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传染病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7
2015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成人自发性脊椎骨髓炎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Berbari EF, et al,CID 2015:61李世琴译成人自发性椎体骨髓炎(Native vertebral osteomyelitis ,NVO)通常是由于椎间盘无血管,导致远处的病灶向邻近椎间盘间隙播散的结果。
NVO通常诊断为顽固性背痛,对保守措施无反应,炎症标志物升高,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脊柱平片对NVO的早期诊断不敏感,所以建立诊断往往需要结合脊柱的磁共振成像(MRI)。
除脓毒症患者或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外,如有可能,应停止经验性抗菌治疗,直到微生物诊断得到确认。
一般通过影像引导或术中抽吸或活检椎间盘或椎体终板样本进行微生物学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定NVO的微生物学或病理诊断。
NVO通常是单微生物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患者若在3个月内同时伴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流感染和脊柱MRI的改变,一般不需要再进行椎间盘穿刺。
最终治疗应取决于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
大多数病人经过6周的抗菌治疗后可痊愈。
但有些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或之后,还需要进行外科清创术和脊柱稳定性治疗。
手术适应证包括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或脊髓压迫症状加重,或者进行抗菌治疗后病情加重或复发。
大多数患者可以根据症状进行追踪,并监测有关实验室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
对于临床和/或实验室检查没有改善的患者,应保留重复的影像学检查。
以下是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关于NVO患者诊断和管理的建议。
专家组采用了IDSA制定其他指南时所用的GRADE等级系统对有关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了评估(见表1)。
表1 推荐强度和证据质量评估临床诊断建议I.什么时候应该考虑NVO的诊断?建议1.新发或恶化的背部或颈部疼痛和发热的患者,应考虑诊断NVO。
(强推、低质量)2.新发或恶化的背部或颈部疼痛和ESR或CRP升高的患者,应考虑NVO 诊断。
2015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02-182015年(2015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 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08429 例,死亡16744人,报告发病率为470.35/10万,报告死亡率为1.23/10万。
2015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按类别统计:一是甲类传染病中鼠疫无发病报告,霍乱报告发病13例、无死亡,报告发病率较2014年下降50.00%。
二是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他共报告发病3046434例,死亡16584人;报告发病率为223.60/10万z较2014年下降1.49% ;报告死亡率为1.22/10万,较2014年上升2.75%。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月市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47% ;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月市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55%。
三是丙类传染病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夕卜,其他共报告发病3361982例,死亡160人,报告发病率为246.76/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1/10万,分别较2014年下降18.61%和72.21%。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59% ;报告死亡数较多的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7.50%。
2015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统计:一是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227401例,死亡35人;报告发病率为16.6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03/10万,分别较2014年下降10.21%和7.14%。
二是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发病981585 例,死亡2420人;报告发病率为72.04/10万”报告死亡率为0.18/10万,分别较2014年下降 2.38%和0.45%。
某某小学水痘聚集性病例调查报告2015年10月7日-2015年10月12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显示,西夏区某某小学共有3名学生先后被某中医研究院确诊为水痘临床诊断病例,中心于2015年10月10日和12日分两次,组织流调人员到达该校进行病例核实和疫情处置。
一、基本情况某某小学位于兴泾镇,该校占地面积45.35亩,共有1632名师生,其中学生1557人,教职工75人。
3名发病学生都发生在一2班。
二、发病情况:2015年10月7日,某某被某医院确诊为水痘临床诊断病例,10月8日和11日甲和乙被某中医研究院确诊为水痘临床诊断病例。
根据一周内同一学校、同一班级聚集3例及以上相同病病例数,判定此次某某小学的水痘病例已构成聚集性疫情,中心已向西夏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报告。
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1、病例定义在10月7日以来,发生在某某小学,有轻、中度发热,起病急,面部、背部出现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水疱的病例。
2、首发指征病例甲,男,7岁,10月6日发病,面部、胸背部出现透明水泡,精神佳,食欲可。
未接种过水痘疫苗。
3、病例分布1)发病班级2)年龄、性别分布:3)时间分布:四、发病原因分析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主要的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在10至20天后发病。
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
该校学生部分是外来人口子女,又来自多子女家庭,水痘疫苗的接种率低,有病例发生时,家庭不能严格隔离,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五、控制措施1、确诊学生自发病之日起居家隔离治疗21天。
嘱家长看管减少患儿群体玩耍,对多子女家庭中有患病的,其他子女也尽量隔离观察避免疫情扩大。
2、发病班级一(2)班自2015年10月13日起停课一周,学校要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3、学校加强晨午检工作,发现新发病例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时隔离,及时报告。
4、对出现病例的班级每日消毒2次,使用0.2%-0.5%过氧乙酸对教室进行空气消毒;用0.5%的含氯消毒剂对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进行擦拭消毒,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2小时。
2015—2022年云南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闹事件流行特征分析一、引言云南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境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对传染病的流行产生重要影响。
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云南省发生了多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闹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年至2022年间云南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闹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参考。
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闹事件概述2015年至2022年期间,云南省共发生了X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闹事件,其中包括A、B、C、D等多种传染病。
这些事件主要是由于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复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流淌等因素导致的。
三、借鉴国内外阅历的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1. 传染病的季节性流行:云南省的气候暖和潮湿,适合许多传染病病原体的生长与繁殖。
因此,一些传染病在特定的季节内容易暴发流行,如登革热在雨季时期高发。
此外,还有一些传染病如流感,会在寒冷的冬季出现高峰。
2. 人类活动对传染病的影响:云南省是中国边界省份,与周边国家接壤。
境外输入或者出境人员携带传染病病原体进入或者离开该地区,容易引发传染病的暴发。
此外,云南省也有一些与矿山、农田劳动等相关的聚集性人群活动,这些活动可能导致某些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快速传播。
3. 传染病在地理区域上的分布特点:云南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域的传染病流行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西双版纳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非典型性肺炎等热带传染病患病率较高;昆明地区气候适合,蚊虫滋生较多,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患病率相对较高。
四、传染病突发公共卫闹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策略1. 建立完善的早期监测系统:通过建立传染病早期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精通传染病的发病状况和流行趋势,准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2. 强化卫生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大众的卫生健康宣扬教育,引导居民精通科学的健康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熟识和应对能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年3月第35卷第3期(总第423期)山西省2015—2019年6~14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张姗姗①夏晓①罗小飞②王翠玲③摘要目的:分析山西省2015—2019年6~9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重点传染病,为学龄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更精准的科学策略。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山西省2215—2019年6~9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山西省2215—2219年共报告6~14岁儿童传染病38种,共71751例,年均发病率为404.37/19万,报告死亡病例9例。
男童年均发病率为女童的1.4倍(PV0.001)。
6~19岁儿童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6岁组,且年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V0.001)。
5~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呈季节性双峰分布。
病种分布上,呼吸道传染病(77.39%)居首位。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及其他感染性腹泻为山西省6~14岁儿童重点传染病,占报告传染病总数的94.64%。
山西省11个市报告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城市依次为太原市、阳泉市和晋中市。
结论:山西省6~14岁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仍需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控重点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6岁组儿童为重点关注群体,应加强传染病高发地区的防控工作和健康教育。
关键词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doi:10.3969/j.issn.l001-568X.2021.03.0019中图分类号R725.1:R1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901-568X(2021)03-0067-04Analysis 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Children Aged9~94Years Old in Shanxi Province fram2015te2219/ZHANG Shan--tan,XIA Xiao,LUO Xiao-fei,et ad//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2029,35(3):97-70Abstract OBJECTIV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infectious diseases of children aged6〜14years old in Shanxi Province from2219te2019are analyzed te proviOc more precise and scientific stratepies foe the preventiou and ceutrvl of infectioue eis-eases amonf schocU-aae chilCren.METHODS Descriptive epinemiolooz methoo is used to analyev the iacifence Cata of infectioos Ciseases in chilCren agen6〜14years old from2219to2219in Shanxi Proviace.RESULTS From2219to2219,s totd of71771 cases of38infechous Ciseases amonf chilCren nea6〜14years old are re n or t ea in SSanxO Proviace,with an averaae annual ixcO Cence of444.37/laCh aC9Ceaths re n or t ea.The annual ixcipence rate of boys is 1.64tioes of girls(Pv0.601).The G-year-olC eroop has the0X10-0avee sc annual ixcipexce of c CPC—c ageC6〜14years old,aiul the averaae annual ixcipexce is Cecreasinc with ace(Pv0.601).The peat ixcipence perioO is from May h July,aC from November h January of the followinc year,showinc an oUvious seasonal bimoUal CishiPutiou.I terms of Cisease CisthPutiou,sespiratory infechous Ciseases(77.19%)ranken fixh Chichenpox,mumps,foot anC moo t h Cisease,Snflaenza,scaOet fever,anC other infectious Ciairhea are the key infectious Ciseases of chilCren ayen6〜14in SSanxl Prvvixce,acceunhnc fvs94.64%of the total renorten Ciseases.The top3ciPes in the11ciPes of510^匚Prvvixce with the annual averaye ixciaence rate renorten are Taiyyan,Yancqaan,aC Jinzhouc.CONCLUSION The phventiou s P(30x0x1of0X0000X0Ciseases in chilCren ayen6〜14in SSanxl Province requXes qreat attentiou.The foces of prevenhox anC(30x0x1should be ox—$0X80)—infectious Ciseases.The6-year-old qroup should be the focas qroup.The preven-tiox and cext—U worh anC health eCpcatiox in areas with high incipence of iPectious Ciseases should be shencthenen.Key words chilCren,iPectious Ciseases,spipemic characteristicsFirsi-author*s address Shanxl Menical 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学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抵抗力较弱,属于传染病易感人群,并且学校人口密集,传染病更易于蔓延現为控制传染病发病率,阻止疫情在学校蔓延,减少传染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现对山西省2015—2019年6~14岁①山西医科大学②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430041山西太原430041山西太原430041通信作者:王翠玲,E-maO:139345************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重点传染病进行分析,为学龄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更精准科学策略。
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三单元1. 针对女性患者,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是——宫颈管分泌物培养2. 与电源直接接触所致电烧伤的主要特点是——损伤范围通常外小内大3.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48小时内,需注意最危急的并发症为——呼吸困难和窒息4.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首要病理生理改变是——体液丧失5. 对危重急性中毒患者,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维持生命征并终止毒物接触6.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术后最易发生肝性脑病的术式是——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7.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基础用药是——羟氯喹(目前认为羟氯喹应作为SLE 的背景治疗,8版内科学)8. 青春期甲状腺II度肿大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素片(14版内科学)9.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肛门周围皮下10. 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有意义的血细胞膜免疫标志是——CD55、CD5911. 描述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不正确的是——隐性感染13. 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的是——可伴有精神心理障碍14. 机体发生创伤后,营养状况的评估指标中不包括的是——血小板15. 预防气性坏疽的关键措施是——尽早彻底清创16. HIV的感染途径不包括——呼吸道传播17.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不包括——粪便涂片革兰染色(具体见老贺讲义)18.腹股沟疝查体时,压迫腹股沟管深环的部位是——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19. Calot 三角组成包括肝脏下缘、胆囊管和——肝总管20. 预后最好的乳腺癌病理类型是——导管内癌21. 下列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病变常位于小动脉22.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最重要的依据——骨髓造血细胞减少23. 急性胰腺炎所致腹痛的常见放射痛部位是——左腰背部24. 破裂后液体进入腹腔引起腹膜刺激征最严重的腹部实质脏器是——胰腺25. 胰头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黄疸和消瘦26. 关于伤寒病原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vi”抗体有助于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的是“O”和“H”抗体,“vi”抗体的检测主要用于调查伤寒带菌者)27. 以下关于老年人胃溃疡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易合并幽门梗阻28. 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29. 临床上最易发生嵌顿的疝是——股疝30. 不宜行直肠指诊的疾病是——肛裂3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的步骤不包括——关腹前均在腹腔内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2. 失血性休克扩充血容量首选的液体是——平衡盐溶液33. 消化性溃疡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溃疡治愈后短期复发34. 急性肾衰竭(损伤)高钾血症选择血液透析,血钾浓度的下限是——6.5mmol/L35. 由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贫血性疾病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6.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37. 提示存在消化道肿瘤的报警症状中,不包括——嗳气38. 以下关于急腹症手术适应症的说法恰当的是——消化道穿孔不是剖腹手术的绝对适应症39. 引起我国雨水洪水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钩体群是——波摩那群40. 对于腹部手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错误的处理是——切口引流冲洗后立即缝合41. 目前法定传染病的病原体中不包括的是——弓形虫42. 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RF)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描述,不正确的是——RF阳性是诊断RA的必备条件43.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组织缺铁而发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头晕、乏力44. 转移性腹痛的常见疾病是——急性阑尾炎45. 腹部手术后,原则上鼓励早期活动,其理由不包括——减少腹腔感染50.女,36岁。
襄阳市2011~2015年艾滋病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目的分析襄阳市2011~2015年间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选选取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2011年1月~2015年1月襄阳市HIV/AIDS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襄阳市共发现HIV/AIDS774例,其中男601例,女173例,平均年龄(40.45±14.77)岁;新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每个县区均有新发现病例;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62.92%,同性传播比例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2.45%;以文化程度人群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62.66%;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发现和为主,占54.91%。
标签:艾滋病感染者;流行特征;疾病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经血液、性和母婴途径传播的国家乙类传染病。
艾滋病死亡率很高,虽然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周期,降低死亡率,但艾滋病对生命的威胁仍然不容忽视[1]。
本文通过分析襄阳市艾滋病感染者(简称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襄阳市艾滋病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2011年1月~2015年1月襄阳市HIV/AIDS患者800例为研究對象,获取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
1.2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人口学特征襄阳市2011~2015年间共发现病例774例,其中男601例,女173例,男女比例3.47:1,年龄13~87岁,平均年龄(40.45±14.77)岁,其中2011年发现病例平均年龄(38.34±14.06)岁,2012年新发现病例平均年龄(39.70±15.29)岁,2013年新发现病例平均年龄(40.08±14.29)岁,2014年新发现病例平均年龄(41.36±15.01)岁,2015年新发现病例平均年龄(41.95±14.91)岁,新发现病例年龄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9,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