胞+卵母细胞=原始卵泡②基质细胞+颗粒细胞=生长卵泡③出现膜层,由透明带包裹的卵母细胞④带有被卵泡液填充的腔卵泡的有腔卵泡⑤成熟卵泡⑥排卵、⑦形成黄体⑧形成白体排卵类型(1)自发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后,不需要施加另外的促排卵刺激即可自行排卵①形成功能性黄体:牛、猪、马、羊②交配形成功能性黄体:鼠(2)诱发排卵:在繁殖季节里,卵巢始终都存在着发育成熟的卵泡,但必须经过交配后才排卵(注射LH、hCG、eCG,电刺激也可)排卵机理LH→卵泡膜cAMP↑→颗粒细胞黄体化→孕酮↑→激活蛋白分解酶、淀粉酶→卵泡壁胶原结构张力↓、膨胀性↑→排卵1.黄体的形成血液和淋巴液聚集在卵泡腔内形成凝血块,成为血体,被白细胞吞噬,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吸收呈黄色的类脂质而变成黄体细胞。
第十二章生殖生物个体由产生、生长发育至最后衰老、死亡是生命现象发展的自然规律,因此,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活动具有延续种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生长发育的成熟,到青春期后,生物体具有产生与自己相似子代个体的能力,这种功能称为生殖(reproduction),在高等动物中,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活动来实现的。
本章主要阐述男、女两性的生殖功能及其调节,同时简单介绍与生殖相关的性生理学知识。
第一节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男性的主性器官是睾丸(testis),附属性器官包括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和阴茎等。
睾丸实质主要由100~200个睾丸小叶组成,睾丸小叶内有曲细精管与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Leydig cell),前者是生成精子的部位,后者则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雄激素(androgen)。
睾丸的功能受下丘脑一腮垂体一睾丸轴活动的调节。
一、睾丸的功能(一)睾丸的生精作用精子(spermatozoa,sperm)是在睾丸小叶的曲细精管生成的。
曲细精管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
在青春期,从紧贴在曲细精管基膜上的原始生精细胞(精原细胞)依次经历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各个不同发育阶段,最终发育为成熟精子,这一过程称为睾丸的生精作用。
精原细胞发育成为精子需两个半月左右。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大约7次分裂可产生近百个精子,每天1g成人睾丸组织可生成上千万个精子。
精子的生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首先,位于曲细精管基底部的精原细胞进入增殖期,通过多次有丝分裂变成初级精母细胞。
然后,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为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或Y性染色体。
此后随即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精子细胞,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
最后,靠近管腔的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形成精子,精子发育成熟后脱离支持细胞进入管腔中(图12-1)。
精子形成时,丢失了大部分细胞器,没有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而核高度浓缩变长。
第十二章泌乳乳腺(mammary glands)是类似皮脂腺和汗腺的一种皮肤腺。
虽然在所有哺乳动物中乳腺是基本相似的,但在腺体形状和合成、分泌等方面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也只有雌性动物才能充分发育而具备泌乳功能。
泌乳(lactation)包括乳的分泌和排出两个独立而相互制约的过程,乳腺在初次妊娠过程中达到完全发育,在分娩后开始分泌乳汁。
雌性动物在每次分娩后,乳腺持续分泌乳汁的时期称为泌乳期。
各种动物的泌乳期长短不一,猪约60天,黄牛和水牛约90~120天,乳牛约300天。
在分娩后,猪约14天,牛约21~42天可达到泌乳高峰,此后便逐渐下降。
从乳腺停止泌乳到下次分娩为止的一段时期,称为干乳期。
第一节乳腺的结构乳腺的位置和数量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牛、绵羊、山羊、马和鲸的乳腺位于腹股沟区;灵长类和象的乳腺位于胸部,猪、啮齿类和食肉类动物的乳腺沿着胸腹部分布。
正常情况下,牛有4个功能乳头和腺体,绵羊和山羊有2个,每个乳头有一乳头管及隔离腺区。
猪和马的每个乳头通常有2个乳头管,每一导管连有独立的分泌区。
此外,牛可能有额外的副乳头(supernumerary teats),每一副乳头与一小腺体相联系,为正常腺体或者缺少分泌区。
大约40%的母牛可能会有副乳头1~4个不等,在绵羊、山羊、猪和马也发现有副乳头。
乳房主要有两种组织,一种是由乳腺腺泡和导管系统构成的腺体组织或实质;另一种是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的间质,保护和支持腺体组织。
乳房的外面被覆盖着柔软的皮肤,皮下有浅筋膜,其下面为深筋膜。
深筋膜与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包围整个乳腺。
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还进入腺体内部将乳腺分为若干小叶,各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中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可随着乳腺内乳汁的积蓄而使整个乳房扩张。
乳腺腺泡和导管系统是乳腺的基本结构。
腺泡是分泌乳汁的部分,由一层分泌上皮构成。
每一个腺泡类似一个小囊,有一条细小的乳导管通出,腺泡的数目决定乳腺的泌乳能力,腺泡越多,泌乳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