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吴山图记
- 格式:ppt
- 大小:543.00 KB
- 文档页数:35
鉴赏古文《吴山图记》【作品介绍】《吴山图记》主旨在于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
全文结构巧妙,层次井然,抒情含蓄。
作者紧扣官与民的关系来展开议论,同时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家之块垒,真可谓运思良苦。
【原文】吴山图记作者:归有光吴、长洲二县〔1〕,在郡治所〔2〕,分境而治〔3〕。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4〕。
而灵岩〔5〕,吴之故宫在焉〔6〕,尚有西子之遗迹〔7〕。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8〕。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9〕,七十二峰沉浸其间〔10〕,则海内之奇观矣〔11〕。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12〕,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13〕。
君之为县,有惠爱〔14〕,百姓扳留之〔15〕,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16〕。
夫令之于民〔17〕,诚重矣。
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18〕;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19〕,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20〕,固宜。
而君则亦既去矣〔21〕,何复于此山哉〔22〕?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23〕,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24〕。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一日,与余同在内庭〔25〕,出示此图,展玩太息〔26〕,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震川先生集》卷十六)【注释】〔1〕吴:吴县,今已撤销并入江苏苏州市,为吴中区。
长洲:明代县名,后并入吴县。
明朝二县均属苏州府管辖。
〔2〕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
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
〔3〕治:治理。
〔4〕穹窿: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
阳山:在今苏州市的西北。
邓尉: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因东汉时邓禹曾隐居此山而得名,山上多梅花。
《吴山图记》归有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吴山图记》归有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吴山图记》归有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20分)1.(9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ㅤㅤ山峰眉目含情,碧水波光有意。
苏州就像一朵(bó)_______在水上的睡莲。
当淡淡的烟雾从太湖袅袅升起,淡梦一般笼了天际时,苏州变得有些缥缈朦(lóng)______起来。
日出,一处处形状各异的水面像一片片花瓣,泛着粼粼波光;一个个古村镇风韵绰约,似乎只待丝竹声起,便翩翩起舞。
ㅤㅤ此时,撑一叶(piān)______舟在太湖上荡漾,便可见一船船的红菱雪藕被送进了古镇集市。
鲜紫的菱角个儿大,壳薄饱满,用手剥开,里面乳白的菱肉脆嫩甜爽。
雪藕曾是皇宫里的贡品,孔小,质地细腻,清醇甘美。
雪藕光洁的外形常常被比喻为长着皓腕的红粉佳人。
______姑苏的妩媚和灵动源于苏州的水,千万年间,苏州水慢慢凝聚成苏州人特有的一种品性、精神和文化。
苏州水看似温婉柔软,可骨子里不乏硬(lǎng)______雄健,足以①、②、③。
苏州的水,是多少年来苏州人追逐美好天堂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bó)在②朦(lóng)③(piān)舟④硬(lǎng)(2)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3)根据语境,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适的是A.①连天下②畅交通③开襟怀B.①开襟怀②连天下③畅交通C.①畅交通②连天下③开襟怀D.①畅交通②开襟怀③连天下2.(8分)根据语境,补写出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
ㅤㅤ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是历代爱国文人的本色。
岑参戍边,“将军角弓不得控,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畏严寒,恪尽职守;苏轼打猎,“②,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朝廷,壮心不已;③(填人名)梦回沙场,“醉里挑灯看剑,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建功;文天祥兵败被俘,“⑤?⑥”(《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诸葛亮临危受命,“受任于败军之际,⑦”(《⑧》),心系社稷,忠贞不二。
吴山图记作者:归有光吴、长洲二县〔1〕,在郡治所〔2〕,分境而治〔3〕。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4〕。
而灵岩〔5〕,吴之故宫在焉〔6〕,尚有西子之遗迹〔7〕。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8〕。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9〕,七十二峰沉浸其间〔10〕,则海内之奇观矣〔11〕。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12〕,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13〕。
君之为县,有惠爱〔14〕,百姓扳留之〔15〕,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16〕。
夫令之于民〔17〕,诚重矣。
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18〕;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19〕,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20〕,固宜。
而君则亦既去矣〔21〕,何复于此山哉〔22〕?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23〕,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24〕。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一日,与余同在内庭〔25〕,出示此图,展玩太息〔26〕,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震川先生集》卷十六)【注释】〔1〕吴:吴县,今已撤销并入江苏苏州市,为吴中区。
长洲:明代县名,后并入吴县。
明朝二县均属苏州府管辖。
〔2〕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
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
〔3〕治:治理。
〔4〕穹窿: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
阳山:在今苏州市的西北。
邓尉: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因东汉时邓禹曾隐居此山而得名,山上多梅花。
西脊:又称西碛山,在邓尉山西。
铜井:又称铜坑山,亦在今苏州市西南,以产铜而得名。
〔5〕灵岩:山名,在今苏州市木渎镇,又名石鼓山、研石山、象山、石城山。
〔6〕吴之故宫:春秋时吴国君主夫差曾在灵岩为西施建馆娃宫。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001 论语十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002 劝学(节选)战国·荀子《中华经典资源库》003荀子·劝学韩望喜《正解荀子》01劝学关山朗诵: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