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基础第三章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846.50 KB
- 文档页数:85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知识1、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又称为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
数字图像是由模拟图像数字化得到的、以像素为基本元素的、可以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电路存储和处理的图像。
2、数字图像处理包括内容:图像数字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压缩编码;图像分割;图像分析与描述;图像的识别分类。
3、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包括部分:输入(采集);存储;输出(显示);通信;图像处理与分析。
4、从“模拟图像”到“数字图像”要经过的步骤有:图像信息的获取;图像信息的存储;图像信息处理;图像信息的传输;图像信息的输出和显示。
5、数字图像1600x1200什么意思?灰度一般取值范围0~255,其含义是什么?数字图像1600x1200表示空间分辨率为1600x1200像素;灰度范围0~255指示图像的256阶灰阶,就是通过不同程度的灰色来来表示图像的明暗关系,8bit的灰度分辨率。
6、图像的数字化包括哪两个过程?它们对数字化图像质量有何影响?采样:采样是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的点,采样频率越高,还原的图像越真实。
量化:量化是将采样出来的像素点转换成离散的数量值,一幅数字图像中不同灰度值得个数称为灰度等级,级数越大,图像越是清晰。
7、数字化图像的数据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像分辨率;采样率;采样值。
8、什么是灰度直方图?它有哪些应用?从灰度直方图中你可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灰度直方图反映的是一幅图像中各灰度级像素出现的频率之间的它可以用于:判断图像量化是否恰当;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计算图像中物体的面积;计算图像信息量。
从灰度直方图中你可可以获得:- 暗图像对应的直方图组成成分几种在灰度值较小的左边一侧- 明亮的图像的直方图则倾向于灰度值较大的右边一侧- 对比度较低的图像对应的直方图窄而集中于灰度级的中部- 对比度高的图像对应的直方图分布范围很宽而且分布均匀9、什么是点处理?你所学算法中哪些属于点处理?在局部处理中,输出值仅与像素灰度有关的处理称为点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1.图像: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
2.图像分类:按可见性(可见图像、不可见图像),按波段数(单波段、多波段、超波段),按空间坐标和亮度的连续性(模拟和数字)。
3.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一系列操作,以到达预期目的的技术。
4.图像处理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
5.图像处理五个模块:采集、显示、存储、通信、处理和分析。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6.模拟图像的表示:f(x,y)=i(x,y)×r(x,y),照度分量0<i(x,y)<∞,反射分量0<r(x,y)<1.7.图像数字化: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的过程。
它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就是像素的属性。
8.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
采样间隔和采样孔径的大小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
采样方式:有缝、无缝和重叠。
9.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叫量化。
10.表示像素明暗程度的整数称为像素的灰度级(或灰度值或灰度)。
11.数字图像根据灰度级数的差异可分为:黑白图像、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
12.采样间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采样间隔越大,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少,空间分辨率低,质量差,严重时出现像素呈块状的国际棋盘效应;采样间隔越小,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多,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
13.量化等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量化等级越多,所得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
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对固定图像大小时,减少灰度级能改善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减少灰度级一般会增加图像的对比度。
例如对细节比较丰富的图像数字化。
14.数字化器组成:1)采样孔:保证单独观测特定的像素而不受其它部分的影响。
2)图像扫描机构:使采样孔按预先确定的方式在图像上移动。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数字图像处理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处理图像的技术。
它的核心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数字滤波、傅里叶变换、数字图像处理等等。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针对图像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算法处理,从而得到使图像更加美观、清晰,同时也可对其进行各种分析和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像的获取、表示和处理。
在此,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些基础知识。
一、图像的获取图像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摄影、扫描、数码相机等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于计算机的处理。
在数字相机中,传感器采集光线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后保存在内存卡中。
而在扫描仪中,可以通过光线照射样品,然后采集样品的反射信息,保存成数字图像的形式。
二、图像的表示图像可以用矩阵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中每个矩阵的元素都对应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
这个像素值可以代表颜色、灰度和亮度等信息。
将图像信息存储成数字矩阵的方式称为栅格画。
在黑白影像中,每个像素点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点都用1或0表示。
在彩色图像中,每个像素中则由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颜色值来表示,并用数值表示。
这些数值也可以是整数或浮点数等形式。
另外,还有图像的压缩技术。
图像压缩通常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会使压缩的图像失去一些细节,但能帮助减少图像的尺寸。
无损压缩则不会丢失图像的任何信息。
常见的无损压缩格式为PNG、BMP、TIFF等,常见的有损压缩格式为JPEG、GIF等。
三、图像的处理图像的处理包括预处理、增强、分割、检测和识别等等。
其中预处理指图像的去噪、灰度平衡、色彩校正等,以利用后续处理。
增强指通过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等等,使图像更加清晰、唯美。
分割技术可以将图像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有独特的特征。
例如,我们可以用分割技术将人体和背景分开。
检测技术用于在图像中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点,例如在医学图像中检测肿瘤。
识别技术允许计算机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脸识别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等等。
数字图像处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2.3 图像数字化数字化是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图像的过程。
包括:采样和量化。
2.3.1、2.3.2采样与量化1.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
(采样间隔、采样孔径)2.量化:采样后的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但是灰度是连续的,量化就是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
一幅数字图像中不同灰度值的个数称为灰度级。
二值图像是灰度级只有两级的。
(通常是0和1)存储一幅大小为M×N、灰度级数为G的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bit)2.3.3像素数、量化参数与数字化所得到的数字图像间的关系1.一般来说,采样间隔越大,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少,空间分辨率低,质量差,严重时会出现国际棋盘效应。
采样间隔越小,所的图像像素数越多,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是数据量大。
2.量化等级越多,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
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
2.4 图像灰度直方图2.4.1定义灰度直方图是反映一幅图像中各灰度级像素出现的频率,反映灰度分布情况。
2.4.2性质(1)只能反映灰度分布,丢失像素位置信息(2)一幅图像对应唯一灰度直方图,反之不一定。
(3)一幅图像分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的直方图之和是原图像的直方图。
2.4.3应用(1)判断图像量化是否恰当(2)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3)物体部分灰度值比其他部分灰度值大的时候可以统计图像中物体面积。
(4)计算图像信息量(熵)2.5图像处理算法的形式2.5.1基本功能形式(1)单幅->单幅(2)多幅->单幅(3)多幅/单幅->数字或符号2.5.2图像处理的几种具体算法形式(1)局部处理(邻域,如4-邻域,8-邻域)(移动平均平滑法、空间域锐化等)(2)迭代处理反复对图像进行某种运算直到满足给定条件。
(3)跟踪处理选择满足适当条件的像素作为起始像素,检查输入图像和已得到的输出结果,求出下一步应该处理的像素。
3.1 a 为正常数的指数式ear -2对于构造灰度平滑变换函数是非常有用的。
由这个基本函数开始,构造具有下图形状的变换函数。
所示的常数是输入参数,并且提出的变换必须包含这些参数的特定形式(为了答案曲线中的L 0不是所要求的参数)。
解:由(a )图所示,设e ar A r T -=2)(,则 在r=0时,T(r)=A 在r=L 0时,T(r)=A/2 联立,解得L L a 0693.002ln 22≈=则C rLC D r T s e K+--==-)1)(()(22由(b )图所示,可以由(a)图翻转得到,所以(b )图的表达式 s=)1()(220693.0rLB r T e --=(c )图是(b )图沿y 轴平移得到,所以(c )图的表达式CrL C D r T s e K+--==-)1)(()(2203.19 (a)在3.6.2节中谈到,分布在图像背景上的孤立的亮和暗的像素团块,当它们小于中值滤波器区域的一半时,经过中值滤波器处理后会被滤除(被其邻值同化)。
假定滤波器尺寸为n n ⨯,n 为奇数,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个像素小于或者等于ξ,其它的大于或等于ξ。
当其中孤立的亮或者有群集点包含过滤屏蔽的极端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在其中任何一个集群点等于中值。
如果在区域的中心点是一个群集点,它将被设置为中位数值,而背景的阴影将“淘汰”出集群。
这一结论适用于当集群区域包含积分少集群的最大规模的较极端情况下。
(b )考虑一副有不同像素团块的图像,假设在一个团块的所有点都比背景凉或者暗(但不是同时既比背景亮又比背景暗),并且每个团块的尺寸不大于22n 。
试求当n 符合什么条件时,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团块像(a )中所说的那样被分离出来?答:在A 的结论下,我们考虑的团块的像素个数不可能超过2)1(2-n,两个相近的或亮或暗的团块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相邻的位置。
在这个n n ⨯的网格里,两个团块的最小距离至少大于)1(2-n ,也就是说至少在对角线的区域分开跨越(n-1)个像素在对角线上。
第三章 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这一周主要看了一篇论文和《数字图像处理》的第三章内容,第三章的内容主要包括:背景知识、一些基本的灰度变换函数、直方图处理、空间滤波基础、平滑空间滤波器、锐化空间滤波器、混合空间增强法、使用模糊技术进行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
3.1背景知识3.1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基础空间域处理可用该式表示:)],([),(y x f T y x g =,其中f(x,y)是输入图像,g(x,y)是处理后的图像,T 是在该点邻域上定义的关于f 的算子。
算子可应用于单幅图像或图像集合。
空间域与变换域比起来计算更有效,执行所花的资源更少。
3.2一些基本的灰度变换函数灰度变换是所有图像处理中最简单的技术。
r 和s 分别别代表处理前后的像素值。
图像反转:s=L-1-r使用这种方式反转一幅图像的灰度级,可得到等效的图片底片。
这种类型的处理特别适用于增强在一幅图像的暗区域中的白色或灰色细节,特别是当黑色面积在尺寸上占主导地位时。
对数变换:)1log(r c s +=c 是常数,并假设0≥r 。
该变换根据特性曲线,将输入中范围较窄的低灰度值映射为输出中较宽范围的灰度值,对高输入灰度值亦如此,这样的效果就是可以增加一些低灰度值的一些细节,但带来的问题是他降低了图像的对比度,使背景有冲淡的感觉。
幂律变换:γcr s =c 和γ为正常数。
与对数变换的情况类似,部分γ值的幂律曲线将较窄范围的暗色输入值映射为较宽的输出值,相反地,对于输入高灰度级值时也成立。
根据伽马值的不同,可以输出不同程度的变换曲线,可以根据具体图像的特征,设置合适的γ值,使图像的对比度与细节清晰度达到一个最佳的比例。
可以使用幂律变换进行对比度增强。
分段线性变换函数:最简单的分段线性函数之一是对比度拉抻变换。
低对比度图像可由照明不足,成像传感器动态范围太小,甚至在图像获取过程中镜头光圈设置错误引起。
对比度拉抻是扩展图像灰度级动态范围处理,因此它可以跨越记录介质和显示装置的全部灰度范围。
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习题及答案解析第⼀章绪论课后4.1. 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很多⽅⾯,请列出并简述其中的4种。
①图像数字化:将⼀幅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
主要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②图像增强:将⼀幅图像中的有⽤信息进⾏增强,同时对其⽆⽤信息进⾏抑制,提⾼图像的可观察性。
③图像的⼏何变换:改变图像的⼤⼩或形状。
④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分析。
⑤图像识别与理解:通过对图像中各种不同的物体特征进⾏定量化描述后,将其所期望获得的⽬标物进⾏提取,并且对所提取的⽬标物进⾏⼀定的定量分析。
2. 什么是图像识别与理解图像识别与理解是指通过对图像中各种不同的物体特征进⾏定量化描述后,将其所期望获得的⽬标物进⾏提取,并且对所提取的⽬标物进⾏⼀定的定量分析。
⽐如要从⼀幅照⽚上确定是否包含某个犯罪分⼦的⼈脸信息,就需要先将照⽚上的⼈脸检测出来,进⽽将检测出来的⼈脸区域进⾏分析,确定其是否是该犯罪分⼦。
3. 简述图像⼏何变换与图像变换的区别。
①图像的⼏何变换:改变图像的⼤⼩或形状。
⽐如图像的平移、旋转、放⼤、缩⼩等,这些⽅法在图像配准中使⽤较多。
②图像变换:通过数学映射的⽅法,将空域的图像信息转换到频域、时频域等空间上进⾏分析。
⽐如傅⾥叶变换、⼩波变换等。
4.⼀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由哪⼏个模块组成答:⼀个基本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由图像输⼊、图像存储、图像输出、图像通信、图像处理和分析5个模块组成5.连续图像和数字图像如何相互转换答:数字图像将图像看成是许多⼤⼩相同、形状⼀致的像素组成。
这样,数字图像可以⽤⼆维矩阵表⽰。
将⾃然界的图像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并由电⼦器件或系统转化为模拟图像(连续图像)信号,再由模拟/数字转化器(ADC)得到原始的数字图像信号。
图像的数字化包括离散和量化两个主要步骤。
在空间将连续坐标过程称为离散化,⽽进⼀步将图像的幅度值(可能是灰度或⾊彩)整数化的过程称为量化。
课程重点:图像数字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的恢复与重建,图像的编码,图像的分割与特征提取,图像识别。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1、图像获取。
举例:摄像机+图像采集卡、数码相机等。
2、图像增强。
显示图像中被模糊的细节,或是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
3、图像复原。
以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改善图像质量。
4、图像压缩。
减小图像的存储量,或者在图像传输时降低带宽。
5、图像分割。
将一幅图像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或分割出目标物体。
6、图像的表达与描述。
图像分割后,输出分割标记或目标特征参数。
7、目标识别。
把目标进行分类的过程。
8、彩色图像处理。
9、形态学处理。
10、图像的重建。
第一章导论图像按照描述模型可以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1)模拟图像,模拟图像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
其特点:光照位置和光照强度均为连续变化的。
2)数字图像,数字图像是图像的数字表示,像素是其最小的单位,用矩阵或数组来描述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技术。
内容:研究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变换、显示、理解与综合利用”的一门崭新学科。
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图像理解。
狭义图像处理主要指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所需存储空间或传输时间、传输通路的要求。
图像分析主要是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建立对图像的描述。
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值或符号的过程。
图像理解则是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原来客观场景的解译,从而指导和规划行动;图像分析主要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研究客观世界,图像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等来把握整个客观世界。
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低级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突出有用信息,并为自动识别打基础,或通过编码以减少对其所需存储空间、传输时间或传输带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