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22.23 KB
- 文档页数:4
硫酸粘菌素喂鸡作用与用途硫酸粘菌素是一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主要用于鸡的生长促进以及预防和治疗鸡的肠道感染。
它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物质,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抑制许多细菌的生长及繁殖。
硫酸粘菌素喂鸡作用与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生长促进作用:硫酸粘菌素可以促进鸡的生长发育,提高鸡的体重和肌肉生长速度。
它能抑制鸡的体内脂肪积累,从而增加鸡的瘦肉率,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在饲料中添加硫酸粘菌素可以使鸡的饲料转化率提高,减少饲料浪费,经济效益显著。
2. 抗菌作用:硫酸粘菌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能有效抑制许多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可以使鸡肠道内的有害细菌数量减少,从而减轻鸡的肠道感染风险。
此外,硫酸粘菌素还能改善鸡的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益生菌数量,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防治肠道疾病:鸡的肠道是容易受到各种细菌感染的部位,肠道感染不仅会导致鸡的食欲下降、生长受阻,还会引起腹泻、拉稀等症状。
硫酸粘菌素可以预防和控制肠道感染,减少因细菌感染引起的饲料反应不良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4. 提高饲料利用率:添加硫酸粘菌素可以改善鸡的肠道功能,增强鸡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它能够有效降低鸡的粪便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增强抗应激能力:硫酸粘菌素可以提高鸡对应激的抵抗能力,使其更能适应饲养环境中的各种应激因素。
在饲料中添加硫酸粘菌素能够有效缓解鸡受到的饲养压力,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总之,硫酸粘菌素喂鸡作用与用途主要包括生长促进、抗菌作用、防治肠道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增强抗应激能力等方面。
正确使用硫酸粘菌素可以提高鸡的养殖效益,促进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以及兽药管理法的要求使用硫酸粘菌素,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免对鸡的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黄霉素及饲料药物添加剂1. 引言在现代畜禽养殖业中,动物的健康和生长速度被广大养殖户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药物添加剂。
黄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中的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黄霉素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以及其他常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
2. 黄霉素的概述黄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
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肠道感染病和呼吸道感染病,如腹泻、大肠杆菌病、鸡霍乱等。
黄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过程,使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效果。
黄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它还具有抗真菌和抗寄生虫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畜禽感染中的多种病原体。
此外,黄霉素还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可以显著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合理使用黄霉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养殖中的疾病,减少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3. 黄霉素在饲料中的应用3.1 黄霉素的添加剂型黄霉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可通过不同的剂型实现,常见的剂型有粉剂、颗粒剂和预混料等。
对于不同的畜禽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剂型是十分重要的。
3.2 黄霉素的添加量黄霉素的添加量需根据畜禽种类、生长阶段、目标疾病及预防治疗方案等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生长期的畜禽,添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3.3 黄霉素的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黄霉素饲料添加剂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质量良好,避免因饲料质量不佳导致黄霉素的疗效下降;•黄霉素添加剂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日光直射;•添加剂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比例进行混合,以充分保证黄霉素的均匀分散。
4. 其他常用饲料药物添加剂除了黄霉素外,还有其他许多常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如:•阿莫西林:主要用于防治畜禽肠道感染病和呼吸道感染病;•铜酸奈替米星: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腹泻、胆结石等疾病;•强力霉素:抗菌谱广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杀灭作用;•维生素AD3E:有效预防畜禽维生素缺乏症,增强机体抵抗力。
畜禽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方法作者:郭小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4期摘要: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其神奇功效决定了它在医学和畜牧业中的重要应用,然而人们常常会过于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它的毒性。
关键词:畜禽饲料;抗生素;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一、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后果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抗生素的副作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有40%的致病流行株有多重抗药性。
1972年,抗氯霉素的伤寒杆菌在墨西哥流行,导致1万多人被感染,1400余人死亡。
在美国也曾流行过六重抗药性的鼠伤寒杆菌,引起多人食物中毒,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1.抗生素长期使用过量容易使畜禽机体受到内源感染和外源感染。
虽然抗生素都有特定的抗菌谱,但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机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尤其是在长期、大量使用的时候,将会破坏微生态平衡。
这时候潜伏的有害菌群将会趁机繁殖,进而引起细菌感染,这种感染叫做内源感染。
此外,抗生素在消灭机体内敏感菌的同时,微生物附着点上会出现大量空位,外界的耐药病菌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此中情况下造成的感染叫做外源感染。
机体在受到感染后如果施用大量的抗生素杀灭了某种细菌并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另外的内源或外源病菌如果随即再次进入机体进行繁殖,会造成二重感染。
2.长期使用抗生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将会严重影响畜禽机体免疫力。
抗生素被摄入动物机体后,会随血液循环扩散到肝、肾、脾、肺、胸腺、骨骼和淋巴结等各组织器官,逐渐削弱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大大增加动物患慢性病的可能性,甚至导致一些疾病频频复发。
抗生素还会影响抗原和免疫过程,进而影响疫苗的接种。
3.过量的抗生素还会残留在各种畜禽产品中。
抗生素被动物吸收后,几乎会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只有几个“天然屏障”是大多数抗生素都无法逾越的,如血睾屏障、血脑屏障等。
家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肉质品质的影响引言:农业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家禽肉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与福祉。
然而,在家禽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和利润,很多农场普遍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来促进生长。
本文将探讨家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肉质品质的影响,旨在加深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抗生素在家禽养殖中的使用:抗生素在家禽养殖中被广泛使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预防和治疗禽类疾病;二是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农场环境中,家禽容易受到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禽类的死亡率。
此外,抗生素添加剂还可以促进家禽的生长,缩短育肥时间,增加禽类的体重和产量。
这些利益使得抗生素成为农场主不可或缺的养殖工具。
抗生素对肉质品质的影响: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还对家禽肉的质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方面,抗生素残留在肌肉组织中可能引发潜在健康问题。
尽管在使用抗生素时会严格遵循使用剂量和撤药期的规定,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残留。
长期摄入这些残留的抗生素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
另一方面,抗生素的使用也会对禽类的肌肉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肉质品质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家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导致肌肉中脂肪含量的增加,使得肉质变得油腻。
此外,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导致肌肉中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从而影响肉质的嫩度和口感。
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家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肉质品质的负面影响,有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考虑。
首先,农场主应该加强对于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和监控。
严格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撤药期的规定,确保使用的抗生素不会产生残留物。
此外,农场主还应主动采取防疫措施,提高家禽的免疫力,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程度。
其次,可以探索替代品来代替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比如,可以使用天然的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这些提取物具有天然抗菌和促生长的特性,能够达到与抗生素相似的效果,但对肉质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
抗生素作为抗菌促生长剂添加到饲粮中, 具有显著的防病、促生长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抗生素在饲料中长期使用的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首先, 抗生素在饲料中期使用最易产生和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抗生素添加效果的减低或必须提高用量才能有效, 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其次,抗生素在抑制或杀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同样作用于对其敏感的有益菌群, 从而导致微生态系统失调, 引发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
连续使用抗生素,使机体缺乏一些必要的抗原刺激, 限制体内免疫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 使动物的免疫功能下降。
更严重的是,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还可通过遗传物质的交换,把耐药性传递给其他细菌,使它们也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同时还可能存在交叉耐药性的问题,所以容易引起耐药菌株的流行, 引发严重后果。
抗生素不适当的使用, 还可以残留在畜产品中,影响畜产品的品质, 直接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 国外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寻找无公害的抗生素替代产品, 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课题。
目前畜牧业高速发展, 绿色添加剂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人们对抗生素的副作用认识日益加深, 抗生素在饲料业中的应用已面临着淘汰或禁用的局面。
应用无毒无公害的新型抗菌药物代替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 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饲料学科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微生态制剂等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及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成为传统饲料添加剂的替代品, 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 加速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的研究与应用, 已成为当务之急。
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添加于饲料中用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报酬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但为了避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或使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量增大,对畜禽生长及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人们已开始更多地使用一些畜禽专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如泰乐菌素、杆菌肽等,常用的已达数十种之多。
抗生素添加于饲料中用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报酬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但为了避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或使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量增大,对畜禽生长及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人们已开始更多地使用一些畜禽专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如泰乐菌素、杆菌肽等,常用的已达数十种之多。
目前虽然关于是否应该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存在众多的争议,但实践证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添加剂能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同时也有报告显示,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他抗菌促生长剂的国家,会造成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同时也有可能引发诸如生态环境及国家之间的贸易战等问题。
事实上,抗生素添加剂仍在大量的应用,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并合理的应用,提高其应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又能避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一、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抗生素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Stocktadt 等人发现,以后相继发现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酚胺类等抗生素加入饲料中,都有促进生长、增重、增产、提高饲料报酬作用。
195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允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抗生素对于畜禽的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是肯定的,而且很稳定,许多国家的畜禽业都长期应用抗生素添加剂。
各种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有如下共同的特点:(1)对于幼龄动物的效果比对成年动物显著得多;(2)在卫生状况差,日粮营养不完全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显著;(3)在使用效果上,抗生素用于猪、鸡等单胃畜禽效果好,对于成年反刍畜效果较差,不宜使用,但对犊牛(6月龄以内)、羔羊有一定效果;(4)在同一环境中连续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一段时间后,其促生长效果明显下降。
抗生素对畜禽的作用与危害摘要: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也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带来很大的限制和风险本文对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畜禽粪污中残留抗生素的去除技术。
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严格、规范畜用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畜禽粪污作为肥料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害及农产品安全风险,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抗生素;畜禽养殖;1 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1.1作为生长促进剂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有近60年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发现饲用抗生素虽然有促进生长和防病的作用,但对细菌的耐药性和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也有很大的影响,到20世纪80 年代,又重点筛选研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的专用饲用抗生素,并与人用抗生素分开,以保证饲用抗生素的绝对安全。
但是,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家畜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也日渐增加。
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的抗生素,除部分作为冶疗性用药外,其余均作为饲料添加剂用来促生长和预防疫病。
1.2饲用抗生素的应用趋向调查根据2009年我们对国内3个省、市的畜牧业滥用抗生素的现场进行调查统计,养殖场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严重。
给药方式主要是加在饮用水中使用,而这种给药方式已被证明是最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
在家禽生产过程中有90%的抗生素被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对水产养殖业调查结果显示,绿色、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在绿色和无公害养殖水面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仅5%,在近95%的水产养殖面积中,为追求高利润,而任意加大养殖密度,为防止疾病的暴发,盲目地在水中投放抗生素,还有违禁药品氯霉素、呋喃唑酮类等药物。
饲养者为控制和缓解高密度饲养带来的压力而随意增加投药量。
1.3治疗用抗生素的应用由于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使用所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和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导致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
江善祥博士——南京农业大学1.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是从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得到认识和使用的。
科学家们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
1950年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了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用于生产。
因此,抗生素作为抗菌助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对应抗生素合理性的争论亦已持续了40多年,争论的焦点,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尽管如此,世界上主要饲料生产国几乎都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用以提高饲料报酬。
应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作为抗菌助长剂添加到饲料中,对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效益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在世界上有二十多种抗生素及十几种合成抗菌药物被应用到饲料中。
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抗生素被饲料行业应用得最多的时期,受到了饲料厂商和饲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抗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不应过于考虑,并提出只要科学合理使用,特别是应注意将人用和畜用的抗生素分开,在使用方式上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更换,就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很少,而且很多国家都严格规定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同时还对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作了限制。
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允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品种有15种,并分别对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及停药期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兽药管理工作跟不上,实际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品种比规定要多,使用量普遍也较大,而且基本没有执行停药期,特别在蛋鸡的产蛋期,按要求是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的,但据了解,在产蛋期使用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
国外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比国内要早得多,但近一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限用或禁用饲用抗生素。
1974年,欧共体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四环素作为促生长药物,瑞典则从198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