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货币、利息、收入
- 格式:doc
- 大小:371.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十章货币、利息、收入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及利率因素在均衡收入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IS-LM模型分析货币及利率是如何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均衡收入决定的。
而且,我们将深入分析为何均衡收入的决定不仅仅取决于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取决于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一、商品市场与IS曲线在本节中,我们将推导出商品市场的均衡曲线,即引入利率因素之后分析均衡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一)投资需求曲线在第九章中,我们假定投资支出(I)是完全外在给定的变量。
但现实中,投资与利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一般来说,利率越高,获取资金的成本就越大,企业部门的投资收益就越低,企业主投资的愿意就越低。
反之则反。
因此,投资和利率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为分析简便,我们将投资支出(I)与利率(i)之间的函数关系描述如下:=-(0I I bib>)(1)其中,i表示利率,b表示投资支出对利率的敏感系数,I表示自主投资支出,即不取决于利率水平的投资支出。
方程(1)表明利率越低,计划投资就越高。
如果b比较大,利率相对的少量提高就会引起计划投资支出的大量减少。
上图表明:(1)投资支出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方程中的b和I;(2)自主投资支出I的变动会带来投资曲线的移动。
(二)利率与总需求:IS曲线1.投资支出内生化后的总需求函数=+++AD C I G NX=++-++C cYD I bi G NX()C c Y TR tY I bi G NX =++-+-++ ()(1)C cTR I G NX c t Y bi =+++++--(1)A c t Y bi =+-- (2) 其中,A C I cTR G NX =++++ (3) 从方程可以看出,利率提高会降低总需求。
2.均衡收入的决定因为当Y AD =时,产出达到均衡状态 所以,(1)E E Y A c t Y bi =+--1()1(1)E Y A bi c t =--- (4)方程(4)即为将投资内生化之后的均衡收入水平决定式。
在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譬如i ,和一个特定的自主支出水平A ,均衡收入E Y 就成为已知的量。
3.IS 曲线由方程(4)知道,当A ,c ,t 等因素确定之后,对应于利率水平i 的变动,均衡收入E Y 也会变动。
在上图中,当利率为1i 时,均衡收入水平为1Y ,当利率为2i 时,均衡收入水平为2Y ,表明利率降低将使均衡收入水平提高。
同样,对于一个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i ,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均衡收入水平E Y 。
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水平和均衡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这些代表了商品市场均衡的收入水平与利率之间的各个组合所构成的曲线就是商品市场均衡曲线,即IS 曲线。
I S 曲线:使计划支出等于收入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各个组合所构成的曲线。
IS(5)IS 曲线方程的推导十分明了易懂,下面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1)什么因素决定了IS 曲线的斜率;(2)什么因素决定了IS 曲线的位置、使IS 曲线发生位置上的移动。
(三)IS 曲线的斜率1.IS 曲线的斜率为负;2.IS 曲线的斜率取决于G α和b ; (1)b 对IS 曲线斜率的影响;b 越大 i 变动,总需求的变动越大 总需求曲线位移越大 均衡收入的变动越大;如果既定利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幅度很大,这表明IS 曲线越平坦。
(2)G α对IS 曲线斜率的影响; 因为,()G Y A bi =α-,11(1)G c t α=--所以G A Yi b b=-α (6) 其中A C I cTR G NX =++++G α越大,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 曲线越平坦。
影响G α的因素有c 和t :(a )c 越大,Gα越大,IS曲线越平坦。
但由于c增大的同时cTR也会增大,导致自主支出A增加,所以c的变化对IS曲线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b)t越大,Gα越小,IS曲线越陡峭,但t的变化不会造成A的变化,所以t增加将会使IS曲线发生顺时针旋转。
(四)IS曲线的位置由方程(6)可知,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取决于A和b,因而自主支出增加将会使得IS曲线向右移位。
二、货币市场与LM曲线在本节中,我们将推导出货币市场均衡曲线,即LM曲线。
LM曲线表示能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各个组合。
推导LM曲线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设定货币需求曲线;第二步,设定货币供给曲线;第三步,结合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曲线推导出货币市场均衡曲线。
(一)货币需求(真实的余额需求)1.理解货币的真实余额需求;2.真实余额需求的决定。
真实余额需求取决于真实收入水平Y与利率i。
,(7)L kY hik h>=-0,分别表示真实余额需求对收入水平和利率的敏感度;当收入既定时,需求量是利率的参数k h减函数;收入水平的变动将引起LM曲线位移。
(二)货币市场供给曲线名义货币的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因此名义货币量可视为不受收入水平Y影响的的既定的量值,记为M。
名义货币与物价水平的比值即为真实的货币供给,而物价水平在宏观经济学的短期研究范畴内被视为不变的,因此物价水平可记为P。
因而,真实的货币供给可用M P来表示。
(三)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当货币的真实供给等于真实需求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从上图的推演,我们看到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水平Y和均衡利率i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函数关系。
即对应每一个给定的收入水平,货币市场将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
我们将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水平Y和均衡利率i之间的各个组合构成的曲线称为LM曲线,即货币市场均衡曲线。
LM曲线的方程为MkY hiP=-(8)或1Mi kYh P⎛⎫=-⎪⎝⎭(8.1)(三)LM曲线的斜率,位置由方程(8.1)可知,LM 曲线的斜率由kh值决定:当0h →时,LM 曲线为垂直线;当h →∞时,LM 曲线为水平线。
由方程(8.1)可知,LM 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由1Mh P⋅决定。
因而,真实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引起LM 曲线的位移。
三、商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同时实现 (一)为何两个市场必须同时实现均衡在商品市场上,要确定均衡收入,必须知道利率水平,否则投资水平无法确定;另一方面,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决定的,货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
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不知道收入水平,货币市场的真实余额需求就无法确定,而收入水平又是在商品市场上决定的。
这样要分析现代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就不能将货币和商品两个市场分割开来。
那么,均衡收入又如何决定呢?我们先来分析上图。
(二)收入水平与利率均衡的变动在IS-LM 框架分析中,我们知道在现代经济中均衡的实现必须是货币和商品市场的同时均衡。
下面,我们结合IS-LM 框架来分析自主支出A 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当自主支出增加I ∆时,IS 曲线向右平移G I α∆。
但均衡收入的增加幅度小(21Y Y -)小于G I α∆。
为什么均衡收入的增加幅度小于G I α∆呢?利用IS-LM 图示,我们发现自主支出I ∆增加之后,不仅均衡收入增加了,同时也带来了利率水平的提高。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主支出增加带来均衡收入和利率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的,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随着均衡收入Y 的上升,真实货币需求L kY hi =-是随之增加的,在真实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利率必然会上升。
利率上升又将抑制投资需求(I I bi =-)进而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自主支出增加I ∆,总需求并不会增加G I α∆(仅当利率水平不变时,自主支出增加I ∆,总需求才会增加G I α∆)。
所以,在现代经济中,自主支出增加I ∆,并不会使均衡收入增加G I α∆。
四、推导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经济体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一直将价格视为一个既定的量。
但在价格发生变化时,均衡收入又如何从上图可以看出,均衡收入Y和价格P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函数关系。
在前面讲到,宏观经济学短期研究范畴的一个假定就是价格水平不变,即在既定的价格水平经济体的产生能满足任何数量的供给,因此均衡收入是由需求所决定的。
我们无论是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还是IS-LM模型的角度,推导出的均衡收入都是基于价格不变这一假定前提的,这一均衡收入本质上就是经济体的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描述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P与产出水平Y之间的各个组合。
五、IS-LM 模型的规范分析(一)均衡的收入与利率IS 曲线:()G Y A bi =α- (1)LM 曲线:1M i kY h P⎛⎫=-⎪⎝⎭(2)由方程(1)、(2)得G b M Y A kY h P ⎡⎤⎛⎫=α--⎢⎥ ⎪⎢⎥⎝⎭⎣⎦G G Gb b M A kY h hP α=α+α- ⇒1()1()G G G G b MY A bk h bk h h Pαα=+⋅⋅+α+α令1()GG bk h αγ=+α,所以有b MY A h P=γ+γ⋅⋅ (3)方程(3)表明,均衡收入水平取决于两个外在变量:自主支出A 和真实的货币供给量MP。
当我们将价格P 视为可变量时,该方程其实就是总需求曲线的函数方程,它描述了当A 和M 既定时,均衡需求量与价格P 之间的函数关系。
从方程可以看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将方程(3)中的均衡收入Y 代入方程(2)中,得到:1G k Mi A h h k b P=γ-+α (4) 方程(4)表明,均衡利率取决于乘数与A 项,也取决于真实的货币供给。
(二)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在真实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增加一单位采购支出、均衡收入将发生多少单位的变化量。
因为YG ∆=γ∆,所以财政政策的乘数即为γ。
又因为1()G Gbk h αγ=+α,所以财政政策的乘数γ小于G α。
这表明,在考虑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要求之后,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收入上升幅度要小于单单考虑商品市场均衡时的上升幅度,原因在于利率上升对总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
(三)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央行增加一单位真实货币供给、均衡收入将发生多少单位的变化量。
因为()Y b h M P ∆=γ∆,所以财政政策的乘数即为bh γ。
而11()()G G G G G b b b h k b h h h k b k h b ααγ=⋅==+α+α+α 从上式可知,h 、k 越小,b ,G α越大,乘数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