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压线时裸端头压痕在端

头管部的焊接缝上,保

证压接牢固

使用时,需增加号码

管,保证号码管遮住裸

露的导线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筒中

央的两边均匀压接,端

使端头与导线压接,另

一端使绝缘管与导线绝

缘层相吻合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筒中

央的两边均匀压接,端

使端头与导线压接,另

一端使绝缘管与导线绝

缘层相吻合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管形预绝缘端头压痕应

在端头的管部均匀压接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管形预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端头的管部均匀压接匀压接

剥线要求见右图所示,

压线时裸端头压痕在端

头管部焊接缝上,保证

压接牢固

使用时,需增加号码

管,保证号码管遮住裸

露的导线

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筒中

央的两边均匀压接,端

使端头与导线压接,另

一端使绝缘管与导线绝

缘层相吻合

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

层,但不会刺穿。

线芯伸出于导体压接

区前部1-2mm

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

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

缘层和导体。

压接要求说明

剥线过程中禁止将铜芯切断

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

直整齐,式样美观

剥线过程中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

力拉伸导线及绝缘层破损的情况

剥线长度符合要求,禁止剥线长度

过长或过短,影响产品导电性能

导线芯插端头后,不能有未插的线

芯露出端管外部

不能出现绞线的现象,不能剪断线

冷压接端头的规格必须与所接的导线直径相吻合,禁止使用大一号或以上规格的端子压接导线

剥去导线绝缘层后,应尽快与冷压接端头压接,避免线芯产氧化膜或粘有油污

通常不允许2根导线接入1个冷压接端头,因接线端限制必须采用时,宜先采2根导线压接的专端头或选级或级的冷压接端头。绝缘端头与根导线压时,避免出现裸线芯露出绝缘管外的情况

裸端头的管部应套标记套管内,避免带电裸露部份外露

标记套管的字符号应朝外或便于观察的向

压接过程中,注意避免压接过于靠前导致的端子压接区损坏

若止口被完全损毁,实际端子会被推向一直穿过外壳

避免剥线长度过短,或线缆未完全插入导体压接区,端接不能达到规定的拉拔力

避免剥线长度过长导致的线缆插入压接区过深。

压接过程中避免倒钩向内或向外的过度弯曲,从而影响端子完全锁入塑料外壳的能力

倒钩开口为2-10倍的材料厚度,具体根据端子类型判定

避免压接过程中导致的端子变形

端子很难插入外壳中,可能引起端

子碰撞

布线要求说明

导线的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和弧形,

不允许弯成直,导线的余量应平均分

布在整个布线过程中,不能留在端卷

成团

导线应理顺平直,导线清晰分明;捆

扎于内的导线不得交叉、损伤、扭结

和有中间接点

剪去过长的扎带并与扎带头基本平

齐,扎带头方向一致,并应尽可能隐

藏或朝向内侧

导线束的弯曲处或分导线的弯曲处,

应在紧靠弯曲的直线段分别用扎带扎

导线呈圆弧接线式,线呈弧度弯曲,

不呈角度弯曲

为维修和散热方便,线束不宜扎的过

粗,导线多时可分路行线

主线束不能在元器件面上通过,分线

束也尽量在元器件周围接线。

线束尽量靠近元器件(除发热元件)

导线呈圆弧接线式,线呈弧度弯曲,

不呈角度弯曲

捆扎线束的圆弧不要过大,柜内各种

元器件的接线圆弧求致。

元器件高度不一致时,以多数元器件

为基准,分层次线

导线在穿越金属板时孔时,必须在金属孔上套上大小相应的橡皮圈

当一个接线柱上同时接一次线和二次线时,应将二次线放在一次线铜端头的上面,保证主回路接触紧密可靠

压接铜端头的一次线要套上与导线线径相符合的热缩套管

考虑铜端头的距离和本身尺寸

在导线与电器元件采焊接时,采松芯焊锡丝和中性焊剂。焊点必须光滑牢固,焊后用酒精拭去焊渣,焊点应避免假焊和虚焊,元件接点间隙近时,先焊好后再套上绝缘套管

同批次、同规格的产品,其线路布置和行线形式应一致

所有线路要平、直、齐、牢

所有元器件不接线的端子配齐螺丝、螺母、垫圈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