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标准试卷(有详细答案)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8)
- 格式:docx
- 大小:32.89 KB
- 文档页数:13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重点小学6年级期中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18分)1.20的是();()的是20。
2.=()∶20=5÷()=()(填小数)3.把×=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是()和()。
4.的倒数是(),7的倒数是(),0.6的倒数是()。
5.“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是()。
6.一个工程队6天安装水管180米,安装的长度和天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
7.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分米,宽是20厘米,它的长与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3∶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为零。
()2.8×与×8的计算结果相同。
()” ” ○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是把松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 1。
()5.4 米长的钢管,剪下 米后,还剩下 3 米。
()三、在○里填上“>“”<”或“=。
(6 分)×○×○ ×÷○ ×÷○÷○×四、计算题。
(20 分)1.直接写出得数。
(8 分)×16=× = 9× = × =÷2=12÷ =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 分) X|k | B| 1 . c| O |m× + ÷624× ×÷ ÷ ×24五、操作题。
(18 分)以学校为观测点。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7)一、填空1.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________,字母表示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或________.2.圆是________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________,圆有________条对称轴.3.如图:点是圆的________,在图中各画出一条半径和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________ ________.4.扇形的特征有()5.把克盐溶解于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________,化简为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6.袋大米重千克,袋同样的大米重千克.写出一个大米袋数和质量组成的比例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8.修一条长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千米,已修的占全长的________,没修的占全长的________.9.把,,,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是________.10.一幅图的比例尺是,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二、判断11.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________.(判断对错)12.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________.13.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________.(判断对错)14.把一个图形缩小到原来的,可以说缩小后图形的比例尺是________.15.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千克:千克,比值是千克.________.三、选择16.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A.直线B.射线C.线段D.折线17.下面各比中.比值是的是()A. B. C.18.能与组成比例的是()A.;B.C.D.19.千克水和克药粉配成药液,药粉和水的比是()A. B. C. D.20.一种微型零件的长毫米,画在图纸上长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 B. C. D.四、按要求作图21.以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的圆.22.以为圆心,画出一个直径为厘米的圆.并画出一组互相垂直的对称轴.(如图)23.画出下面的长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倍的图形.五、我会算24.将下列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25.解比例..六、解决问题26.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质量的比是.要配制千克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千克?27.用药剂和水配制一种农药,药剂和水质量的比是.用千克水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28.一个面粉厂用千克小麦磨出面粉千克.求小麦的出粉率?29.某房地产公司建占地平方米的“安康小区”,城市规划要求绿地的面积至少要达到小区面积的.这个小区的绿地面积至少要达到多少平方米?30.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在这幅地图上量得、两城的图上距离是厘米,求、两城的实际距离.答案1. 【答案】倍,,【解析】依据圆的认识,及在同一个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倍,字母表示它们的关系是或;即可作答.【解答】解: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倍,字母表示它们的关系是或;故答案为:倍,,.2. 【答案】轴对称,对称轴,无数【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可知: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解答】解: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故答案为:轴对称,对称轴,无数.3. 【答案】圆心,厘米,厘米【解析】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量出以点为圆心,半径和直径即可.【解答】解:如图:点是圆的圆心,在图中各画出一条半径和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厘米厘米;故答案为:圆心,厘米,厘米.4. 【答案】半径相等,弧长是圆的周长的一部分.【解析】依据扇形的意义,即有圆心、两条半径和圆的周长的一部分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有公共圆心的两条半径和圆的周长的一部分,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所以扇形的特征是:半径相等,弧长是圆的周长的一部分.5. 【答案】,,【解析】克盐完全溶解在克水里,盐水为克,进而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盐与盐水的比,然后根据比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求盐和盐水的比值,根据比值的含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盐与盐水的比是::,化简为:::,:,;比值是:;故答案为:,,.6. 【答案】【解析】根据比例的意义知道,在比例里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而再本题中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由此写出大米袋数和质量组成的比例.【解答】解:,故答案为:.7. 【答案】,【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就是.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答】解:.故答案为:,,.8. 【答案】,【解析】我们运用已修的米数除以总长度就是已修的占全长百分之几,把这条公路的长度看作单位“ ”,用的我“ ”减去已修的,就是没修的占全长的百分之几.【解答】解:;;答:已修的占全长的,没修的占全长的.故答案为:,.9. 【答案】【解析】有几个不同形式的数比较大小,一般情况下,都化为小数进行比较得出答案;据此先把、和分别化为小数,再进行比较得解.【解答】解:因为,,,且,所以;故答案为:.10. 【答案】图上的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解析】根据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的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幅图的比例尺是,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是图上的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故答案为:图上的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11. 【答案】【解析】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说法错误,前提是:在同圆或等圆中;故答案为:.12.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比例尺的概念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故答案为:错误.13. 【答案】【解析】根据直径的含义: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 【答案】√【解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再根据“把图形缩小到原来的,”是把原来的实际距离看作“ ”,那现在缩小后的图形的距离就是,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5. 【答案】错误【解析】求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的比值,由于是同类量的比,所以比值不能带单位名称;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千克:千克,,,;所以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千克:千克,比值是.故判断为:错误.16. 【答案】C【解析】根据直径的含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直径的含义可知: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故选:.17. 【答案】B【解析】根据求比值的方法,分别用每个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出比值,进而找出比值是的比即可.【解答】解:、,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18. 【答案】B【解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算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与比值相等的选项组成比例.【解答】解:的比值为,本题下的四个选项中:选项的比值是;选项的比值是;选项的比值是;选项的比值是;故选:.19. 【答案】C【解析】先将千克化成克,再依据比的意义即可求出药粉与水的比,从而作出正确选择.【解答】解:因为千克克,则;故选:.20. 【答案】D”即可求得这张图纸的比例尺.【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解答】解:因为毫米厘米,则厘米:厘米;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故选:.21. 【答案】解:以任意点为圆心,以厘米的线段为半径画圆,画出符合题意的圆如下图所示:【解析】依据圆的画法可知:以点为圆心,以厘米的线段为半径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圆.【解答】解:以任意点为圆心,以厘米的线段为半径画圆,画出符合题意的圆如下图所示:22. 【答案】解:画一个直径为厘米的圆,圆心为点,半径是:(厘米),如图:【解析】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决定圆的位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由此画圆,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画出其对称轴.【解答】解:画一个直径为厘米的圆,圆心为点,半径是:(厘米),如图:23. 【答案】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为厘米,那么扩大倍后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画图如下:【解析】根据题意,先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为厘米,那么扩大倍后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然后根据数据进行作图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为厘米,那么扩大倍后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画图如下:24. 【答案】解::;:;:;:;:.【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解答】解::;:;:;:;:.25. 【答案】解:根据题意可得:,,,,;,,,,.【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原式改写成,然后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原式改写成,然后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26. 【答案】需要水泥千克,沙子千克,石子千克.【解析】根据一种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可求出总份数,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即求出一份是多少,再用一份的数量乘各自占的份数即可求出每种物质需要的重量.【解答】解:(千克),水泥:(千克);沙子:(千克);石子:(千克).27. 【答案】用千克水能配制这种农药千克.【解析】根据药与水的比为,把农药的量看作单位“ ”,则水的量占总量的,再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千克);28. 【答案】小麦的出粉率是.【解析】出粉率是指磨出面粉的重量占小麦重量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出粉率面粉的重量,由此带入数据计算即可.小麦的重量【解答】解:;29. 【答案】这个小区的绿地面积至少要达到平方米.【解析】把整个小区的总面积看成单位“ ”,它的就是最少绿化面积,用乘法求出绿化面积是多少.【解答】解:(平方米);30. 【答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厘米)(千米);答:、两城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解析】以及比例尺的意义,即比较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即可求解;;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答】解:千米厘米,;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厘米)(千米);答:、两城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2018-2019学年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34)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六年级一班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8,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2.把5:7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________.3.250毫升=________升 24分钟=________小时5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25千米=________米.4.58米的25是________米 ________小时的34是38小时.5.________÷4=()32=0.25=________:8.6.一个数的38是48,这个数的14是________.7.在横线里填上“<”、“>”或“﹦”.79÷4________7935÷79________35×7912÷34________12÷43.8.在同一个圆里.周长和直径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9.一根绳子长4米. (1)截下14,还剩________米.(2)如果截下14米,还剩________米.10.如果a ×67=b ×65=c ×55,且a 、b 、c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三个数中,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11.小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应从________页看起.12.把30克糖放入1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3.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2:3,它们表面积的比是________,体积比是________.14.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后,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在括号里划“×”.)(12分)15.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比1小.________.(判断对错)16.甲数的25等于乙数,应把甲数看作单位“1”.________.17.直径是半径的2倍.________(判断对错)18.1千克棉花的25比25千克铁轻.________ (判断对错)19.两个真分数的积大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商.________.(判断对错)20.从家到学校,小明要15小时,小芳要16小时,小明与小芳所用时间的比是6:5.________(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21.因为34×43=1,所以( ) A.34是倒数 B.43是倒数 C.34和43都是倒数D.34和43互为倒数2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23.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10倍,比值就( ) A.不变 B.扩大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倍24.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 )倍. A.3.14 B.2 C.π D.2π25.如果A ÷25=B ×34(且A 、B 都不等与0)那么( ) A.A >B B.A <BC.A =B26.有两根1米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310米,第二根用310,相比( ) A.第一根用去的多 B.第二根用去的多 C.无法比较 D.用去的一样多27.化简比的依据是( ) A.除法的运算 B.分数的基本性质C.比的基本性质28.( )不能决定圆的大小. A.圆心 B.圆的直径 C.圆的周长2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8,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5:4B.4:5C.45:1530.把10克药溶解在1千克水里,药与药水的比是( ) A.10:1 B.1:1 C.1:101四、计算题(分)31.化简比 56:23= 6.3:910=32.求比值6分米:0.4米= 0.7:0.42=33.解方程23x =7x ÷14=910524÷x =58. 34. 计算14÷56×51295÷23÷1458×45÷1257×78×310 113×39×521 53÷10÷56. 五、作图题.(2分)35.画一个直径2厘米的圆,用字母标明圆心、半径和直径. 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3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七、解决问题.(24分)37.一套运动服的售价是240元,其中上衣占售价的58,如果只买上衣,应付多少元?38.路边有松树12棵,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56,同时又是杉树的23.杉树有多少棵?39.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6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0.小英说:咱班有18名学生参加了奥数班,占全班同学的13,小明说:参加英奥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9.参加英奥班的同学有多少名?41.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0.6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周,要通过一条1884米长的街道,需要多少分钟?42.现有1000个苹果,将总数的25分给四年级,剩下的按照2:3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六年级同学能分到多少个? 答案1. 【答案】3:5【解析】把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那么女生人数就是38,男生人数就是1−38=58;再根据比的意义,用女生人数比上男生人数即可得解. 【解答】解:38:(1−38) =38:58=3:5答: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5. 故答案为:3:5.2. 【答案】扩大3倍或者加上14【解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5增加10,相当于扩大了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7也要扩大3倍,然后减去原来的,就是增加的.【解答】解:前项扩大的倍数:(5+10)÷5=3, 后项应增加的数:7×3−7=14, 所以后项应该增加14.故答案为:扩大3倍或者加上14. 3. 【答案】0.25,0.4,0.05,400【解析】(1)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2)低级单位分钟化高级单位小时除以进率60.(3)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4)高级单位千米化高级单位米乘进率1000. 【解答】解:(1)250毫升=0.25升; (2)24分钟=0.4小时;(3)500平方米=0.05公顷; (4)25千米=400米.故答案为:0.25,0.4,0.05,400. 4. 【答案】14,12【解析】(1)用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58乘25即可;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38除以34即可. 【解答】解:58×25=14(米)38÷34=12(小时) 答:58米的25是14米,12小时的34是38小时. 故答案为:14,12. 5. 【答案】1,2【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0.25,把0.2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1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4=1÷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14的分子、分母都乘8就是83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4=1: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2:8.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答】解:1÷4=832=0.25=2:8;故答案为:1,8,2. 6. 【答案】32【解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38对应的数量是48,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再用这个数乘14即可.【解答】解:48÷38×14, =128×14, =32;答:这个数的14是32.故答案为:32. 7. 【答案】<,>,>【解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79÷4<79;35÷79>35×7912÷34>12÷43. 故答案为:<;>;>. 8. 【答案】π,1【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可得出周长:直径=圆周率:1. 【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所以周长:直径=(圆周率×直径):直径=圆周率:1=π:1; 故答案为:π,1. 9. 【答案】3;3.75.;【解析】(1)把原长看作单位“1”,剩下的分率为1−14,运用乘法即可求出还剩下多少米.; (2)用总米数减去截下14米,即为还剩下多少米. 【解答】解:(1)4×(1−14) =4×34=3(米)答:截下14,还剩3米.; (2)4−14=3.75(米)答:截下14米,还剩3.75米.10. 【答案】a,b【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在积一定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由于67<55<65,所以a>c>b.【解答】解:由于67<55<65,所以a>c>b.即a、b、c三个数中,a最大,b最小.故答案为:a,b.11. 【答案】41【解析】把总页数看作单位“1”,则第一天看的分率为1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第一天看了120×13页,第二天从第一天已看完页数的下一页看起.【解答】解:120×13=40(页)40+1=41(页)故答案为:41.12. 【答案】15.【解析】把30克糖放入120克水中,就形成了30+120=150克的糖水,进而用糖的克数除以糖水的克数,也就是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解答】解:30÷(30+120),=30÷150,=15.答:糖占糖水的15.13. 【答案】4:9,8:27【解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3,由此可知,它们表面积的比等于棱长的平方的比,体积的比等于棱长立方的比.据此解答.【解答】解:甲、乙两个正方体���棱长比是2:3,它们表面积的比是22:32=4:9;体积的比是23:33=8:27;答:它们表面积的比是4:9,体积的比是8:27.故答案为:4:9,8:27.14. 【答案】12.【解析】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两种结果,正面朝上,每种结果等可能出现,从而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正面朝上、反面朝上两种结果,故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15.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假分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的倒数是1,由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的倒数是1,大于1的数的倒数小于1,所以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因此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比1小.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题意“甲数的25等于乙数”可知把甲数看作单位“1”,所以题干正确. 【解答】解:甲数的25等于乙数,应把甲数看作单位“1”.故答案为:正确. 17. 【答案】×【解析】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也就是“圆的直径是圆的半径的2倍”的前提条件是“同圆或等圆”. 故答案为:×. 18. 【答案】×【解析】把1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1千克的25是多少千克,然后与25千克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1×25=25(千克),25千克=25千克, 因此,1千克棉花的25比25千克铁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19. 【答案】×【解析】因为真分数都小于1,因此两个真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数,在分数除法中,如果除数是真分数,那么商一定大于被除数,据此解答.【解答】解:两个真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数,由于真分数小于1,所以在分数除法中,如果除数是真分数,那么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如:12×13=16 12÷13=32 16<32就是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这两个数的商;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答案】√【解析】已知两个人的时间,根据比的意义,直接写出时间比并化简,即可得解. 【解答】解:15:16 =(15×30):(16×30)=6:5答:小明与小芳所用的时间比是6:5. 故答案为:√. 21. 【答案】D【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解答】解:因为34×43=1,所以,34和43互为倒数. 而不能说34或43或它们都是倒数. 故选:D . 22. 【答案】B【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三角形的最大的角的度数占内角度数和的36,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最大角,进而判断即可. 【解答】解:1+2+3=6 最大的角:180∘×36=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 23. 【答案】C【解析】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10倍,相当于前项乘10,后项缩小10倍,相当于后项除以10,根据比的性质,比值会扩大10×10=100倍,可以举例子进行验证说明.【解答】解:如10:10=1,前项扩大10倍,由10变成100,后项缩小10倍,由10变成1 比变成100:1,这时比值为100,是比值扩大了100÷1=100倍;进一步验证了: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10倍,比值就扩大100倍. 故选:C . 24. 【答案】D【解析】根据圆的周长C =2πr ,知道C ÷r =2π,由此做出选择. 【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C =2πr , 所以C ÷r =2π, 故选:D . 25. 【答案】B【解析】先将A ÷25=A ×52,又因52>1,34<1,再据等式的意义,即可判断出A 、B 的大小.【解答】解:因为A ÷25=A ×52,且52>1,34<1, 即52>34, 所以A <B ; 故选:B . 26. 【答案】D【解析】第一个310后面有单位,是一个具体的量,用去的长度就是310米;第二个310后面没有单位,它是单位“1”的310,单位1“1”是1米;它的长度是单位“1”的量乘310,算出后两者比较即可.【解答】解:第一根用去310米, 第二根用去:1×310=310(米), 310=310; 故选:D . 27. 【答案】C【解析】化简比的依据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化简比的依据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比化为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故选:C . 28. 【答案】A【解析】根据画圆的方法,以定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旋转一周所画的图形就是圆,所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A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不能决定圆的大小; B 、圆的直径越大,周长越大,面积越大;C 、因为圆的周长越大,则圆的半径越大,则圆的面积越大; 故选:A . 29. 【答案】B【解析】根据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8,可得甲数÷乙数=0.8,然后根据除法与比的关系,可得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乙=0.8=4:5,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8, 可得甲数÷乙数=0.8, 根据除法与比的关系,可得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乙=0.8=4:5. 故选:B . 30. 【答案】C【解析】将10克药放入1000克水中,即可配制成1010克药水,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0:(10+1000) =10:1010=1:101;答:药和药水的比是1:101.故选:C.31. 【答案】解:5 6: 2 3=(56×6):(23×6)=5:46.3:9 10=(6.3×109):(910×109)=7:1.【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5 6: 2 3=(56×6):(23×6)=5:46.3:9 10=(6.3×109):(910×109)=7:1.32. 【答案】解:6分米:0.4米=6分米:4分米=6÷4=32;0.7:0.42=0.7÷0.42=53.【解析】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解答】解:6分米:0.4米=6分米:4分米=6÷4=32;0.7:0.42=0.7÷0.42=53.33. 【答案】解:(1)23x=72 3x×32=7×32x=212;(2)x÷14=910x÷14×14=910×14x=940;(3)524÷x=585 24÷x×x=58×x58x=52458x×85=524×85x=13.【解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乘上32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乘上14求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乘上x,再同乘上85求解.【解答】解:(1)23x=72 3x×32=7×32x=212;(2)x÷14=910x÷14×14=910×14x=940;(3)524÷x=585 24÷x×x=58×x58x=52458x×85=524×85x=13.34. 【答案】解:(1)14÷56×512=14×(65×512),=14×12,=18;(2)95÷23÷14=95×32×4,=545;(3)58×45÷12=12×2,=1;(4)57×78×310=58×310,=316;(5)113×39×521=3×521,=57;(6)53÷10÷56=53×110×65,=15.【解析】本题根据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解:(1)14÷56×512=14×(65×512),=14×12,=18;(2)95÷23÷14=95×32×4,=545;(3)58×45÷12=12×2,=1;(4)57×78×310=58×310,=316;(5)113×39×521=3×521,=57;(6)53÷10÷56=53×110×65,=15.35. 【答案】解:2÷2=1(厘米);【解析】先根据同圆中“半径=直径÷2”求出半径,然后根据圆的画法,进行画圆即可.步骤:(1)定半径,即圆规两脚间的距离:(2)定圆心.(3)旋转一周,画圆.【解答】解:2÷2=1(厘米);36. 【答案】阴影部分的周长是41.12厘米.【解析】根据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两条边长加上直径是8厘米的圆的周长,根据圆的面积公式:c=πd,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14×8+8×2=25.12+16=41.12(厘米).37. 【答案】应付150元.【解析】把这套衣服的总售价看成单位“1”,上衣占58,用总售价乘这个分率,就是上衣的价格.【解答】解:240×58=150(元);38. 【答案】杉树有15棵.【解析】有松树12棵,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56,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杨树有12×56棵,杨树同时又是杉树的23,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杉树有12×56÷23棵.【解答】解:12×56÷23=10÷23,=15(棵).39. 【答案】这块地的面积是216平方米.【解析】长方形地的周长是60米,则长+宽=60÷2=30(米),因为长和宽的比是3:2,所以长占30米的35,宽占30米的25,求出长和宽后,用长乘宽即可得出这块地的面积.【解答】解:这块地的长是:60÷2×33+2,=30×35, =18(米);这块地的宽是:60÷2×23+2, =30×25,=12(米);这块地的面积是:18×12=216(平方米);40. 【答案】参加英奥班的同学有12名.【解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有18名学生参加了奥数班,占全班同学的13,关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全班人数,又知参加英奥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9.关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18÷13×29=18×3×29=12(名).41. 【答案】要通过一条1884米长的街道,需要10分钟.【解析】先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再求车轮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即速度,然后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通过这条街道所用的时间.【解答】解:车轮的速度:3.14×0.6×100,=1.884×100,=188.4(米);需要的时间:1884÷188.4=10(分钟);42. 【答案】六年级同学能分到360个.求出四年级分得的【解析】把1000本看作单位“1”,首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000×25数量,用总数减去四年级分的数量求出剩余的个数,求出五、六年级各占剩余个数的几分之几,利用乘法的意义,用剩下的个数分别乘以各个分数此题得解.【解答】解:1000−1000×25=1000−400=600(个)600÷(3+2)×3=600÷5×3=120×3=360(个);。
2018-2019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新人教版有答案)学校: 年级: 姓名: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7分) 1、 9÷( )= 43 = ( ) : 8 =()15=( )(填小数) 2、52公顷的43是( )公顷。
( )米的52是100米。
3、43:32的比值是( );把1.2米:75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4、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两段长( )米。
5、一项工程,甲独做5小时完成,乙独做4小时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时间比是( ),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
6、一袋大米50千克,第一周吃掉了它的41,还剩( )千克。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0.4分米,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6包,每包糖重( )( )千克,每包糖是5千克的( )( )。
9、一条公路长10千米,第一次修了14 ,第二次又修了14 千米,两次共修了( )千米,还剩( )千米。
10、10以内质数的和的倒数是( )。
1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5,最小的内角是( )度,最大的内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2、汽车4小时行了全程的25 ,每小时行45千米,全程长( )千米,行完全程需( )小时。
13.某学校有女生x 人,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多41,男生比女生多( )人,男生有( )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二、判断。
(5分)1、如果A 和B 互为倒数,那么1÷A=B 。
( )2、 A :B = 5:4 ,那么A 比B 多41。
( )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5 : 6 : 7,周长是54分米,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分米,18分米,21分米. ( )4、10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1。
( )5、2米铁丝,用去32或用去32米,剩下的一样长.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一个比的比值是25 ,如果后项乘以13 ,前项不变,则新的比值是( )①115 ②215 ③562、一个数的38 是35 ,求这个数的算式是。
2018-2019学年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19) 一、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6分)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A.1 10B.910C.1110D.11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3米,则它的面积是()平方米.A.2 3B.43C.13D.193.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这个数.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4.比28的27多9的数是()A.17B.29C.107D.895.1小时的13是()分钟.A.10B.20C.30D.406.因为2×0.5=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是0.5的倒数B.0.5和2都是倒数C.2是倒数D.0.5是倒数7.求2个25是多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25=45B.25×2=45C.2 5+2=225D.以上都不对8.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C.北偏西30∘方向50O米处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二、判断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每题1分,共4分)9.比的前项不能是0.________.(判断对错)10.上个月比这个月的产量少25,这个月的产量就比上个月多25.________.(判断对错)11.比的前项扩大4倍,比的后项扩大2倍,则比值扩大2倍.________.(判断对错)12.一个数乘以一个真分数,积大于原数,乘以假分数,积小于原数.________.(判断对错)二、填空题.(除标记的外,每小题2分.共20分)13.425+425+425+425=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 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________.15.把2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全长的________,每份长________米.16.0.5:23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17.某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如果甲、乙两队合作,________天能完成.18.小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列式计算为________.19.“甲比乙多27”,应该把________看作单位“1”.20.比较大小.7 8×65________7878×56________781×78________789 10÷16________91038÷6________3834÷12________2.三、解答题.(共60分)21.口算5 3×6=512×6=35×56=1 +1=1÷1=2÷6=5 6×15=2×0=58×0.8=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495×964 11×59×334(1 6+27)×421 4×811+811×34.23.填一填:以灯塔为观察点:A岛在________偏________45∘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千米;B岛在________偏________30∘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千米.24.解方程.2 3x+37=1621x÷25=30.25.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32km/ℎ,一辆汽车的速度是火车的611,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6.一瓶花生油用去14千克,正好是这瓶油的18,这瓶花生油有多少千克?27.牧场养马42匹,养牛的头数是马匹数的57,而养羊的只数是牛的头数的13,牧场养羊多少只?28.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完需要24天,乙队单独修完需要36天,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修完这条路?29.学校舞蹈队和跆拳道队一共有学员45人,其中舞蹈队的学员人数是跆拳道队学员人数的45,舞蹈队和跆拳道队分别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答案1.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把去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用1加上110,求出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几分之几即可.【解答】解:1+110=1110答: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110.故选:C.2. 【答案】D【解析】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S=a×a,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13×13=19(平方米),答:它的面积是19平方米.故选:D.3. 【答案】A【解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真分数小于1,所以,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大于这个数.故选:A.4.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用28乘以27的积再加9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8×27+9=8+9=17故选:A.5. 【答案】B【解析】首先把1小时化成分钟数,等于进率60;然后根据分数的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用乘法;即可得解.【解答】解:1小时=60分钟60×13=20(分钟)所以1小时的13是20分钟;故选:B.6. 【答案】A【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说哪个数是倒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2×0.5=1,所以2是0.5的倒数,或0.5是2的倒数,不能说2或0.5是倒数.故选:A.7. 【答案】B【解析】求2个25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25×2=45,或25+25=45,故选:B.8. 【答案】D【解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故选:D.9. 【答案】×【解析】根据“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被除数可以是0,所以比的前项可以是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被除数可以是0,所以比的前项可以是0.故答案为:×.10. 【答案】×【解析】上个月比这个月的产量少25,是把这个月的产量看作单位“1”,上个月的产量是1−25=35,然后用这个月的产量减去上个月的产量,再除以上个月的产量,即可得解,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1−(1−25)]÷(1−25)=2÷3=2答:这个月的产量就比上个月多23.故答案为:×.11. 【答案】√【解析】依据比的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比的大小不变,若比的前项扩大4倍,后项扩大2倍,就相当于比值扩大了(4÷2)倍,据此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比的前项扩大4倍,比的后项扩大2倍,则比值扩大4÷2=2倍;故答案为:√.12. 【答案】×【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所以,一个数乘以一个真分数,积小于原数,乘以假分数,积大于或等于原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3. 【答案】425,4【解析】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425+425+425+425=425×4故答案为:425;4.14. 【答案】0,1【解析】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解答】解:因为没有任何数乘0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故答案为:0;1.15. 【答案】15,2 15【解析】把23米长的绳子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用单位“1”除以要分的份数,就是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份的长度.【解答】解:1÷5=15,2 3÷5=215(米);答:每份占全长的15,每份长有215米.故答案为:15,215.16. 【答案】3:4,34【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2)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解答】解:(1)0.5:23=(0.5×6):(23×6)=3:4(2)0.5:2 3=0.5÷2 3=3故答案为:3:4,34.17. 【答案】245【解析】首先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用1除以两队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求出两队的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1除以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求出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即可.【解答】解:1÷(18+112)=1÷5=245(天)答:如果甲、乙两队合作,245天能完成.故答案为:245.18. 【答案】30×(1+13)【解析】由题意,把小刚的体重看作单位“1”,小强比小刚重13,可知小强的体重相当于小刚的1+13,已知小刚重30千克,用乘法即可求出小强的体重.【解答】解:30×(1+13)=30×4=40(千克)答:小强的体重是40千克.故答案为:30×(1+13).19. 【答案】乙【解析】甲比乙多27”,是指甲比乙多的部分占乙的27,故把乙看作单位“1”.【解答】解:“甲比乙多27”,应该把乙看作单位“1”.故答案为:乙.20. 【答案】>,<,=,>,<,<【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和除以大于1的数,得到的结果小于它本身;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和乘大于1的数,得到的结果大于它本身.依此比较即可.【解答】解:7×6>7 7×5<71×78=78 910÷16>910 38÷6<38 34÷12<2. 故答案为:>,<,=,>,<,<.21. 【答案】解: 53×6=10 512×6=52 35×56=12 1+1=11 1÷1=1 2÷6=1 5×15=25 23×0=0 5×0.8=1 【解析】本题根据分数乘法、除法、及加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 53×6=10 512×6=52 35×56=12 1+1=11 1÷1=1 2÷6=1 5×15=25 23×0=0 5×0.8=1 22. 【答案】解:(1)495×96 =4×(95+1) =4×95+4×1 =4+4=4495;(2)4×5×33 =4×33×5 =3×59=53;(3)(16+27)×42=16×42+27×42 =7+12 =19; (4)14×811+811×34=(14+34)×811 =1×811=811.【解析】(1)、(3)、(4)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1)495×96 =495×(95+1) =495×95+495×1 =4+4=4495; (2)411×59×334=4×33×5 =3×5=53;(3)(1+2)×42=16×42+27×42 =7+12 =19; (4)14×811+811×34=(14+34)×811=1×8 11=811.23. 【答案】东,北,3,西,南,4【解析】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A岛、B岛与灯塔的图上距离已知,于是可以求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描述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解答】解:A岛与灯塔的实际距离是:3×1=3(千米)B岛与灯塔的实际距离是:4×1=4(千米)所以A岛在东偏北45∘的方向上,距离是3千米;B岛在西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故答案为:东、北、3;西、南3、4.24. 【答案】解:(1)23x+37=16212 3x+37−37=1621−37 23x=1323x÷23=13÷23x=12;(2)x÷2=30x÷25×25=30×25x=12.【解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7,再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5求解.【解答】解:(1)23x+37=16212 3x+37−37=1621−37 23x=1323x÷23=13÷23x=12;(2)x÷2=30x÷25×25=30×25x=12.25. 【答案】汽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解析】把火车的速度看成单位“1”,汽车的速度是火车的611,求汽车的速度,就是求132千米/时的611是多少,用乘法求解.【解答】解:132×611=72(千米/时)26. 【答案】这瓶花生油共有2千克.【解析】一瓶花生油用去14千克,正好是这瓶油的18,将这瓶油总量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用去数量除以其占总量的分率,即得共有多少千克.【解答】解:14÷18=2(千克)27. 【答案】牧场养羊10只.【解析】先把马的匹数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57就是养牛的头数,再把养牛的头数看成单位“1”,再用乘法求出它的13就是养羊的只数.【解答】解:42×57×13=30×1=10(只)28. 【答案】两队合作,725天可以修完这条路.【解析】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1除以甲乙的工作效率之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124+136)=1÷5=725(天)29. 【答案】舞蹈队有20人,跆拳道队有25人.【解析】设跆拳道队学员人数为x人,则舞蹈队的学员人数是45x人,根据等量关系:舞蹈队学员人数和+跆拳道队学员人数=45人,列方程解答即可得跆拳道队人数,再求舞蹈队的学员人数即可.【解答】解:设跆拳道队学员人数为x人,则舞蹈队的学员人数是45x人,x+4x=4595x=45x=2545−25=20(人)。
2018-2019学年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4)一、计算1.直接写得数:58×23= 89−56= 23÷2= 5÷512=23÷2= 45÷8= 78÷716= (318+79)×0=2.简便计算(16+18)×24 1−12−13(12+23−34)×24 56×(18+625) 67×313338×4÷38×4 95×23+1835 415÷5÷45813÷7+17×613.3.解方程 x +29x =11712+56y =1 5x −4.2=8.8. 二、填空20分4.9:________=38=________÷32=24().5.自然数a(a ≠0)的倒数是________,已知m 与4的乘积是1,m =________.6.在横线里填上“>、<、=” 12×34________1223÷12________23×12 18÷65________18.7.一袋白糖重23千克,12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________千克,平均每天吃这袋糖的()().8.把14:3.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9.1小时的25是________分,________kg 的34是6kg .10.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16,丙数是乙数的43倍,丙数是________.11.一条公路长10千米,第一次修了14,第二次又修了14千米,两次共修了________千米,还剩________千米.12.45吨黄豆可榨豆油 325吨,照这样计算,要榨一吨豆油,需要黄豆________吨.13.汽车4小时行了全程的25,每小时行45千米,全程长________千米,行完全程需________小时. 三、判断题6分14.结果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________(判断对错)15.甲队以3:0大胜乙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________. (判断对错)16.一块2米的布,剪去13后,还剩23米.________(判断对错)17.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34(甲数和乙数都不等于0),甲数小于乙数.________.18.在1千克水中加入40克糖,这时糖占糖水的126.________.(判断对错)19.一件商品先降价110,再涨价110,还是原价.________.(判断对错) 四、选择题10分20.( )的倒数大于它本身. A.整数 B.假分数 C.真分数 D.小数21.将2:5的后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增加10 C.扩大到原来的3倍 D.增加222.如果a ÷b =74,那么a 与b 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4:7 B.7:4C.3:4D.4:323.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行了全程的57,乙行了全程的56,他俩谁离中点近一些?( ) A.甲 B.乙 C.一样近24.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0:9,全班有( ) A.70 B.74 C.76 D.78 五、解决问题25.商店运来一批冰箱共150台,已经售出56.售出冰箱多少台?26.六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48人,占全年级人数14,六年级共有多少人?27.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45,小亮跳的是小强跳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28.某厂原计划全年生产7200个零件,实际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增产112,实际全年增产________个零件.29.学校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17,九月份比十月份多用水8吨,十月份用水多少吨?30.商店运来一批电视机,卖出18台,卖出的台数与运来的台数的比是3:7.共运来电视机多少台?31.小明和爷爷一起去操场散步.小明走一圈需要6分钟,爷爷走一圈需要12分钟. (1)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2)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方向而行,多少分钟后小明超出爷爷一整圈?32.下面是雷达站和几个小岛的位置分布图,以雷达站为观测点.下面是雷达站和几个小岛的位置分布图,以雷达站为观测点. (1)A 岛的位置在_____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雷达站________km ;(2)B 岛的位置在_____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雷达站________km ;(3)C 岛的位置在南偏西30∘方向上,距离雷达站60km 处.请在图中画出C 岛的准确位置.答案1. 【答案】解:58×23=512 89−56=118 23÷2=13 5÷512=12 23÷2=13 45÷8=110 78÷716=2 (318+79)×0=0 【解析】根据分数乘法、分数减法、分数加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依次进行解答. 【解答】解:58×23=512 89−56=11823÷2=13 5÷512=12 23÷2=13 45÷8=110 78÷716=2 (318+79)×0=0 2. 【答案】解:(1)(16+18)×24 =16×24+18×24 =4+3 =7; (2)1−12−13=1−(12+13)=1−56=16;(3)(12+23−34)×24=12×24+23×24−34×24 =12+16−18 =10;(4)56×(18+625)=56×18+56×625=15+1 5=1515;(5)67×31 33=(66+1)×31 33=66×3133+1×3133=62+31 33=623133;(6)38×4÷38×4=38×4×83×4=(83×38)×(4×4)=1×16 =16;(7)95×23+1835=65+1835=4235+1835=60 35=127;(8)415÷5÷45=415÷(5×45)=415÷4 =115;(9)813÷7+17×613=813×17+17×613 =17×(813+613) =17×1413=213.【解析】(1)、(3)、(4)根据乘法分配律,用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内的各数,再求这几个数的和(或差).(2)根据一个数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可使计算简便. (5)把67看作(66+1),根据乘法分配分配律计算可使计算简便. (6)把除以38改成乘83,再用乘法交换、结合律可使计算简便.(7)无简便方法,根据计算法则,先乘后加.(8)根据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可使计算简便. (9)把除以7改为乘17,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可使计算简便. 【解答】解:(1)(16+18)×24 =16×24+18×24 =4+3 =7; (2)1−12−13=1−(12+13)=1−56=16;(3)(12+23−34)×24=12×24+23×24−34×24=12+16−18 =10;(4)56×(18+625)=56×18+56×625=15+1 5=1515;(5)67×31 33=(66+1)×31 33=66×3133+1×3133=62+31 33=623133;(6)38×4÷38×4=38×4×83×4=(83×38)×(4×4)=1×16 =16;(7)95×23+1835=65+1835=4235+1835=60 35=127;(8)415÷5÷45=415÷(5×45)=415÷4=115;(9)813÷7+17×613=813×17+17×613=17×(813+613)=17×1413=213.3. 【答案】解:(1)x+29x=11119x=1111 9x÷119=11÷119 x=9;(2)712+56y=17 12+56y−712=1−712 56y=5125 6y÷56=512÷56y=12;(3)5x−4.2=8.85x−4.2+4.2=8.8+4.2 5x=135x÷5=13÷5x=2.6.【解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119求解;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712,再两边同时除以56求解;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2,再两边同时除以5求解. 【解答】解:(1)x +29x =11 119x =11 119x ÷119=11÷119x =9; (2)712+56y =1 712+56y −712=1−712 56y =512 56y ÷56=512÷56 y =12;(3)5x −4.2=8.85x −4.2+4.2=8.8+4.2 5x =135x ÷5=13÷5 x =2.6. 4. 【答案】24,12【解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38,38用分子3做比的前项,从3到9扩大3倍,分母8做比的后项也扩大3倍是24,变成9:24;38的分母做为除数,从8到32扩大4倍,分子3也扩大4倍变成12÷32;38的分子3到24扩大8倍,分母8也扩大8倍是64,变成2464;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答】解:9:24=38=12÷32=2464, 故答案为:24,12,64. 5. 【答案】1a ,14【解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解答】解:1÷a =1a ,(a 不为0),m =1÷4=14答:自然数a(a ≠0)的倒数是1a ,已知m 与4的乘积是1,m =14. 故答案为:1a ;14.6. 【答案】<,>,<【解析】根据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各式的结果,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①因为12×34=9,所以12×34<12; ②因为23÷12=43,23×12=13,所以23÷12>23×12; ③18÷65=18×56=15,所以18÷65<18; 故答案为:<;>;<. 7. 【答案】118【解析】根据题干,用白糖的重量除以吃的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吃的千克数; 用平均每天吃的千克数除以白糖的总千克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吃这袋糖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23÷12=118(千克)118÷23=112答:平均每天吃了118千克,平均每天吃这袋糖112. 故答案为:118;112.8. 【答案】4:1,4【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2)求比值,根据比值的含义,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解答】解:(1)14:3.5, =(14÷3.5):(3.5÷3.5), =4:1;(2)14:3.5, =14÷3.5, =4;故答案为:4:1,4. 9. 【答案】24,8【解析】1小时为60分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1小时的25是60×25分钟;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克除以34,即得多少千克的34是6千克.【解答】解:1小时=60分钟60×25=24(分钟) 6÷34=8(千克)即1小时的25是24分,8kg 的34是6kg .故答案为:24,8.10. 【答案】160【解析】根据“乙数是甲数的16”,把甲数看做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乙数,用乘法计算;再根据“丙数是乙数的43倍”,把乙数看做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丙数,用乘法计算.【解答】解:乙数:720×16=120;丙数:120×43=160;答:丙数是160.故答案为:160.11. 【答案】2.75,7.25【解析】把这条公路看作单位“1”,第一次修了14,也就是总数的14,即修了10×14=2.5千米,这里的14是分率;第二次又修了14千米,这个14是第二次修的具体数量;将两次修的路的路加起来,就是两次共修的;用总路程减两次一共修的路,就是剩余的没修的路.【解答】解:两次共修:10×14+14=2.75(千米);还剩:10−2.75=7.25(千米);答:两次共修了2.75千米,还剩7.25千米.故答案为:2.75、7.25.12. 【答案】203【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每榨1千克的油所需的黄豆一定,即黄豆的千克数和油的千克数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需黄豆x 吨,45:325=x:1, 325x =45,x =203;答:需黄豆203吨.13. 【答案】450,10【解析】把全程看成单位“1”,先用时间×速度求出全程的25是多少千米,再求全程,最后用全程÷速度=时间求出行完全程的时间.【解答】解:45×4÷25=450(千米);450÷45=10(小时);故答案为:450,10.14. 【答案】×【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故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5. 【答案】错误【解析】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甲队以3:0大胜乙队,说明本次比赛,甲队进了3个球,乙队一个球也没有进,这是表示进的球的个数比,与前一个比意义不同.据此判断.【解答】解: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 而甲队以3:0大胜乙队,说明本次比赛,甲队进了3个球,乙队一个球也没有进,这是表示进的球的个数比,比号后面的数可以是0,表示一个也没有;所以它们意义不同.故答案为:错误.16. 【答案】错误.【解析】将这块长2米的布当做单位“1”,则剪去 13后,还剩下全部的1−13,即还剩下2×(1−13)米. 【解答】解:2×(1−13)=2×23,=43(米). 答:还剩下43米.17. 【答案】×【解析】本题可以用假设法解答,即假设甲数×23=1,乙数×34=1,然后分别求出甲、乙各是多少,即可比较出数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知甲的23等于乙数的34,所以设它们的积都是1,则甲数×23=1,甲数=1÷23=32=96,乙数×34=1,乙数=1÷34=43=86,所以甲数>乙数.故答案为:×.18. 【答案】×【解析】用糖的重量除以糖加水的重量,结果与126比较即可.【解答】解:1千克=1000克,40÷(1000+40)=40÷1400,=135.126≠135. 故答案为:×.19. 【答案】错误【解析】将原价当做单位“1”,则降价110后价格是原价的1−110,再涨价110,则涨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前的1+110,即是原价的(1−110)×(1+110).【解答】解:(1−110)×(1+110)=910×1110,=99100.即再涨价110,是原价的99100.故答案为:错误.20. 【答案】C【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整数(0除外)倒数都小于它本身;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因此,假分数的倒数大于或等于1;根据真分数的意义,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因此,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小数可以是小数部分为0的小数,可以是大于1的数,也可以是小于1的数,它的倒数大于、等于、小于它本身不定.【解答】解: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故选:C .21. 【答案】C【解析】根据2:5的后项增加10,可知比的后项由5变成15,相当于后项乘3,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乘3,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2:5的后项加10,由5变成15,相当于后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乘3,故选:C .22. 【答案】B【解析】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也叫做两个数的比,比也可写作分数表示,据此得解.【解答】解:a ÷b =74,则a:b =74=7:4;故选:B .23. 【答案】A【解析】全程的中点,也就是全程的12处,用甲和乙行驶的路程分别减12,所得的差较小的就是离中点近的,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57−12=314=942,56−12=13=1442, 942<1442,答:甲离中点近一些,故答案为:A .24. 【答案】C【解析】已知男生人数,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0:9,可得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19,男生人数除以自己所占的分率即可得到全班人数.【解答】解:10+9=19,40÷1019=76(人).故选:C .25. 【答案】售出冰箱125台.【解析】要求售出冰箱多少台?要看售出了谁的56,判断出单位“1”,把这批冰箱的总台数(150台)看作单位“1”,售出了150的56,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得出.【解答】解:150×56=125(台)26. 【答案】六年级共有192人.【解析】把六年级共有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的14是48人,用除法即可得六年级共有多少人.【解答】解:48÷14=192(人),27. 【答案】小亮跳了64个.【解析】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45,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小强跳了120×45个,小亮跳的是小强跳的23,则小亮跳了了了120×45个【解答】解:120×45×23=96×23, =64(个).28. 【答案】600【解析】先求出平均计划每月生产多少个零件,然后把计划每月生产的零件数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每月增产多少个零件,然后再乘12即可.【解答】解:7200÷12=600(个);600×112×12,=50×12,=600(个);答:实际全年增产600个零件.故答案为:600.29. 【答案】十月份用水48吨.【解析】学校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17,又九月份比十月份多用水8吨,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可知,九月份用水8÷17吨,则十月份用水8÷17−8吨.【解答】解:8÷17−8=56−8,=48(吨).30. 【答案】共运来电视机42台.【解析】根据“卖出的台数与运来的台数的比是3:7”,知道卖出的台数与运来的台数的比值一定,那卖出的台数与运来的台数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共运来电视机x 台.3:7=18:x3x =7×183x =126x =42;31. 【答案】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4分钟后相遇.; (2)1÷(16−112)=1÷112=12(分)答: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方向而行,12分钟后小明超出爷爷一整圈.【解析】(1)把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明的速度和爷爷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速度之和=相遇时间,解答即可.; (2)把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明的速度和爷爷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差÷速度之差=追击时间,解答即可. 【解答】解:(1)1÷(16+112)=1÷3 12=4(分)答: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4分钟后相遇.; (2)1÷(16−112)=1÷1 12=12(分)答: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方向而行,12分钟后小明超出爷爷一整圈.32. 【答案】东,北30∘,48,北,西25∘,60【解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东”即进行标.【解答】解:标注如:。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9)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1.将分数79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79=________.2.把42分解素因数:42=________.3.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4.在数5、9、11、21、23、31、91中,素数有________个.5.能被2、5、6这三个数整除的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__.6.本题中的两个图形都可看作是由拼成的,如果表示总体1,那么用最简分数表示为________.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2416=3().8.用最简分数表示:1小时15分钟=________小时.9.比较大小.712________ 58(填“>”、“=”或“<”)10.计算:23−35=________.11.计算:1710×57=________.12.植树节那天,老师带领24名女生和32名男生到植物园种数,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人数相等的小组,每个小组中的男生人数都相等,那么这56名同学老师最多将他们分成________组.13.写出一个大于23且小于45的最简分数:________.14.将一个蛋糕看成整体1,小明和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3.现小明想把余下的蛋糕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带到学校分给他的四个好朋友吃,剩下的留给他爸爸吃,小明带到学校去的蛋糕是整个蛋糕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2分,满分8分)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小的素数是1B.自然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因为2.6÷1.3=2,所以2.6能被1.3整除D.16的因数有2,4,8,1616.在等式n =4×6中,4和6是n 的( ) A.素因数 B.素数 C.因数 D.合数17.分数133介于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这两个整数是( ) A.3和4 B.4和5 C.5和6 D.6和7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正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必大于1B.数a 的倒数是1aC.如果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D.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它们的积一定是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6分,满分36分)19.用短除法求36和6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0.在数轴上分别画出数 78、214、74和12所对应的点A 、B 、C 和D ,并用“>”连接这几个数.21.计算:256+327−123.22.计算:213×914÷214.23.解方程:75x =1415.24.某数的1112比56还少12,求这个数.四、简述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7分,满分21分)25.小杰家去年上半年的用电的情况统计如下:(1)用电最少月份的用电量占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的几分之几?(2)第二季度的用电量占上半年用电总量的几分之几?26.小杰用815小时走完了3215千米的路程,以此速度他1小时可以走多少千米?27.在一个集装箱内装有20吨货物,货物总量的512是服装.在服装类货物中成年装又占了38.这个集装箱装运的成年装有多少吨?五、(本大题共1题,满分7分)28.分子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利用单位分数进行书写和计算.将一个分数分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是一个古老且有意义的问题.例如:34=1+24=14+24=14+12; 23=46=1+36=16+36=16+12(1)仿照上例分别把分数58和35分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 58= 35=(2)在上例中,34=14+12,又因为12=36=1+26=16+26=16+13,所以:34=14+16+13,即34可以写成三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按照这样的思路,它也可以写成四个,甚至五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根据这样的思路,探索分数58能写出哪些两个以上的不同单位分数的和?(写对一个得一分,满分3分)答案1. 【答案】7÷9【解析】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的方法是:用分子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做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分数线变成除号;据此进行转化.【解答】解:79=7÷9.故答案为:7÷9. 2. 【答案】2×3×7【解析】素因数也叫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形式,可以利用短除法,一般先从简单的质数试着分解. 【解答】解:42=2×3×7; 故答案为:2×3×7. 3. 【答案】72【解析】先把18和24进行分解质因数,求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18=2×3×3, 24=2×2×2×3,所以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 故答案为:72. 4. 【答案】4【解析】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素数,据此可知,在数5、9、11、21、23、31、91中,5,11,23,31除了1和它们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了,故这四个数为素数. 【解答】解:根据素数的定义可知,在数5、9、11、21、23、31、91中,5,11,23,31这四个数为素数. 故答案为:4. 5. 【答案】30【解析】求能被2、5、6这三个数整除的最小的自然数就是求2、5、6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6=2×3, 2×5×3=30;答:能被2、5、6这三个数整除的最小的自然数是:30. 故答案为:30. 6. 【答案】34 【解析】因为表示总体1,它是由8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也就是说8个小三角形表示单位“1”,一个小三角形表示18,图形由6个小三角形组成,也就是说由6个18组成,所以表示为6×18=34. 【解答】解:1÷8=18; 6×18=34.故答案为:34.7. 【答案】2.【解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解答】解:2416=24÷816÷8=328. 【答案】54【解析】根据1小时=60分钟,将15分钟换算为小时,再加上1小时,最后用最简分数表示即可.【解答】解:1+15÷60=1+14=54(时),即1小时15分钟=54小时;故答案为:54.9. 【答案】<【解析】根据同分子分数、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母不同的先通分再比较.【解答】解:712<58,故答案为:<.10. 【答案】115【解析】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先通分,然后再按照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3−35=1015−915,=115.故答案为:115.11. 【答案】1714【解析】先把1710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解.【解答】解:1710×57,=1710×57,=1714;故答案为:1714.12. 【答案】8【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分组后每个小组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分别相等,要求最多能分成几个组,那么这里只要求出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决问题,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解答】解:24=2×2×2×3,32=2×2×2×2×2, 所以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答:这56名同学老师最多将他们分成8组. 故答案为:8. 13. 【答案】34【解析】根据“分子与分母为相邻两整数的分数(较小的作分子)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也较大”这一规律,可推出大于23且小于45的最简分数有34;如果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别扩大23与45的分子分母的倍数为同分母的分数,也可以找出大于23且小于45的最简分数. 【解答】解:根据分子与分母为相邻两整数的分数(较小的作分子)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也较大,可得大于23且小于45的最简分数为:34. 故答案为:34. 14. 【答案】815【解析】小明和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3后,还剩这块蛋糕的1−13=23,把剩下的蛋糕平均分成5份后,则每份占整个蛋糕的23÷5=215,4份就占整个蛋糕的4×215=815. 【解答】解:4×[(1−13)÷5] =4×[23÷5], =4×215, =815. 故答案为:815.15. 【答案】B【解析】完成本题要根据素数、整数、整除及因数的定义对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逐个分析,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选项A ,在大于零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叫素数,所以最小的素数为2,不是1;选项B ,像−2,−1,0,1,2这样的数能表示物体个数的数称为整数,自然数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所以自然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C ,整数“a”除以大于0的整数“b”,商为整数,且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a 能被b 整除.根据整除的定义,除法算式的中被除数与除数必须为整数,算式2.6÷1.3=2中被除数与除数为小数,所以不能说2.6能被1.3整除;选项D ,16的因数有1,2,4,8,16.本选项中少1,所以是错误的. 故选:B . 16.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n ÷4=6,n ÷6=4;所以4和6是n 的因数;进而选择即可. 【解答】解:在等式n =4×6中,4和6是n 的因数; 故选:C . 17. 【答案】B【解析】把133化成带分数后,看其整数部分找相邻的两整数. 【解答】解:因为133=413, 4<413<5,所以分数133介于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这两个整数是4和5, 故选:B . 18. 【答案】D【解析】(1)两个正数都是1也可以; (2)注意0没有倒数;(3)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例如22,33,等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它本身; (4)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积一定是1.【解答】解:(A)因为1的倒数是1,1和1互为倒数,故说法错误; (B)数a 的倒数是1a ,要注意a ≠0;(C)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有很多,除1外,还有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假分数;(D)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就排除了两个数不为0的情况,所以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它们的积一定是1. 综上,只有D 说法正确. 故选:D .19. 【答案】36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180.【解析】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最大公因数是2×2×3=12;最小公倍数是2×2×3×3×5=180.20. 【答案】解:画图表示如下:在数轴上从右到左,逐步减少所以214>74>78>12.【解析】首先理解数轴上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把数78、214、74和12这四个数都看作分母是8的分数,依次在数轴上描出各点即可解决问题;然后利用在数轴上的数从右到左,逐步减少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画图表示如下:在数轴上从右到左,逐步减少所以214>74>78>12. 21. 【答案】解:256+327−123, =256−146+327,=116+327, =41942.【解析】先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327和−123的位置,再通分求解. 【解答】解:256+327−123, =256−146+327, =116+327,4222. 【答案】解:213×914÷214,=73×914÷94,=73×914×49,=23.【解析】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把除变成乘,再进行计算.【解答】解:213×914÷214,=73×914÷94,=73×914×49,=23.23. 【答案】解:75x=1415,7 5x÷75=1415÷75,x=1415×57,x=23.【解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75来解即可.【解答】解:75x=1415,7 5x÷75=1415÷75,x=1415×57,x=23.24. 【答案】这个数是411.【解析】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根据题意可得数量关系:某数×1112=56−12,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这个数是x,根据题意得:11 12x=56−12.123 x =13×1211 x =411.25. 【答案】(1)用电最少月份的用电量占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的725;; (2)第二季度的用电量占上半年用电总量的55167.【解析】(1)先找出用电最少月份的用电量数,再求出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数,进一步用除法计算求得用电最少月份的用电量占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的几分之几;; (2)第二季度的用电量数在第一题中已经求出,先求出上半年用电总量数,进而用除法计算求出第二季度的用电量占上半年用电总量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是:98+77+100=275(千瓦时), 5月份的用电量最少,是77千瓦时,用电最少月份的用电量占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的:77÷275=77275=725;; (2)上半年用电总量:205+217+138+275=835(千瓦时),第二季度的用电量占上半年用电总量的:275÷835=275835=55167, 答:(1)用电最少月份的用电量占第二季度的用电总量的725; (2)第二季度的用电量占上半年用电总量的55167.26. 【答案】以此速度小杰1小时可以走4千米.【解析】用行走的路程除以他行走的时间就是它的速度. 【解答】解:3215÷815, =3215×158,=4(千米).27. 【答案】这个集装箱装运的成年装有258吨.【解析】512的单位“1”是货物的总量,即20吨;38的单位“1”是服装类货物的吨数,由此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决问题. 【解答】解:20×512×38, =253×38,=258(吨);28. 【答案】解:(1)58=1+48=18+12,3 5=610=1+510=110+12;; (2)58=18+16+13,5 8=124+112+12,5 8=18+16+112+14;【解析】(1)由单位分数的意义可知将一个分数分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过程就是利用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或分数的性质,把这个分数拆成两个同分母分数,使其中一个分子是1,另一个分数分子能整除分母;; (2)只要根据单位分数的转化方法,把其中的一个分数利用分数的性质继续拆分即可.【解答】解:(1)58=1+48=18+12,3 5=610=1+510=110+12;; (2)58=18+16+13,5 8=124+112+12,5 8=18+16+112+14;。
人教版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312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80%=( )÷403、( )吨是30吨的13,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
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
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8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1、7米的18 与8米的17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100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B. a ÷ 58C. a ÷ 32D. 32÷a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两段相比( )。
2018-2019学年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6)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________确定圆的位置,________确定圆的大小.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________.2.按规律填数:,,,________(百分数),________(分数),________(小数),________(成数).3.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________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________,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它是一个________小数,取两位小数是________.4.一个圆的周长是厘米,它的半径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5.一个环形铁片,内圆直径是厘米,环宽厘米,外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6.六年级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女生是全班的________,女生比男生多________,男生比女生少________.7.六班今天有人到校上课,有人请假,六班今天的出勤率是________.二、选择(5分)8.一种商品先涨价,又降价.现价是原价的A. B. C. D.9.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则()A.甲数乙数B.甲数乙数C.甲数乙数10.一袋糖克,吃掉后,再增加,这袋糖现在重()A.克B.克C.克11.甲堆苹果的与乙堆苹果的相等,则()A.甲堆重B.乙堆重C.无法比较12.两圆的直径相差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A.厘米B.厘米C.无法确定三、我会判断是非.(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13.在克水中放入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________.(判断对错)14.如果甲比乙多,则乙比甲一定少.________.(判断对错)15.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________(判断对错)16.存入银行的本金不变,存期越长,获得的利息一定多.________.(判断对错)17.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________(判断对错)四、计算.(37分)18.直接写出得数.×19.解方程.20.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五、操作题:(5分)21.画出一个半径是的圆,标出圆心、半径、直径.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六、我会实际应用.(共28分)22.王村今年生产棉花吨,今年比去年多生产吨,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23.笑笑家年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元,笑笑家年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24.在一个直径米的圆形草地周围铺一条宽米的环形道路,求这条环形路的面积是多少.25.一件商品降价折出售,便宜了元,原价是多少元?26.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答案1. 【答案】圆心,半径,相等【解析】根据圆的特征可知: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据此解答.【解答】解: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故答案为:圆心,半径,半径.2. 【答案】,,,成【解析】经观察分析发现其规律: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相差.【解答】解:因为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相差.所以,,,(百分数),(分数),(小数),成(成数).故答案为:,,,成.3. 【答案】,圆周率,,无限不循环,【解析】圆周率是一个常数(约等于),是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来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也只取值至小数点后约位;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圆周率的含义可知: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圆周率,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取两位小数是;故答案为:,圆周率,,无限不循环,.4. 【答案】,【解析】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圆的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这个圆的面积.【解答】解:(厘米);×,×,(平方厘米);答:它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故答案为:;.5. 【答案】,【解析】先求出外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外圆的周长;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就是求内圆半径为厘米,外圆半径为厘米的圆环的面积,利用圆环的面积公式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厘米),(厘米),××(厘米)×××(平方厘米).答:外圆的周长是厘米,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故答案为:,.6. 【答案】,,【解析】要求女生是全班的百分之几,就是用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即;要求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百分比,即;要求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就是求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占女生的人数的百分比,即.【解答】解:女生是全班的:,,;女生比男生多:,,;男生比女生少:,,;答:女生是全班的,女生比男生多,男生比女生少.故答案为:,,.7. 【答案】×.【解析】出勤率是到校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到校人数到校人数请假人数【解答】解:×;故填:.8. 【答案】B【解析】把原价看作单位“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涨价后的价钱;进而把涨价后的价钱看作单位“ ”,现价是涨价后价钱的,用乘法求出现价;进而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假设商品的原价是元,则:××,××,(元),;故选:.9. 【答案】B【解析】根据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可得甲数×乙数×,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甲乙的关系,进而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即可.【解答】解:根据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可得甲数×乙数×,所以甲数:乙数,因此甲数乙数×,因此甲数乙数.故选:.10. 【答案】B【解析】先把这袋糖原来的质量看成单位“ ”,吃掉那么还剩下它的,用乘法求出吃掉后的质量,再把吃掉后的质量看成单位“ ”,现在的质量就是它的,再用乘法求出现在的质量是多少克.【解答】解:×××××(克)答:这袋糖现在重克.故答案为:.11.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甲堆苹果重量×乙堆苹果重量×,设乙堆有苹果千克,代入式子,可得:甲堆苹果有千克,然后比较,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设乙堆苹果有千克,则甲堆苹果有:×,,(千克);,所以甲堆苹果重;故选:.12.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分别设小圆的直径为厘米,那么大圆的直径为厘米,然后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出圆的周长,最后再用大圆的周长减去小圆的周长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小圆的直径为厘米,那么大圆的直径为厘米,××,×,×,(厘米);答:两圆的直径相差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厘米.故选:.13. 【答案】×【解析】首先弄清楚盐水的重量是水与盐的重量和,即克,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答: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故答案为:×.14. 【答案】×【解析】比乙多,即以乙作为单位“ “,甲是乙的,要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是以甲作为单位“ “,即.【解答】解:;故答案为:×.15. 【答案】√【解析】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按原价的出售,把原价看作“ ”,即优惠了,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答:优惠了,故答案为:√.16. 【答案】√【解析】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知道在本金和年利率相同的情况下,时间与利息成正比例,由此得出答案.【解答】解:因为,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所以,存入银行的本金不变,存期越长利息越多,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7. 【答案】×【解析】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根据直径的定义可知,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的说法是错误的,它缺少了“通过圆心”这个条件.【解答】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故答案为:×.18. 【答案】解:×【解析】把百分数化为小数计算;把除法变为乘法,约分计算;注意数位对齐;把百分数化为分数计算;把分数化为小数计算;先计算,再计算;小数点对齐.【解答】解:×19. 【答案】解:;;;;;.【解析】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先化简方程,再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答】解:;;;;;.20. 【答案】解:××××;×;×;××××××.【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解答】解:××××;×;×;××××××.21. 【答案】周长是,面积是平方厘米.【解析】由题意知,再依据画圆的方法画一个圆,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即可;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解:以半径厘米画圆如下图,即为直径是厘米的圆:周长为:××.面积是:××(平方厘米)22. 【答案】今年比去年增产.【解析】先求出去年生产的吨数,然后用多生产的吨数除以去年生产的吨数即可.【解答】解:,,;23. 【答案】笑笑家年的总支出是元.【解析】设年笑笑家家庭总支出为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则其他支出为,食品支出为,根据“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元”,据此列出方程为:,根据等式的性质解出,即家庭总支出.【解答】解:设笑笑家年的总支出是元,24. 【答案】这条环形路的面积是平方米.【解析】先求出圆形草地半径即内圆半径,再求出外圆半径,然后根据环形面积公式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米)(米)×××(平方米);25. 【答案】原价是元.【解析】要求原价是多少元,把原价看作单位“ ”,降价折即按原价的出售,便宜看了原价的,便宜了元;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解:,(元);26. 【答案】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千米.【解析】把原来的速度看成单位“ ”,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用原来的速度乘上这个百分数就是现在的速度.【解答】解:××(千米)。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标准试卷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8)一、仔细读题,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李红在队列中的位置是第列第行,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2.把盒花生牛奶平均分成份,每份占总数的________,每份有________.3.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4.千克的是________千克;________米的是米;千米比________千米多;比吨少是________吨.5.甲数是,比乙数少,乙数是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化成最简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8.一项工程,每天完成它的,天完成他的,________天完成这项工程.9.在横线里填上“ ”“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小法官,谁是谁非.(对的在括号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10.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________.(判断对错)11.米增加后,再减少,结果还是米.________.(判断对错)12.和互为倒数.________.(判断对错)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增加,比值不变.________.(判断对错)14.在中,前项加上,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________.(判断对错)三、猜一猜.(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15.一种商品,先提价,再降价出售,则()A.现价和原价同样高B.现价高C.原价高16.甲数比乙数少,甲数和乙数的比是()A. B. C. D.17.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和的度数比是,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18.一个数(除外)除以,这个数就()A.扩大倍B.缩小倍C.不变19.把分:小时化成最简比是()A. B. C.四、计算.(共33分)20.直接写得数.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2.列式计算.①、一个数的是的,这个数是多少?②、与的和除以他们的差,商是多少?③、与它的倒数的和是多少?五、看图列式计算.(每小题6分,共6分)23.看图列式计算六、动脑筋,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29分)24.从泸西到弥勒的公路长千米.一辆汽车从泸西开往弥勒,行驶了,离泸西还有多少千米?25.五年级师生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元,比六年级少捐.五、六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26.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第二周吃了第一周的,还剩千克没吃.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27.用一根长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28.一件衣服先提价四分之一,再降价五分之二,现在售价为元,问这件衣服原价是多少元?答案1. 【答案】【解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李红在队列中的位置是第列第行,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故答案为:.2. 【答案】,盒【解析】把盒花生牛奶平均分成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盒花生牛奶当做单位“ ”平均分成份,则每份是这盒花生牛奶的,每份有盒.【解答】解:每份占总数的:,每份有:(盒).故答案为:,盒.3. 【答案】的倍是多少,已知两个数的积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解析】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解;根据除法的意义求解.【解答】解:表示求的倍是多少;表示已知两个数的积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故答案为:的倍是多少;已知两个数的积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4. 【答案】,,,【解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千克乘即得千克的是多少千克;已知若干米的是米,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这个长度是米.千米比若干千米多,即千米是这个长度的,所以这个长度是千米,吨的是,则比吨少是吨.【解答】解:(千克)(米)(千米)(吨)即千克的是千克;米的是米;千米比千米多;比吨少是吨.故答案为:、、、.5. 【答案】【解析】把乙数看成单位“ ”,甲数比乙数少,那么甲数就是乙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由此用除法求出乙数.【解答】解:,,;答:乙数是.故答案为:.6. 【答案】,,【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就是;都乘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就是.【解答】解:.故答案为:,,,.7. 【答案】,【解析】先把化成,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除外)比值不变;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8.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是指完成这项工作的工作效率,要求的是天的工作总量和完成这项工作的工作时间,把这项工程看做单位“ ”,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天);答: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故答案为:,.9. 【答案】,,,【解析】一个不为的数乘一个小于的数,则积就小于这个数.乘一个大于的数,则积就大于这个数.除以一个小于的数,则商就大于这个数.据此分析完成.【解答】解:故答案为:,,,.10. 【答案】√【解析】由于真分数小于,所以在分数除法中,如果除数是真分数,那么商一定大于被除数.【解答】解:被除数是真分数,说明被除数不是;除数是真分数,说明除数小于,且不等于;被除数不是,而且除数小于,那么商一定大于被除数.故答案为:正确.11. 【答案】【解析】米增加后变成原来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以,求出米增加后是多少米;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再减少后是多少米即可.【解答】解:米增加后是:(米);再减少后是:(米).答:米增加后,再减少后是米.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2. 【答案】【解析】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看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只要看看这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和不是互为倒数;故答案为:.13. 【答案】【解析】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才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才不变;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 【答案】√【解析】根据的前项加上,可知比的前项由变成,相当于前项乘;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由变成,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的前项加上,可知比的前项由变成,相当于前项乘;后项也应该乘,由变成,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故答案为:√.15. 【答案】C【解析】把商品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 ”,先提价后是;再降价是;然后和比较大小,即可判断出现价和原价的关系.【解答】解:把商品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 ”,现价是:因为,所以原价高.答:一种商品,先提价,再降价出售,原价高.故选:.16. 【答案】C【解析】把乙数看作单位“ ”,那么甲数就是它的,进而写出甲数与乙数的对应比,并化简比得解.【解答】解:甲数:乙数:.故选:.17.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占三角形内角和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别求出三个角,进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18. 【答案】A【解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即可判断.【解答】解:一个数(除外)除以,这个数就是这个数乘上,如;,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了倍.故选:.19. 【答案】B【解析】先把小时化成分,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分:小时分:分:故选:.20. 【答案】解:【解析】根据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21. 【答案】解:;;;;;.【解析】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最后算减法;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先算加法,再算除法.【解答】解:;;;;;.22. 【答案】这个数是.②.答:商是.③.答:和是.【解析】①先算的,所得的积除以;②先算与的和,与的差,所得的和除以所得的差;③先算的倒数,即,再用加上所得的商即可.【解答】解:①.23. 【答案】剩下千克.(千米)答:全长千米.【解析】根据题意可把全部的大米看作是单位“ ”,剩下的占了单位“ ”的,全部的大米是千克,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根据题意要把全部的长度看作是单位“ ”,剩下的是单位“ ”的,剩下的是千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千克)24. 【答案】离泸西有千米.【解析】把从泸西到弥勒的全程看成单位“ ”,从泸西开往弥勒,行驶了,也就是离泸西的路程是全程的,用全程乘上这个分率即可求出离泸西还有多少千米.【解答】解:(千米)25. 【答案】五、六年级一共捐款元.【解析】把六年级捐款的钱数看成单位“ ”,它的就是五年级捐款的钱数,它对应的数量是元,由此用除法求出六年级捐款的钱数,进入求出五、六年级的总钱数.【解答】解:(元)26. 【答案】这批大米一共有千克.【解析】首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以,求出第二周吃了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然后用减去,再减去第二周吃的,求出剩下的大米占这批大米的分率;最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以剩下的大米占这批大米的分率,求出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即可.【解答】解:(千克)27. 【答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解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组,每组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首先求出长、宽、高的和;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高.然后把数据代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解答】解:(份)(厘米)(厘米)(厘米)(厘米)(立方厘米)28. 【答案】这件衣服原价是元.【解析】把衣服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 ”,先提价后是;再降价是;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以,求出这件衣服原价是多少元即可.【解答】解:把衣服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 ”,现价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