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2月)模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8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12月)模块考试文数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 ) A .[)1,4- B .(]2,3 C .(2,3) D .(-1,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12|1,3,|13,|680U A x x x x x C A x x B x x x =->=<->∴=-≤≤=-+<{}{}|24,()23U x x C A B x x =<<∴⋂=<≤,故选B.考点:集合的运算. 2.若复数21z i=-,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1i + B .1i - C . 1i -+ D .1i -- 【答案】B考点:复数的代数运算. 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命题“若2340x x --=,则4x =”的逆否命题为“若4x ≠,则2340x x --≠”B .“4x =”是“2340x x --=”的充分条件C .命题“若0m >,则方程20x x m +-=有实根”的逆命题为真命题D .命题“若220m n +=,则0m =且0n =”的否命题是“若220m n +≠,则0m ≠或0n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20x x m +-= 有实根,故114()04m m --≥∴≤-,不能推出0m >,故C 命题错误.选C. 考点:命题.4.已知a b 、都是正实数,函数2xy ae b =+的图像过(0,1)点,则11a b+的最小值是( )A .3+B .3-C .4D .2 【答案】A考点:基本不等式.5.右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底部为正三棱柱,上部为一球体的组合体,且正三棱柱的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2,高为5,球的半径为13=,故该组合体的体积为3142523π⨯+⨯=+故选D. 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6.函数()2tan f x x x =-在,22ππ⎛⎫-⎪⎝⎭上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考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7.设z x y =+,其中实数,x y 满足2000x y x y y k +≥⎧⎪-≤⎨⎪≤≤⎩,若z 的最大值为12,则z 的最小值为( )A .-3B .-6C .3D .6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不等式的平面区域可知目标函数在(,)B k k 处取最大值,此时12,6z k k k =+=∴=.在(12,6)A -处最小值为1266z =-+=-.故选B.考点:线性规划.【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规划的知识.由题中的约束条件可知0k >,由此可作出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由目标函数的等式可知z 为直线z x y =+在y 轴的截距,可知直线过B 时z 有最大值,代入可求得k 的值,直线在A 处z 有最小值,代入点的坐标可求得最小值.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常考内容.本题难度不大.8.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满足直线0ax by c ++=与圆221x y +=相离,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考点:余弦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形状的判断是三角函数中常考的知识点之一,由本题中涉及到三角形三个边长,可知本题的考点之一为余弦定理,而余弦定理的应用需要知道三个边长和一个内角,或三个边的关系,而由直线与圆相离可得222c a b >+,由此本题的解题思路就解决了.本题难度中等.9.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与抛物线28y x =有一个共同的焦点F ,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为P ,若5PF =,则点F 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AB .2 CD .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双曲线的焦点为2221(2,0),(2,0),2F F a b ∴+=,设(,)P m n ,2222(2)58m n n m⎧-+=⎪∴⎨=⎪⎩,(3,P ∴或(3,-,取12(3,2P PF PF ∴+=,1,a b ∴==,故双曲线的一个渐近线是,y F =∴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d ,故选A.考点:双曲线的定义,性质.【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双曲线的定义,性质.圆锥曲线在考查在选择或填空题中以基础考点为主.本题由结论可知需要求得点F 坐标和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F 坐标非常容易得出,双曲线的渐近线需要求出,a b 的值,由题中条件也可求得.圆锥曲线是高中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考点和热点.10.已知函数()()()()21010x x f x f x x -⎧-≤⎪=⎨->⎪⎩,若方程()f x x a =+有且只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0-∞B .[)0,1C .(),1-∞D .[)0,+∞ 【答案】C考点:函数与方程;函数的图象.【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图象,函数与方程等知识.由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可知函数在0x >时为周期函数,可作出函数的图象,方程的根的个数情况可转化为两函数的交点个数问题.由两函数的图象可知a 的取值范围.本题的主要考点在函数,本题的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也是高中必考的内容.难度中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满分25分.)11.已知tan 2α=,那么sin 2α的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45【解析】试题分析:22222sin cos 2tan 224sin 22sin cos sin cos tan 1215ααααααααα⨯=====+++.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12.若ABC ∆中,0045,75AC A C ===,则BC =____________.考点:正弦定理.13.已知向量,a b ()a b a -⊥ ,则,a b的夹角是____________.【答案】4π 【解析】试题分析:()()22,0,0,cos 0,a b a a b a a a b a a b θ-⊥∴-⋅=∴-⋅=∴-⋅=22cos 0θ∴=,cos 4πθθ∴=∴=. 考点:向量的数量积.14.已知点()()2,0,0,2A B -,若点C 是圆2220x x y -+=上的动点,则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答案】3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可得直线AB 方程为20x y -+=,当过圆心(1,0)M 且垂直于AB 时交圆于C ,此时ABC ∆面积最小,111,1)322S AB h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由题意知三角形的中AB 是定值,容易求得,这样本题就转化成了求圆上的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的最小值,由圆的相关知识可找到点C 的位置,进而可解决本题.本题虽然求三角形的面积,但主要考查了圆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中等.15.①若函数()y f x =是奇函数,则()y 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对任意x R ∈满足()()()121f x f x f x -+=+,则4是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③若log 3log 30m n <<,则01m n <<<;④若()x af x e-=在[)1,+∞上是增函数,则1a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②④考点: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对称性.【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对称性.函数的奇偶性的考查可从两个方面解决:一、由奇偶性的定义给予证明;二、通过作函数的图象也可以解决.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要能拆解函数,化成多个初等函数来研究单调性.不式等的问题要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的方面来解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cos sin 244f x x x x πππ⎛⎫⎛⎫=++-+ ⎪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若将()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求函数()g x 在区间0,2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1)π,5,,1212k k k Z ππππ⎡⎤-+∈⎢⎥⎣⎦;(2)最大值2,最小值1-.试题解析:(1)()2sin 22sin 22f x x x x x π⎛⎫=++=+ ⎪⎝⎭12sin 222sin 223x x x π⎛⎫⎛⎫=+=+ ⎪ ⎪ ⎪⎝⎭⎝⎭.....................2分 22T ππ==........................3分 222,232k x k k Z πππππ-≤+≤+∈,5,1212k x k k Z ππππ-≤≤+∈,单调递增区间为5,,1212k k k Z ππππ⎡⎤-+∈⎢⎥⎣⎦...........................6分考点: 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象的变换;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及其求法. 17.(本小题满分12分)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B A B ac =+==.求sin A 和c 的值.,1c =. 【解析】试题分析:在ABC ∆中,由cos B =sin B =A B C π++=,得到()sin sin C A B =+=sin sin C B <,得到C B <,C 为锐角,cos C =()sin sin A B C =+=a =,结合ac =即得.考点:1.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2.正弦定理.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点C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上一点,直角梯形BCDE 所在平面与圆O 所在的平面垂直,且1//,,2,32DE BC DC BC DE BC AC CD ⊥====.(1)证明://EO 平面ACD ; (2)证明:平面ACD ⊥平面BCDE ; (3)求三棱锥E ABD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3. 【解析】试题分析:(1)取BC 中点F ,连接,OF EF ,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到//AC OF ,再证明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结合面面平行的判定得到面面平行,最后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可得结论;(2)根据AB 是直径得直径所结的圆周角为直角,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C ⊥平面ADC ,进而得面面垂直;(3)由题意可知AC 为三棱锥A BDE -,即可求出结论.试题解析:(1)取AC 的中点F ,连接OF 是ABC ∆的中位线,所以1//,2OF BC OF BC =........2分因为1//,2DE BC DE BC =,所以//,OF DE OF DE =,四边形OFD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E DF DF ⊂平面ACD ,OE 不在平面ACD 中,所以//ED 平面ACD .........4分 法2:取BC 中点F ,连接,OF EF ,OF 是ABC ∆的中位线,所以//AC OF ,BCDE 为梯形, 且12DE BC =,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DC ................2分 AC DC C ⋂=,∴ 平面//ACD 平面,OEF OE ⊂平面,//OEF EO 平面ACD ..............4分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证明垂直问题时的注意事项:解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定理成立的条件规范书写过程,如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一定要体现出平面中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是点线面位置关系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重难点.要注意条件的应用.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且25,a a 是方程212270x x -+=的两根,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且满足()*113,23n n b b T n N +==+∈. (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n c ,nn na cb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M .【答案】(1)*21,n a n n N =-∈,*3,n n b n N =∈; (2)113n n n M +=-. 【解析】试题分析:(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253,9a a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首项和公差,由此能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由()*113,23n n b b T n N +==+∈得13,2n n b b n +=≥,由此求得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2)利用错位相减法能求出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M .试题解析:(1)∵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0d >,且25,a a 是方程212270x x -+=的两根,∴25251227a a a a +=⎧⎨=⎩,解得253,9a a ==,或259,3a a ==(∵0d >,∴舍去)∴11349a d a d +=⎧⎨+=⎩,解得11,2a d ==,∴()*11221,n a n n n N =+-⨯=-∈,∵()*113,23n n b b T n N +==+∈,① ∴()*23n n b T n N =+∈,②两式相减并整理,得13,2n n b b n +=≥, ∴*3,n n b n N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的递推公式.【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求和,数列的递推公式.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就注意的问题:一、要善于识别题目的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况;二、在写出n S 与的n qS 表达式时要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准确的计算n S -n qS 的表达式.本题是数列中的常见题型,难度中等.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点()2,0P -作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求1AF B ∆的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212x y +=;.试题解析:(1,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22,b b c a ==1a b ==,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2x y +=. (2)设直线():20l my x m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222420m y my +-+=,()()224820m m ∆=-+>,可得22m >,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22242,22m y y y y m m +==++, ∴1AF B ∆的面积为11A121211122PF B PF S S PF y y y y ∆∆-=-=-,2y ==≤=, 当且仅当26m =时,取等号,满足22m >, ∴1AFB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2=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11ln 2f x x ax a x =-+-. (1)函数()f x 在点()()2,2f 处的切线与30x y ++=平行,求a 的值; (2)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3)对于任意()1212,0,,x x x x ∈+∞>,有()()1221f x f x x x ->-,求实数a 的范围.【答案】(1)5a =;(2) 2a >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1a -上单调递减,在()1,a -+∞上递增,2a =时,()f x 在()0,+∞上单调递增,12a <<时,()f x 在()0,1a -上单调递增,在()1,1a -上单调递减,在()1,+∞上递增,1a ≤时,()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递增;(3)15a ≤≤.试题解析: (1)∵()()211ln 2f x x ax a x =-+-, ∴()1a f x x a x-'=-+,∵函数()f x 在点()()2,2f 处的切线与30x y ++=平行, ∴1212a a --+=-, ∴5a =.(3)∵()()1221f x f x x x ->-, ∴()()1122f x x f x x +>+,令()()F x f x x =+,则对于任意()1212,0,,x x x x ∈+∞>,有()()1221f x f x x x ->-,等价于()F x 在()0,+∞上是增函数.∵()()F x f x x =+, ∴()()2111F x x a x a x'⎡⎤=--+-⎣⎦, 令()()211g x x a x a =--+-,10a -<时,()0F x '≥在()0,+∞上恒成立,则()00g ≥,∴1a ≥,不成立;10a -≥,则102a g -⎛⎫≥ ⎪⎝⎭,即()()150a a --≤,∴15a ≤≤,综上15a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
山东宁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一、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
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理论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
”……,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
……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
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
”这一段话体现了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2.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永恒不变的②批判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山东宁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山东宁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 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一、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
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理论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
”……,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
……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
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
”这一段话体现了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体现了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体现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选B;①不选,颠倒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考点: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2. 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永恒不变的②批判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的是客观唯心观点,“举一纲而万目张”坚持了辩证法的观点,①不选;“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对立;③④正确,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选D。
4.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科学家将在其中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验证和创新突破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为解决国家迫切需求的重大问题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法和手段。
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指导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根本任务③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科学家将在其中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验证和创新突破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为解决国家迫切需求的重大应用问题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法和手段”体现了意识活动是有目的的,是具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选B;②不选,因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没有强调先进的认识工具。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5. 关于汉字“射”与“矮”,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身为一寸,自然是矮,而委派矢出,自然为射,所以这两个字误读了。
有人却认为古人射箭时常半蹲,故身寸,而委的常用意是弯曲、不能伸直,自然就是矮,所以两字并未误读。
专家指出,甲骨文中“射”的造字本义是用弓弦将箭只弹出,攻击远处目标,而“矮”的造字本义是因为背负沉重的箭筐而弯下腰。
所以两字并非误读,而是由甲骨文向金文转变的时候误写了。
这说明①对真理的探索是永无止境,没有确切结果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个体差异性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对于“射”与“矮”两个字体一直存在争议,经过研究得知,甲骨文中“射”的造字本义是用弓弦将箭只弹出,攻击远处目标,而“矮”的造字本义是因为背负沉重的箭筐而弯下腰,体现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选D;①不选,因为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循环过程,该观点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④与材料无关。
考点:联系的多样性、认识过程6. 长江流域因其丰富的资源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地带”。
但囿于地方利益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
如今,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从大开发变为大保护证明了①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意识活动因具有目的性而能保证实践的成功③认识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④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真理也能转化为谬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但囿于地方利益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
如今,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体现了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体现了正确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也说明物质世界是复杂的,认识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选D;②过于绝对化;④与材料无关。
选D。
考点:认识过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7. 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
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
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其适用条件和范围④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与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是科研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所取得的科学实验成果,该实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实践是主观能动性,①②说法正确。
规律是客观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③说法错误;④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是唯意志论,错误;本题选A。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创新思维8.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入,使大量数据的获取、聚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成为热门话题。
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
这说明①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②现实联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具体联系加以研究③立足人的能动创造,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④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有重要意义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体现了现实联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具体联系加以研究,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具有重要意义,②④正确;①不选,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③与材料无关。
选C。
考点:联系的多样性9. 2016年以来,民生银行颠覆传统,研发投产了三大数据产品部署在移动端,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与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结果。
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还实现了与银行各层级员工的零距零,优化了银行内部各项业务关系。
这说明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数据产品作为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②人们可以改变客观联系,利用数据产品建立新的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民生银行适应大数据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大数据密切了银行、用户、员工之间的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民生银行颠覆传统,研发投产了三大数据产品部署在移动端,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与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结果”体现该银行做到了尊重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即民生银行适应大数据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联系具有普遍性,大数据密切了银行、用户、员工之间的联系,选D;①与材料无关;②不选,因为客观联系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客观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考点:联系的观点10.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强调,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
这表明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④量变对于事物发展全过程来说更为重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体现了通过信息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的流动,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选C;①不选,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不选,因为对于事物发展而言质变更重要。
考点:联系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11. 2016年3月16日,慈善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扶贫攻坚、共享发展、全面小康……《慈善法》草案与“十三五”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制定《慈善法》传递民意的同时,也释放了多重利好民生的信号。
《慈善法》是鼓励人人行善的,“人人应具善心,善举人人可为;只有人人向善,便能够社会向善;只有人人参与,便能够社会参与”。
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慈善的发展:①总是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②符合人民根本利益而具有不可抗拒性③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④总是处在平衡和统一的变化过程中发展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人应具善心,善举人人可为;只有人人向善,便能够社会向善;只有人人参与,便能够社会参与”强调了每一个人都要发挥作用,体现了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同时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定能够成功,选B;①④与材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