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创意素描美术教学-几何体组合结构素描
- 格式:ppt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7
几何体结构素描的教案(精)(五篇范例)第一篇:几何体结构素描的教案(精)几何体的意义⏹常见的几何体主要有:正方体、长方体、球体、锥体、六棱柱体、圆柱体等。
⏹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通过对几何体的绘画学习,不但能让初学者掌握最基本的形体素描表现方法,而且也可从中初步的循序渐进的掌握物体的结构以及透视的变化.结构素描⏹物体本身并不存在纯粹的线条,所以用线条去表现物体,是对物体的一种高度概括, 要求绘画者对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有很好的认识,用线条去表现物体的外轮廓和内在的结构。
几何的绘画方法⏹1、观察物体:选择合适的绘画角度,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
⏹2、构图:根据画面的需要,采用横构图或竖构图,把物体放在画面的适当位置,一般遵循“上紧下松,左右相当”的构图原则。
⏹3、起形:用长直线概括出物体大的形状,再具体到局部。
(注意透视法的运用正方体的绘画方法⏹4、调整:⏹调整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画中,难免会出现和整个画面不和谐的地方,或者是刻画不足或者是刻画太过,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够准确,都会影响到整体效果,在调整过程中,就是针对这些进行修改,使其在形体上准确。
正方体相关的透视知识★ 焦点透视法焦点透视法是固定的一个视点位置对形体的观察,在焦点透视法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透视现象大多是通过对立方体的三个面所进行观察来决定立方体的透视表现。
焦点透视可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透视等。
①平行透视,即一点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体面与视点(眼睛平行时候所产生的透视现象,立方体正面为正方形,因为在这种透视现象中只有一个消失点,所以也称为一点透视。
②成角透视,即两点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的体面与眼睛成一定角度的时候所产生的透视现象,这种透视有两个消失点,所以也称为两点透视。
③倾斜透视,即三点透视。
因为视点太高所产生的仰视倾斜透视,或者视点太低所产生的仰俯倾斜透视,两种透视中都产生三个消失点,所以也称为三点透视。
几何体组合素描教案教案标题:几何体组合素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识别不同几何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掌握几何体组合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1. 几何体模型或图片2. 素描纸、铅笔、橡皮擦、铅笔刀等绘画工具3.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可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几何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几何体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互动讨论,询问他们对不同几何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1. 介绍几何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几何体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三维结构和投影形式。
示范与练习:1. 选择一个简单的几何体,如立方体,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绘制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2. 要求学生跟随示范,绘制自己的立方体正视图和侧视图。
3. 检查学生的绘画成果,提供指导和反馈。
几何体组合素描: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几何体的组合形式,如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等。
2. 示范如何通过线条和阴影描绘几何体的组合形式,强调透视关系和光影效果。
3. 要求学生选择两种或更多几何体进行组合素描,并指导他们绘制。
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几何体组合素描后,组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构图和创意,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几何体组合素描,如多个几何体的组合或几何体与自然物体的组合。
2. 鼓励学生在素描作品中运用色彩,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学生对几何体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级、能力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几何形体组合素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几何形体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关系及其在空间中的组合形态。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的几何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素描作品。
3.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透视原理,并在作品中准确表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和表现的方法,对几何形体组合进行细致的素描。
2. 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和明暗对比,表现出几何形体的质感、体积和空间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和互相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美术学科中的绘画技能训练课,旨在通过几何形体组合的素描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空间想象力,但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创作,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鼓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几何形体基本概念:点、线、面的关系及其在空间中的组合形态,运用课本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
2. 几何形体组合技巧: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几何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作品,参考课本实例进行分析和模仿。
3. 透视原理:讲解和练习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让学生掌握并在作品中准确运用。
4. 素描技巧:线条、明暗对比、质感表现等,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和指导。
5. 创作实践:设置不同难度的几何形体组合练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品,逐步提高绘画技能。
6. 作品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初学绘画第一步一般是以简单的几何体入手,伴随着对素描的深入我们逐渐的要开始练习多个几何体组合的素描。
现在我们就来看下关于画组合几何体的一些技巧在自然界中,物体没有单独存在的,所以复杂几何体比简单几何体更接近自然客观。
在练习静物组合素描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个道理:单一物体与多个物体不是简单数量的差别,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 组合的多个几何体它们每一个几何体除了具有自身的比例关系之外,还增加了几何体与几何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2) 透视现象也变得复杂了一些,在同一画面中,增加了包括“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和“圆形透视”等多种透视现象。
(3) 单一几何体不受其他几何体的影响,而组合几何体素描会因彼此的影响改变了画面的明暗状态,由单个物体构成的明暗“部分”升级为多个物体组成的明暗“系统” 。
(4) 单一几何体绘画不需要太多的考虑构图、主次的关系,而组合几何体素描增加了素描的“构图技术”和“主次技术” ,使画面新添了前后关系、重叠关系、穿插关系。
(5) 改变了“画面结构”,由造型因素(例如明暗交界线因素) 的反复出现,新构成了画面的“节奏关系” 。
对于初学者来说,完成复杂几何体素描有两个技术难点:难点一:明暗关系的处理。
难点二:主次关系的处理。
那么如何处理好明暗关系与主次关系呢?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需要有较强的“整体意识”和整体表现方法。
那么什么又是明暗关系整表现方法呢?明暗关系整体表现方法是指:将组合几何体中所有个体的明暗相同“因素”相互对比,建成形体明暗关系。
这些“因素”包括:明部系统、暗部系统和明暗的“六个色调”。
例如将所有几何体的反光相对比,建成从强到弱的反光明暗顺序。
主次关系整体表现的方法是指的:将素描步骤中第四步“定形刻画” 提到的刻画对象,即物体的“四个部分” ,作为主要表现部分,将其它部分作为次要部分。
参考明暗系统的方法,建立主、次两个系统,形成系统之间以对比为主、调和为辅,系统内部以调和为主、对比为辅的整体关系。
结构素描知识:几何体结构素描画法有哪些?分步骤图解教你画在绘制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时,应主要以物体的线条结构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绘制结构素描时应准确表现出物体的透视结构,但不注重明暗和体积感的塑造,结构素描是一种突出结构的表现形式。
1.切面圆柱体、四棱锥与正方体的结构素描切面圆柱体是圆柱体被斜切以后的剩余的形体状态,是上下由椭圆平面和圆形平面组成的几何形体。
四棱锥是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为四个全等三角形组成的形体。
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是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绘制目的】组合体的绘制要注意物体的组合关系。
起稿时要注意物体间的透视关系。
如果物体之间有遮掩部分,前后的透视关系要准确。
【绘制解析】【绘制步骤】步骤一:确定出所有物体的宽度与高度,画出各个物体的基本轮廓,注意物体的摆放位置及前后的遮挡关系。
步骤二:按照物体前后的透视关系,对靠近前方的部分色调加深绘制,增强物体之间的透视效果。
步骤三:使用较长的直线对物体的轮廓进行勾画,注意正方体顶点的位置,正确把握透视关系。
画出切面圆柱体与正方体的结构形体线。
步骤四:随后依据光源的照射方向,画出各个物体投影面的基本轮廓线,注意投影形状的把握。
同时画出背景与平面的分界线。
步骤五:对物体进行整体的亮暗区分,确定各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对暗部进行整体的排线。
同时画出投影面的整体排线,注意投影面色调的深浅变化,线条在绘制时要有虚实的变化。
步骤六:加强物体投影面的整体色调,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使用较短的直线画出物体背景衬布的纹理色调。
注意色调的深浅变化与排线的方向变化。
2.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案例介绍】圆柱体,是长方形水平旋转的形态,其顶面和底面的圆平面的圆心连线是圆柱体的中轴位置,形成了其宽度为圆面直径的圆柱形态,外观轮廓为方形。
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几何体,由球面围成。
正方体,是各个面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圆锥体,类似平面中的扇形,是由扇形和底部的圆形组成的几何形体。
素描几何体组合教案篇一:第15——16周六、八、九、十年级《素描几何体组合临摹》素描课教案广外肇庆外校教师备课笔记活页文本(二)教师:李朋才科目:美术班级:六、八、九、十篇二: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第一课:画素描所使用的工具及素描中线的表现方法1、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2、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3、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4、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5、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6、画板和画夹: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7、画纸:画纸要选用纸面不太光滑且质地坚实的素描纸最佳(图画纸的质地较松软,初学者不容易掌握),素描纸的附铅性强,且质地坚实,可反复擦改不易损坏纸面.一、握笔1、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1),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如图2).2、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如图3).二、画板的摆放1、画板的摆放应和视线垂直,画者和画板之间,应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离.这样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能照顾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视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视错误(如图7).2、当画板位置确定后,在画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移动,以避免因角度的变化影响画儿的透视改变.三、线的种类和注意事项1、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等复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从练习中去体会.2、线的画法是落笔轻,中间重,收笔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如图4).这样画出的线容易衔接,在整个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如图5).3、带钩的线和两头齐的线在素描当中都是忌讳的,这样的线在衔接上会造成明显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线条的杂乱(如图6).4、排线是初学画画应特别注意的.虽说画无定法,但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讲究线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学习的循序渐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第二课:素描中的透视表现、构图及比例一、透视的类型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别.)透视图特点:离视平线或中线越远,面就看得越完全。
素描几何形体——正方体和圆锥体的组合
形体
教学目标:明白组合形体在处理上与单个形体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组合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前后之间的虚实关系。
同时注意物体之间的比例和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以示范为主,讲解为辅。
实物照片
结构示意图
步骤一:把两个几何形体看成一个整体,确定基本大小位置,用长直线切出基本轮廓,线条不宜太粗太重。
步骤二:分出大致的明暗关系及投影位置。
步骤三:进一步区分物体之间的明暗,丰富暗面的层次变化。
步骤四:进一步深入塑造每个形体,注意虚实与空间,同时注意调整整体画面。