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篮球发展简史: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起初,他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10英尺(3.04米),以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
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定,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篮球运动是1895年9月由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天津,随后在天津、北京、上海等沿海各大城市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美国的2支球队首次将篮球进行了表演展示。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
从此,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走上了合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路。
随后,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
篮球项目能登上奥运会竞技舞台,对于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女子篮球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我国篮球史解放前,中国曾参加了第11届和第14届奥运会的男篮比赛,均在小组赛上即遭淘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篮球运动有了很大普及和发展,努力追赶着世界的步伐。
在参加的7届夏季奥运会中,男篮历史最好成绩为第八名,分别在亚特兰大和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女篮则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银牌。
1952年8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中国体育代表团发表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断绝同它的关系。
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现代篮球运动是清朝末期(1895年)由美基督教青年会传教士,传入我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
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女篮是一支进步迅速、提高显著的世界劲旅。
1986年7月20日,中国男篮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的世界第十届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
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国际篮坛普遍重视中国男篮的表现,认为这是中国队在世界篮球大赛中具有历史性的突破。
1995年至2007年,中国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12年CBA甲A 联赛培养了一大批篮球明星,尤其是姚明等球员进军NBA美国职业联赛,中国篮球走上了世界职业篮球的颠峰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球迷、商家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投入。
CBA甲A联赛的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篮球在国际篮坛的地位,也大大推动了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群众性的篮球运动蓬勃展开。
街头三人篮球赛如火如荼,校园篮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CUBA大学生联赛深入人心,参赛队多达700支,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篮球运动终于发展成中国第一大运动篮球规则国际篮球规则每4年修改1次。
国际篮球规则规定每队由不超过12名队员和1名教练员组成。
每队允许有1名助理教练员。
比赛时每队上场5人,队服号码应是4~15号,同队不得使用重复号码。
所有队员服装颜色应该一致。
不允许穿有条纹的背心。
每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时。
每队在每半时内允许暂停2次,每次1分钟。
下半时终场时,如果两队得分相等,则进行决胜期比赛。
每个决胜期为5分钟,每队有1次暂停机会,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违例和犯规历来是篮球规则的主要部分,违例的主要规定除3秒、5秒、8秒、30秒和球回后场之外,还有:①带球走。
一、篮球运动的发明与演进内容提要1.什么是篮球运动?2.篮球运动的起源3.篮球发明饭历史背景4.篮球运动的演进5.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6.我国篮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一)什么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以将球投入对方的篮筐,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对抗性的运动项目。
●现代篮球运动是以竞技篮球运动为主体,大众篮球运动和学校篮球运动为基础的多系统,多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游戏,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篮球运动的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士•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创始的(三)篮球运动创始过程中所借鉴的史料受古代马雅人所从事的“场地球”游戏的启发和少儿时期“打小鸭”游戏的启示:即当地人向桃篮里扔桃子投准比赛的启迪一项富有情趣的运动诞生了。
(四)篮球运动演进与发展的基本历程1)篮球运动演进的五个时期:初创传播-----完善推广---普及发展----全面提高----创新攀登2)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三次高潮●全面推广、男子篮球正式列项进入奥运会:第一次新高潮【20世纪30-40年代】1932年6月在瑞士的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NBA及世界锦标赛的起步带来的新发展:第二次新高潮【20世纪50—70年代】1950年和1953年第一届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先后举行;50年代初,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开始;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巴塞罗那奥运会职业运动员参赛掀起的发展:第三次新高潮【20世纪90年代】1990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更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并取消了对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国际篮球大赛的限制,美国NBA职业运动员组成的“梦之队”参加了1992年第25届奥运会;篮球运动由此向职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迈出了新的步伐;目前已有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国际篮球联合会成员。
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篮球运动也在不断的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体育大国,篮球运动正日渐成为人们热衷的运动项目。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职业化、人才培养等几个角度阐述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一些西方教师和传教士将篮球引进中国,随后,篮球开始在中国国内流传。
1920年,中国第一所篮球俱乐部——上海体育俱乐部成立。
此后,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壮大。
二、职业化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壮大,篮球运动也进入了职业化时代。
目前,中国篮球协会下设有CBA(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作为中国目前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联赛。
CBA不仅提升了中国篮球运动的职业化程度,而且也增加了人们观看篮球比赛的乐趣。
三、人才培养在职业化的基础上,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篮球协会创办了许多形式各异的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同时,一些季前赛和夏令营的活动也为广大篮球爱好者提供了锻炼自己篮球技巧的机会。
四、发展前景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国篮球运动的未来是非常乐观的。
在国家政策和篮球协会的大力支持下,CBA联赛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锋线球员也开始崭露头角,其中易建联、王治郅、姚明等一批杰出球员成为中国篮球的代表。
此外,中国篮球协会也在不断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预测着篮球运动对未来的惊喜和期待。
总之,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正是快速地发展着,在历史发展、职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未来,中国篮球运动的前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一起期待着中国篮球的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的篮球运动发展编年史新浪体育现代篮球运动是满清末期(1895年)由美基督教青年会传教士,传入我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人为青年会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willard.lyon)因此,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起源地。
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
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为了便于了解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通常可以按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的社会变迁,篮球运动及其技、战术在中国的发展和重大国内外竞赛活动、事件等综合(或分别)将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分成3个时期,7个不同阶段。
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传播缓慢普及时期,期间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2、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有限推广、停滞困惑、复苏发展时期,期间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即中国篮球运动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攀登的新阶段。
具体情况如下:第一时期(1895-1948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以后,未能得到当局的重视和有组织地传播、普及,基本处于自流的状态。
但由于篮球运动特有的趣味性和健身性仍深受青少年学生自发的喜爱。
经过近十年的传播,篮球运动才逐渐成为20世纪初大、中学校的主要体育活动并从学校传入社会,如:当时天津市的南开学校、高等工业学校、省立一中等;北京市的清华学校、汇文学校、协和书院等;上海市的圣约翰、南洋、沪江大学等;南京市的金陵、东南大学等;苏州市的东吴大学等。
前言一问题的提出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人民政府积极倡导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指导下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学校部队工矿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广泛开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篮球运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其服务半个世纪以来篮球事业和我国其他事业一样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当前我国的篮球事业正处在世纪之交体制转换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在这个重要时刻对半个世纪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中国篮球在21世纪初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有利于中国篮球在21世纪不断进步再攀高峰获得更大的发展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全过程和多元内容进行详细的挖掘描述分析归纳提炼和总结不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并取得新的成果力求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走向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篮球科学的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为新世纪篮球事业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是从1895年至1990年度而且许多是建国前的内容本课题针对这一情况在继续深入研究这一部分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篮球运动发展史力求填充这个空白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内容以往的研究成果侧重于竞技篮球运动方面对群众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方面的内容只作了少量的描述对篮球理论建设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方面更是极少涉及本课题针对这一情况在进一步对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深入研究了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学校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理论建设发展史以及篮球运动管理体制发展史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框架体系篮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其他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作为体育事业的一个部分篮球事业和我国其他事业一样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发展的影响同时又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产生反作用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置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的大背景下进行详细的归纳分析及提炼以史论结合的形式探讨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的互动关系四理论与实践意义随着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加强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的研究以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这些研究无疑为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但这些研究有的是中国体育史综合卷中的一小节内容即使两本中国篮球运动专项史的研究也是从1895年至1990年度许多是建国前的内容研究的侧重点又集中在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上相应缺少群众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篮球理论建设以及篮球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由此而言以往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展示建国后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激烈时代变迁的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未能形成一步系统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本课题从历史科学的高度和角度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借助历史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新中国篮球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的互动关系进行较深层面的分析力求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走向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丰富其内容完成一部研究坚实系统完整的有较高理论价值的专项科技史弥补和填充此类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能展现过去而且能投射未来所以以此研究成果指导现在决策未来的发展与走向对推动我国篮球运动蓬勃发展提高其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为了系统完整地揭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中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发展脉络以及便于研究和提高可操作性课题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分成五个子课题来研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篮球运动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理论建设发展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管理体制发展史二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分批组织调研小组查阅了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中国篮协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文史编辑部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资料此外还查阅了大量相关的书籍杂志报纸等二访问调查法采用专访和召开座谈会两种方式对熟悉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篮协市县体育局教育局篮协工会的领导专家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前中国篮协副主席张长禄前八一总政体育处郭玉佩篮管中心主任助理胡加适青少部部长王旋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业训处田文惠等人三问卷调查法设计出包括若干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问卷对新中国篮球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四实地考察调查法运用个别面谈小型座谈会现场观察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评定公布的8个篮球城市以及其它一些篮球运动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五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论证有关结论与建议六数理分析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阶段划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阶段划分的依据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发展对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性质决定了我国的体育事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必将大力发展体育运动1952年6月2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同年在体总写给刘少奇并党中央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这一方针在1954年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体委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党中央在批示中指出“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学校部队工矿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迅速开展起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就一般规律而言体育体制是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的体制决定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体育模式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体育模式80年代起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体育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体育发展模式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正在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模式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决定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模式篮球运动的发展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目的发生变化80年代篮球打得好的人能被招入一些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工作90年代人们逐步地向为自己的健康而参加篮球运动转变此外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在赞助对外交流消费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资赞助各类篮球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丰富了篮球运动的形式较好的经济条件也给对外交流提供了在交通食宿等方面的条件另外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篮球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的空间从而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同样会对篮球运动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场馆器材以及训练等方面二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篮球运动自从1895年传入我国以后就始终处在世界篮球的大环境下受到了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篮球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50年代我国篮球界与欧洲篮球强国频繁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篮球运动的水平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篮球运动加快了向世界篮球强国学习的步伐从市场化运作科学训练到球员的输入输出等各个方面向世界强国全面靠拢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三个历史阶段综上所述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阶段性与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的阶段性是紧密相关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66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改造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体育的性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新体育思想成为建国初期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体育方针的确立打下了基础1956年我国进入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政治领域中出现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工作中盲目地大跃进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不断地探索调整巩固充实中发展和提高篮球运动是旧中国开展得较好的体育项目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且简便易行趣味性强场地设施较简单尤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并迅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大学中学和不少小学积极开展篮球活动而且许多厂矿企业机关部队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也都自建篮球场地购置篮球器材设备组织业余篮球队开展各种类型的篮球竞赛活动在这个基础上中央和地方各级专业队逐步成立并迅速提高了其水平50年代末国家队八一队及地方专业队与欧洲强队多次交手并取得了竞技篮球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前苏联的影响下篮球运动管理机构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受竞技篮球运动实践的影响这一阶段篮球理论的建设尚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二第二阶段1966年5月1978年11月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文革”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一场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损失的内乱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由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又积重难返力不从心以及在“左”倾指导思想下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只能在徘徊中艰难前进在“文革”这场文化首当其冲的浩劫中体育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跌入了建国以后的最低谷体育事业的各项工作几乎都处于停顿状态相当一部分体委和体育科研机构被撤消体育院校和体育报刊被停办与国际体育界的交往断绝等等体育战线随着整个社会政治形式的变化呈现出此起彼伏的阶段性状况和特征“文革”初期群众篮球运动只是在农村有所开展在城市基本“销声匿迹”竞技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等其它各项篮球工作也几乎完全停止文革中后期在坚持工作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各项篮球工作开始复苏调整和恢复三第三阶段1978年12月至今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确立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思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起点1978年1月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揭批了“四人帮”的罪行拨乱反正讨论了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性的重要措施从此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全面走向正规篮球运动管理机构开始正常工作各项篮球事业工作全面展开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了国际竞技舞台中国篮球运动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时期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十多年间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而空前的普及发展提高群众篮球运动进一步普及并逐步由国家办向社会办转变学校篮球运动稳步发展竞技篮球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篮球运动的理论建设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管理体制改革有序进行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四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共性与各个子项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划分的三个阶段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但是无法掌握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包含的群众篮球运动竞技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篮球理论建设以及篮球管理体制等各自特有的发展规律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最为密切竞技篮球运动及篮球管理体制与政治密切相关学校篮球运动则与学校体育发展息息相关而篮球理论建设又受到整个国家科学研究的影响所以这些子项除了拥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以外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自特殊的情况拥有特殊的规律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研究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人民政府积极倡导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指导下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学校部队工矿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广泛开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篮球运动已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对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我国群众篮球运动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一建国初期的群众篮球运动1949年10月1956年8月这一时期国家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积极为人民群众创造各种各样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条件篮球运动是旧中国开展得最好的体育项目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且简便易行趣味性强场地设施较简单尤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并迅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大学中学和不少小学积极开展篮球活动而且许多厂矿企业机关部队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也都自建篮球场地购置篮球器材设备组织业余篮球队展开了各种类型的篮球竞赛活动1建国初期的群众篮球运动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建成了较完备的体育管理体制这一时期群众篮球运动的管理特点是以中央体委为主管领导成立之前由团中央领导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教育部总工会妇联等部门系统为各方协作的管理模式1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49年4月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年团受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国的体育工作为了使体育活动成为“有制度有组织有领导的运动”从组织上保证体育工作的落实1951年8月4日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县级以上各级团组织建立“军事体育部”区及区以下设军事体育委员大城市的区设军事体育部作为各级团委开展群众性的军事和体育工作中的助手在各级体委成立之前群众体育的领导组织管理工作都由青年团负责2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6月20日2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中写道“本会宗旨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共同纲领第48条‘提倡国民体育’的规定与人民政府有关发展体育的政策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并推进国民体育运动为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及为国防与生产服务”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各大行政区设体育总分会在省市县设体育分会在各基层单位设体育委员会体育各级总会分会委员会负责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及宣传发动等工作3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中央体委成立后接管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之后全国县以上政府也逐步设立了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各级体委下设群体司领导全国群众体育工作4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成立于1925年5月1927年被迫转入地下1948年8月恢复全总恢复初期由文教部门负责管理职工体育在文教部内设有一名专职体育干事体总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行业体协到1955年底全国已建立了煤矿火车头火星等12个行业体协1955年10月全总设立体育部管理职工体育工作之后全国开始有规模地按行业系统建立群众体育组织职工篮球运动在全总体育部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工会和行业体协共同组织下开展起来2建国初期的场馆设施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根据地解放区国统区的一些城市篮球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这些地方建造的一些场地在建国后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场地由泥地木质篮架及铁圈构成在延安瑞金等根据地解放区的场地由于主要用于锻炼身体以及资金比较缺少修建得比较简单规格也不高在国统区一些大城市的场地由于得到一些厂矿的支持则修建得比较正规新中国成立以后篮球运动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全国新建了一大批篮球场地在农村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开始修建篮球场地安徽县炯黄区在土地改革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就修建了101片篮球场江苏省海安县北陵乡的13个生产队中有12片篮球场这段时期修建篮球场地的资金多数采用开荒换工义工集资等方法获得在许多地方人们利用打谷场作球场把庙宇中的匾和地主家的床踏板做成篮板把树干做成篮架有些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则能提供一些公益金作资金1955年1月1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了关于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暂行办法纲要纲要就运动场地设备的修建保管和利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城市及边远的厂矿盐场及油井等地也修建了大量篮球场供职工开展篮球运动就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都能看到矿工竖立的篮球架在柴达木盆地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用盐铺成的篮球场勘探队的篮球场则在两辆汽车之间篮板是破木箱做成后架在汽车上的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进一步修建了大量的篮球场地据统计到1956年止全国25个省市2个自治区就兴建了篮球场16549个3建国初期的群众篮球运动形式这一时期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及刚开始发展阶段国家不可能提供较多的经费组织大量的比赛只能采用加强宣传和鼓励的方式在农村人们自发地进行篮球活动和组织一些比赛团组织利用农闲传统节日集会等机会组织村与村社与社区与区之间的邀请赛在职工中除了自发地参加篮球活动外小型比赛更多一些中华全国总工会根据职工的特点提出“在不妨碍生产的前提下应提倡厂与厂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小型业余体育竞赛”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篮球队建立起来组织的业余比赛也越来越多据1954年统计辽宁省9个县有篮球队1781个队员40000多人山东省有篮球队5241个黑龙江春罔县有篮球队797个其中女子队230个北京天津上海等30个城市当时厂矿企业职工4815600余人其中组织了篮球队12874个到1956年底在全国6877个厂矿企业中就。
篮球运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热爱篮球的人肯定很想知道篮球是怎么来的吧,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篮球运动的产生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篮球运动的产生篮球源于美国,产生于美国__青年创办的学校里。
美国__青年会,在美国的体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世界许多国家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过影响。
基督__会比较重视青年的兴趣和爱好,能结合青年的特点进行以宗教为主的德、智、体三育教育,其本质是属于资产阶级教育的一部分。
1885年波士顿青年会在马萨诸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旧译春田学校)设立体育部,近代的篮球运动就是出自这个学院。
1891年12月25日,该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设计并发明了篮球。
据《篮球运动发展史话》记载:1850——1890年__青年会发展很快,但到了1890年冬,参加青年会活动的人明显地减少了。
为此,青年会的头头们十分忧虑,经过分析,认为主要是缺少一项适合在冬季室内进行的运动项目。
根据当时的情况,奈史密斯博士认为,为了使新的体育竞技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为了消除人们对当时的体育运动由于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的误解(指橄榄球),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行为。
2.为了弥补足球、棒球受季节、气候的局限,这是一项在冬季不受气候影响而能在室内和晚上进行的体育活动。
3.必须改变过去采用瑞典、法国、德国式枯燥的训练方法。
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能参加这项运动,它特别能吸引青年们参加。
最早的篮球是使用装桃子的竹筐,悬挂在健身房两侧的栏杆上,离地面10英呎,用足球作比赛用球,投球入篮得1分,每次球投中后要登上梯子把球取出来,再重新开始比赛。
1893年才以带网的铁篮圈代替竹筐。
最早的篮球场地与参加活动的人数也没有统一的规定,队员没有固定的区域和固定的人数,只规定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介绍篮球是一项很受大众喜欢的运动,那么你知道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吗?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篮球运动发展史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____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他借鉴了篮网球(netball)的规则,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逝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____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
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家各户都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篮筐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篮筐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约10码),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
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
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视,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
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
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
中国篮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中国篮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的体育运动正迎来新的时代。
与西方列强的体育项目相比,篮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在中国的传播较晚,直到1896年才开始引入中国。
最初的篮球运动主要由西方传教士和外籍人士在一些教会和学校内进行。
起初,篮球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由于篮球的规则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以及场地和装备设施的限制,篮球运动在中国并未引起普遍的关注和参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篮球规则的逐渐了解,篮球开始渐渐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
20世纪20年代,中国篮球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由于当时日本和美国的职业篮球队来华表演,篮球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同时,一些中国的体育教育机构也开始引入篮球项目,并成立了中国篮球协会,为篮球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篮球开始有了一些突破。
当时,中国中学篮球联赛和大学篮球赛相继举办,篮球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影响,篮球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篮球在中国得到了更多的政府重视和支持。
国家体委成立后,篮球开始正式列入中国的国家体育项目之一。
同时,国内一些篮球俱乐部和篮球学校也相继建立,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体育事业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篮球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男子篮球队曾多次参加奥运会和世界篮球锦标赛,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男子篮球项目的金牌。
中国女子篮球队也多次获得世界篮球锦标赛的冠军,并在2019年亚洲杯上再次夺冠。
目前,中国篮球已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和热爱的运动。
篮球场地遍布全国各地,篮球俱乐部和篮球学校也在不断增多。
同时,中国篮协也加大了对篮球基层和青少年训练的支持力度,为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篮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经历了起步阶段的艰辛和发展阶段的蓬勃。
史说说起来可能很多读者都会感到惊讶,到今天,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经整整110年了。
从晚清时期到21世纪,几代中国篮球人为这项运动不断做出贡献。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的篮球再也不是当年连菲律宾都打不过的弱队,而是稳坐亚洲霸主宝座,让欧美也不敢小视的强手了。
1895年,美国人来会理博士受北美青年会的派遣来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
同年12月8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医学堂成立。
成立大会上进行篮球表演,这也是史料记载中,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篮球表演。
这是中国篮球的起源。
近代篮球传入中国,并被我们的民族所接受也是一种历史必然。
旧中国废科举向西方学习的大社会背景是一个关键,更重要的是,篮球作为西方体育项目,具有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竞赛规则,以及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期待下个100年”李元伟寄语:篮球运动进入中国110年来,有无数篮球人为这项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做过或正在做出着努力,我们同所有喜爱这项运动的球迷一同见证了中国篮球110年的成长。
在未来更多的100年里,中国篮球还将继续创造更多的辉煌。
竞报: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篮球100多年来的发展的?李元伟: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1895年篮球从国外传入中国,在这里落地生根。
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篮球也在日渐强大。
作为一个体育大国,中国篮球的发展对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要决定了篮球在中国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并成为一项重要的群众体育项目,开展篮球运动的同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所以综合来讲,篮球传入中国不但对世界是件幸事,对中国老百姓也是件幸事。
竞报:中国篮球史上有几次影响重大的转折事件,您是怎么看待的?李元伟:1936年中国的篮球运动员、裁判员就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
但中国篮球的蓬勃发展却是在建国以后,有了正确的领导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才使得中国篮球迅速强大起来。
1995年开始举办CBA联赛,进行了赛事改革、建立主客场制、引入外援,一系列的举动为中国篮球的发展再次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篮球的发展史中国篮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篮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进入中国,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在最初的几十年里,中国篮球的发展非常缓慢,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困难。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中国处于战乱期,篮球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篮球逐渐开始走上正轨。
1951年,中国篮球协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篮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篮球开始参加国际比赛,这对中国篮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篮球队一开始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
直到1971年,中国篮球队在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才开始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篮球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投入。
20世纪80年代,中国篮球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
1984年,中国篮球队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第八名,这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此后,中国篮球队连续参加了几届奥运会,并在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多次获得冠军。
然而,尽管中国篮球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中国篮球队在与欧美强队的比赛中经常处于劣势,这引起了国内篮球界的反思和改革。
21世纪初,中国篮球开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转型。
中国篮球协会加强了对基层篮球的培养和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和比赛。
此外,中国篮球引进了外籍教练和运动员,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了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
在中国篮球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男篮和女篮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一些突破。
中国男篮在2019年篮球世界杯上闯入八强,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女篮在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多次获得冠军,并在2018年亚运会上获得金牌。
除了国家队的进步,中国篮球联赛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篮球的最高水平联赛。
CBA 联赛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球员和教练的加盟,提升了中国篮球联赛的竞争水平和影响力。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1)前⾔⼀问题的提出⾃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进⼊了⼀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民政府积极倡导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民体质”的健⾝⽅针指导下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富有趣味性健⾝性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学校部队⼯矿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泛开展成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篮球运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其服务半个世纪以来篮球事业和我国其他事业⼀样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当前我国的篮球事业正处在世纪之交体制转换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在这个重要时刻对半个世纪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进⾏深⼊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中国篮球在21世纪初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有利于中国篮球在21世纪不断进步再攀⾼峰获得更⼤的发展⼆研究⽬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的是对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全过程和多元内容进⾏详细的挖掘描述分析归纳提炼和总结不断发展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并取得新的成果⼒求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般规律和未来⾛向构建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篮球科学的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为新世纪篮球事业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是从1895年⾄1990年度⽽且许多是建国前的内容本课题针对这⼀情况在继续深⼊研究这⼀部分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篮球运动发展史⼒求填充这个空⽩丰富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内容以往的研究成果侧重于竞技篮球运动⽅⾯对群众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的内容只作了少量的描述对篮球理论建设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更是极少涉及本课题针对这⼀情况在进⼀步对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史进⾏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深⼊研究了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学校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理论建设发展史以及篮球运动管理体制发展史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完善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框架体系篮球作为⼀种⽂化现象与社会其他⽂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作为体育事业的⼀个部分篮球事业和我国其他事业⼀样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发展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产⽣反作⽤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将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置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的⼤背景下进⾏详细的归纳分析及提炼以史论结合的形式探讨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的互动关系四理论与实践意义随着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加强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的研究以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这些研究⽆疑为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但这些研究有的是中国体育史综合卷中的⼀⼩节内容即使两本中国篮球运动专项史的研究也是从1895年⾄1990年度许多是建国前的内容研究的侧重点⼜集中在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上相应缺少群众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篮球理论建设以及篮球管理体制等⽅⾯的内容由此⽽⾔以往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展⽰建国后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激烈时代变迁的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未能形成⼀步系统完整的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本课题从历史科学的⾼度和⾓度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法为指导借助历史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法和⼿段对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新中国篮球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的互动关系进⾏较深层⾯的分析⼒求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般规律和未来⾛向构建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丰富其内容完成⼀部研究坚实系统完整的有较⾼理论价值的专项科技史弥补和填充此类研究成果中的不⾜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持历史是⼀⾯镜⼦不仅能展现过去⽽且能投射未来所以以此研究成果指导现在决策未来的发展与⾛向对推动我国篮球运动蓬勃发展提⾼其发展⽔平有着⼗分重要的作⽤研究对象与⽅法⼀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为了系统完整地揭⽰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中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发展脉络以及便于研究和提⾼可操作性课题组将中华⼈民共和国发展史分成五个⼦课题来研究包括中华⼈民共和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中华⼈民共和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史中华⼈民共和国学校篮球运动发展史中华⼈民共和国篮球理论建设发展史以及中华⼈民共和国篮球管理体制发展史⼆研究⽅法⼀⽂献资料法分批组织调研⼩组查阅了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中国篮协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北京体育⼤学⾸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编辑部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资料此外还查阅了⼤量相关的书籍杂志报纸等⼆访问调查法采⽤专访和召开座谈会两种⽅式对熟悉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篮协市县体育局教育局篮协⼯会的领导专家进⾏调查其中包括前中国篮协副主席张长禄前⼋⼀总政体育处郭⽟佩篮管中⼼主任助理胡加适青少部部长王旋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业训处⽥⽂惠等⼈三问卷调查法设计出包括若⼲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问卷对新中国篮球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化等的互动关系进⾏研究四实地考察调查法运⽤个别⾯谈⼩型座谈会现场观察以及查阅⽂献资料等⽅法对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评定公布的8个篮球城市以及其它⼀些篮球运动发达地区进⾏实地考察五逻辑分析法运⽤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处理论证有关结论与建议六数理分析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统计软件SPSS10.0进⾏统计分析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阶段划分⼀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阶段划分的依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发展对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性质决定了我国的体育事业是为⼈民服务的国家必将⼤⼒发展体育运动1952年6⽉20⽇⽑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民体质” 同年在体总写给刘少奇并党中央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针”这⼀⽅针在1954年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体委关于加强⼈民体育运动⼯作的报告中得到了进⼀步肯定党中央在批⽰中指出“改善⼈民健康状况增强⼈民体质是党的⼀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富有趣味性健⾝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学校部队⼯矿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迅速开展起来成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就⼀般规律⽽⾔体育体制是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起来的社会经济的体制决定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模式新中国成⽴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体育模式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形成了⾼度集中的体育模式80年代起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的进⾏我国的体育体制也进⾏了⼀系列改⾰体育发展模式也经历了⼀系列变化正在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模式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决定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模式篮球运动的发展还受到经济发展⽔平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变化从⽽导致⼈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的发⽣变化80年代篮球打得好的⼈能被招⼊⼀些有实⼒的企事业单位⼯作90年代⼈们逐步地向为⾃⼰的健康⽽参加篮球运动转变此外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在赞助对外交流消费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资赞助各类篮球活动这极⼤地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丰富了篮球运动的形式较好的经济条件也给对外交流提供了在交通⾷宿等⽅⾯的条件另外经济⽔平的提⾼使⼈们的篮球消费⽔平也得到了提⾼的空间从⽽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同样会对篮球运动的发展产⽣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场馆器材以及训练等⽅⾯⼆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篮球运动⾃从1895年传⼊我国以后就始终处在世界篮球的⼤环境下受到了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新中国成⽴后我国篮球运动进⼀步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50年代我国篮球界与欧洲篮球强国频繁交流极⼤地提⾼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平改⾰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篮球运动加快了向世界篮球强国学习的步伐从市场化运作科学训练到球员的输⼊输出等各个⽅⾯向世界强国全⾯靠拢⼆中华⼈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三个历史阶段综上所述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阶段性与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的阶段性是紧密相关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第⼀阶段1949年10⽉1966年4⽉新中国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改造国民经济得到了全⾯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体育的性质和地位发⽣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1949年9⽉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新体育思想成为建国初期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体育⽅针的确⽴打下了基础1956年我国进⼊全⾯⼤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政治领域中出现的反右派⽃争扩⼤化和经济⼯作中盲⽬地⼤跃进以及三年⾃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这⼀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不断地探索调整巩固充实中发展和提⾼篮球运动是旧中国开展得较好的体育项⽬拥有⼀定的群众基础⽽且简便易⾏趣味性强场地设施较简单尤其受到⼴⼤⼈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并迅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学中学和不少⼩学积极开展篮球活动⽽且许多⼚矿企业机关部队和⽣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也都⾃建篮球场地购置篮球器材设备组织业余篮球队开展各种类型的篮球竞赛活动在这个基础上中央和地⽅各级专业队逐步成⽴并迅速提⾼了其⽔平50年代末国家队⼋⼀队及地⽅专业队与欧洲强队多次交⼿并取得了竞技篮球运动的第⼀个⾼潮在前苏联的影响下篮球运动管理机构也逐步建⽴和完善起来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受竞技篮球运动实践的影响这⼀阶段篮球理论的建设尚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第⼆阶段1966年5⽉1978年11⽉1966年5⽉⾄1976年10⽉在中国⼤地上出现了史⽆前例的“⽂化⼤⾰命”简称“⽂⾰”“⽂⾰”是⼀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场使党国家和⼈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损失的内乱1976年10⽉“⽂⾰”结束⾄1978年12⽉中共⼗⼀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由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积重难返⼒不从⼼以及在“左”倾指导思想下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党和国家的⼯作只能在徘徊中艰难前进在“⽂⾰”这场⽂化⾸当其冲的浩劫中体育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跌⼊了建国以后的最低⾕体育事业的各项⼯作⼏乎都处于停顿状态相当⼀部分体委和体育科研机构被撤消体育院校和体育报刊被停办与国际体育界的交往断绝等等体育战线随着整个社会政治形式的变化呈现出此起彼伏的阶段性状况和特征“⽂⾰”初期群众篮球运动只是在农村有所开展在城市基本“销声匿迹”竞技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等其它各项篮球⼯作也⼏乎完全停⽌⽂⾰中后期在坚持⼯作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各项篮球⼯作开始复苏调整和恢复三第三阶段1978年12⽉⾄今1978年12⽉中共⼗⼀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确⽴了将⼯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思想提出了改⾰开放的战略⽅针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起点1978年1⽉全国体育⼯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揭批了“四⼈帮”的罪⾏拨乱反正讨论了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性的重要措施从此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全⾯⾛向正规篮球运动管理机构开始正常⼯作各项篮球事业⼯作全⾯展开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上了国际竞技舞台中国篮球运动也进⼊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时期特别是⾃80年代中期⾄90年代的⼗多年间中国篮球事业进⼀步得到了全⾯⽽空前的普及发展提⾼群众篮球运动进⼀步普及并逐步由国家办向社会办转变学校篮球运动稳步发展竞技篮球⽔平有了历史性突破篮球运动的理论建设⽇益深⼊成果显著篮球管理体制改⾰有序进⾏逐步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四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共性与各个⼦项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划分的三个阶段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但是⽆法掌握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包含的群众篮球运动竞技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篮球理论建设以及篮球管理体制等各⾃特有的发展规律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最为密切竞技篮球运动及篮球管理体制与政治密切相关学校篮球运动则与学校体育发展息息相关⽽篮球理论建设⼜受到整个国家科学研究的影响所以这些⼦项除了拥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以外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特殊的情况拥有特殊的规律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研究新中国成⽴50多年来在⼈民政府积极倡导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民体质的健⾝⽅针指导下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富有趣味性健⾝性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学校部队⼯矿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泛开展成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篮球运动已成为社会主义⾰命和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对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进⾏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研究我国群众篮球运动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的群众篮球运动1949年10⽉1956年8⽉这⼀时期国家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活动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积极为⼈民群众创造各种各样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条件篮球运动是旧中国开展得最好的体育项⽬拥有⼀定的群众基础⽽且简便易⾏趣味性强场地设施较简单尤其受到⼴⼤⼈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并迅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学中学和不少⼩学积极开展篮球活动⽽且许多⼚矿企业机关部队和⽣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也都⾃建篮球场地购置篮球器材设备组织业余篮球队展开了各种类型的篮球竞赛活动1建国初期的群众篮球运动管理机构中华⼈民共和国成⽴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建成了较完备的体育管理体制这⼀时期群众篮球运动的管理特点是以中央体委为主管领导成⽴之前由团中央领导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教育部总⼯会妇联等部门系统为各⽅协作的管理模式1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49年4⽉正式成⽴中华⼈民共和国成⽴后青年团受中共中央和中央⼈民政府的委托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国的体育⼯作为了使体育活动成为“有制度有组织有领导的运动”从组织上保证体育⼯作的落实1951年8⽉4⽇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县级以上各级团组织建⽴“军事体育部”区及区以下设军事体育委员⼤城市的区设军事体育部作为各级团委开展群众性的军事和体育⼯作中的助⼿在各级体委成⽴之前群众体育的领导组织管理⼯作都由青年团负责2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6⽉20⽇24⽇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举⾏成⽴⼤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中写道“本会宗旨是在中央⼈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共同纲领第48条‘提倡国民体育’的规定与⼈民政府有关发展体育的政策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并推进国民体育运动为增进⼈民⾝体健康及为国防与⽣产服务”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各⼤⾏政区设体育总分会在省市县设体育分会在各基层单位设体育委员会体育各级总会分会委员会负责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及宣传发动等⼯作3中央⼈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1952年11⽉15⽇中央⼈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成⽴“中央⼈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中央体委成⽴后接管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之后全国县以上政府也逐步设⽴了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各级体委下设群体司领导全国群众体育⼯作4中华全国总⼯会中华全国总⼯会简称全总成⽴于1925年5⽉1927年被迫转⼊地下1948年8⽉恢复全总恢复初期由⽂教部门负责管理职⼯体育在⽂教部内设有⼀名专职体育⼲事体总成⽴后逐步建⽴起⾏业体协到1955年底全国已建⽴了煤矿⽕车头⽕星等12个⾏业体协1955年10⽉全总设⽴体育部管理职⼯体育⼯作之后全国开始有规模地按⾏业系统建⽴群众体育组织职⼯篮球运动在全总体育部统⼀领导下各级地⽅⼯会和⾏业体协共同组织下开展起来2建国初期的场馆设施建设新中国成⽴之前在根据地解放区国统区的⼀些城市篮球运动有了⼀定程度的开展这些地⽅建造的⼀些场地在建国后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场地由泥地⽊质篮架及铁圈构成在延安瑞⾦等根据地解放区的场地由于主要⽤于锻炼⾝体以及资⾦⽐较缺少修建得⽐较简单规格也不⾼在国统区⼀些⼤城市的场地由于得到⼀些⼚矿的⽀持则修建得⽐较正规新中国成⽴以后篮球运动受到⼈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全国新建了⼀⼤批篮球场地在农村随着⼟地改⾰的完成农民开始修建篮球场地安徽县炯黄区在⼟地改⾰后的⼀年多时间⾥就修建了101⽚篮球场江苏省海安县北陵乡的13个⽣产队中有12⽚篮球场这段时期修建篮球场地的资⾦多数采⽤开荒换⼯义⼯集资等⽅法获得在许多地⽅⼈们利⽤打⾕场作球场把庙宇中的匾和地主家的床踏板做成篮板把树⼲做成篮架有些成⽴较早规模较⼤的合作社则能提供⼀些公益⾦作资⾦1955年1⽉19⽇中华全国总⼯会制定了关于开展职⼯体育运动暂⾏办法纲要纲要就运动场地设备的修建保管和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城市及边远的⼚矿盐场及油井等地也修建了⼤量篮球场供职⼯开展篮球运动就是在海拔5000多⽶的唐古拉⼭上都能看到矿⼯竖⽴的篮球架在柴达⽊盆地还有世界上独⼀⽆⼆的⽤盐铺成的篮球场勘探队的篮球场则在两辆汽车之间篮板是破⽊箱做成后架在汽车上的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我国进⼀步修建了⼤量的篮球场地据统计到1956年⽌全国25个省市2个⾃治区就兴建了篮球场16549个3建国初期的群众篮球运动形式这⼀时期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及刚开始发展阶段国家不可能提供较多的经费组织⼤量的⽐赛只能采⽤加强宣传和⿎励的⽅式在农村⼈们⾃发地进⾏篮球活动和组织⼀些⽐赛团组织利⽤农闲传统节⽇集会等机会组织村与村社与社区与区之间的邀请赛在职⼯中除了⾃发地参加篮球活动外⼩型⽐赛更多⼀些中华全国总⼯会根据职⼯的特点提出“在不妨碍⽣产的前提下应提倡⼚与⼚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型业余体育竞赛”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逐步建⽴越来越多的篮球队建⽴起来组织的业余⽐赛也越来越多据1954年统计辽宁省9个县有篮球队1781个队员40000多⼈⼭东省有篮球队5241个⿊龙江春罔县有篮球队797个其中⼥⼦队230个北京天津上海等30个城市当时⼚矿企业职⼯4815600余⼈其中组织了篮球队12874个到1956年底在全国6877个⼚矿企业中就有49112个篮球队队员503290多⼈江苏省丹阳县有⼀个惯例在召开群众⼤会之后⼀定要举⾏⼀场篮球⽐赛群众则在开完会后留下来观看1956年元旦⽯家庄举⾏了农民篮球⽐赛⼤会整整打了3天同年浙江省在杭州举⾏了农民篮球锦标赛有6个专区和6个县市的180名男⼥运动员参加1955年我国举⾏了第⼀届全国⼯⼈体育运动⼤会篮球赛所有的队员都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伴随⾏业体协的逐步建⽴由⾏业体协举⾏的⾏业篮球赛也越来越多4建国初期⼈们的参与动机新中国成⽴后国家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励⼈们去参加体育运动体总筹委会主任冯⽂彬在1950年7⽉20⽇的全国体育⼯作者暑期学习会上说“要发展⽣产建设祖国巩固国防必须使我们的⼈民有健康的体魄需要我们以体育来锻炼⼤家的体格以体育来发扬⼈体劳动的能⼒培养锐敏的智慧⾼度的创造性使我们的⼈民个个都是⾝体强壮精⼒充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具有⼤⽆畏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祖国和捍卫祖国的任务”1953年⽑主席号召青年做到“⾝体好学习好⼯作好”这⼀时期⼴⼤⼈民群众从旧中国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跃成为国家的主⼈⼈们⼼中充满了⼀种⾃豪之情以及对美好⽣活的向往⼈们都急于为“发展⽣产建设祖国巩固国防”这件崇⾼的事业贡献⾃⼰的⼀份⼒量这个动机促进⼈们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篮球运动场地设施简单易于开展很快受到⼈们的喜爱⽽且作为⼀个集体运动项⽬正适合当时集体性的⽣产⽣活状况1951年后我国建⽴了中央和地⽅各级专业队专业队成⽴后经常下基层表演及指导群众篮球运动这进⼀步提⾼了⼈们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群众篮球运动1956年9⽉1966年4⽉1956年9⽉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的召开标志着⽣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和国家⼯作重点开始转到全⾯的⼤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群众篮球运动在这⼀时期得到了更为⼴泛的普及与开展50年代后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参加篮球运动⼈数最多的国家1956年法国劳动体育联合会男⼥篮球队访问我国以后该队的⼀位教练在评论劳联篮球队在与我国篮球队⽐赛失利的原因时说“如果知道中国有那么众多的⼈爱好篮球运动那么对于我们的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事”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群众篮球运动管理机构1957年以后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逐渐削弱从1960年开始全国各个⾏业在中央“⼋字⽅针”下进⾏调整的过程中受计划性和⾏政性指令的影响各产业体育协会社会群众体育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组织管理群众体育的职能作⽤群众性篮球运动由建国初期的国家体委主要进⾏指导国家和社会⼒量共同办变为体委进⾏独家领导和管理的模式这是在整个国家处于完全⽣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必然。
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现代篮球运动是清朝末期(1895年)由美基督教青年会传教士,传入我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
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女篮是一支进步迅速、提高显著的世界劲旅。
1986年7月20日,中国男篮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的世界第十届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
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国际篮坛普遍重视中国男篮的表现,认为这是中国队在世界篮球大赛中具有历史性的突破。
1995年至2007年,中国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12年CBA甲A
联赛培养了一大批篮球明星,尤其是姚明等球员进军NBA美国职业联赛,中国篮球走上了世界职业篮球的颠峰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球迷、商家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投入。
CBA甲A联赛的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篮球在国际篮坛的地位,也大大推动了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群众性的篮球运动蓬勃展开。
街头三人篮球赛如火如荼,校园篮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CUBA大学生联赛深入人心,参赛队多达700支,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篮球运动终于发展成中国第一大运动
篮球规则
国际篮球规则每4年修改1次。
国际篮球规则规定每队由不超过12名队员和1名教练员组成。
每队允许有1名助理教练员。
比赛时每队上场5人,队服号码应是4~15号,同队不得使用重复号码。
所有队员服装颜色应该一致。
不允许穿有条纹的背心。
每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时。
每队在每半时内允许暂停2次,每次1分钟。
下半时终场时,如果两队得分相等,则进行决胜期比赛。
每个决胜期为5分钟,每队有1次暂停机会,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违例和犯规历来是篮球规则的主要部分,违例的主要规定除3秒、5秒、8秒、30秒和球回后场之外,还有:①带球走。
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投篮或传球时可提起中枢脚,但必须在脚落地前将球出手,否则为违例。
②两次运球。
运球后停球在手,未经投篮或其他队员转手又再次运球则为违例。
此外,还有故意用脚踢球,罚球违例等等。
出现上述违例,均由对方在违例的就近地点边线外掷界外球。
另外还有干扰球违例,即投篮的球在篮圈水平面上下落时,未触篮圈前,双方队员均不准触球、触篮网、触篮板,否则判违例(攻方队员干扰球违例,投中无效;守方队员干扰球违例投篮未中,也判中篮得分)。
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避免粗野动作,规则严格限制犯规动作:①进攻犯规。
防守队员已占据合法的防守位置,进攻队员强行进攻而发生冲撞;进攻队员在跑动中进行掩护时,由于掩护位置和距离选择不当而发生冲撞;进攻队员把处于合法防守的防守人推、撞、挤开而接球或抢球。
②防守犯规。
防守队员用打手或推、撞、拉、顶等动作影响进攻队员投篮;用推、拉、挤等动作阻拦对方运球或抢球;防守无球进攻队员时,用推、拉、挤等动作不让对方正常移
动接球或抢球。
比赛时,运动员或教练员对裁判员无礼貌,不服从判决,拖延时间、妨碍比赛,均可判为技术犯规。
场上队员不论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5次者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场地设备国际上正式比赛必须在室内用正规的场地。
球场长28米,宽15米。
长边的界线叫边线,短边的界线叫端线,连接边线中点的线称中线。
场内设有中圈、限制区(3秒区)、罚球区、3分线等。
比赛用球应为暗橙色,圆周为75~78厘米,重量为570~650克,充气后从1.80 米高度落在地板上反弹起来的高度不得低于1.20米,也不得高于1.40米。
球面接缝或槽的宽度不得超过0.635厘米。
篮圈应为定压篮圈,具有定力锁定器装置。
比赛时应备有计时钟或计时表、记分装置或记分牌、7次犯规显示旗、1~5 次犯规信号显示装置或犯规牌,还要有30秒装置、记录表、暂停记时表、终场信号声音(或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