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药物学:牙体牙髓病用药 (2)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12
牙体牙髓病科常用药物的特点1.1 氟化钠:常见的为2%氟化钠溶液(1)药理作用:a.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b.降低釉质溶解度 c.促进釉质再矿化:可改变口腔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也可抑制细菌的糖酵解过程。
(2)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局部涂搽、局部含簌。
(3)注意事项:严格控制摄氟量,以免发生急、慢性氟中毒。
2.抗牙本质敏感药2.1 氟化钠甘油:常见的主要是75%氟化钠甘油糊剂(1)药理作用:氟与牙面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晶体,促进再矿化,降低牙齿渗透性及敏感度达到脱敏效果,对软组织无刺激性。
(2)临床应用:用于牙颈部的脱敏剂。
不使牙变色,对局部无刺激。
2.2 复合脱敏剂:将脱敏药物与高分子化合物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混合。
成分主要有苯扎氯铵、氟化钠、戊二醛等。
(1) 药理作用:通过HEMA与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内的蛋白质发生化学作用,导致小管物理学闭合。
苯扎氯铵为快速的抑菌剂,可抑制暴露牙面上的细菌,氟离子同样具有脱敏作用。
戊二醛有固定牙本质小管内蛋白质的作用。
(2) 临床作用:主要用于局部涂搽,如果效果不明显,可重复使用。
在涂搽脱敏剂后再使用牙本质封闭剂可增强效过。
3.牙漂白药3.1 过氧化氢:主要是35%过氧化氢溶液或凝胶(1)药理作用:强氧化剂使有机物缓慢降解为小分子,是颜色变浅。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诊室内漂白。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冷光美白、激光美白等方法。
(3)注意事项:具有刺激性,主要保护患者和医生。
4.盖髓剂4.1 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无味的粉末,微溶于水,强碱性。
氢氧化钙的处方种类繁多,均由氢氧化钙、赋形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可以使用前牙椅旁调拌,也可使用商品化产品。
根据赋形剂可分为:水性赋形剂、黏性赋形剂和油性赋形剂。
(1)氢氧化钙水性糊剂:直接用水溶液与氢氧化钙粉剂混匀调拌后使用。
市场上有多种商品化糊剂可供使用。
(2)氢氧化钙黏性糊剂:通常用黏性材料调和氢氧化钙粉剂。
Dycal是氢氧化钙黏性糊剂的代表产品(3)氢氧化钙油性糊剂:油性材料包括:橄榄油、樟脑对氯酚、醋酸见甲酚酯等。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供七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牙体牙髓病学(Conservative Dentistry)课程号(代码):503056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根尖周组织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技术的学科,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临床专业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牙体疾病和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牙体、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机制和防治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临床见习、自学、临床病案讨论、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一)大课讲授部分牙体牙髓病学绪论牙体牙髓病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发展简史。
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龋病的概念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特征*;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龋病流行病学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法;龋病的好发部位;目前龋病的流行情况,龋病的流行趋势。
第二章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第一节牙菌斑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不同牙面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细菌的附着和聚积;菌斑微生物学,微生物致龋的证据*,三大主要的致龋微生物菌属*;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
第二节饮食因素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了解蛋白质、脂肪和其他物质与龋病的关系。
第三节宿主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唾液的基本组成,了解唾液的几种主要蛋白质的功能;唾液与龋病的关系*;龋病与免疫的关系。
2020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牙体牙髓病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1、对于中央尖已经折断的患牙,若牙髓感染,且根尖孔未发育完全,则采用A、根管治疗术B、根尖诱导成形术C、备洞充填D、嵌体修复E、拔除2、畸形中央尖的患牙,使用X线检查时除了发现髓室顶中心有向(牙合)面中央部突起的畸形部分,还常见A、牙本质呈线样透射影B、牙釉质呈线样透射影C、未发育完成呈喇叭形的根尖部D、髓腔枝叶状畸形E、根管闭锁3、中央尖折断或被磨损后,临床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黑环,中央有时可见到黑色小点,此点为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髓髓角D、牙骨质E、继发牙本质4、以下哪项是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形态分化异常所致的牙形态发育异常A、遗传性乳光牙本质B、畸形中央尖C、四环素牙D、氟牙症E、浅龋5、不断形成的牙本质将髓腔和根管过早地部分或完全的堵塞、闭锁是以下哪种牙齿最常见的表现A、牙内陷B、畸形中央尖C、遗传性乳光牙本质D、融合牙E、特纳牙6、在临床中发现的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中,乳牙受累较恒牙更严重的是哪一型A、DGI-ⅠB、DGI-ⅡC、DGI-ⅢD、DGI-ⅣE、DGI-Ⅴ7、最常见的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是A、特纳牙B、桑葚牙C、牛牙样牙D、融合牙E、遗传性乳光牙本质8、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是一组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E、又被称为特纳牙9、特纳牙以下哪种牙位常见A、乳前牙B、乳磨牙C、恒切牙D、前磨牙E、恒磨牙10、常见于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影响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称为A、桑葚牙B、牛牙样牙。
CP(樟脑酚)常用于窝洞暂时封闭FC(甲醛甲酚)常用于牙髓活力不旺盛的根管消毒,与CP一样用于根管消毒,但毒性和刺激性太强。
正肾和负肾往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医学上称为正肾和负肾,主要用于抗休克治疗。
口腔常将负肾和利多卡因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效果较好。
洗必泰,又名氯已定,双胍类化合物,广谱抗菌剂,常用0.12%-0.2%液含漱消除牙周炎细菌。
牙本质过敏(1)用新鲜的蒜泥液涂抹(2)咀嚼茶叶3分钟/次,3次/日(3)嚼核桃仁方法同上(4)使用脱敏牙膏冷酸灵使用光固化时一定要先酸蚀,或者要打磨,使表面粗糙。
粘结剂需光照2.碘甘油为牙周常用药,滴进牙龈,消除红肿,为刺激性较小药物。
含碘化钾、碘、甘油等,具有一定的抑菌、消炎、收敛作用。
复方碘甘油含碘化锌、碘及甘油等,其杀菌收敛作用更强,需由医师将药置进牙周袋内。
《牙周病学》第6版192页3.楔状缺损根据程度分为浅型、深型和穿髓型。
浅型和深型可无症状,也可发生牙本质过敏症状。
夜间磨牙症,主要为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早接触及寄生虫等有关,无确切方法,只能对症治疗。
《牙体牙髓病学》第6版128页拔牙要点:分离牙龈,扩大牙槽窝,铤松患牙。
开髓时,瞩患者别乱动,别用舌头舔,否则易划伤舌头,尤其是儿童。
漱口水可用洗必泰或替硝唑,可加进少量利多卡因(5ml),减少对创面的刺激。
前牙釉质稍厚,后牙厚约2.3mm,牙本质比其稍厚一些18、28、38、48等阻生牙叩(+++)不可拔除,炎症易扩散,拔牙后很可能疼痛加剧,可先饭后口服甲硝唑和利君沙或输液或开随引流后,疼痛减轻,方可拔牙。
颞下颌关节脱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摁住患者下后牙,使下颌骨向后上运动,留意把拇指用厚一些的纱布包好以防止被咬伤。
凡士林,是一种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物质,主要用作润滑剂。
口腔溃疡的患者可先用纸巾擦干患处,然后涂抹一层凡士林,其能防止溃疡接触口腔内的酸性物质,加速溃疡的愈合。
补牙时可在成型片上涂抹一层凡士林,充填完邻面洞时方便取出。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临床操作技术规范第一章牙体牙髓病一、隔湿技术【适应症】须进行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患牙【操作程序及方法】1.棉卷隔离法用消毒棉卷置于患牙颊(唇)侧前庭沟处和舌侧口底以隔离患牙。
2.橡皮障隔离法橡皮障隔离的方法有多种,常用以下方法。
选择合适大小的橡皮障。
根据患牙的位置,比照打孔标记版,用打孔器在橡皮障上打出对应大小孔径。
选择规格合适的橡皮障夹,使橡皮障夹弓穿过圆孔。
用橡皮障夹钳撑开橡皮夹,将橡皮障圆孔对准患牙套入,直到牙颈部。
安装橡皮障架,固定和支撑橡皮障。
在患者口腔内和隔离区均需用吸涎器。
【注意事项】1.简易隔离法中应尽可能将棉卷置于大唾液腺导管开口处。
-+2.简易隔离法又是可加用吸涎器。
3.橡皮障隔离法需要四手操作和吸涎器。
4.使用橡皮障使不能阻塞患者鼻部呼吸5.吸涎器管勿紧贴粘膜,以免损伤粘膜和使管口封闭。
二、窝洞预备技术【适应症】大多数需进行牙体充填治疗的龋洞。
【操作程序及方法】1. 设计窝洞根据blank窩洞分类方法进行设计。
Black喔洞分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窩洞分类方法,包括: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颌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颌2/3的颊面洞和颊颌面洞、上磨牙腭面颌2/3的腭面洞和额颌面洞II类洞:为前牙临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颌面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颌邻洞。
III类洞:为前牙邻面为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洞和邻唇面洞。
IV类洞: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切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窩洞。
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处洞。
VI类洞: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此类洞多见于有发育缺陷的牙。
2.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病变较为隐蔽的龋洞,应首先开扩洞口,使视野清楚,便于操作。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3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专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0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骨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通过对牙体牙髓疾病基本和扩展性教学内容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加深对于牙体牙髓病学基本理论和临床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牙体牙髓病学》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三个大的篇章,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发病率和就诊率非常高。
口腔医学专业必须充分掌握这些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要点,在繁忙的工作中才能规范操作。
4.课程作用:通过《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掌握口腔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牙体牙髓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牙体牙髓病学第五版引言概述:牙体牙髓病学是牙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牙体和牙髓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第五版的《牙体牙髓病学》是该领域的一本经典教材,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该书的内容,包括牙体疾病、牙髓疾病、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预防与保护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牙体疾病:1.1 龋病:介绍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包括龋洞的形成过程和龋病的临床表现。
1.2 牙齿磨损:介绍牙齿磨损的原因和分类,包括龋磨、磨牙和牙齿折裂等。
1.3 牙体缺损:介绍牙体缺损的原因和分类,包括龋齿、牙体结构异常和牙体损伤等。
2. 牙髓疾病:2.1 牙髓炎:介绍牙髓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包括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等。
2.2 牙髓坏死:介绍牙髓坏死的原因和分类,包括坏死的程度和坏死的后果等。
2.3 牙髓出血:介绍牙髓出血的原因和分类,包括牙髓出血的症状和处理方法等。
3. 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3.1 临床检查:介绍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检查方法,包括观察病变部位、检查牙齿的灵敏度和进行牙齿X光检查等。
3.2 诊断:介绍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等。
3.3 治疗:介绍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牙体修复和根管治疗等。
4. 预防与保护:4.1 牙体疾病的预防:介绍预防龋病和牙齿磨损的方法,包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定期的口腔检查等。
4.2 牙髓疾病的预防:介绍预防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的方法,包括避免牙齿受伤、正确使用牙齿和定期的口腔检查等。
4.3 牙体牙髓病的保护:介绍保护牙体和牙髓健康的方法,包括使用牙膏和牙刷的选择、使用口腔护理产品和定期的口腔保健等。
5. 未来发展趋势:5.1 技术进步:介绍牙体牙髓病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包括数字化牙科、激光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5.2 个体化治疗:介绍个体化治疗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