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概论第一章 司法裁判
- 格式:ppt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25
《证据法学》卞建林版修改笔记第一编绪论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一、证据法学的概念证据法学,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
证据法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及如何借助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如实的反映和再现案件实施的发生过程。
证据法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证据法学,又称诉讼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诉讼法律中有关证据的规定和诉讼过程中运用证据实践的学科。
也是证据法学的核心部分。
亦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广义的证据法学,除研究诉讼证据外,还研究在处理其他法律事务,如行政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如何运用证据的问题。
也被人称为法律证据学。
第二章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神示证据制度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1、对神宣誓对神宣誓,又称神誓法,即控告人、被告人以及证人都有要对神盟誓以证明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
他们相信神的力量,确认宣誓具有法律效力。
2、水审水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或证人接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并以此判定当事人对案件的陈述是否真实,或者被控人是否有罪。
水审又分为冷水审和热水审两种。
冷水审,将双方当事人或被告人一方投入河水,看其是否沉没,以检验其陈述的真伪及是否有罪。
在古巴比伦王国,被告人被投入河中,如果沉没则表明神要对他进行惩罚;《汉漠拉比法典》第二条规定;“倘自由民控自由民犯巫蛊之罪而不能证实,则被控犯巫蛊之罪者应行至于河而投入之。
倘彼为河所占有,则控告者可以占领其房屋;倘河为之洗白而彼仍无恙,则控彼巫蛊者应处死。
投河者取得控告者之房屋。
” 但古日尔曼民族的判断标准恰恰与之相反。
他们认为,水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不接纳任何污秽的东西。
如果被告人入水不沉,则认为他受至水神的唾弃;从而说明他的陈述是虚假的;沸水审,是指受审人用手从沸水或沸油锅中取出放置水底的某种物品,然后包扎好其烫伤的手臂,同时向神祈祷。
《证据法学》讲稿第一编绪论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证据是一个法律用语,但证据并非仅存在于法律事务之中。
其实,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证据都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譬如,历史学家在研究和探索历史事件的真相时,必须千方百计收集有关的各种证据——史料,然后再根据这些史料去“重建”或“再现”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
又譬如,医生诊断病情必须以各种症状为根据,而这些症状也就是证据。
无论是中医的望、闻、问、切,还是西医的仪器检验,都是在为确认病情发现证据和收集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人的工作与历史学家和医生的工作确有许多相通之处。
然而,证据对于法律事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诉讼活动中“证据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证据却是万万不能的。
”对于当事人来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对于法律人来说,办案就是办证据,审案就是审证据。
虽然诉讼“号称”是解决法律纠纷的,但是诉讼的核心内容却是由证据而构成的。
诉讼如此,仲裁、公证、行政执法等亦然。
众所周知,引起法律争议的案件事实一般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办案人员不可能直接去感知那些案件事实,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各种证据来认识案件事实。
如果我们把办案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活动比喻为过河,即由认识的此案抵达认识的彼案。
那么证据就是他们过河的“桥和船”,没有这“桥和船”,他们就不可能到达认识的“彼案”,无论是法官还是检察官,无论是侦查员还是律师,他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这“桥和船”展开的。
他们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桥和船”,然后再采取恰当的方式“过桥”或“渡船”。
由此可见,关于“桥和船”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那些涉足诉讼活动的法律人必须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然而,受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
由于证据基本上属于程序法的范畴,所以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也一直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一些司法人员仍然认为,只要熟悉实体法律的规定以便能准确地适用法律就行了。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证据学证据学的研究对象证据学的体系证据法律制度二、填空题1.各国证据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系主要有()和()。
2.证据学大研究方法很多,但()是证据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证据属于历史范畴,证据是伴随着()活动发展而来的。
三、选择题1.无论是(),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凭法官的良心、理性判断而采用证据。
A.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B.控诉式诉讼与神示证据制度C.纠问式诉讼还是法定证据制度D.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2.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学具有()的特点。
A.注重司法推定B.注重制定法典C.注重实用性D.注重自由心证四、问答题1.什么是证据力?什么是证明力?2.当事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3.我国分权主义诉讼制度的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2.唯物辩证法3.诉讼三、选择题1.A 2.C四、问答题1.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2.(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2)充分尊重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3)法官扮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庭审不是必经程序。
3.现在司法机关方面,是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责分权;表现在审判机关内部,是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审判员、合议庭的职责分权;表现在诉讼活动上,是控诉、辩论、审判三种诉讼职能的分权。
当然,这种分权是在统一目标下的分权。
分权的另一面就是诉讼主体的各种诉讼权利和义务的结合。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名词解释神示证据制度神誓法水审火审决斗法定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二、填空题1.现代证据制度可以分为()、()和()。
2.对外国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仍然存在的证据制度,可以划分为几种:();();()。
证据法学讲义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1.证据法学的概念: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证据法学的分类:广义证据法学、狭义证据法学狭义证据法学:又称诉讼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诉讼法律中有关证据的规定和诉讼过程中运用证据实践的学科。
广义证据法学:除研究诉讼证据外,还研究在处理其他法律事务,如行政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如何运用证据的问题,有人也称之为法律证据学。
证据法学学科的称谓之争:证据学与证据法学、证据科学、大证据学、证明法学。
3.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2)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司法实践(3)诉讼证明的方法、规律和规则(4)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和证据理论4. 证据法的立法体系1. 英美法系证据法的立法体系2. 大陆法系证据法的立法体系3.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以及学界的不同主张我国目前存在多个层面的证据制度:法律层面、司法解释层面、部门规章层面、国际条约层面、地方性规定层面。
学界的主张主要包括:维持现状说、统一立法说与分别立法说等。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概念: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即它是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存在时间:神示证据制度曾普遍存在于亚欧各国的奴隶社会,甚至在欧洲封建社会早期还保留有神示证据制度的残余。
产生基础: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
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一)对神宣誓《汉穆拉比法典》第131 条规定:“倘自由民之妻被其夫发誓诬陷,而她并未被破获有与其他男人同寝之事,则她应对神宣誓,并得回其家。
(二)水审分类:冷水审、沸水审两种方式《汉穆拉比法典》第2 条规定:“设若某人控他人行妖术,而又不能证实此事,则被控行妖术的人应走近河边,投入河中。
如果他被河水制服,则揭发者可以取得他的房屋;反之,如果河水为他剖白,使之安然无恙,则控他行妖术的人应处死,而投河者取得揭发者的房屋。
第一讲什么是证据一、从司法推理看证据在裁判中的地位司法裁判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必然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与科学方法。
当今两大法系采用各自独特的司法裁判方法:1、大陆法系国家:逻辑三段论,以法律规则作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以裁判作为三段论的结论。
例如:2、英美法系国家:多种推理方法的综合运用,原则上仍然是三段论:寻找大前提: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小前提:案件的事实结论:裁判众多的裁判集合在一起构成了英美法系的普通法例外情况下是辩证推理第一步:按照原则上的三段论寻找出实然的结论;第二步:与法官心中的公平正义观进行比对,法官自我辩论,遵循先例、墨守陈规的自我与遵循天道、开创未来的自我进行辩论;第三步:作出选择,形成新的判例,为后世所遵循。
此种方法形成的判例被称为判例法,是普通法的必要补充,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更新的源动力。
结论: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大前提的认识均不会消耗法官过多的精力,尽管在辩证推理的过程中法官的“脑汁”消耗比平常多出数倍,但真正发生在法官之内心,并不会在诉讼进程中掀起过大的波澜。
对诉讼、对裁判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小前提,而一位法官在诉讼中消耗精力最大的工作莫过于认定事实。
因此,发现真实是诉讼中最重要的工作。
二、发现真实在诉讼法上的地位既然发现真实是裁判中最为重要的工作,那么发现真实的规则必然是诉讼法中最重要的制度。
当今,发现真实的规则表现为证据规则,台湾著名诉讼法学家骆永家称证据法为“诉讼法之脊梁”。
在此我们略举例说明:1、诉讼模式论与发现真实的关系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本质是“我自己寻找真相”。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本质是“你告诉我真相”。
2、当事人制度中一些令人费解的规则可以从发现真实的需要中找到答案例如,在民法中作为连带责任的债权人有选择请求权,为何在诉讼中表现为必要共同诉讼,原告应当将全部债务人作为被告,如果原告漏列被告,法院需要追加?3、为什么一定要开庭?为什么证据一定要质证?为什么证人一定要出庭?结论:证据规则是诉讼法的核心,证据规则的变动必然引起诉讼法的变动,要学好诉讼法必须学好证据法,要依靠法律挣钱,必须学好证据法!三、发现真实有什么方法1、古人的方法神裁法2、当代的方法证据法:寻找未来与现在的联系,依靠现在的事实逆时空推理过去的事实。
第一章证据法概述
第五章证据法基本原则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体现:《刑事诉讼法》第50条
第六章证据概述
第七章证据的种类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英美法系:对于被告人在法庭上的自愿自白,一般不需要补强证据,对于法庭外的自白则需要进行补强。
大陆法系:一般要求无论是法庭上的自白还是法庭外的自白,都需要补强证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9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