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4
1.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
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2. 自由港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划在一国的关税国境(即“关境”)以外。
又称自由口岸、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境之外,外国商品进出港口时除免交关税外,还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
但须遵守所在国的有关政策和法令。
3. 出口加工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工业、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为主的特殊区域。
4.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
5.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
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6.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
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7. 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共同市场有:南方共同市场,或称“南锥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旧名“加勒比共同体与共同市场”;欧洲共同市场;两岸共同市场;白种人共同市场。
海关特殊监管区等相关词语解释目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概念.....................................................................................................................................- 1 -一、保税区.................................................................................................................................................................- 1 -二、出口加工区 .......................................................................................................................................................- 2 -三、保税物流园区...................................................................................................................................................- 3 -四、跨境工业区 .......................................................................................................................................................- 4 -五、保税港区............................................................................................................................................................- 4 -六、综合保税区 .......................................................................................................................................................- 5 -七、自由贸易区(FTZ)【自由贸易园区】..............................................................................................- 5 -八、自由贸易区(FTA) .......................................................................................................................................- 7 -九、自由港.................................................................................................................................................................- 7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概念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专口的立法对某加界定,也没有规范的学术解释。
名词:1.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
2. 对外贸易量: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进出口量之和。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用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4、国际分工: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是指世界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5、世界市场价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形成的具有代性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它是商品的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6转移价格:即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交易时所采用的价格。
7. 里昂惕夫之谜一一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又称里昂惕夫反论或悖论,他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根据H—0理论原理,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按照H—O原理,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对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比率进行了计算,目的是验证H—O原理,但是结果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理论推理结果正好相反。
上述矛盾即为里昂惕夫之谜。
8. 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是指两国在某些相当具体的产业部门进行相互贸易,即一国既进口又出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或者说,两国相互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
9. 管理贸易政策:是一种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为手段,政府对对外贸易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贸易制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自贸港是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征程中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去年11月10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因此,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旨在通过强化贸易便利化核心功能,同时构建更加便利和自由的金融、投资和人员流动的政策环境,形成开放水平最高的新载体与平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自由贸易港是具有强大贸易功能的新载体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二者之间有哪些区别?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金融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各个领域开展全面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而自由贸易港是特殊经济功能区。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先后设立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经济功能区,成为我国吸引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载体与平台。
其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我国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有六种模式: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
因此,建设自由贸易港,不是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简单升级,而是要对照国际典型自由港的通行做法,通过深化开放创新,实现对我国原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境内关外”监管模式的全新超越,形成具有强大贸易功能的新载体,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和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支撑。
自由贸易港的三种构想作者:王志明来源:《商周刊》2018年第05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有着显著区别不同概念,有学者提出了我国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三种可能构想。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区别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都没有标准的定义。
两者间的区别也没有清晰标准。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署名文章《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对自由贸易港的权威定义是:“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区别将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自由贸易港内的区域将全部是境内关外,而自由贸易试验区既存在境内关外区域又存在非境内关外区域;二是自由贸易港的货物资金人员相对于境外的进出将比自由贸易区更加自由。
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港的诉求完全可以在自贸试验区的框架内提出来。
没有任何理论把自由贸易港的某些内容定义为自由贸易区所不能实施。
但分析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背景和中央政府的目标追求,可以发现,中国的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由贸易港能够大幅减轻国家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措施的可复制、可推广性的要求。
从背景看,上海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申请能够在2013年由商务部牵头推动下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务部需要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来试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美方要求的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上海自贸区被充分升华了意义:它不但是一个旨在推行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区,而且是中国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开放推动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的试验区。
这样,中国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都可能在自贸区先行先试。
一.名词解释:1,重叠需求理论:是从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来研究相互之间密切关系的贸易理论。
如果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彼此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关系越密切,国际贸易会在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展开。
(百度的)2.方便旗船:指其船舶登记国籍与船舶所属国籍是不同的。
3.集装箱运输:指将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装入一定规格的金属箱---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为单元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4.大陆桥运输:指以横跨于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
5.自由港:指一国(地区)规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以外的特别区域。
特点: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运输自由6.自由贸易区:以贸易为主,工商业兼营的多种功能的经济性特区。
7.中东: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泛指西亚、北非地区,约十八个国家。
(百度的)8.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百度的)二.简答题。
1,1.生产发展水平高,外贸规模大,生产结构优化水平高。
反之。
2.地理环境对外贸的作用:国家的地域规模大,国内资源和生产部门多样化,自给程度较高,进口依存度小。
反之。
国家的资源状况国家的地理位置,3.战后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缓慢下降,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上升,发达国家一般在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上升4. 世界钢材贸易特征:(1)世界钢材贸易增长速度快于钢产量增长速度(2)世界钢材贸易地区集中,主要出口地区是欧洲联盟;进口最大地区是亚洲,其次是北美。
(3)在地区上以就近供销、区域集团内贸易为主。
(4)出口的同时也进口5 .海运货物结构特点:量大价廉笨重运输距离长的大宗物资,以干散货物运量最大海上运输特点:通过能力强运量大运费低,适应性强速度慢大陆桥运输特点:缩短距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降低运费速度快铁路运输特点: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于空运和公路运输,高于水运连续性强时间性强速度快集装箱运输特点:装卸速度快节省费用,降低成本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货损货差减少,经济效果好有利于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有机结合海陆空6.加拿大经济的特点:第一,对外资特别是美国资本依赖性大,经济上受美国影响非常深。
卡佳国贸 3年级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
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简介对自由贸易区的定义有两个主要依据: (1)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自由贸易区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2)美国关税委员会给自由贸易区下的定义是:自由贸易区对用于再美洲的自由贸易区。
出口的商品在豁免关税方面有别于一般关税地区是一个只要进口商品不流入国内市场可免课关税的独立封锁地区。
自由贸易区的另一种官方解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独立关税地区)根据WTO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FreeTradeAgreement:FTA)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
目前这种区域性安排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
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日本、韩国)、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包括美洲34国)、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FTA,包括东盟十国)、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自贸区与自贸港一、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但是,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有的自由贸易区只对部分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内的自由贸易商品只限于工业品,而不包括农产品。
有的自由贸易区对全部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如“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区内所有的工农业产品的贸易往来都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
自贸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当时胖尼基人将泰尔和迎太基两个港口划为特区,对外来的商船尽量保证其安全航行,这即为自由港区的雏形。
1547年,意大利在其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雷格亨自由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
此后的17-19世纪,自由港和自贸区开始逐渐在西欧许多国家风行。
2013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在北京、湖南、安徽三省市设立自贸区。
截至2020年10月,我国自贸区总数已达21个。
二、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
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
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与自贸区相比,自贸港的“自由”范围更广泛,除了贸易自由外,还包括投资自由,资金流动自由,雇工自由、经营自由、经营人员出入境自由等。
自贸港的重点不在于可复制可推广,而是强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因此,与自贸试验区相比开放领域更广,开放程度也更高。
关于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区别评价分析的案例一、自由贸易港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
位置:身处于国家与地区内、海关关卡之外。
给予的权限:对于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存储、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
现有成员: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宁波港...1、简单低税不设任何贸易壁垒除了地理位置优越之外,香港长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不设任何贸易壁垒,进出口程序简便,并且它还大方的地只设一种直接税,分别是:利得税、薪俸税和物业税,并设有免税额制度。
2、积极参与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定香港与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其他相关范畴。
这一份“积极”保障和改善了香港货品及服务进入外地市场的机会,推动了贸易和服务全球化为营商人士创造了新商机。
3、营造方便营商的环境香港专门组建了“方便营商咨询委员会”旨在优化本地的规管制度。
提供有效的跨部门跨界别沟通平台,让业界就规管事宜向政府表达意见。
4、不遗余力加强通关便利香港对货物进出口只实施最低限度的发证管制,通过多项措施减轻贸易管制带给业界的负担。
并加快清单。
香港先天过人后天又这么努力,也难怪它国际自由港的地位广受肯定。
二、自由贸易区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
位置:国家与地区的关境以内给予的权限: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现有成员: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
在上面已经深入的了解了下自由贸易港,这里就给大家谈谈迪拜自由贸易。
1、外资可100%控股,资金汇出自由迪拜的富不用多说,大家心里都有数。
作为阿联酋乃至海湾地区的贸易、金融中心它有着30多个自由贸易区,在划定的自贸区内,虽然货物和服务只能在区内流转,但外来投资人可享受100%控股。
2、丰富的激励政策迪拜自贸区的激励政策包括资本与利润可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汇出,自贸区内企业可享受免收公司税(有时间限制)个人所得税、进出口关税的优惠,无最低工资标准和雇佣本地员工要求。
改革开放之初,来料加工等等低端协作模式比较流行。
为了逢迎这一点,我们除了建立行政区划上的特区之外,还搞了许多保税区。
保税区最简单的是保税库房区:你能够把东西拉来,堆在这,加工完,再运走。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服贸、金融等等功能,能就地出入口的,便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比方洋山保税港区,就是综合保税区。
这和一般的地理观点不一样,你一听仿佛就等同于洋山港,而实质上这个综合保税区,在开始时切分了,上海管大陆部分,浙江管岛屿部分。
因为保税区是最早推行的,因此我们此刻能看到好多区位优势特别强的地块,都挂着保税区的牌子,比方珠海保税区就在澳门桥头。
这也就确立了后续各样升级版的“区”推出来时,主要保税区大体率被划定在里面。
跟着改开的深入,又建立了好多的新区。
新区的层级就多了去了,各路诸侯都能够搞,我们只聊一下国家级新区。
比方最早搞的两个,浦东新区和天津的滨海新区对经济拉动就比较大(加上重庆的,这三个是行政上的副省级新区)。
后边陆续地有搞了十几个,说真话,都是服务于省域经济,和此刻拆篱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做法不在一条道上。
因此,国家级新区也基本上都在再规划,想上自贸区的车。
那么跟着改开持续深入,省市之间要打破经济界限,对外开放要更为有活力,于是便推出了自贸区。
这个自贸区不过我们平常的说法,实质上门道特别多。
第一是国与国之间的,比方我们和韩国的、东盟各国的,签署了互惠协议的自由贸易区,这才是货真价实的自贸区。
自贸区当前我们一对一许多,在未来,将这些一对一的关系,组织成奥巴马推动的TPP模式(合成片),才能达到贸易制霸的目的。
比方中日韩自贸区,难点就在于中日自贸协议。
上海的自贸区是自主开放过程中,层级最高的,他的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他和一般的FTZ(自贸园区)不一样。
因为上海自贸区在功能定义的过程中服贸、航运、金融为要点的,制造加工转口的功能占比不大,因此,单边领先给出的优惠政策,最后在贸易过程中变为互惠的概率会较大(一对一合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