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1.09 KB
- 文档页数:6
呼兰河传练习题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萧红C. 张爱玲D. 巴金2. 《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哪个地区的风土人情?A. 北京B. 上海C. 东北D. 西藏3. 小说中,主人公“我”在呼兰河的生活体验了哪些社会现象?A. 封建礼教的束缚B. 现代都市的繁华C. 战争的残酷D. 工业革命的影响4. 《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哪些手法展现了呼兰河地区的自然景观?A. 直接描述B. 通过人物对话C. 借助神话传说D. 以上都是5. 小说中,呼兰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如何相互影响的?A. 没有直接联系B. 人文景观完全依赖自然景观C. 自然景观完全依赖人文景观D. 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呼兰河的地域文化二、填空题1. “呼兰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河流,小说《呼兰河传》以此为背景,展现了______地区的生活画卷。
2. 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我”的视角,描绘了呼兰河的自然风光和______。
3.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对呼兰河地区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______和______。
4. 小说中,呼兰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作者对______和______的深刻思考。
5. 《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对呼兰河地区的描写,表达了对______和______的深切关怀。
三、简答题1. 简述《呼兰河传》中,作者如何通过呼兰河的自然景观来反映当地的社会现实。
2. 描述《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我”在呼兰河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他/她对呼兰河地区的认识。
3. 论述《呼兰河传》中,作者对呼兰河地区人文景观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如何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追求。
四、论述题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呼兰河传》中,作者对呼兰河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这些描绘如何反映了作者的美学观念和人文关怀。
3. 论述《呼兰河传》中,作者如何通过呼兰河地区的描写,来表达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萧红D. 巴金2. 《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3. 小说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4.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A. 赵四、李二B. 许三观、许玉兰C. 祥子、虎妞D. 呼兰河的居民5.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什么?A. 农村改革B. 城市生活C. 战争场景D. 乡村生活二、填空题6. 《呼兰河传》是________的一部长篇小说,以________为背景,通过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________的生活画卷。
7. 小说中,呼兰河的居民们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等生存挑战。
8. 《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对呼兰河的描写,表达了对________的深深怀念和对________的深刻反思。
三、简答题9. 简述《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0. 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答案1. C2. B3. A4. D5. D6. 萧红,民国时期,呼兰河的居民,东北乡村7. 自然灾害,社会动荡8. 故乡,时代变迁9. 《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自然环境以东北的河流为背景,展现了河流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化;社会环境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等。
10. 《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呼兰河的居民,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东北乡村的普通人,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等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人们的无奈。
11.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呼兰河传》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呼兰河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散文化的笔调书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
B.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有“跳大神”“观河灯”“看野台子戏” “娘娘庙大会”和“跳秧歌”,只有“看野台子戏”是为活人准备的。
C.“我”童年的生活主要是在祖父陪伴下度过的,除了祖父外,还写了小团圆媳妇、有二伯、王大姑娘、冯歪嘴等人物。
D.作品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答案】B2.《呼兰河传》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下列对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眼睛是笑盈盈的,嘴上不住地抽着旱烟管,喜欢侍弄花草,给“我”讲故事,念诗词。
B.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和大黄狗聊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使人听了不得要领。
C.冯歪嘴子是个赶车的,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人。
D.团圆媳妇是个爱笑的姑娘,梳着快到膝间的辫子,坐得笔直,走得飞快,但是最后被折磨摧残而死。
【答案】C二、名著阅读3.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请说说下面小说所采用的叙事角度,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这种叙事角度有什么好处。
《呼兰河传》【答案】《呼兰河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从“我”的视角讲述呼兰河的人事和风俗,更为细腻、真实。
4.名著阅读题。
(1)《呼兰河传》中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邻居们出了哪些主意?【答案】(1)有的主张给她扎一个谷草人,到南大坑去烧了;有的主张扎一个纸人,替她做“替身”;有的主张给她画上花脸,请大神;吃一个全毛的鸡;偏方:黄连二两,猪肉半斤;“李永春”药铺的厨子(头脑受过刺激的人)开了药方;抽帖儿(答出四点即可)5.名著阅读。
(1)为何说《呼兰河传》中的冯歪嘴子最具有“战斗的韧性”?【答案】(1)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
呼兰河传(含答案)《呼兰河传》练习题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B、香港C、台湾2、书中的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A、男人B、女人C、男人、女人都行7、娘娘庙的泥像以(B )为多。
A、男子B、女子D、妖魔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9、到我有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B、挂钟C、匾11、(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12、(B)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
A、后园B、储藏室C、正房13、祖母喜欢吃(B)的饺子。
A、青菜馅B、韭菜馅C、芹菜馅14、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A)。
A、毛猴子B、小兔子15、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她是(C)。
A、妈妈B、二姑母C、团圆媳妇16、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B)。
A、木耳B、蘑菇C、青草17、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一点的叫(A)。
A、炖B、炒C、煮18、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A)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铜板B、馒头C、粉条19、在晴天里唱一个《叹五更》的是(B)。
A、拉磨的B、漏粉的C、养猪的20、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C)。
A、打着梆子B、看戏C、跳大神21、小团圆媳妇是一个(C)的姑娘。
A、十八岁B、二十岁C、十二岁22、西院的(A)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
呼兰河传练习题呼兰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支流之一,流经黑龙江省呼兰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下面是关于呼兰河的一些练习题,来检验你对呼兰河相关知识的了解吧!一、选择题1. 呼兰河是黑龙江流域的几条重要的支流之一?A. 1B. 2C. 3D. 42. 呼兰河发源于下列哪座山脉?A. 东北山脉B. 长白山脉C. 大兴安岭D. 阿尔山3. 呼兰河流经以下哪个县市?A. 哈尔滨市B. 牡丹江市C. 呼和浩特市D. 长春市4. 呼兰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水流湍急,多瀑布B. 水流平缓,多河湾C. 水流湍急,多河湾D. 水流平缓,多瀑布5. 呼兰河上修建的电站主要用于什么?A. 发电B. 农田灌溉C. 水运交通D. 滨河旅游二、填空题1. 呼兰河的总长度约为______公里。
2. 呼兰河是黑龙江流域的______之一。
3. 呼兰河发源于______。
4. 呼兰河与黑龙江交汇的地点是______。
5. 呼兰河流经______等地。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呼兰河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意义。
2. 呼兰河流域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四、综合题呼兰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支撑。
请以呼兰河为话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呼兰河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
注意:此部分为综合题,可适当增加字数以完整表达观点。
(正文开始)呼兰河,是黑龙江省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XXX公里。
它发源于XX山脉,流经XX等地,最终汇入黑龙江。
呼兰河的水流湍急,多河湾,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这里的山清水秀,草木丰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生态学爱好者。
呼兰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据历史记载,这里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通道之一,各种民族在这里交融、繁衍。
呼兰河流域还保存着许多古代文化遗迹,如古代遗址、古老的建筑等,这些都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
呼兰河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呼兰河是该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支撑,上游的水电站为当地的发电和灌溉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和水源。
呼兰河传练习题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萧红C. 茅盾D. 巴金2. 小说《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后D. 文化大革命时期3. 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华北C. 西南D. 华东4. 小说中,主人公王二小的家乡是?A. 呼兰镇B. 兰河镇C. 兰溪镇D. 呼兰村5. 《呼兰河传》中,王二小的家庭成员包括?A. 父亲和母亲B. 父亲和妹妹C. 母亲和弟弟D. 父亲、母亲和妹妹二、填空题6. 《呼兰河传》通过_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畔人民的生活状态。
7.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岸上种满了_________,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8. 王二小的父亲是一位_________,他的生活态度影响了王二小。
9. 在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_________,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10. 小说通过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怀念。
三、简答题11. 简述《呼兰河传》中王二小的性格特点。
12. 分析《呼兰河传》中对呼兰河的描写手法及其象征意义。
13. 描述《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14. 阐述《呼兰河传》中王二小与家人的关系及其对王二小成长的影响。
15. 讨论《呼兰河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论述题16. 论述《呼兰河传》中对农村社会生活的深刻揭示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7. 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特别是王二小的形象如何反映作者的创作意图。
18. 探讨《呼兰河传》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对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意义。
19. 论述《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风格、叙事结构和主题思想。
20. 以《呼兰河传》为例,分析萧红的文学创作特点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五、综合应用题21. 如果你是《呼兰河传》的导演,你将如何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请列出你的改编计划和创意点。
《呼兰河传》练习题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2、《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 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
8、卖豆芽的()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是鬼节,呼兰河上会()。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
14、()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天。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最多。
17、小灵花就是()。
胡家就是()。
胡仙就是()。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
A 、呼兰河 B 、香港 C 、台湾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
A 、七月十五 B 、八月十五 C 、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个孩子。
A 、一 B 、二 C、三4、农业学校设在()里。
A 、祖师庙 B 、龙王庙 C 、娘娘庙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
A 、本地人 B 、外地人 C 、外国人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 A 、男人 B 、女人 C 、男人、女人都行7、娘娘庙的泥像以()为多。
A 、男子 B 、女子 C 、天王 D 、妖魔8、祖母喜欢养(),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 、羊 B 、牛 C、猪 D、马9、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 、字画 B 、挂钟 C、匾10、()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
呼兰河传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巴金D. 萧红答案:D2.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萧红的故乡是哪里?A. 北京B. 上海C. 哈尔滨D. 广州答案:C3.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祖父对她的影响是什么?A. 严厉的B. 慈爱的C. 疏远的D. 漠不关心的答案:B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母亲是如何去世的?A. 因病B. 因意外C. 因战争D. 自杀答案:A5.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弟弟叫什么名字?A. 萧军B. 萧兵C. 萧光D. 萧明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_______作品。
答案:自传体小说2.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述了呼兰河的_______。
答案:风土人情3. 在小说中,萧红的祖父是一个_______的人。
答案:善良、慈祥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家庭背景是_______。
答案:封建地主家庭5. 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对故乡的描写充满了_______。
答案:怀旧和眷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生活。
答案:萧红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家庭的宠爱和祖父的慈爱,同时也体验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和压迫。
2. 《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有哪些特点?答案: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充满了细腻和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呼兰河的宁静与美丽。
3.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对祖父的感情。
答案:萧红对祖父的感情是深厚的,她将祖父视为童年的庇护者和精神支柱,祖父的形象在她的记忆中是慈爱和智慧的。
4. 《呼兰河传》中萧红对母亲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萧红对母亲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对母亲去世的哀伤,也有对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的反思。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封建家庭的描写及其意义。
答案:《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封建家庭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刻画,展现了封建家庭的虚伪和残酷,同时也反映了萧红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批判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萧红D. 巴金答案:C2. 《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答案:A3.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是什么颜色?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红色答案:C4.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是谁?A. 萧红B. 萧军C. 萧红的母亲D. 萧红的父亲答案:A5.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最终流向哪里?A. 长江B. 黄河C. 黑龙江D. 松花江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也是她的______作品。
答案:自传体小说2.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______。
答案:颜色3. 小说通过主人公萧红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的______和人们的生活。
答案:自然风光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母亲是一个______的角色。
答案:勤劳善良5.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在冬天会______。
答案:结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对呼兰河的自然景观的描写。
答案:《呼兰河传》中对呼兰河的自然景观描写细腻生动,通过对河水颜色、季节变化、河岸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呼兰河的美丽与宁静,以及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景象。
2.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的人物形象。
答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坚强、独立、有思想的女性。
她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
她的形象反映了作者萧红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四、论述题(20分)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开创了自传体小说的先河,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呼兰河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现了北方农村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呼兰河传》习题练习题一、选择题。
1作者的祖父是一个()的人A严厉B和蔼可亲(正确答案)C说话不算数D不诚实2粉房子里的人以苦为乐,边漏着粉边()A跳着舞B打着排在C唱着歌(正确答案)D狂叫3四月二十日,娘娘庙大会,也是男女老幼都来逛的,其中最多的是()A男子B女子(正确答案)C孩子D老人4提着喷壶在浇花的使女叫花姐,那漂亮得和新郎是的车夫叫()A快腿B顺平C妙算D长鞭(正确答案)5东二街道上有()个学堂A一B二(正确答案)C三D四6龙王庙里学的是养蚕,叫做( )A 全日制学校B农业学校(正确答案)C龙王庙学校D呼兰河学校7呼兰河一年只有()个月是搬家的时候A一B二(正确答案)C三D四8我家的有二伯性情真()A古怪(正确答案)B温顺C暴躁D刚烈9跳秧歌是在()A九月九日B三月三日C五月五D正月十五(正确答案)10呼兰河最有名的街叫()A 一字街B十字街(正确答案)C人字街D东二道街11店门口挂着李永春这个名字的是()A盐店B布店C药店(正确答案)12到牙医那里拔牙的人寥寥无几是因为( ) A牙医技术差B有治牙疼的特效药C门口挂的牙齿太大(正确答案)13龙王庙里的学堂学的是()A养牛B养鸭C养蚕(正确答案)14西二道街有个()学校A高等学校(正确答案)B清真学校C农业学校15以下哪一项不是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的福利()[单选题]A热闹B猪肉C方便(正确答案)16东二道街南头的王寡妇卖的是( )A菠菜B豆芽(正确答案)C豆腐17呼兰河的晚霞很好看,有个土名叫( )A鱼鳞云B火烧云(正确答案)C卷层云18()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
A正月十五B七月十五(正确答案)C八月十五19河灯没有()A白菜B西瓜C荷叶(正确答案)20妨字在迷信上说指的是( )A姑娘命硬(正确答案)B姑娘家穷C姑娘难看21()娘娘庙大会A四月四日B四月十八(正确答案)C七月十五22跳秧歌时没有()A狮子B旱灯C河灯(正确答案)23呼兰河这个小城里住着我的()A祖父(正确答案)B父亲C叔叔24我是母亲第()个孩子A一(正确答案)B二C三25在我()岁的时候,我记得祖母用针刺过我的手。
呼兰河传测试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萧红B. 鲁迅C. 老舍D. 张爱玲2. 小说《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黑龙江省B. 吉林省C. 辽宁省D. 内蒙古自治区3. 呼兰河的河流在小说中象征着什么?A. 生命的源泉B. 历史的沉淀C. 爱情的见证D. 命运的流转4. 呼兰河沿岸的居民生活主要依靠什么?A. 渔业B. 农业C. 牧业D. 商业5. 小说《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河水在不同季节有什么变化?A. 春季河水泛滥B. 夏季河水清澈C. 秋季河水干涸D. 冬季河水结冰6. 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河岸上有哪些特色植物?A. 松树B. 柳树C. 桦树D. 桃树7. 小说《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河水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影响?A. 灌溉农田B. 养殖鱼类C. 洗涤衣物D. 所有以上选项8. 呼兰河在小说中承载了哪些文化和历史信息?A. 民间传说B. 历史变迁C. 社会矛盾D. 所有以上选项9. 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河水与哪些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A. 小说主人公B. 村民C. 外来者D. 所有以上选项10. 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呼兰河展现了哪些主题?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 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C. 人性的光辉与阴暗D. 所有以上选项正确答案:1. A 2. A 3. D 4. B 5. D 6. B 7. D 8. D 9.D 10. D。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萧红C. 郭沫若D. 茅盾答案:B2. 小说中呼兰河位于哪个省份?A. 黑龙江省B. 吉林省C. 辽宁省D. 内蒙古自治区答案:A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二爷”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医生C. 木匠D. 农民答案:C4. 小说中提到的“呼兰河”实际上是指?A. 一条河流B. 一个城市C. 一条街道D. 一个村庄答案:B5. 《呼兰河传》中,以下哪个人物不是虚构的?A. 萧红B. 二爷C. 老胡D. 以上都是虚构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_______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答案:呼兰河2. 小说中,二爷的木匠铺位于呼兰河的_______。
答案:东街3. 小说中,萧红通过_______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答案:自己4. 《呼兰河传》中,萧红描述了呼兰河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自然风光、风土人情5. 小说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充满了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怀旧、乡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特点。
答案:《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呼兰河的描写充满了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
她不仅描绘了呼兰河的自然风光,还深入挖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描写,展现了呼兰河的地域特色和时代背景。
萧红的描写既有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2. 分析《呼兰河传》中二爷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二爷是《呼兰河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木匠,代表了呼兰河地区的普通劳动者。
二爷的形象朴实无华,勤劳善良,他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二爷的形象,萧红展现了呼兰河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沈从文D. 萧红答案:D2. 小说《呼兰河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哪个地区?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答案:A3. 在《呼兰河传》中,主人公萧红的家乡是哪里?A. 哈尔滨B. 长春C. 沈阳D. 呼兰答案:D4. 《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父亲是做什么的?A. 教师B. 农民C. 商人D. 官员答案:B5. 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母亲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A. 严厉B. 宠爱C. 冷漠D. 忽视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呼兰河传》是作者_________的自传体小说。
答案:萧红2. 小说中,萧红的家乡呼兰河位于_________省。
答案:黑龙江3. 在小说中,萧红的祖父是一位_________。
答案:地主4.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_________的生活场景。
答案:乡村5. 萧红在小说中表现出了对_________的深刻思考。
答案:人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家乡的描写。
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通过对家乡呼兰河的描写,展现了东北乡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乡村生活的艰辛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2.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与家人的关系。
答案: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与家人的关系复杂而微妙。
她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近,母亲对她宠爱有加;与父亲的关系则较为疏远,父亲对她的关心不够;与祖父的关系则充满了温情,祖父对她的疼爱和教导对她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3. 描述《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生活。
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乡村的自然和纯真。
她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体验了乡村的农耕生活,同时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艰辛,这些经历对她的性格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谈谈你对《呼兰河传》中萧红性格的理解。
呼兰河传练习题(打印版)### 呼兰河传练习题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 A. 鲁迅- B. 萧红- C. 张爱玲- D. 老舍2.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哪个地区的生活?- A. 江南水乡- B. 东北呼兰河畔- C. 北京四合院- D. 西北大漠3. 在《呼兰河传》中,以下哪个人物是主人公?- A. 许三观- B. 王二小- C. 萧红- D. 林黛玉二、填空题1.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背景,描绘了______的风土人情。
2. 小说中,呼兰河的河水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______的象征意义。
3. 萧红在小说中通过______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自然景观及其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 描述一下《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分析他们与呼兰河地区生活的关系。
四、论述题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呼兰河传》中萧红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呼兰河地区的社会生活。
五、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呼兰河的水,清澈见底,河底的石头和游动的鱼儿都清晰可见。
河岸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油油的稻苗随风摇曳。
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撒了一河的金子。
”1. 请描述这段文字中呼兰河的自然景观。
2.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B2. B3. C二、填空题1. 呼兰河畔2. 生命的源泉3. 儿童三、简答题1. 《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自然景观,以其清澈见底的河水、河底的石头和游动的鱼儿为特色。
河岸两旁的稻田,绿油油的稻苗随风摇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这些自然景观在小说中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希望,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2. 《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天真烂漫的儿童、勤劳朴实的农民、以及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呼兰河传》的作者?A. 鲁迅B. 老舍C. 韩寒D. 莫言答案:B. 老舍2.《呼兰河传》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呼兰河畔D. 广州答案:C. 呼兰河畔3.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职业的人?A. 老师B. 农民C. 医生D. 铁路工人答案:D. 铁路工人4.《呼兰河传》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A. 小说B. 诗集C. 剧本D. 传记答案:A. 小说5.故事中的呼兰河是哪条河流的支流?A. 黑龙江B. 长江C. 黄河D. 遏制河答案:A. 黑龙江二、简答题1.简述《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答:《呼兰河传》是一部以铁路工人生活为背景的小说。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杨根思展开,描写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工作、追求幸福的故事。
他在呼兰河铁路工地上认识了吴铁柱,两人成为了朋友,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奋斗精神。
2.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答:《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杨根思、吴铁柱以及其他一些工人、家人等。
杨根思是一个乐观向上、勤劳朴实的铁路工人,他努力工作,追求幸福,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吴铁柱是一位善良正直、实事求是的铁路工人,与杨根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他的人物形象也各具特点,有些是乐观向上的,有些则对命运失望,这些形象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世界。
三、论述题《呼兰河传》通过描述铁路工人的生活,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奋斗精神,使读者对他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请你结合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谈谈你对劳动精神的理解。
答:劳动精神是指人们在进行劳动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勇敢、坚定的态度和品质。
在《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杨根思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彰显了劳动精神的重要性。
首先,劳动精神体现在杨根思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上。
他以铁路工人为职业,每天需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但他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高度敬业精神。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萧红C. 巴金D. 老舍答案:B2. 《呼兰河传》中,呼兰河镇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华东地区答案:A3.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我”的性别是?A. 男B. 女C. 不明确D. 无性别答案:B4. 《呼兰河传》中,以下哪个人物是虚构的?A. 冯歪嘴子B. 王大娘C. 赵四D. 张三答案:D5. 《呼兰河传》中,以下哪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A. 冯歪嘴子B. 王大娘C. 赵四D. 萧红答案:D二、填空题1.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背景,以__________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
答案:呼兰河镇2. 《呼兰河传》中,冯歪嘴子的妻子是__________。
答案:王大娘3.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我”的祖父是__________。
答案:冯歪嘴子4.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我”的祖母是__________。
答案:王大娘5. 《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我”的外祖父是__________。
答案:赵四三、简答题1. 《呼兰河传》中,萧红是如何描绘呼兰河镇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呼兰河镇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
她通过对呼兰河镇四季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同时,她通过对镇上居民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镇上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人物性格。
2. 《呼兰河传》中,萧红是如何塑造主人公“我”的形象的?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通过主人公“我”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天真、好奇、敏感的小女孩形象。
她通过对“我”的言行举止的描写,展现了“我”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同时,她通过对“我”与家人、邻居、同学等人的互动,展现了“我”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3. 《呼兰河传》中,萧红是如何描绘冯歪嘴子和王大娘的形象的?答案: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通过对冯歪嘴子和王大娘的言行举止的描写,展现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呼兰河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巴金C. 萧红D. 老舍答案:C2. 小说《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年代?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B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王二”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农民C. 商人D. 地主答案:C二、填空题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_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呼兰河畔人们的生活状态。
答案:王二2. 小说中,呼兰河是一条_________,它见证了呼兰河畔人民的喜怒哀乐。
答案:河流3. 在小说《呼兰河传》中,_________是王二的妻子,她是一个善良且勤劳的女性形象。
答案:小翠三、简答题1. 简述小说《呼兰河传》的主题思想。
答案:《呼兰河传》通过描绘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苦难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韧精神。
2. 分析小说中王二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王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既有商人的精明和现实,又有对家庭和妻子的深情。
在面对生活的重重困境时,他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论述题1. 论述《呼兰河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无数作家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2. 分析《呼兰河传》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答案:在《呼兰河传》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小说通过小翠等女性角色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和她们的反抗精神。
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丰富了小说的人物画廊,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女性解放的深切期望。
呼兰河传练习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推荐《呼兰河传》阅读考级试题
1.《呼兰河传》是着名女作家(B)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A.冰心B.萧红C.鲁迅D.老舍
2.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D)A.黑龙江B.呼兰河C.西二街D.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
3.团圆媳妇的惨死的原因是( C )A.病死B.老弱C.意外死亡D.婆婆折磨而死
4.作者的父祖是一个(B)的老人。
A.严厉B.和霭可亲C.说话不算数D.不诚实
5.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提到“我的院子(C)的。
”
A.非常热闹的B.异常美丽的C.很荒凉的D.幽静整洁的
6.七月十五孟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D)。
A、电灯
B、华灯
C、彩灯
D、莲花灯
7.那时,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B)留看。
A.野草B.谷穗C.白菜D.菊花
8.粉房子里的人常常以苦作乐,边漏着粉,边(C)。
A.跳着舞B.打着拍子C.唱着歌D.狂叫着
9.祖父常常教我念这首古诗:“春眠不觉晓”,下句是(A)
A.处处闻啼鸟B.黄河入海流C.报得三春辉D.床前明月光
10.火烧云上来了,颜色变化极多,而且变化极(B)A.大B.快C.广D.慢
11.萧红的《呼兰河传》完稿是在(C)A.呼兰河B.黑龙江C.香港D.上海
12.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最多的是(B)A.男子B.女子C.孩子D.儿子
13.天时.地利.人和,最要紧的还是(A)。
人和了,天时不好也好了,地利不利也了。
A.人和B.天时C.地利D.财旺
14.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清空有不少的盛举。
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D)……
A.舞狮子B.划龙船C.耍龙灯D.唱秧歌
15.提着喷壶在浇花的使女叫“花姐”,那漂亮得和新郎似的车夫叫(D)
A.快腿B.顺平C.妙算D.长鞭
16.东二街道上有两家学堂,一个在龙王庙里,一个在祖师庙里。
龙王庙里学的是养蚕,叫做(B)A.全日制学校B.农业学校C.龙王庙学校D.呼兰河学校
17.呼兰河有个规矩,一年只有两个月是搬家的时候,春天二月是搬家的时候,还有(C)
A.五月B.九月C.八月D.十一月
18.我家的有二伯,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大家都说他的性情真(A)
A.古怪B.温顺C.暴躁D.刚烈
19.呼兰河的不少盛举,是规定时间里做的,四月十八烧香磕头祭鬼七月十五放河灯。
而跳秧歌是在(D)
A.九月九日B.三月三C.五月五D.正月十五
20.也有的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定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这里“腹”的意思是(A)
A.肚子B.胸膛C.后背D.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的部分
《寄小读者》考级试题
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是因为“我” ( B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2、《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C )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
3、《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么事( D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D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5、《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C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6、《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谁写的( C )
A.泰戈尔 B.普希金 C.华兹华斯 D.歌德
7、《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8、《寄小读者》中,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C ) A.苏州 B.神户 C.美国乡村 D.北京
9、《寄小读者》中一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哪里所写( B ) A.日本 B.美国 C.苏州 D.北京
10、《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D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11、《寄小读者》中,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 C )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12、《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谁 ( D )
A.小朋友们 B.冰仲 C.父亲 D.冰季
13、令作者想起纳兰性德写的“盈盈从此隔银湾,并无风雪也摧残”的地方时哪里( A )
A.银湾 B.波士顿 C.沙穰 D.梦野
1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多久( C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15、《寄小读者》中,作者回国时,轮船是在哪里上岸的( C )
A.天津 B.海南 C.上海 D.香港
16、《她得到刑罚了》这一篇指的是璧不愿午睡得到了护士的刑罚,这个刑罚是什么( B )
A.强迫睡觉 B.吃药 C.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